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手之家

标题: 从记者到畅销书作家 鲁引弓跟升学杠上了 [打印本页]

作者: 写手发布    时间: 2018-1-4 09:41
标题: 从记者到畅销书作家 鲁引弓跟升学杠上了
把自家娃送入大学以后,畅销书作家鲁引弓才跟升学较上劲。他一口气写了4部小说,直陈当下教育痛点:《小别离》、《小舍得》、《小痛爱》和《小欢喜》,被称为“中国教育四重奏”。
《小别离》你或已熟知,它被拍成一部45集电视连续剧,由海清和黄磊主演。元旦前,讲述幼升小和小升初现状的《小舍得》在广州图书馆举行首发,引来一众家长共鸣。据称,这些小说均已有影视公司看中,前来收购版权。记者出身的鲁引弓触觉敏锐,总能准确掐住时代痛点,正面迎击社会热点。他的作品随处可见现实的影子。
(, 下载次数: 55)
写作
从玩票到专职写作
电视剧《小别离》里,这一幕画面让观众黯然神伤:朵朵和小宇两个孩子前往美国留学,两家父母在机场送行,相拥哭作一团。这是触发鲁引弓写作的真实一幕。
2013年8月底,他到机场送朋友,恰好偶遇了这场情景。那是北美学校开学的时候,他看到,机场许多小留学生背着包,拖着行李箱,即将像候鸟一样,飞到大洋彼岸。迎面,一位大人哭得泪流满面,背后,他的孩子已经出关。
鲁引弓决定记录下这一切。小说仅用了17天的时间完成,因为触碰了教育的软肋,反响如雷。
如果说《小别离》只是“玩玩而已”的无心之作,《小舍得》的写作则是一场持久战。
写作初衷源于一名家在广州的同学点题。一次偶然,鲁引弓转发一条来自广州的新闻,内容是关于广州一家炙手可热的补习班。“你写写这个吧,”同学建议。
从朋友圈留言,他才知道,“幼升小”、“小升初”的课外补习已成为现象。一旦开始留意这一话题,鲁引弓发现,这样的焦虑其实就在身边。晚上在小区散步,耳朵里也会有妈妈辅导小孩作业发怒的声音。
鲁引弓说,写作《小别离》时,平时已有积累,当时正在任职报社高管的他,分管科教领域,时常有记者带着这样的话题来参加报题会。周围人的谈论给他带来了积累和思考,写作时,这些场景浮现在眼前,所以这本书能在很短时间里一气呵成。对他而言,《小舍得》的写作更有难度,因为他并不了解这一群人。
他花费一年的时间来采访准备,足迹遍布北上广等城市。
记录
《小舍得》触及家长痛点
在每本小说中,鲁引弓尝试代入自己。《小舍得》中,因为学区房价格高企,大城市的普通家庭只能把孩子送去名不见经传的“菜场小学”。然而,家长们并不甘心于这样的结果,他们觉得,理应让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于是,民办学校成了不二之选。鲁引弓会为家长算这笔账:民办学校一年两三万元的学费,比学区房便宜多了,即便加上补习费,也还是划算。
选择之下,伴随着家长们的迷茫、彷徨、焦虑、希望和绝望,这样的心态让他感到疲惫。去年5月份,他在朋友圈写下,“夏天,一轮轮采访,那些被焦虑裹挟的脸神,代入感心累到无法言喻。”
读者亦会有同样的体会。《小舍得》的主人公南丽是一名报社高管,她原本打算让孩子按部就班地升读地段小学和中学,但现实击破了她的计划。一批在校外补习抢跑的孩子,将原本成绩优异的女儿比下去,要强的孩子主动要求课外补习,为此,他们还停掉了孩子喜爱的钢琴和美术等特长课程。
“跟不上了,永远跟不上了,这批往前走的孩子,到时是另一个层级的了。”书中补习老师这句话让南丽受到震慑。
这不是虚构,是活生生的现实。压力之下,南丽的心态是众多家长的真实写照。鲁引弓说,她的原型就是自己一名朋友,正在一家电视台任职高层,“每个家长都能从书中找到自己”。从“幼升小”考察家长履历,到“小升初”千军万马挤过独木桥的竞争之激烈,都是新闻里出现过的画面。
“现实比小说其实还要残酷。这样抢跑的现象其实一直都存在,只是原来是少部分孩子,现在则几乎成了全民运动,”广东省实验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丁之境说。
鲁引弓发现,这些焦虑的家长大部分受过高等教育,“他们明白教育功利化的道理,但如同 剧场效应 ,前排的人已经站起来了,后排的人也不得不硬着头皮站着。”正如丁之境所说,“大家都在抢跑,自己的孩子要不要去适应这个生态系统,这是做家长最纠结的。”
新书发布会的现场,一名企业白领身份的家长深感认同。她说,自己的孩子正在一所知名小学就读,他们是“被推着前进”的真实案例。原本想让孩子小学一年级入学后再学拼音,结果发现班里大部分人已在入学前掌握,为此,授课老师不得不加快课堂进度,在一周内结束这一课程。
“为什么中国的家长这么焦虑?我想还是因为中国教育有功利化的取向,把选拔、升级本身当成了教育的目的,”鲁引弓说。他甚至会庆幸自己的孩子已上大学,当年作为“小升初”家长时的自己,没有遇到如此窘迫的现实。
转型
话题判断能力源自多年媒体经验
一袭黑衣,戴鸭舌帽,说话慢条斯理,这是鲁引弓的“标配”。他现在的身份除了作家,还是浙江传媒学院教授,但他看上去还是媒体人一样。
迄今为止,鲁引弓已完成10多部小说的写作。他的小说是影视公司所爱,每一本都被抢购走影视版权。他认为,这得益于自己的媒体工作经历———善于捕捉话题,小说里有强烈的画面感。“写的时候,他们对话的状态就在我的脑子里。”
去年年中,鲁引弓完成一部新书《转身就走》,讲述一名媒体人的转型之路。他也是媒体人转型的成功范例之一。1993年从中山大学研究生毕业,他进入浙江日报,从记者到新闻部副主任、副总编、总编,沉淀了23年。
所以他说,“转型不是突然的事情。”因为记者职业,他没有放下文字的练习;因为所事媒体,他格外留意社会的焦点和热点。正是因为这么多年的新闻训练,他能准确判断出小说最好选用怎样的切入点。
在鲁引弓看来,媒体人与作家的身份有相交之处,却又有所不同。相同之处体现在记者和作家都需要“懂人心”。同时,“他们的处理对象都是内容,只是内容形态不同,作家处理的是故事,信息的门槛变低”。
他的小说集中于反映当下,信息量饱满,从而受到读者喜爱。这也是他认为自己的长处所在,“许多宅男宅女呆在家里写,他们没有信息量”。他强调小说写作的“代入感”,“一定要站在人物的角度”,这与媒体写作需要秉持中立的态度有所不同。

小说《小舍得》的结尾处,作家将南丽一家的场景移到海边,碧海蓝天白沙和空阔的大自然,让被升学压抑已久的心情得以解脱,这是鲁引弓小说的“惯式”,“提供一份温暖,一念温柔”。他的小说尽管直陈现实痛处,却也不乏温情和励志之处。
这一处理方式恰是作家本人对文学的理解,“我们要提供另外一种价值观,给读者一个出口”。
采写:南都记者 刘雪






欢迎光临 写手之家 (https://xs91.net/)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