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手之家

标题: 怎样的小说适合拍成剧?刘震云王劲松有自己的想法 [打印本页]

作者: 写手发布    时间: 2023-11-23 15:22
标题: 怎样的小说适合拍成剧?刘震云王劲松有自己的想法
“2023中国文学盛典·茅盾文学周”落幕了,乌镇中的文学记忆,还在延续。

11月19日(周日)上午,在乌镇西栅评书场,举办了一场有关于文学与影视的主题分享和圆桌对谈,刘震云、王劲松、王晓晖、龙一、阎建钢等大咖现身活动,围绕“影视改编作为文学的推广者”发表观点,碰撞出激烈的思想火花。

有人把现场变成了“脱口秀大会”,一会抖落一个包袱,引得连连笑声。

有人分享自己的人生经历,在他们的故事里,我们听到了很多熟悉的名字,也了解了一部部时代力作背后的创作心路。

还有人,讲了从业中的担忧与焦虑,也分享了他们文学创作和影视改编的经验。

这场聚焦行业上下游的分享,也是这些天来“2023中国文学盛典·茅盾文学周”系列活动的缩影,带着期望和祝福,推动文学走向更远的地方。

(, 下载次数: 18)

1. 文学与影视的碰撞

“影视确实给文学插上了翅膀,这是意向和具象之间的辩证关系和量子纠缠,但影视和文学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动物。”作家刘震云说。

活动现场,刘震云用了几个比喻,来介绍二者间的差异,很生动。

他说,小说和影视在利益上就非常不一样,“如果是做饭,小说它是厨房操作的过程,包葱姜蒜,包括肉下锅这种滋拉的声音和腾出来的火苗,但影视这些没用,它直接上锅上的菜,色香味俱全就够了。”

另外节奏也不一样,小说注重心理描写,不爱反转,影视却需要反转,“所以从速度上讲影视像豹子,跳跃着往前走,但是小说有点像大象,边走边想事,如果是水,影视有点像大河,奔腾要非常汹涌,突然有落差下去这叫瀑布,对小说来说这不重要,它好像是海水,海水表面的浪花和漩涡不重要,重要的是海水底部的涡流和浅流,包括潮涨潮汐,决定了太阳和月亮之间的关系。”

(, 下载次数: 15)

但无论如何,小说和影视,必然是双向赋能的,“文学是一切艺术之母,影视也在潜移默化中,扩大文学的声量。”作家柳建伟说。

在他看来,中国的电影电视艺术非常年轻,这是不争的事实,这种情况下,文学首先赋能影视也成为铁的事实,“从1958年一口菜饼子到现在,中国电视艺术也就60多年,包括中国电视剧在内的世界电视剧历史上具有经典意味让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剧目,直接改编自优秀有特点的文学作品的数量占比应该超过90%。”

影视改编,则决定着文学作品影响面的宽窄,“没有电影艺术对莫言《红高粱》的精彩改编,没有电影《红高粱》在西柏林电影节上荣获金熊大奖,人们也不可能及时注意到当时还算年轻的青年作家莫言。如果没有这个电影的《活着》30年前斩获戛纳电影节的金棕榈大奖,余华的文学作品就不可能获得像今天这样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这么一看,影视对文学作品的成功改编真的可以让文学展翅高飞。”

2. 刻画真实时代的普通人

“影视化大家知道讲故事是最通俗的方式,不需要认字,文盲就可以看懂影视的东西,一定要坚持用最通俗的方式讲述一个当代人关注的大历史命题下的小人物命运。”在爱奇艺首席内容官兼专业内容业务群(PCG)总裁王晓晖看来,影视创作要跟所有人相关联,尤其要有悲天悯人的情怀,以及面对孤独勇于表达的勇气。

他认为,传统文学正在成为中国影视发展崛起的强大动力,长篇小说尤其适合影视改编,“长篇小说跨越周期很长,时代很长,人物众多,能够天然地契合电视连续剧,为长篇电视连续剧提供非常好的故事源泉的来源,也能够容纳足够充足的人物情感能量,让大家通过历史洞察现实,通过现实敬畏历史,感受到人类命运的渺小。”

《人世间》《狂飙》等一系列作品受到当下老百姓的关注,正说明当下影视作品的人文精神和启蒙作用,开始关注影视剧中人的尊严、价值和命运,越来越多的创作者也开始意识到,影视创作应该与所有人相关联,尤其是要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其实创作者是孤独的,也是勇敢的,创作者想研究所有人的共同点发现最大的共同点是悲欢并不相通,但我们依然要勇敢表达。”王晓晖说。

(, 下载次数: 19)

影视需要真实时代的普通人,更需要关注劳苦大众,反映小人物的共情点,刘震云也是这么想的,他说,大家喜欢小人物,是因为世界上大多数都是小人物,还因为世界上本无大人物。

“小人物最大的特点是不爱说话,不爱说话是因为他说话不占地方,说话没有人听,但他不说话并不证明他没有话,有句话打碎的牙往肚子里咽,说不出去的话,人一定会咽到自己的肚子里,咽到自己的肚子里就成为了心事,街上走这么多人,等于万千的人有万千的心事,一定是这个无声的洪流在改变这个有声的世界。无声的文学也能滋养有声的影视。”他说。

3. 道之外,聊聊术

“你永远写的是个体人,你在这个个体人的身上发现,你的个体发现能否在今天这个时代和今天一个又一个个体组合起来的观众群产生思想共振,产生情感共情,这才是我们要做的。”导演阎建钢的一段话让人印象深刻。

文学和影视,呈现的都是大千世界中形形色色的人,当跨越文本,将目光落于一部部时代之作上,就能看到影视作品中酣畅淋漓的人性呈现,这里面,蕴含着写作者和改编者的思考,也反映出和而不同的创作理念。

“好的作品无论文学作品还是影视作品里面都要隐隐流露出一个作者或者一个作品的骨气。”编剧温豪杰说。

在他看来,所谓编剧的经验,是和原作者之间的沟通,这并不是刻意改编,而是知道原作者想要什么,想做到什么,想表达什么,帮他展现出来,“这里不存在取舍,我是一个负责任的编剧,当一个文学作品放在我手里,哪一句话我都不忍心放弃,很多文学作品大部分是在描述心理动作以及总结性的过去,如果你放过,没有深化来外化它,就会错过很多。”

阎建钢说,编剧和导演是制造故事的人,作家是创造思想的人,导演要想把一个经典作品改好,忠实于原著不是最主要的,而是他能否有能力发现作者的个体思想。

“因为作者对自己生命的感悟形成了独特的个体思想,这个个体思想如果我们放在今天想让它长出新的繁花,它必然需要新的生命形态,而不是写作那个年代的生命形态,就像路遥当年的《人生》是一样。”他说。

(, 下载次数: 18)

影视会赋予文学新的形式,文学亦要尊重自己的主体性,否则就会丢掉自己最宝贵的东西,这也是为什么,创作者不能以影视改编作为创作动机,“千万别想,一动这个心思就会变样,这是两种不同的表达,你要是拼命向影视靠拢,只有极少数人合适,绝大多数人你这东西就是四不像,我们就把自己的优势丧失了。”主题分享会上,编剧龙一告诫创作者。

对演员王劲松来说,剧作也是文学作品,他们演员要做的,就是尽最大的努力,还原文学作品中国的人物形象,“演员要做案头工作,最大化地靠近文本中的人物,用你的情感,你的生活阅历,你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你周围所有能够感觉到的每个毛细管都要张开去触摸他,你才可以把他从文字里面剥离出来呈现在屏幕上。”

演员徐百慧也说,演员在塑造角色的时候也有一个基调和底色,这些东西源于个人,“我们每个人的审美不同,有一句话说人眼只看大脑选择的东西,我们大脑的选择就是我们的一个独特解读视角,在创作过程中放大这个部分,我相信就会呈现出不同角色。”

(来源丨潮新闻客户端)







欢迎光临 写手之家 (https://xs91.net/)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