写手之家

标题: 原创产IP“不灵”,“初心”只为圈钱 [打印本页]

作者: 迷迷咖咖    时间: 2021-12-14 20:06
标题: 原创产IP“不灵”,“初心”只为圈钱
作者:懂懂笔记



(, 下载次数: 7)

过去几年里,IP成了影视界、文娱界甚至是创投界的热词。不少植入大IP+明星的电影、网综大放异彩,斩获海量票房与点击,有投资机构甚至将IP视作收益和回报的保障。
然而,近一两年来不少IP改编的影视作品经历了票房、口碑双惨败的局面。有网友甚至嘲笑,这部分改编后的IP影视作品只要拿掉各路明星,基本上都是同质化严重、丝毫没有流量价值的“渣作”。
但是,面对舆论对“娱乐至死”、急功近利的批评,不少IP“渣作”却依然靠着数据流量造假、争抢明星资源、编故事造噱头等方式自娱自乐,更成为行业中的一种“顽疾”。不仅越来越多的投资机构对伪原创IP失去兴趣,越来越多的观众也对所谓IP影视作品失去了信心。
“尤其2018下半年,很多国产IP作品都沦陷了。”
过去三年来,胡伟明一直专注于IP影视领域的投资。但是从2018年春节后至今,他所在机构参与投资的多部IP作品,几乎都以亏损收场。即便是在网络文学市场号称拥有数千万粉丝的两个IP,在影视化之后收视数据也十分惨淡。
在他看来,有的作品纯粹是靠“小鲜肉”支撑票房,IP本身并没有发挥多少作用。而这些缺乏变现价值,没有真正深入受众内心的IP,似乎越来越不够“给力”。这也让他和身边的一些投资界人士开始思考,为何这些原本自带粉丝流量的IP,最终会成为票房、收视的“毒药”。
IP改编“昙花一现”,资本与观众背锅?


(, 下载次数: 12)

“知名的网络文学作品往往是最容易孵化成IP的,早先年成功例子也不少。”
从小就喜欢看仙侠小说的李孟,在2015年放弃了在中关村某创客空间的稳定工作,与朋友共同成立文化创意工作室,专注IP创作与IP孵化业务。
他告诉懂懂笔记,在2016年,工作室就以极实惠的价格签约了近30位草根网文作家,希望将部分潜力作品进行IP化。经过一番市场排查、内容优化和市场推广后,其中两部小说作品凝聚了大量粉丝受众。
“虽然是结合都市恋情、宫斗加商战的穿越故事,却吸引了不少白领群体的兴趣。”李孟表示,仅用了不到一年时间,这两部网文作品在相关平台上,都吸引了超过500万的粉丝关注。
因此,在2017年初他与影视机构合作,找到了投资并将相关IP作品进行了影视化。其中一部网络大电影,让工作室一举成功。尽管播放量、收益分成稍逊预期,但得益于粉丝捧场,最终还是轻轻松松小赚了一笔。
“2017年底我们想趁热打铁,所以自筹资金上了续集,却没料到在去年春节期间播出时遇冷。”李孟表示,尽管是同样的IP,并与第一部有着连贯的剧情,但是续集在播放平台上的点击量,却只有首部作品的1/4不到。
同时,粉丝们的评价也大不如前,甚至埋怨续集毁了IP原作的内容。由于收入不达预期,自筹资金投资拍摄的工作室也欠了一屁股债。为了偿还欠款,他和股东们曾尝试输出或是卖掉手里孵化的大量IP。
“但去年不少IP剧作遇冷,影视、投资机构也都趋于谨慎。”在圈内,工作室这一次“失手”的经历也带来了负面影响,熟悉的“网大”团队也不敢轻易与他们合作了。
实际上,类似的都市爱情、现代商场+宫斗穿越作品,大多是在昙花一现之后迅速凋零。李孟表示,为了“拯救”工作室、养活创作团队,他在过去十个月来一直不停寻找新IP,挖掘潜力IP,但都没找到满意的作品。
李孟发现,有许多新锐的文学、漫画创作,不是情节烂尾,就是内容空洞,人物也缺少标志性的特质,根本无法将其进行IP化打造。少数优秀的作者,则被互联网巨头签入麾下,作品也成了稀缺的IP储备资源,在巨头背书与资金加持下不再理睬普通投资机构。
在李孟眼里,多数国产IP作品在影视、综艺化之后遇冷,是观众崇洋媚外,盲目跟风的心理造成的;同时资本市场也缺乏耐心,短期内看不到“爆款”出现,就会草率离场。
“都喜欢国外漫画或是文学作品里的IP,只有他们多关注一下国内市场,我们打造的IP才有机会呀。”看到不少同行都出现相同的境遇后,他开始怨天尤人。
那么,众多国产IP成了扶不起来的阿斗,是用户和资本的锅吗?
网文IP需求走俏?“量身定制”只为圈钱

“IP转化的影视作品不行,就怪没有资本加持、观众偏心,这话不觉得可笑吗?”
胡伟明对于类似的观点报以满脸苦笑,他告诉懂懂笔记,国创IP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遇冷,似乎鲜有主创机构反思自己,究竟那些创作孵化出来的IP、影视作品,初心是什么。“我看在很多创作团队和机构眼里,IP只是圈钱的工具而已。”
早在“IP创业”还是个热词的2015年,不少创业团队、影视机构就通过玩IP概念获得了资本“追捧”。但是在胡伟明看来,这两年IP早已在孵化的过程中变了味。
“那些巨头签约的优秀IP创作者,最初可都是些热爱原创的素人。”胡伟明表示,这些从一开始打心底里就喜欢“讲故事”的作者,在网络文学的IP化热潮中,依旧保持着内容质量。
而他发现自己投资过的很多内容孵化团队,创作的很多IP自始至终就没考虑过内容、情节、逻辑和打动人心的问题。“创作前满脑子都是工业化流水线,一味抓人物、故事、情节的标新立异,追求所谓新、奇、特,想凭借这些就让受众认可。”
“在这些创作者眼里,IP像是个特型演员,只要棱角分明就行。”胡伟明告诉懂懂笔记,大多数特性类似的IP作品,乍一看内容别具一格,有与众不同的主题、大开脑洞的叙事逻辑,可以说都具备让创作团队在资本机构面前能讲出“故事”的资本。
然而,细细推敲却不难发现,这些IP作品、核心人物,除了看似具有超高辨识度的特性,其他部分如故事背景、整体情节、内容立意上都相当空洞,而且同质化严重,很难打造出剧情丰满的影视作品,粉丝基础也都缺乏持续性。
“这都是为了圈融资而量身定制的IP,近几年这种现象越来越多。”胡伟明坦言,随着大量资本、热钱在前两年涌入影视行业,有不少IP创作团队开始浮躁起来,希望通过“量产”IP内容,争相博取资本青睐。
而一旦拿到投资之后,这些基于网文、动漫的IP出现粗制滥造、无疾而终不在少数。有部分草根创业团队,甚至一年能“量产”出超过100款所谓的IP,而且在一些平台上通过造价方式太高相关IP的身价。“他们在市场中疯狂撒网,只求能有一款IP能够取得投资,或是改编权被互联网、影业巨头重金买走,就心满意足了。”
被这类IP“诓”过多次之后,胡伟明和不少投资机构都学精了,“从钱眼里钻出来的IP,内容到底怎样可想而知。”到了2018年年底,他投资IP的思路已经改为宁缺毋滥。
有数据表明,2013年普通网文IP改编权的价格平均为15万元,头部作品改编权价格也仅为50~100万元。而2015年到2016年底,部分头部作品的改编权价格已经被炒到了5000万元。
这也就难怪有如此多的内容团队,开始费尽心思想着尽可能多的将IP推向市场,毕竟热钱赚起来也容易。而这些“不走心”的IP创作,即便改编成影视、游戏产品,内容上也都是一场噩梦。
与其埋怨观众、用户不买账、崇洋媚外,不如想想过去一两年来脍炙人口的IP影视作品有多少还被人记得?
囤积IP做“库存”,变现难成为难题


(, 下载次数: 7)

“现在有资本敢投资,我们也不敢改拍改变IP了,太砸招牌了。”
听到“IP改编”,在广州某影视机构担任编剧的李蔼萌,情绪开始波动。她告诉懂懂笔记,公司在三年前制作的两部由网文IP改编的“网大”,确实赚了一大笔。而在尝到IP改编的甜头之后,她所在公司从2016年开始发力寻找优秀网文、国漫IP作品,并在背后投资方的推动下大量购买、囤积了相关IP的改编、制作权,目的是为影视作品改编做储备。
“很多观众认为,IP影视化后不好看是改编者的问题,并非如此。”李蔼萌参与过公司多部IP作品的改编工作,她不否认有部分IP影视作品在改编、拍摄的过程中“变味”了,篡改了原著的核心理念。“但也有不少IP作品,是一开始从骨子里就崩坏了。”
她以自己去年参与的一部异次元+穿越剧为例,男主角的身份是来自平行宇宙的“天人”,在古代、现代和未来世界都经历了时空穿梭,身边美女无数,加上人物塑造的辨识度颇高,似乎应该能让观众引发浓厚兴趣。
但她在改编中发现,除了男主角的特殊身份之外,整体故事情节与普通的都市爱情、总裁美女故事并无太大区别,甚至桥段也和太多网文雷同。即便后期投入人力物力改编,也无法增加更多的亮点。
“投资方脑门一热,影视公司只能开拍,但这么狗血的剧情谁看?”李蔼萌表示,公司在过去两年一连制作了好几部口碑较差的“网大”之后,在行业内的口碑便一落千丈,就连广告业务都受到了波及。
更糟糕的是,大量雷同的、难以改编的网文、动漫IP作品都成了公司的“闲置”储备,短时间内变现无门,难以脱手。据她透露,在疯狂的IP大战过后,公司所储备的IP作品最高曾超过30个。
“尽管不是什么大IP,但资金的压力也足够让高层抓狂了。”在她看来,这无疑是行业投资热退烧后,留给相关机构的两难抉择:改拍的影视作品很可能没人看,积压的IP又成了库存负担。
据有关媒体报道,业内某知名娱乐机构曾于2016年花费4500万元,储备了约27个IP的改编权。然而两年过去之后,该机构仍有21个IP尚未开发,甚至有部分版权已经过期。
从IP紧缺、争相孵化、储备过剩到IP不“给力”,泛娱乐行业这场IP改编大战,仅仅只用了三年的时间就发生了逆转,不少创作者、资本、影视机构纷纷宣布“离场”。
目前,“IP+明星(鲜肉)”似乎也不再是行业吸金、吸流量的标准模板。不少从业者在感慨国外IP长盛不衰、创造营收神话的同时,也在反思国创IP存在的种种问题。
在资本的推动下,IP曾经成为抢手货。这也造成大量内容创业者唯利是图,开始量产“渣IP”的现象。影视、娱乐机构被热潮裹挟,也开始大量储备、改拍IP作品,曾经的初心与坚持,也全都抛之脑后。
在大量粗制滥造的IP作品面前,观众自然失去了耐心和信任。而大量积压的IP,未来也难免会成为影视、娱乐、创业机构手中无用却又甩不掉的鸡肋。

——————————————————————————————————

微信关注公众号“懂懂笔记”每天第一时间为您奉上最新最热的科技圈资讯~

多年财经媒体经历,业内资深分析人士,圈中好友众多,信息丰富,观点独到。

发布各大自媒体平台,覆盖百万读者。
《小米生态链战地笔记》、《微信思维》、《微信力量》三本畅销书的作者
作者: 青菜一碟    时间: 2021-12-14 20:07





欢迎光临 写手之家 (https://xs91.net/)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