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手之家

标题: 七堇年:比起迎合潮流,我更享受关门写作 [打印本页]

作者: 写手发布    时间: 2018-6-5 11:50
标题: 七堇年:比起迎合潮流,我更享受关门写作
那个陪伴许多读者走过迷茫青春期的“小七”来了! 6月2日下午,80后青年作家七堇年携最新长篇小说《无梦之境》来到郑州,和读者分享。以青春成长文学被读者熟知的七堇年,如今已过而立之年,默默用文字倾诉心事的“小七”也在成长,这部耗费五年写就的新作,便被认为是一部与青春告别的作品。分享会前,七堇年接受了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的专访。她说,撕去青春、畅销之类的种种标签,留下痕迹难免,但会对成长有新的反思。

渐渐成熟,刚迈入职业写作幼儿园

2002年,七堇年以散文《被窝是青春的坟墓》获第六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开始崭露头角。2007年1月,七堇年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大地之灯》问世,让人赞叹于年仅21岁的她超越同龄人的成熟与老道。同年出版的随笔集《被窝是青春的坟墓》出版,众多书写或残酷或纠结或温情的青葱岁月,一句“要有最朴素的生活,与最遥远的梦想。即使明日天寒地冻,路远马亡”,更是让七堇年深受年轻读者追捧。后来,又相继推出了《澜本嫁衣》《平生欢》等长篇作品。
(, 下载次数: 93)
如今走过十年,七堇年的写作也不断趋于成熟,以风格独特的洗丽文笔著称,并逐步开始涉及编剧、翻译等领域。她努力摆脱过去的写作腔调,下笔更加冷静、节制。

尽管笔下的文字被贴上“青春成长”的标签,但她并不介意:“撕去‘青春’、‘畅销’之类种种标签,留下痕迹难免。我们大部分80后作家没有局限在某一个类型之下,都是渐渐成熟、慢慢进步,不能十年过去,但毫无进步的话,也对不起度过的时间。我还是一个自我成长性的作者,还在自我探索中,刚刚迈入职业写作的幼儿园。”

七堇年尝试与过去的影子告别,但并不是决绝的方式。对于新作,她坦言:“青春成长的特色一脉相承,站在三十而立的关口,我会对成长有新的反思。”

在不少80后作家和火热的影视业靠近时,七堇年并不着急,“看缘分”,甚至被归类为严肃写作者,她坚持着自己的写作态度,“越来越多的行业变得娱乐化,比起非要迎合这个时代的潮流,我更享受关门写东西的时刻”。
(, 下载次数: 85)
自言“避世”,和自我交流更能充电

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无梦之境》,故事设定在一个模糊的未来时代,以基因技术、人工智能、虚拟在线社交的极致为典型特征。在那个世界里,寿命在出生之时就被判定,基因超市盛行,人们在虚拟社交中获得的“点赞”转化为货币,生活是一场巨大的表演。这些看似未来世界的生活,灵感都来自于七堇年对当下的思考,“我工作的时候必须手机关机,否则信息不断跳出来,很难专注,00后一代便是伴随屏幕长大,而不是更好地和小伙伴一起。” 她认为,技术的发展一定程度上还促使了包容度、独立思考的缺失。

披着科幻的外衣,但七堇年否认是科幻小说,而更愿称其为“哲幻小说”,在具备玄幻、社会学、人类学等元素的基础上,模拟一个未来世界的蓝图,借以探讨对科技的反思。她喜欢这个类型,“日光之下并无新事,技术只是改变生活的外衣,人类社会所困惑的并不随着时代改变,书的内核还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家庭的成长,更有趣,发挥的空间风大”。

七堇年自言是“避世”的人,早上写作,下午锻炼身体,晚上看书、看电影,“简单的老年人生活”。社交并非她所热衷的事情,“社交是群居生活的本能和陪伴,是生活必须品,但不是真正有所自我成长的东西”。
空闲下来,七堇年喜欢去旅行,并形容自己是“黄昏收集者”,喜欢在不同的地方感受黄昏的时刻。她的旅行目的地多是自然之地,“我希望在伟大的自然面前,和自己的渺小相处,写作者大多是是内向的,和自我交流更能充电。”新书中,七堇年也探讨了自然消失后,每个人只能通过被注入梦境得到疗愈,“人与自然的剥离会带来不安全感,这是书中的主题之一”。

采访中,七堇年说话间不时冒出一些社会学、心理学的书名,阅读是她的习惯,“信息随时可以调取,但阅读培养的是沉浸和独立思考的能力,阅读就是在心中有个地图,不能是面对纷繁的网络信息不知道自己需要的方向。”来源:大河报






欢迎光临 写手之家 (https://xs91.net/)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