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手之家

标题: 再受两会关注,网文何以“出圈” [打印本页]

作者: 写手发布    时间: 2024-3-14 11:40
标题: 再受两会关注,网文何以“出圈”
(, 下载次数: 8)

近年来,网络文学频繁成为两会期间热议的话题之一。今年的政府工作规划提出,要“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其中就包括“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而网络文学则是网络文化的重要一环。

如今,网络文学的市场潜力已让各方有目共睹,而如何才能让行业发展迈上新台阶,显得愈发关键。在全国两会期间,多位全国人大代表与全国政协委员针对网络文学各抒己见。网络文学也因其优势和影响力激发了海内外市场、传递价值和信心,而承载着社会的广泛期待。

IP+文旅 “流量”变“留量”

“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是近年来文旅行业的关键词之一。在过去的一年里,文旅消费呈现火热态势,而这其中不难看出文化IP的影子——电视剧《繁花》热播,带动上海黄河路旅游与同款商品消费热潮,为文旅宣传吸引了关注和流量;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以唐风古韵“混搭”时尚潮流,通过打造沉浸式文旅让西安“活起来”。

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协影视文学委员会主任阎晶明看来,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网络文学已经成为重要的IP源头,带动实体出版、影视、游戏、动漫、有声、衍生品等多业态持续繁荣,诞生了诸如《琅琊榜》《庆余年》《开端》《欢乐颂》等海内外广受欢迎的作品及IP。

这些IP都可以成为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强大助力。一方面,依托于丰富的故事情节、独特的人物设定以及多元的文化背景,一些网络文学作品融入了城市或者村落的民间故事和历史变迁,成为一部民俗文化的“入门书”。而恰好是这种对于地方文化的挖掘和延伸,为当地文旅资源提供了走到台前的机会。

“具有地域特色的历史典故、非遗传承、文化古迹等,都是优质的文化资源,是推动旅游高质量发展的丰厚底蕴。”阎晶明表示,“建议当地文旅部门与网络文学创作者、机构深度合作,以网络文学为载体对当地特色文化进行再创造,借助文字及有声、动漫、影视、游戏等多元内容形态,让特色文化可读、可听、可看、可感,实现文旅数字化转型发展。”

另一方面,网络文学庞大的受众群体已经足以拉动文旅产业的消费增长。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6月,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到5.37亿人,占网民整体的49.0%。

于是,越来越多企业尝试通过网络文学的IP效应吸引用户受众的关注与喜爱。例如,《全职高手》动画中的麦当劳被“搬入”杭州线下,让故事场景无缝对接现实,成为了粉丝“圣地巡礼”的打卡地。

这种效果良好的实践也为网络文学IP融入旅游场景提供了一种可能。“可以着力打造虚拟现实展、沉浸体验展、IP主题乐园、IP主题酒店等兼具文化特色、沉浸感、互动性的文旅新业态新场景,提高主题文旅项目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阎晶明提议称,还可以结合当地特色文化与网络文学IP开发各类文创产品,“具象的文创产品可以作为宣传媒介,随着游客走向五湖四海,吸引更多IP观众及潜在游客的关注,持续提升当地文旅的影响力。”

“凡通网络处,即能阅读网文”

网络文学领域另一个关键词则是“出海”。今年的政府工作规划提出,要“深化中外人文交流,提高国际传播能力”。而网络文学具有共享、即时、互动的特征,显然是适合国际传播的文化形式之一。

由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支持的《2023中国网络文学出海趋势报告》(以下简称《趋势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网络文学行业海外营收规模达40.63亿元,同比增长39.87%;海外用户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日均阅读时长90分钟。

对此,有业内人士感慨,中国网络文学以瑰丽的想象、精彩的故事、强烈的代入感吸引了海内外读者,满足了人们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因其传播便捷而更易“漂洋过海”。

不仅如此,“我们的很多网络文学作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多元题材和类型,践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创作出全球化大众文化形象。因此,即使很多外国人没来过中国,不懂中文,也不妨碍他们‘催更’中国的作品。”有两会代表委员表示。

也正是如此,网络文学得以为海外读者和观众提供一个认识中国、了解中国文化的全新视角,成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的重要载体。

如今,网络文学出海已经不再局限于文本内容。“IP产业链成熟带动了影视、游戏、动漫等网文改编作品的协同出海,中国文化得以通过非常多元的内容形态,影响更广泛的海外用户。”吴义勤称。

因此,完善的国际交流平台,加速构建IP立体化出海格局尤为重要。吴义勤建议,一方面,继续组织中国国际网络文学周、上海国际网络文学周等行业活动,以此为平台颁发文字类作品的出海奖项,鼓励优秀作品的创作与翻译出海;另一方面,在动漫游戏博览会、电视节、电影节等下游产业的国际交流活动上,考虑增设网络文学IP专区、专项或专馆,并向优秀作品颁发专业奖项,“以奖促建、促融、促进,为IP出海和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开放新窗口、搭建新桥梁。”

“从文本出海、产业出海到文化出海,我们相信,中国网络文学将随势而兴、乘风破浪,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华文化作出更大贡献。”业内人士表示。

市场化发展应扎根“版权基石”

无论是文旅融合还是出海发展,网络文学的市场化始终建立在版权保护的基石之上。“没有严格的版权保护机制,权利人的权益难以得到保障,网络文学的发展也就失去了动力。”吴义勤称。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版权方面,网络文学行业还存在一定的短板。以网络文学出海为例,“一些境外翻译网站未经许可就大量翻译国内的优秀作品,损害了权利人的权益,也阻碍了中国网络文学海外市场的开拓与发展。”吴义勤表示。

版权保护工作从来都是一项系统、协同的工程。对于国内的版权保护问题,制度指引和市场主体配合缺一不可。于是,一方面,自2005年起,国家版权局等部门针对网络侵权盗版的热点难点问题,聚焦网络视频、网络音乐、网络文学等领域,开展版权专项整治,有效打击和震慑了网络侵权盗版行为。另一方面,头部企业坚持专业化、常态化打击盗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2023年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数据显示,2023年,阅文集团全年成功下链110万条线索,通过技术方式拦截超过1.8亿次的盗版访问;晋江文学城新立民事、刑事维权案件近100起,结案1000余起。

面对海外市场的版权难题,吴义勤则认为相关主管部门与行业协会应充分发挥指导与协调作用,持续完善跨国版权保护机制。“主管部门可以通过官方渠道,推动与其他国家在文化产业领域的交流合作,签署双边或多边版权保护协议,提升中国网络文学的国际版权保护力度;行业协会可以建立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收集和分析国际版权侵权案例,提醒会员单位注意防范,并在必要时提供专业的版权维权服务。”吴义勤表示。

“我们期待,通过各方努力,形成多元参与的网络文学版权治理的局面,加速网文正版化进程,助力网络文学的海外传播。”《报告》指出。

(来源丨长安街知事)







欢迎光临 写手之家 (https://xs91.net/)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