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手之家
标题:
网络文学期待感的底层原理
[打印本页]
作者:
huier12345677
时间:
2023-12-21 13:45
标题:
网络文学期待感的底层原理
一、网文的要素构成
关于这个问题,我受到香蕉很大启发。一切文学,都是要把作者的【心理活动】,通过语言文字,【传递】给读者。香蕉根据村上春树的观点,把文学分成了思想+传递两部分。这里我觉得“思想”这个概念不太全面,因为人除了思想,还有情感、态度等,所以这里统称为心理活动。于是,我们可以得到第一个公式:
文学=心理活动+传递
(这里的文学,包括诗歌、戏剧、小说等。但我们这里只讨论小说,所以下面的公式仅考虑小说。)
先说传递方面。小说要传递某种心理活动,主要通过一个【故事】。但同一个故事,用不同的方法讲出来,效果也是不同的。比如叙述顺序问题、叙述视角问题、信息差问题、叙事者问题等。所以我们发现,故事不是传递的终点。故事还要通过【叙事】传递出来。
但是叙事也不是终点。电影可以叙事、漫画可以叙事、广播可以叙事、文字也可以叙事。网文当然选择文字这种载体。所以叙事还需要通过【文字表达】传递出来。所以说,传递有三个层次。据此我们可以得到第二个公式:
传递=故事+叙事+文字表达(适用范围仅限小说,下同,不再另注)
(这部分分析来源于叶尔姆斯列夫的符号学理论和查特曼的叙事学理论,为了节省篇幅、便于理解,这里我就不赘述他们的理论观点了。大家有兴趣可以自行拓展。)
再说心理活动方面。从心理学角度讲,一个人的心理过程包括认知、情感、意志三个部分。分别代表我对世界的认识、我内心的情绪、以及我的目标和意图。这里的“认知”,既包括感觉、知觉等感官方面,又包括思维、记忆等思想方面。
详加考察,我认为这里的情感、感官和意志,对于小说创作来说,是很类似的。其实质都是帮助读者塑造一种【体验感】。主角扮猪吃虎,反派装逼被打脸,读者觉得爽,这是情感体验。比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是感官体验,是画面感。读者把自己代入主角,想主角所想,盼主角所盼,这是意志体验。
而思维则不同,它的重点在于向读者介绍一种【思想性】的观点。比如红楼梦要传递“万事皆空”的观点,西游记要传递“信仰要坚定”的观点。体验感、思想性,这是小说所要传递的“心理活动”。这样,可以得到第三个公式:
心理活动=体验感+思想性
再进一步来说,体验感又相当复杂。大题来说,读者的体验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读者体验着和角色一样的情感体验;第二部分,读者又有着外在于故事的情感体验。前者我们称之为【代入感】,后者称之为【戏剧性】。
先说代入感。比如《诡秘之主》的世界观设定是蒸汽朋克+克苏鲁,作者利用视觉、听觉等各种感官描绘建筑风格、服饰特点、城市风貌等。读者通过这些感官描写,体验到了这个世界是什么样的。如果对这个世界有兴趣,那读者就会愿意把自己带入到这个世界中去,这样才会被小说的世界观设定所吸引。
类似地,比如《斗破苍穹》,作者的策略也是通过退婚流,让读者把自己代入主角的意志体验(具体技术操作后面会详细说),这样读者才会继续期待主角接下来的复仇。比喻来说,如果说“复仇”情节是吸引读者看下去的鱼饵,那么退婚流是让读者看到这个鱼饵,而代入意志体验,就是让读者想吃这个鱼饵。只要读者吃了鱼饵,就被钩住了。
再说戏剧性。某些情节,读者看着天然会觉得有意思,比如某乎上曾经有大佬举例:一个和尚和一个尼姑去酒店开房,这个情节就很有戏剧性。但这不是读者代入角色或者代入世界观之后的体验,而是作为阅读者本身觉得这样的情节很有趣。所以综合来看,我们又可以得到下面这个公式:
体验感=代入感+戏剧性
把上面的公式结合起来,可以推出一个总公式:
小说=[(代入感+戏剧性)+思想性]+(故事+叙事+文字表达)
二、网文的特点
那么,相比于严肃文学,网文有什么特点呢?香蕉认为,严肃文学偏重于“心理活动”,而网络文学偏重于“传递”。关于这一点,我的认识有所不同。在我看来,严肃文学在“传递”方面下的功夫,不仅不比网文少,反而更多、更深。比如表现主义把人变成甲壳虫,以此来表现人的异化。其实批判人的异化这种思想绝不是卡夫卡的首创,但通过这种特殊的方法传递出来,这是表现主义下的功夫。同理,西方的浪漫派、现实主义、自然主义,乃至后来的荒诞派、意识流、魔幻现实主义、新写实主义、极简主义、后现代主义,无一例外,全都是在“传递”这方面做出了巨大的突破。这些创新远比网文流派的创新重要得多。(当然,这也不是贬低网文。这里只是说严肃文学在传递方面更有成就,并不否认网文的价值,后面会谈。)
在我看来,网文和严肃文学的区别,就在于
正反馈更鲜明
。
什么是正反馈?大体来说,就是你做某个行为,这个行为的结果会反过来刺激你重复这个行为。比如吃糖,甜味会促使人脑分泌多巴胺,多巴胺会给人带来快感。于是你就发现吃糖会让人快乐,你就还想继续吃糖。所以正反馈可以看成是一种奖励机制。有意思的是,这里的“奖励”究竟指什么,是不固定的。我之蜜糖,彼之砒霜,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求。比如有些人看严肃文学,追求的就是思想的深刻性。那只有这个作品思想特别深刻,才能给读者以正反馈。这样的读者如果来看网文,只能得到负反馈,越看越失望。所以严格来说,只要能满足【读者期待】,任何作品都能提供正反馈。
问题在于,严肃文学的读者,往往比较有耐心,愿意等待作品慢慢铺垫,慢慢提供他们想要的正反馈。甚至,有些正反馈,只有在第二遍、第三遍阅读的时候才能获得。这些作品不介意把奖励深深地藏在文本中,留给愿意慢慢阅读、慢慢思考的读者。而网文,由于竞争程度、盈利机制、市场需求、受众群体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往往没有条件把奖励埋藏起来,必须尽可能快速地提供足够明显、强烈的正反馈。包括正反馈出现的速度、持续的时长、强烈程度等。这些,我统称为正反馈的【显示度】。
我个人认为,正反馈的显示度,是网文和严肃文学的根本差异。其他差异如类型化程度、思想深度、选题偏好等,都可以归结到这一点上。而所谓正反馈,归根结底,其实就是对读者期待的满足。所以,网文的构思和设计,尽管有诸多因素需要考虑,但归根结底还是要回到期待感的问题上。后面我也会论证其他各方面要素是如何被还原为最根本的期待感的。
剩下的问题有两个:1)网文读者究竟有什么样的期待?2)通过何种技术操作,才能满足这些期待?
香蕉有一段话说得很到位,大概意思是这样的:一个年轻人,十几岁,青春期,正在中二的年纪。他就觉得拳头就能解决一切,渴望获得同龄人的注意。那他看的书,传递的“心理活动”是什么?是不断变得更有力量、更能打,获得所有人的尊重。后来他长大一些,二十来岁,进入社会,觉得权力和金钱是社会运行的基础。那他看的书,会传递什么“心理活动”呢?那就是赚到钱的那种获得感、用权力压服别人的那种控制感。他觉得这就是世界的样子。后来他躺平了,可能觉得人生不需要那么多欲望,平平淡淡不受压迫就挺爽。那他看的书会传递什么“心理活动”呢?可能是日常文,每天和家人、好友互动,打情骂俏,他觉得这种生活才是值得追求的好生活。也有可能他继续长大,觉得这些表面的东西都没什么意思,追求思想更深刻的东西,那他可能会看世界名著、严肃文学,这些作品传递出的思考和感受能满足他想要的“心理活动”。
可以看出,用户对什么“心理活动”感兴趣,取决于他的经历、他的环境。但不同的“心理活动”,欣赏难度是不一样的。有些有些很容易就能欣赏,比如“拳头解决一切”;有些需要积累很多知识才能欣赏,比如世界名著。我们不可能靠一本书满足上面所有这些需求。网文作者要生存,肯定要迎合主流市场。就目前的市场而言,网文的受众比较年轻化,社会阅历不一定很丰富,受教育程度也未必很高。新媒体向存在一部分年龄较大的用户,但也集中于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群中。受众的特点就决定了,他们能认同的思想和价值观、他们能感受到的情绪,必然不会太复杂。要满足这部分人的需求,只能创作难度较低的作品。这里多说一句,需求的不同,不等于需求存在高低贵贱之分;网文和严肃文学满足不同的需求,也不代表网文就没有价值。只是“各为其主”而已。
现在,我们可以复习一下前面得出的公式:
小说=[(代入感+戏剧性)+思想性]+(故事+叙事+文字表达)
前三项,是“心理活动”方面,后三项,是“传递”方面。心理活动是读者期待获得的正反馈,而“传递”则是满足读者期待、实现正反馈的方法和手段。作为第一部分的结尾,我们先分析网文读者的基本期待。具体手段留待后面详细讨论。
代入感方面:一个重点在“爽”,也就是各种正面的代入感体验。如果把重点放在了“虐”,就成了我们常说的“毒点”。另外一种难度较高,就是设定的代入感,需要更强大的笔力和更吸引人的构思。很多作者喜欢在开头大篇幅交代设定,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提高代入感。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前面已经提到,代入设定的关键在于氛围感和画面感(后面详细展开)。
戏剧性方面:这一点常常被忽略,但其实很重要。爽只能爽一下,但前期需要很多铺垫。如何在铺垫的时候也不枯燥?有些情节虽然不是爽点,却可以让读者抱有更大的期待,其中的奥妙就在于戏剧性。印象中蛤蟆好像举过类似的例子。同一个故事核,比如一男一女一见钟情,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一种,焦飞和阳凰儿也是一种(《仙葫》)。莎翁的故事就更好一些,他的故事相对逊色些(当然也比我这种小扑街强无数倍)。这就是戏剧性构造的问题。
思想性方面:并非必需,只是锦上添花。
三、网文期待感有哪些
现在,我们得到了网文的两种基本的读者期待,即代入感和戏剧性;又得到了三种基本手段,即故事、叙事和文字表达。其中,文字表达又比较特殊,它的主要功能在于把设计好的叙事呈现出来。这方面技术操作主要涉及文笔技巧,如【语体选择】、【句法安排】等,对于网文而言并非重点;对塑造期待感的作用更加有限,因此这里暂时略去不谈。蛤蟆等很多大佬曾多次谈过网文的文笔不重要,但这个问题始终是最多人问的。如果以后有机会,我也会谈谈这方面的思考。
最终,我们得到了两种读者期待和两种基本手段。两两配对,可以得到一个2×2的矩阵,共计四种期待类型。如下表所示: 故事叙事戏剧性冲突期待悬念期待代入感认同期待文体期待
接下来是重点,我会分别解释这四种期待类型是什么意思、读者为什么会产生这些期待、塑造这些期待的具体方法。这些内容并不复杂。我前面也提到,网文的绝大多数眼花缭乱的技巧,应该都可以还原成几种简单的基本动作。而下面,就是关于塑造期待的基本动作。
【冲突期待】:
主要出于读者对冲突的猎奇,抱着看热闹、看趣闻的心态,好奇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比如前面提过的和尚和尼姑去酒店开房,佛教的戒律和酒店开房的行为之间就产生了冲突。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构造故事中的人物、情节或环境,产生一定的戏剧冲突,引发读者期待。塑造这种冲突的基本动作是,让【人物身份】和【人物行为】之间发生错位。和尚的身份,和开房的行为,两者不一致了,存在冲突了,期待感也就来了。表示如下:
人物身份=-人物行为
这种基本动作还可以演化,比如,仔细考虑的话,人物的行为,必然对应着一种身份。比如“开房”的行为,必然对应着“酒店客户”的身份。所以一种变形是,一个人物具有双重身份,互相错位。比如“和尚”身份和“酒店客户”身份之间的错位。典型的是无间道里的卧底、潜伏里的情报人员等。这种变体表示如下:
人物身份A=-人物身份B
类似地,还可以考虑这里的“一个人”,不一定是物理意义上的“一个人”,还可能是社会意义上的“一个人”。比如白夜追凶,一对双胞胎,长相几乎一样,一直共享着同一个身份,但其实一个是警察,一个是通缉犯,相互错位。这也可以看作是“一个人具有双重身份”的变种。更进一步演变,也可以是彻底的两个人,具有两个相互错位的身份,但出于某些原因被安排到了一起。比如经典小品警察与小偷、主角与配角等。可以想象,如果一个邋遢的乞丐,和一个有洁癖的强迫症,不得不在某天之内共处一室,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总之,这种演化的方法是,身份必须错位,并且两个人必须在一定程度上捆绑起来。这种变体表示如下:
A人物身份=-B人物身份
同理,人物的身份,也必然对应着人物的行为(否则这个身份就是多余的设定)。比如,身披袈裟、手持禅杖,就对应着“和尚”身份。所以另一种变形是,一个人物具有两种行为,互相错位。问题在于,一个人怎么会有两种自相矛盾的行为呢?一种办法是【非自愿行为】。举个例子大家应该都听说过,就是匹诺曹。一方面,他有“撒谎”的行为;另一方面,虽然并非出于自愿,但他一撒谎鼻子就会变长的行为,实质上是一种“自承撒谎”的行为。“撒谎”和“自承撒谎”之间形成矛盾,期待感也就来了。另一种办法是【信息不充分】导致的行为。比如《庆余年》里经典的互相退婚,范闲一方面做出“要找鸡腿姑娘”的行为,另一方面做出“要找林婉儿退婚”的行为。这也是一种行为冲突。这种变体表示如下:
人物行为A=-人物行为B
再演化,还可以是两个人物的行为发生错位。这就是最典型的戏剧冲突,是人和人的冲突,也就是布伦退尔所谓【意志的冲突】。比如常见的“反派夺宝被主角反杀”情节,主角的的行为是赶路,反派的行为是不让主角赶路;反派的行为是夺宝,主角的行为是不让反派夺宝。两种意志互不兼容,冲突由此产生。这种技巧再演化,还可以是一个人和一群人的冲突、一群人和另一群人的冲突、人和无生命事物的冲突、人和自己的冲突、人和某种抽象概念的冲突等等。说起来复杂,但演化到这一步,其实也就是最经典、也是最普通的矛盾冲突了。关于这一点,感兴趣者可以参考布伦退尔、马修斯、汉密尔顿、劳逊等人的戏剧冲突论。这种变体表示如下:
A人物行为=-B人物行为
基本动作讲完了,再谈一个注意事项,就是【信息差】问题。要制造冲突,关键在于读者掌握的信息必须充分。读者必须清楚地知道目前这个场景中存在什么信息。当然,角色的信息也可以同样充分。但还有另一种处理方法,即读者信息充分,而角色信息不充分。比如,警察和小偷共处一室,但小偷不知道对方是警察,以为对方也是小偷,于是肆无忌惮地聊起了自己做过的案子。这时,读者所掌握的信息是充分的,所以这里也会产生期待感,好奇小偷究竟会做出什么愚蠢的行为、得知真相后又会有什么样的表现。
关于这个问题,还有更多的组合技。比如,当信息缺失的角色得到读者认同的时候,读者感受到的是危机感,这时读者期待的是这个角色如何避免麻烦、脱离困境。当信息缺失角色被读者厌恶的时候,读者感受到的是滑稽感,这时则期待这个角色出丑、陷入尴尬。这也就是扮猪吃虎、装逼打脸等情节广受欢迎的原因。所以信息差和认同感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是一对相辅相成的组合技。这对组合技表示如下:
身份或行为错位+角色信息缺失+角色认同=危机感
身份或行为错位+角色信息缺失-角色认同=滑稽感
【认同期待】:
主要出于读者对角色的认同。读者把自己带入到角色的位置上,期待主角达成目标、不断变强。这里包含两个基本要件:1)【认同角色】,也就是读者把自己带入角色的身份;2)【认同目标】,也就是读者认同角色所要追求的目标,认为这些目标很有价值,值得角色追求和读者期待。至此得到公式如下:
认同期待=认同角色+认同目标
先说第一项,认同角色。跳舞在谈期待感的时候曾经提过类似的观点。大概意思是,读者期待的核心就是让读者和角色建立情感关系,让读者喜爱(正面角色)或厌恶角色(反面角色)。比如我说张三在楼道里被打了,没有人会感兴趣。但如果我说,你们学校的校长在楼道里被打了,你肯定跑出去看热闹。这里谈的就是第一项“认同角色”。当然,跳舞所说的厌恶(反面)角色,其实也就是变相的认同(正面)角色。这一点后面还会提到。
但问题在于,如何在读者和角色之间建立情感联系呢?基本动作是【构造一致性】,即构造读者和角色之间的相似之处。叙事作品是由人物行为构成的。所以对小说而言,最基础的相似,是【逻辑一致性】。
这里介绍一个我个人的观察。在我看来,读者在阅读作品的时候,往往存在一种内心的【反驳机制】,一旦某个情节触发了这个机制,让读者觉得存在错误,则后面的情节就很难再代入。这种机制被触发,轻则出现“骂作者”的现象(飞卢读者的反驳机制似乎尤其强大),重则弃书。常常有人提到角色要智商在线、行为逻辑正常。所谓的“正常”,就是行为逻辑的一致性。以主角或正面角色为例,这里的关键,不是让读者觉得“我和角色一样”,而是让读者不要觉得“我和角色不一样”。
特别是主角的代入,读者有一种天然的冲动,会把自己代入主角。所以只要尽量避免读者的反驳机制,基本就算避雷了。
现在开始演化基本动作的变体。除了角色的行为逻辑以外,还有出身、性格等角色特征因素。因而可以构造【特征一致性】。杨晨也曾经强调过这一点,认为读者会倾向于喜欢和自己类似的角色。比如曾经红极一时的凡人流就是利用了出身一致性,让主角以最平凡的身份引发读者的代入。又如《神雕侠侣》开篇的程英,待人接物友好善良,就是利用了读者朴素的纯良构造一致性。
除了角色和读者的直接对等,还可以引入第三方。萨特认为一切戏剧中的人物关系都是三元关系,这里也是如此。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如果正面角色被反派角色打压,读者就会同情正面角色,从而产生代入感。这种套路的经久不衰足以说明这一点。这种技巧可以称作【对立一致性】。
类似地,正面角色甚至不一定被打压,只需要让他和读者拥有相同的“敌人”即可。比如杨晨曾经举过一个军事类的例子,直接利用了读者对霓虹的敌视情绪。很多蹭热点的作品也可以直接利用公众舆论对某一类人的谴责。不过这种手段要考虑过审问题,需要一定的处理。
继续演化,所谓一致性,并不是“真的一样”,而是“让读者感觉一样”。这里有一个可以利用的心理机制,叫作【误同】。所谓误同,指读者和角色明明不同,但由于角色在某方面十分优秀,让读者以为见证角色的自己也同样优秀。这样,就容易产生认同。这种变体可以称作【误同一致性】。
举例来说,大名鼎鼎的《从前有座灵剑山》,就是凭借主角出人意料的高智商赢得读者的误同。这一点,金庸用得更为纯熟。比如侠客行一开篇,一伙人马乱哄哄闯入市镇,众人都避之不及,只有一个煎油条的老者连头都不抬,并不躲避,只是专心煎油条。这种胸有成竹的隐世高人形象,也容易引发读者的误同。以上理论借鉴了肯尼斯·伯克的新修辞学,有兴趣者可以参阅。
上面讨论了认同角色,下面讨论认同目标的基本动作。所谓认同目标,就是让读者感觉角色追求的目标有价值、值得为之努力。这一点比较简单,就是让角色的【实然处境】低于【应然处境】。让读者认识到,角色值得、并且本应过更好的生活,期待感自然产生。表达为公式如下:
实然处境<应然处境
这个基本动作也可以演化出诸多变体。首先,前面提到的废柴流开篇打压主角,就是在拉低主角的实然处境。这里的应然处境其实是被锚定的,即“一个普通人本应获得的基本尊重”。换言之,这种情节没有对应然处境作出处理,而是单纯通过【待遇不公】的方式拉低实然。这也是最简单的办法之一。后面所说的其他变体,同样也是提高一端,另一端参照“一个普通人本应获得的处境”处理。
还有一种变体,如果能力就是普通人的能力,却办不到普通人能办到的事情呢?这里就可以用到【构造巧合】的变体。比如《庆余年》里面的例子,范闲和林婉儿互相退婚,但多次错过,让观众产生了强烈的期待感。在这里,退婚所要求的能力很简单,就是走到对方面前、把话说清楚,即可。但就是这么简单的事情,出于巧合,却总是办不到。这就是实然处境低于应然处境的典型。上述两种变体可以得到公式如下:
实然处境<应然处境=普通处境
另一种常见的办法,是【提高潜力】,即让主角有极高的成长潜力。这种技巧说起来人人都知道,就是构造金手指。金手指的功能在于,让读者认为主角有升级的潜力,必然能过上更好的生活。这种信念就意味着读者对应然处境预期的提高。杨晨曾经认为金手指是网文三大要素之一,确乎如此。在我看来,这种被网文发扬光大的技术,其实就是一种拉高应然预期的简化手段。
不需要太多铺垫,只用一个道具,就能获得读者期待,符合网文快节奏的要求。还举前面提到的废柴流的例子,主角虽然是废柴,但其实是特殊的天才。这种情况下,读者是知道主角具有升级潜力的,同样能提高期待感。所以说《斗破苍穹》确实是超一流作品。
再仔细考虑,如果不仅仅提高主角的潜力,而是提高主角的能力呢?明明身怀绝技,却过着普通人的生活。前面提到的侠客行的开头就是如此。越是胸有成竹的主角,就越让读者认为值得被特殊对待。这种变体可以称作【提高能力】。上述两种变体的公式是:
普通处境=实然处境<应然处境
可以看到,上面列举的基本动作,在比较实然和应然时,都是锚定一端,修改另一端。因为这种锚定处理相对比较容易,能够让读者迅速领会到两者的差距。当然也可以同时修改两端,中间增加另一个角色的对照和锚定。这也可以看作是一种组合技的使用了。总之,只要基本动作处理好,这些技巧都是万变不离其宗的。
【悬念期待】:
主要出于读者对未知的好奇,希望获得真相,解开谜题,甚至验证自己的猜测。本质上不是“审美”的,而是【“审智”】的。关于这个概念,国内散文学界有一些探讨,童庆炳先生也有专文论述。感兴趣者可以参考。运用悬念期待,最典型的是悬疑小说。读者不读到真相是不会罢休的,这也是一种读者期待。
不得不承认,由于看过的悬疑、侦探作品不多,我对设置悬念没有明确的思考,只能大略谈一个模糊的想法:悬念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信息差】。但和冲突期待不同的是,悬念期待的信息差是反过来的。角色信息充分,而读者信息不充分。当然,所谓读者信息不充分,实质上也就是视点人物的信息不充分。所以角色之间也存在信息差的问题。当然,最终这些信息都是要流通的,信息会从充分的地方流向不充分的地方,最终趋向于抹平信息差。这里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让信息之间相互冲突。比如,主角同时发现了相互冲突的两条线索,不知道应该如何处理。又比如,主角通过不断调查,发现了新的线索推翻了原来的线索,从而使案情发生了彻底的反转。总之,已知信息越复杂,悬念也就越强。这或许可以表示为:
线索A=-线索B
这里多说一句,我们归纳出了信息差的两种用法:正用和逆用。正用时,读者信息>角色信息,容易营造出冲突期待。配合读者的认同感使用,会获得不同的效果。逆用时,读者信息<角色信息,容易营造出悬念期待。
【文体期待】:
主要出于读者对某些特定元素的偏好。读者根据以往的阅读经验,发现某类型、某流派的文章具有某种特定的元素,而自己格外偏好这类元素,就会期待同类作品出现同类元素。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编辑劝作者不要混杂多种流派,因为其他流派的元素不一定是读者期待的元素。这些元素占据过多篇幅之后,读者可能就会弃书。这里所说的元素,包括两种:1)情节;2)设定。
情节方面很简单,没有什么基本动作,只需要对自己写的题材和流派足够熟悉,知道有哪些常见情节即可。常常看到很多作者反对套路,试图突破套路。这种精神当然是正确的。但突破套路的本质,是保持现有套路的合理之处、突破其不合理之处,找到更合理的套路。显然,受到读者喜爱的、值得读者产生文体期待的这些情节元素,就是尽量不要去改变的。而逐渐被读者淘汰的、没人再期待的那些情节元素,就是需要被新元素取代的。
下面着重谈谈如何展示设定。比如某些读者专门看玄幻类,是因为这类读者喜欢玄幻的世界观。那么在设定上就要尽量满足这些读者,避免出现杂糅。甚至可以就把设定作为一个卖点。比如前面提到的《诡秘之主》,卖的就是中世纪欧洲奇幻世界的那种古典风和神秘感。这本书不惮于详尽地描写主角的日常生活和世界风貌,底气就来源于世界观的出色展示。
展现设定的核心,在于氛围感;氛围感基于画面感;而画面感来源于感官。这里用诡秘的开篇来举例。
视线先是模糊,继而蒙上了淡淡的绯红,目光所及,周明瑞看见面前是一张原木色泽的书桌,正中央放着一本摊开的笔记,纸张粗糙而泛黄,抬头用奇怪的字母文字书写着一句话语,墨迹深黑,醒目欲滴。
出于篇幅考虑,这里不需要多引。只看这一段就可以发现,如果仅仅是说“面前一张桌子,桌子上一本笔记,笔记上写着一句话”,则十分乏味。而一旦加入了感官,画面就会立刻浮现。
这里补充一点,要写好感官,一个最基本的动作叫作【感官对比】。比如要写春节的氛围,那就写朱漆大门旁的红灯笼上堆满了洁白的雪。通过对比体现冲击力。除了色彩对比,还有老生常谈的以静衬动、以动写静,此类技巧还可以推广到触觉、味觉、嗅觉等一系列感官。可以据此得出公式:
感官特征A=-感官特征B
接下来对这个基本动作进行演化。首先,视觉看到的不只有色彩,还有光线。会用光的写手,比不会用光的写手,更容易四两拨千斤。比如写屋里的桌子上摆着一个神像,就就可以写成“屋子里十分昏暗,只有桌上一站台灯亮着,台灯的光束微弱昏黄,刚好照亮桌上的一个石质神像”。又比如写一个古庙被初次探索。就可以写成“一个人推开正殿大门,黄昏的阳光从门外斜斜地照进来,照亮了纷纷飘落的尘埃,却照不透大殿深处的阴影”。这种技术,可以称为【布光】。
从布光技术继续延伸,还会发现【影调】技术。比如前面举的小黑屋里的神像,整体光线偏暗,但局部很亮,这种影调,称之为低调。又比如黄昏的颇庙,整体光线非常亮,但大殿深处光线很暗。这种影调,称之为高调。把握住整体的影调,然后用局部的光线反差做对比,这是从布光到影调的进一步演化。光线和影调,最适合营造某些特殊的世界观,比如低调适合于神秘、诡异、沉重等世界观,高调适合于安详、神圣等世界观。总之可以千变万化。
除了光线,视觉还包括广延。这个术语来源于莱布尼茨。比较生僻,但我觉得是最准确的。所谓广延,就是对象所占据的空间,说白了就是物体的“大小”、“形状”等。这些都可以出现对比。比如写一条田间小路,可以思考这个场景存在什么对比?首先,耕田和道路,存在“绿色-土色”的对比。还有,广袤的田野和狭长的小路,形状上存在“宽-窄”的对比,体量上存在“大-小”的对比。上述两种对比,实质是“面”和“线”的对比。同时,耕地里、道路上,都有人在行动。而人就是画面中的“点”。这就存在“点-线”或“点-面”的对比。有了这个思路,立刻就知道画面应该如何构成了:一大片田野中,有一条小路横穿而过,期间还有若干人影穿梭劳作。这种技术可以称作【构图】。构图确定了,相应地也就能找到对应的【视角】。比如前面举的例子,选俯视、远景比较恰当。那视点人物就可以安排在远处的山上,向下俯瞰着这个小山村。所以构图和视角往往是联动的。
继续演化。更高级的视觉对比,是动态的对比,称为【调度】。所谓动态,就是对象的运动轨迹。比如一种特别常见的场面:主角一脸淡定地抽着烟,面朝镜头方向走来,背后是一场大爆炸。如果我们在空间里建立三位座标系,那么爆炸的“动态”是垂直的,是从地面向天空的;而主角的“动态”是纵深的,是从远处到近处的。这两种动态,一大一小、一张一弛,一纵一横,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对比。如果要营造一种末世、混乱的世界观,这种技巧也许可以尝试。
如果动的不是画面中的对象,而是视角呢?就好比一个电影镜头,镜头里的人、物都没动,但镜头在动。这也存在动态的对比,可以称作【运镜】。比如从高处俯视的视角,逐渐把镜头拉近,变成近景、甚至特写。前面举的田间小路的例子,就可以让镜头逐渐从高空俯视拉近,注意到小路上走过一头牛车,继续拉近,看到牛车里坐着一个孩子。一个典型的凡人流种田文开场就成形了。这种写法效率比较高,一方面呈现了世界观,另一方面又能交代具体信息。
到此为止,我所能想到的所有网文中可能出现的【期待感】就全部讨论完了,具体提供了4种期待感的底层原理,5种基本动作,21种技术变体,附送1种关于信息差的小技巧。下面聊聊网络上关于期待感的讨论,谈谈我如何理解关于期待感的各种观点。
四、网文期待感不是什么
目前比较流行的一种说法,是基于马斯洛需求理论的。这种说法认为,马斯洛提出的人的七种基本需求,就是网文要满足的七种期待感;而只要满足了这七种期待感,读者就会爽。这种说法存在一个错误的前提,即认为人的基本需求=读者的期待。
这个等式不一定成立。一个原因是,一个人想在虚拟世界中得到的,往往是他在现实世界中没有的。比如需求金字塔最底层的“生理上的需求”,包括饮食、住所、呼吸、睡眠、性,其中很多要素是现实中已经满足的,并不需要借助幻想来实现。类似的还有安全的需求。有人认为主角不断变强就满足了安全需求,这是正确的。有人认为主角变强的情节很爽,这也是正确的。但这不等于两者之间有直接关系。主角变强,不仅满足了安全需求,还满足了尊重的需求和归属的需求。真正让读者感到爽感的,是别人对主角的尊重的态度,而非主角变得更安全。
第二个原因是,有些需求是读者在现实中都完全不感兴趣的,更不会在网文中幻想。比如认知需求、审美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大部分人是没有太多求知欲的,不需要在网文里囤积知识获得爽感。比如一种很流行的爽点,主角重生或者穿越到异界,靠着记忆中的知识走上人生巅峰。这里的关键在于走上人生巅峰,而不在于记忆中的知识有多丰富。
另一个原因是,有些需求是没办法靠文字实现的。一个饥饿的人不能靠看小说得到满足,只能靠吃一顿饭解决问题。有些人认为美食文、后宫文是满足生理需求的。我认为这是一个误解。美食文是指以美食为内容,而非以美食为爽点。可能有些读者对美食兴趣比较大,那么就会选择美食题材的作品。这和军迷选择军事题材、明粉选择明代历史题材,没有任何区别。单纯的美食、军事或者历史,都只能迎合读者对设定和元素的口味,而不能满足读者对小说本身的期待,更不能让人爽。所以美食文的爽点,和其他题材的爽点,没有本质区别。后宫文和美食文又不一样。后宫文有一个固定的特殊爽点,就是攻略高难度女性角色。但这个情节的爽点绝不在于满足性需求,而在于成就感。重点在于一个女性角色被攻略前后态度的变化、在于周围人对这件事的反应。正是这些要素帮助读者塑造了成就感。
所以归纳下来,七大需求中,只有尊重和归属的需求,是真正能制造爽点的。比如装逼打脸、扮猪吃虎等用烂了的梗,就是尊重的需求。而门派中的忠诚、同伴间的热血等,则是归属的需求。但问题又来了,这也是我不主张用马斯洛理论讨论读者期待的最后一个原因:没有操作性。前面已经谈到,同样一个情节,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法讲出来,效果是不一样的。大佬写装逼打脸就容易爽,我写装逼打脸,读者就觉得套路惹人烦。明白了人的基本需求,对于指导具体的写作方法而言,价值并不大。
上面谈了我为什么不主张用马斯洛需求理论讨论读者期待问题或爽感问题。另一个我不太赞同的观点是,网文的期待感来源于额外的收获。这种收获可能是意外的收获,也可能是远高于损失的收获。
我不赞同的理由也很简单。意外收获是爽点。爽点是什么?是一段剧情中,期待感获得极大满足的那个点。如果前面没有期待感的铺垫,爽点是爽不起来的。这也是我认为网文各要素都可以还原为期待感的原因之一。网文的重中之重,意淫,或者说爽点,其构造核心仍然在于期待感。而意外收获的功能是什么?是增强爽点。也就是说,期待感是爽点的主因,意外收获是次要条件。可以看到,意外收获和期待感确实常常伴随出现。但不能据此认为意外收获就是塑造期待感的原因。一旦爽感来了,期待感也就结束了。从这个角度来说,意外收获不仅不能开启期待感,反而常常标志着某一期待感的终止。
(来源:起点收藏)
欢迎光临 写手之家 (https://xs91.net/)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