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手之家

标题: 从余秀华到范雨素 她们更容易击中生活的"痛点" [打印本页]

作者: 萧盛    时间: 2017-4-26 16:40
标题: 从余秀华到范雨素 她们更容易击中生活的"痛点"
同样是出生于湖北农村,同样是家境贫困、生活坎坷,又同样是因为写作而受到关注。记者看到,在受到《我是范雨素》一文的感动之余,很多网友都将近年走红的余秀华与范雨素相提并论。

昨日,本报记者连线北京皮村“工友之家”文学小组辅导老师、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艺术研究所张慧瑜博士,他说:“她们两个人确实有共同之处,那就是都写了人生的苦难、生活的坎坷,而且都比我们这些所谓的文化人更能击中人生的‘痛点’,从而在普通读者中引起更大的共鸣。”

作为范雨素的“老师”之一,张慧瑜回忆说:“在皮村的文学小组里,有十几个与范雨素一样的进城务工者,他们都热爱文学,范雨素是其中最为勤奋的一个。最初看到她的文章时,我发现虽然生活在社会的底层,她的想象力并不缺乏,比如她在文章里写到男雇主的‘如夫人’时,就说自己仿佛穿越回了古代等等;更难能可贵的是,她在文字使用中的那种节制,无论写到多大的生活与情感波澜,都是用简练的短句,少用抒情性的描述,这甚至使我联想起了萧红。”

记者注意到,也有少数网友对范雨素的文字提出了不同看法,“文章就像一本流水账”。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研究员韩晗认为这实在是一种苛责:“范雨素接近于高玉宝,来自底层的作家写自己,都是流水账,谈不上是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但它因为情节精彩而精彩。我倒觉得这篇文章很平实,让我想到了黄瑞云的《杜鹃花依旧开放》。”来源:长江日报






欢迎光临 写手之家 (https://xs91.net/)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