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手之家
标题: 李辉:沉稳厚重丰富,副刊才能生存 [打印本页]
作者: 写手发布 时间: 2018-2-2 13:43
标题: 李辉:沉稳厚重丰富,副刊才能生存
[摘要]在出版业尚不发达之际,精彩纷呈的副刊版面,几乎成为作者与读者之间最为便利的交流平台。百年间,副刊上发表过多少重要作品,培养过多少作家,若要认真统计,颇为不易。
策划一套“副刊文丛”的念头,由来已久。
副刊为中文报纸的一大特色。历史可谓悠久,迄今已有百年行程。自近代中国报纸诞生之后,几乎所有报纸都有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副刊。
在出版业尚不发达之际,精彩纷呈的副刊版面,几乎成为作者与读者之间最为便利的交流平台。百年间,副刊上发表过多少重要作品,培养过多少作家,若要认真统计,颇为不易。
副刊编辑徐志摩。
副刊编辑沈从文与夫人张兆和。
1935年萧乾毕业于燕京大学后经沈从文推荐,成为《大公报》副刊编辑。
沈从文、萧乾编辑《大公报》副刊时写给读者的信,结集为《废邮存底》由文化生活出版社三十代出版。
“五四新文学”兴起,报纸副刊一时间成为重要作家与重要作品的率先亮相舞台,从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郭沫若的诗歌《女神》等,巴金的《家》等均是在北京、上海的报纸副刊上发表,从而产生广泛影响。
之后,随着各类出版社雨后春笋出现,杂志、书籍与副刊渐次形成三足鼎立局面,不过,不同区域与城市,都有不同报纸副刊,因而形成不同层面的读者群,在与读者建立直接和广泛的联系方面,很长时间里报纸副刊一直占据优势。
近年来,随着电视、网络等新兴媒体的崛起,报纸副刊的优势以及影响力开始减弱,长期以来副刊作为阵地培养作家的方式,也为之隐退,风光不再。
尽管如此,就纸媒而言,副刊依旧具有稳定性,所刊文章更应注重于深度而非时效性。在电台、电视、网络、微信等新闻爆炸性滚动播出的当下,报纸新闻早已滞后,很少有人在报纸上获取新闻。
因此,惟有副刊之类的版面,侧重于独家深度文章,侧重于作者不同角度的发现,才能与其它媒体相抗衡。或者说,只有副刊版面不太注重新闻时效的文章,才会让读者足以静下心,选择合适时间品茗细读,与之达到心领神会的交融,这才是一份报纸在新闻之外能带给读者的最佳阅读体验。
一九八二年自复旦大学毕业,我进入报纸,先是编辑《北京晚报》“五色土”副刊,后是编辑《人民日报》“大地”副刊,长达三十四年的光阴,几乎都与副刊相关。除了编辑副刊,也在《新民晚报》、《南方周末》、《中国青年报》等副刊上,开设专栏。
九十二岁的副刊前辈袁鹰2016年3月与作家赵丽宏、大地副刊主编董宏君在一起。
李辉拜访副刊前辈黄裳。
编辑副刊三十年,有幸与不少前辈文人交往,他们中间的不少人,都曾编辑过副刊,如夏衍、沈从文、萧乾、刘北汜、吴祖光、郁风、冯亦代、柯灵、黄裳、袁鹰、姜德明……从不同时期的前辈编辑那里,我感受着百年之间中国报纸副刊的别样风景。
行将退休,编辑一套“副刊文丛”的想法愈加强烈。如今,尽管面临互联网等新媒体方式的挑战,但仍有不少报纸副刊以其稳定性、原创性、丰富性等特点,坚守着文化品位和文化传承。一大批副刊编辑,不急不燥,沉着,坚韧,以各自的才华和眼光,编辑好不同精品专栏,同时,他们也笔耕不辍,佳作迭出。
鉴于此,我觉得有必要将中国各地报纸副刊的作品,以不同编辑方式,予以整合,集中呈现,使纸媒副刊作品,在与新媒体的博弈中,以出版物的形式,留存历史,留存文化。这样,便于日后人们可以借这套丛书,领略中文报纸副刊曾经拥有过的丰富景象。
“副刊文丛”设想以两种类型出版,每年大约出版二十种左右。
第一类:精品栏目荟萃。约请各地报纸副刊,挑选精品专栏若干编选,涵盖文化、人物、历史、美术、收藏等领域。
第二类:个人作品精选。副刊编辑、在副刊开设个人专栏的作者,人才济济,各有专长,可从中挑选若干,编辑个人作品集。
初步计划先从八十年代开始编选,然后,再往前延伸,直到“五四新文学”时期。如能坚持多年,相信能大致囊括中国报纸副刊的重要成果。
我将这一想法,与大象出版社社长王刘纯兄沟通,得到王兄的大力支持。如此大规模的一套“副刊文丛”,能够得到大象出版社各位同仁的鼎力相助,才有落地的一个坚实平台。我与大象出版社合作二十年,友情笃深,感谢历届社长和编辑们对我的热情支持,一直感觉早已是他们中间的一员。
在开始编选“副刊文丛”过程中,得到不少前辈与友人的支持。感谢袁鹰、姜德明两位副刊前辈同意出任“副刊文丛”的顾问;感谢姜德明先生为我编选的《副刊面面观》一书写序;感谢王刘纯兄应允一起担任“副刊文丛”主编。
特别要感谢所有参与这套丛书的海内外副刊编辑和副刊作者,没有各位的大力支持,这一庞大的构想,不可能落地。
忐忑中,我期待“副刊文丛”能够得到各地副刊编辑和读者的认可,同时诚邀更多编辑副刊的朋友参与,我们一起努力!
忐忑中,我期待“副刊文丛”能够坚持下去,留存中文报纸副刊漫长历史的美妙景象。
我依旧相信,面对快节奏的新闻爆炸年代,惟有副刊坚持沉稳、厚重、丰富,才能生存,才有可能继续前行。
2016年7月10日,写于北京酷热中
《中国副刊面面观》小序
文 | 姜德明
我一生从事新闻工作四十年。1950年,我进北京新闻学校,1951年毕业,分配到人民日报读者来信部工作。1956年报纸改版,7月1日起增出8版,恢复文艺副刊,调我到文艺部。此举正合我意,事先我却一无所知,事后知道并非文艺部开列的名单。那时的风气不兴“走后门”,一切服从组织上的安排。
我在副刊组分工管散文和专栏,从头学画版样,跑排字房,每天看读者来搞,直到1985年正式组建人民日报出版社,我才离开了编副刊的岗位。回想起来,最难忘记的还是编副刊三十年的日日夜夜。
翻开我国近代新闻史可知,文艺副刊是报纸不可或缺的一大特色。1949年进城后,人民日报原有两个文艺副刊专栏,一是每周出版的“人民文艺”;一是每天见报的综合性的“人民园地”。后因学习苏联的《真理报》,他们没有副刊,我们也停办了。
1956年的报纸改版,当然不仅是恢复文艺副刊,结合当时国内外的形势,在思想理论战线上更有重大的变革。当时胡乔木同志还对文艺部提出要承担复兴散文的任务。事实上在取消副刊的岁月里,报纸上早已不见散文创作的踪影。为此,他还为副刊请来了党外作家萧乾先生坐班当顾问,在党报历史上写下了破例的一页。时任文艺部主任的林淡秋同志命我追随萧乾先生访问了不少搁笔已久的老作家。1956年,我出差武汉,专门拜访了袁昌英、刘永济先生,名单就是胡乔木同志开列的。
为了普及散文,引起人们对散文的重视,我们又开设了“笔谈散文”的专栏,发表了不少作家和群众来搞,引起了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的注意,由他们编成了《笔谈》的专集出版。
1998年看望前辈副刊编辑姜德明。
文艺部每天收到的群众来搞足有一麻袋之多,其中以诗歌为最。为了反映火热的现实生活,同志们都不辞辛苦地认真处理来稿。编发的稿件名家之作占三分之一,无名作者的来搞却占三分之二,这就保证了副刊不会脱离现实生活和现代人的喜怒哀乐。
到了上个世纪的80年代,文艺部又创办了杂志《大地文艺增刊》,发表了若干篇作家编文艺副刊的回忆录,以备日后编成一本专集。当时我还曾请前辈茅盾先生执笔,他回信说明情况未能成篇,最后,我还是征得他的同意把原信发表了。以后,随着刊物的停办,出版专集的意愿半途而废了。值得庆幸的是,现在李辉所编《中国副刊面面观》早已超过了我们的预想,做了功德无量的好事,完成了几代人美好的愿望,这是值得人们深致谢意的。
2016年5月 北京
《北京晚报》副刊《文艺地图》。
《人民日报》大地副刊《多味斋》。
《人民日报》大地副刊《心香一瓣》上册。
《心香一瓣》中册。
《心香一瓣》下册。
历代副刊编辑文章荟萃《中国副刊面面观》。
美国《侨报》副刊《纽约客闲话》。
陈娉舒《踏歌行》。
何频《茶事一年间》。
胡洪侠《好在共一城风雨》。
李汉荣《家园与乡愁》。
刘荒田《抓在手里的阳光》。
罗雪村《我画文人肖像》。
邵剑武《敲响第一槌》。
王渝《碰上的缘分》。
欢迎光临 写手之家 (https://xs91.net/) |
Powered by Discuz! X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