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手之家

标题: 岂因秋风吹复落 便任枯叶满阶庭:读《清明上河图密码5相绝》 [打印本页]

作者: tianyapage    时间: 2022-4-27 18:42
标题: 岂因秋风吹复落 便任枯叶满阶庭:读《清明上河图密码5相绝》
作者:闻香书蠹










每看一本都觉得这本是最好看的,陷入《清明上河图密码》系列不能自拔的我看完第五本又觉这本是最有趣的,连我自己也怀疑是喜新厌旧的缘故,放下这本去看大结局,大结局需要边看边回忆前五本的相关内容,看完比较起来仍觉得第五本是最有意思。我仔细想想,和我向来感兴趣“相”学有关吧,面相、手相、抽签、测字、解梦等,且不觉得这些是完全的文化糟粕,比如抽签解签从心理安慰角度来说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所有的此类相信都来源于心之向善,人们常说“相由心生”,一则是人的精神面貌呈现于外表,久而久之影响人的表象行为;另一则为心念指引人生,心明则明,心暗则暗,“相”可理解为人生方向和发展趋势。本书里的“相绝”陆青是“相人不相命”,观人观气运,指路指心路,除病解心惑,我对这个人物是佩服得不得了。困于心之欲而囿于心之狱的人大多迷惑混乱焦虑痛苦偏执狂躁,心之苦甚于所有其他苦难,能洞悉人心人性且能于困境中指路的那绝对是高人!相绝只是书中人物,是作者冶文彪众多人物中的比较重要的一人,大格局大手笔中的一角色,担负起系列故事中一条线的主脉。说到底还是佩服作者,本书中64个人物64卦,最终又归结于一人,很多个小人物的命运起伏展现了百态人生,他们的心理特写,命理解读更是入微入里,人间善恶尽览无余,许多人生道理就在个个故事里,与其说是讲“相绝”陆青的“相”说,不如说是作者对于人性之变的心理学解读。

(, 下载次数: 20)







本书故事以北宋末年几经新旧法更替后又实施“括田令”为背景的一系列关于农村农人和农事税收田地朝堂政令的故事。本书以风、雷、山、水、火、泽、天、地八篇八案将北宋年间社会民风民俗、乡土人情、社稷宗庙、官场农舍都详实呈现出来,每一个人物为一章节,交代了个人经历、背景故事、心理活动、矛盾关联以及事件抉择,看似一个个小故事,又因人物关系、时间关联组成一张大网,线线相牵结结相扣,看似一个又一个独立的案件又都目标指向同一人顽童王小槐,而抓住这条绳索拖出水下大网的是相绝陆青。故事从汴京世家落魄迁居乡间寻常村落的“三槐王家”的一个个后世子孙的人生轨迹生计隐私说起,他们安居乡村后各有所长各安其事,几十年后贫富悬殊,生活各异,还算平静。这平静却被王家宗族辈分最高的顽劣孩童王小槐打破了,人人恨人人咒人人都想杀之诛之,一个只有七岁的顽童王小槐为什么如此招恨呢?王小槐被杀了!他还魂报复吓坏了心怀叵测甚至心生杀机杀意的王家一干人等和同样心存杀戮的同村乡邻,听说相绝坐相除祟都纷纷来求驱邪求解。

六十四人每人一卦,每人一句解词,都要在清明正午对着一顶轿子念出。为什么要对着一顶轿子念出解词?轿子里是谁?念出解词真的可以除邪解祟?带着疑问一个故事又一个故事读下去,读到相绝陆青的身世,父亲早亡,母亲被亲人逼迫自杀,家财被侵,流落街头,为报仇却不忍下手,后来跟着相士学相学,十来年间行踪万里,阅人无数。他师从相师学习望气古法,观人不重皮肉外相,而是看人意气、神态、音声、姿势、动作……由无形之气查之心性、禀赋、气度、格局,从而判断运命之高低、顺逆、深浅、薄厚。陆青历世事,见人广,心眼净,神气宁,终修成望气观相的高超本领。陆青这相学,并非算命,而是察人识人。由人之形,观人之神,查人之心,判断此人天性凉温、气量宽窄、心境明暗、禀赋厚薄、气质清浊、智识高低 、心思粗细……从而得知此人行事高低、功业大小、处世难易、遭际顺逆等。命可改,唯一之法是改变自家心性。但所谓本性难移,若非大智大勇之人哪能轻易改得了自家性情禀赋。相人可知心结,改之还需个人努力。陆青超脱俗世并不愿涉足红尘琐事,“若欲解因果,莫如少生事。”陆青从了因法师临终寄来的书笺中得知宫中太傅“括田令”推行人杨戬与他家的恩仇因果和杨戬家道败落后入宫的生平所为,加之好友王伦诚心所托,顽童王小槐一夜被杀八回的震惊,经过成熟思考陆青决定出手相助,了却因果、点拨迷径、拯救灵魂、救民水火。陆青明知未必能从此“天地清明”,然如了因法师所说“岂因秋风吹复落,便任枯叶满阶庭?”,有“净”癖的陆青决定设局。 陆青依易经之数来布局驱祟还魂之局。一阴一阳,尽是人性之变。六十四卦,总万物之机。它虽不能全天下之理,却有始有终,有明有暗,递推累进,循环周备。定下计策,让所有参与之人心灵震撼、驱逐心魔,清除阴祟,回归安宁,也通过他们来激涤杨戬灵魂,消除心恶,自我解脱。

杨戬被救赎了么?他放弃了药瓶,以求自我解脱。“春来窗外一枝柳,雨过船头百里青……低声问儿何处去,儿言白云那边行……”

(, 下载次数: 16)







本书每章题跋引用了易学经典和名家格言,如司马光《温公易说》、欧阳修《易童子问、苏东坡《东坡易传》、张载《横渠易说》、程颐《伊川易传》等,很有启示作用。等看完全套,第一本第五本一定要读第二遍!
作者: evaliu618    时间: 2022-4-27 18:42
我恰恰相反,最不喜欢第五部




欢迎光临 写手之家 (https://xs91.net/)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