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手之家

标题: “民国第一写手”张恨水,一生写下3000多万字 [打印本页]

作者: 勒马听风    时间: 2017-7-30 10:42
标题: “民国第一写手”张恨水,一生写下3000多万字
(, 下载次数: 51)
张恨水
人生长恨水长东
著名“章回小说大家”、“通俗文学大师”第一人,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家,他被称为“中国大仲马”、“民国第一写手”。曾以《金粉世家》《啼笑因缘》等小说风靡全国。他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旷世奇才,他的文字影响了几代人,至今不衰。
1967年,北京的冬天格外寒冷,古老皇都笼罩在逼人的寒气和灰蒙蒙的雾霭中。
2月15日,农历正月初七,清晨,砖塔胡同43号的一处小四合院里,一片枯寂。此时,房门紧闭的东房里,一位老人,缓缓从床上起身,披衣而坐,静思片刻,欲起身下床,忽然,他低低的呻吟了一声,仰面倒下……
没有人知道,在北京,在这个寒冷凄清的早晨,一个曾经以生花妙笔给这个世界带来无限想象和情感慰藉的人,悄然离去了。
他就是张恨水。
(, 下载次数: 67)
张恨水年轻时
一生写作3000多万字,假如从20多岁开始写作算起,到73岁去世,平均每天数千字的写作量,张恨水因此而成为民国时期最高产的作家。
我小学时的恩师徐宗文曾经告诉我:张恨水本不叫张恨水,因为仰慕迷恋才女谢冰心,追求而不得,于是以“张恨水”作笔名,以表达“恨水不结冰”之意。
这个故事曾让我心驰神往,在日记本上偷偷给自己弄了很多的笔名。直到上了大学,我才知道,“恨水”的笔名,其实与冰心毫无关系,是取自李煜词《相见欢》的末句: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意思是:人生长恨,自像那流水滚滚永远向东。“人生长恨”,是浓缩了多少痛苦人生体验之后的慨叹。
张恨水笔名的来历,连毛泽东也感到好奇。1945年8月,毛泽东赴重庆谈判间隙,与张恨水见面,曾特地问起笔名之由来,张答曰:“‘恨水’一名是我17岁那年第一次投稿时自己取的笔名,是从南唐后主李煜‘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中截取出来的。那时,我想人生有限,决不能让光阴如流水一样白白流逝,所以取这个笔名,也好随时听人称呼,随时看到‘恨水’两字,‘时刻自勉,珍惜时光’。”
(, 下载次数: 62)
毛泽东和张恨水
民国时的作家,是真正靠着市场养活,一日不写,一日无进项;一月不写,家中闹粮荒。
“诗人憎命达”,生活的压力,让那时的作家普遍高产,张恨水尤甚——曾同时有六七部长篇小说在报刊上连载。除了横溢的才华让人慨叹,更加让人慨叹的是超乎寻常的勤奋——女儿张政回忆说:
“父亲大约每日九点钟开始写作,直到下午六七点钟,才放下笔吃晚饭。饭后稍事休息,然后写到夜里十二点钟,日复一日,从不间断。”
1948年底,旧社会风雨飘摇,新时代破土欲出。当此社会风云变幻之际,张恨水却突患中风,丧失写作能力。等到1954年病情稍有好转,又重操旧业。但大病折磨,年纪衰迈,曾潇洒倜傥的大作家,此时已日暮黄昏,垂垂老矣。
“爸爸伏案而作,夜深人静,只有窗前一丛茅竹的影子,和他默默相对。”
由此,女儿心疼地说:“父亲的写作很辛苦,在书桌前,他俯伏了一生。”
其实,女儿此言,并没有道出作家终生孜孜笔耕不辍之谜——仅仅靠勤奋、靠毅力,是无法维持这样高强度伴随终生的写作生活的,真正的根源还是来自于对写作的热爱,写作已经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除了生病或旅行,没有工作,比不吃饭都难受”——张恨水的自述最能证明此点。
(, 下载次数: 67)
《啼笑姻缘》
张恨水作品虽然产量惊人,但绝少粗制滥造。
证明之一是大作家们的赞誉。
茅盾说:“运用章回体而善为扬弃,使章回体延续了新生命的,应当首推张恨水先生。”老舍则称赞他“是国内唯一的妇孺皆知的老作家。”
证明之二是作品的畅销和受欢迎程度。
其长篇小说的发行量在现当代文学史上几乎无人能比,甚至市场上百余种仿冒之作也销售火爆。《金粉世家》连载五年零四个月,每天下午两三点,报馆门前就有读者排队等候购买新报以先睹为快。小说中女主人公命悬一线,竟惹得成千上万读者纷纷来信,恳求作家让其继续活下去。
证明之三是粉丝之众。
从草根百姓到达官贵人,都有张氏小说的痴狂的迷恋者。连一代鸿儒、国学大师陈寅恪,著名作家、才女张爱玲等亦不能免俗,成为张氏坚定的粉丝。陈寅恪双目失明后,曾每日请人朗读张恨水的小说《水浒新传》。大师卧于病榻之上,听得有滋有味。鲁迅虽身为大作家,但其母亲却是张恨水的超级粉丝。张恨水每有新作问世,鲁迅一定要亲自购置送与老母。
(, 下载次数: 53)
《金粉世家》剧照
今日很多作家,皆以攀结高官、富商、名流为荣,而张恨水之为人所敬,还在他始终保持了文人清高之操守。蒋介石携夫人前往看望,张氏态度不卑不亢,既客气有礼,又保持距离,临别居然让佣人送其出门,令蒋氏夫妇悻然不爽,又无从发怒。建国后,绍兴和北京建立鲁迅纪念馆时,曾向张索要其著作陈列在老夫人房间以显示当年生活之情景。熟料均遭张氏拒绝。时人甚为困惑,其实是不解张氏之为人:他不愿意沾别人的光。
今日一些文化人,动辄以精英自居,居高临下,俯瞰众生,指点江山,大有舍我其谁之势。而著作等身、声名远播的张恨水,却低调平实得如同脚下的土地,他说:“写字就是营生罢了,如同摆摊之类的小本生意,平淡如斯,实在如斯。”
他自豪地把自己比作“一头毛驴”,靠流汗出力吃饭。他以一支笔,养活着数十人口的大家族,“自家在北平的大宅子,是用稿费换来的”,“全家三十多口人,靠一只笔,日子倒过得不错。”
其实,不仅仅张氏家族依赖着他那支笔过活,还有众多报刊、大批编辑靠连载他的小说生存。
伟人说: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可是,张恨水这样的作家,如今还有几人呢?
作者: 思思baby    时间: 2017-8-28 12:22
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苍山暮雪    时间: 2017-8-31 15:56
原来恨水 出自这个典故




欢迎光临 写手之家 (https://xs91.net/)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