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写手之家

标题: 深度探索“深度探索”:deep seek来袭,恐惧?还是惊喜? [打印本页]

作者: 吴云云    时间: 2025-2-10 07:44
标题: 深度探索“深度探索”:deep seek来袭,恐惧?还是惊喜?
“一个幽灵,人工智能的幽灵,在地球每个角落徘徊“(仿写《共产党宣言》的第一句话),今天的幽灵,正是deep seek,春节期间它似乎横空出世,搅得人们坐卧不宁,网络更是八卦纷纷,盛赞它无所不能。
短短时间里,有人以deep seek自豪,歌颂它给国人长脸;有人认为deep seek颠覆了世界,让许多人失业;有人声言靠它拓展事业,已赚取多少银子;有人嗅闻商机,开发出了付费学习模式……
俗人我也好奇,尝试了deep seek的性能,该系统确实好使,免费提供服务,快速、便利、深入,像个贴心的仆人,更类似一部超全的大百科全书,且能迅速整合知识体系,输出新的体裁、内容……但是,无论如何,它依然还是现阶段的人工智能,无力进行创造、创新,缺少鲜活、独特的细节,仍需要人工干涉。
俗人在此举例演示近期刊发的两篇稿子,分别是人工作品、deep seek生成作品。
1月28日,俗人上网发布的《冬天的懒觉太美妙》,这是俗人的原创稿子,明显体现人味,实话实说,这篇稿子有缺陷,存在片面性,该细化的没细化,该生动的没生动,完全还可以修改得更好。这篇稿子,俗人用时40几分钟,一直感到不满意。
2月5日,俗人打开deep seek,令它撰写元宵节的千字散文,不到10秒钟,《灯火可亲》短文便像模像样地展呈页面,其中的一些知识点,俗人我也是初闻(未核实),这篇短文真的可以称为成品,80%的大学生可能达不到这等水平,然而,该文着实显得生硬,拼凑的痕迹太过分,类似于论文的写作招数,显然,该文不算是好文,大致可列为应试作文,我随后稍加变动,标题换为《元宵灯会可亲》,文中最后加了一句话:“哪怕,哪怕没有出现灯情,心中也应有光明”,并将全文发于今日头条、微信公众号,浏览数据寥寥无几。
由此可见,写作作为核心能力之一的深度探索,依旧只是一种辅助工具,虽然这种辅助工具具备高效率、高水平,实际状况也不过勉强可用而已,换言之,它比80%的码字人厉害,却难以达到那10%优秀者的水平,真正的高手(总数不到5%),完全不用害怕,还可适当向它学习、借鉴。
俗人也浏览、实验了深度探索(deep seek)制作的视频、图片、法律文书、新闻稿件,谁都可以轻巧上手,输出指令便有作品,真是太方便太容易,初看都过得去,能给人新意、启示,不过,不大好照搬该类产品来盈利。
当然,深度探索确有几刷子,很可能在未来会影响一些行业、一些职业的相当数量从业者,比如法律、财会、教育、医疗、广告等等领域的中低端专业人士,中低级的企业白领、公职人员,大概率将受到严重冲击。
显然,deep seek是值得人们恐惧还是惊喜,因国情而异,因行业而异,因岗位而异,因个人而异,人们应早日深刻认识、不断提升自己、练就特别功能而处于主动位置。






欢迎光临 中国写手之家 (https://xs91.net/)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