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手之家
标题:
听《少年文艺》主编田俊讲:变与不变的编辑初心
[打印本页]
作者:
写手发布
时间:
2018-6-5 17:14
标题:
听《少年文艺》主编田俊讲:变与不变的编辑初心
在《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看来,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少年文艺》主编田俊是一个好的采访对象,可以用3天时间回复的采访提纲,她不到4个小时就传回了初稿。而后续无论是电话或者微信沟通推敲细节,她总是第一时间回复,语言精准,不拖泥带水。
“这或许就是‘职业病’吧。”田俊笑着告诉记者。高效、高质贯穿在她十六载的职业生涯中,也让她得到了团队、作者、读者信任。在她看来,对于少儿期刊的喜爱是她工作的动力,幸运地从事自己喜爱的职业,就会产生源源不断的动能。热爱 做编辑心之所愿
(, 下载次数: 99)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2002年8月,田俊来到苏少社《少年文艺》,不过这不是她初涉职场。田俊的第一份工作是数控编程。认真的工作态度,让她以零差错的纪录保持者收获了荣誉,但田俊遗憾地发现这工作不能让她心生欢喜。
于是,从小有一颗文学心的她利用业余时间参加自学考试,取得中文专业本科学历。恰逢苏少社期刊招聘,田俊便抓住了这次机会,进入她心仪已久的文学圣殿《少年文艺》编辑部。 在采访中,田俊向记者回忆起了第一次走进《少年文艺》编辑部的情景。“看到整整一书柜《少年文艺》历年合订本,我特意挑出了上世纪80年代的那几本。翻看时我惊喜地发现,小学时留存脑海的篇章与那些泛黄书页完美契合。我仿佛借助这份阅读的喜悦,穿越时空。”
在工作之初,田俊负责《少年文艺》的《非常作文》栏目,还有一些编务工作,比如给热心读者回信等。她坦言,开始的工作非常琐碎,但是因为喜欢,做起来也是兴趣盎然。“那个时候来信几乎都是手写信,而且来稿量很大,每个周末我都会抱一包信回家拆看、回复。为了开解一个伤心的小女孩,可以写满三四张信纸。”她说道。 这种看似烦琐的工作,却让田俊收获了满满的幸福感。田俊说:“童年与人生幸福正相关,与童年有关的职业天然带有神圣,值得从业人员全力以赴。”
在田俊看来,期刊是重复的出版物,期刊编辑也成为一场美好的接力。田俊感性地说道:“如果说,今天的《少年文艺》拥有了一定的美誉度,屡获殊荣,那是因为历届前辈树立了榜样,让我们见贤思齐,心向往之,不懈努力。” 比如进社之初,由于专业技能不足,田俊的工作不免遇到困难,但她幸运地得到时任主编章红几乎手把手的指导。“非常感谢章老师!也感谢当时的社长祁智和分管期刊的总编辑章文焙,不拘一格地选择了我,让我得以亲近从小就非常喜欢的这本少儿文学刊物,从事自己喜欢的职业。”田俊说道。
改变 与读者一同成长
“期刊有浓厚的时令季节的痕迹,回顾自己做编辑的十几年,可以说,也是一篇《光阴的故事》。”田俊在接受采访时不禁感叹道。
“光阴的故事”所折射出的光芒展现在方方面面,首先最重要的就是对读者的影响。田俊收到过读者的一封邮件,这位研究生毕业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读者告诉田俊,她在少年时曾经因为感觉受到老师的不公正对待,满腹怨怒地给《少年文艺》寄来吐槽信,没想到会收到足足3张纸的回信。因为这封信她彻底抛开了自暴自弃的念头。“她想用这样一封邮件表达感恩,我更惊喜地知道,孩子总是飞快成长,我的工作静默无声,却在改变着什么。”田俊欣慰地表示。
除了读者,田俊认为,作为少儿期刊编辑,也在见证着作家的成长。田俊举了2016年《少年文艺》纪念创刊40周年的例子。那时,曹文轩获得国际安徒生奖的消息传遍全国,他为《少年文艺》40岁生日所写的纪念文字也传递到更多人的心里:“当时,我的身份是一个农村青年、业余作者……许多年后,我依然记得在《少年文艺》窄小而拥挤的编辑部,顾先生(首任主编顾宪谟)给予的勉励。”
前辈的指引给了田俊奋斗的方向,这让她认真对待每一位作者与每一份稿件。在庆典活动现场的作者代表中,最年轻的王君心展示了她一直保存的10年前一封邮件的截图。那时,她还在上小学,给《少年文艺》投来了一篇作文。而田俊是第一个回复邮件并热情鼓励她的编辑,也是第一个和她通电话探讨如何修改的编辑,所以王君心一直记得。田俊也同样记得:“小学时她在我们刊物上发表了‘金牌作文’,中学时被作为‘锐一代’小作家隆重推出,2016年她大四,我成为她的第一部长篇校园小说的责编,我觉得非常开心。”
不过隔着10年光阴再看那封邮件,田俊还是百感交集:“第一反应是,邮件中有一处明显不应该换行的地方却换行了。想必回邮件时敲键如飞,我连按了两个回车,发出前也没细细校对。这样一封格式丑丑的邮件,却被截图保存了10年!如果可以重回那一刻,我要删掉这个回车,让这幅被细心保存的截图没有瑕疵。”
除了作家,田俊也见证了很多同行的成长。“我最初的小作者中,比如赵菱、孙玉虎,现在已经成为小有名气的青年编辑,并且创作颇丰,收获了很多重量级的儿童文学奖项。”田俊说道。
不变 做合格的把关人
田俊认为,编辑是守门人,尤其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选择的智慧与操守弥足珍贵。“《少年文艺》希望帮助美好的灵魂发声,从而传递文学的影响力。影响是温柔的唤醒,唤醒孩子向上向善的力量。”
有了这样的信念,田俊就觉得一定要做好把关人的工作。田俊一次偶遇青年作家王旭,她与父亲王巨成共同登上紫金山文学奖的领奖台,成为江苏文坛的一段佳话。她腼腆地和田俊打招呼,又引出了田俊的一段感慨:“她说曾给我投过稿却被退了,她再拿出来重读时,发现我的评点很到位,要和我说声谢谢。我已不记得我的退稿,编辑也许是个非常‘可恶’的职业,因为要对99%的来稿说不。我也想对她说谢谢,这样的反馈太甜美,让我知道,我为读者把关,优秀的作者也因此飞快成长。”
对于当前纸媒受到的冲击,田俊则很淡然,她认为,“永远不变的,只有变化”。“刚刚工作时每天成包收到的纸质信件,现在可能几个月也没有几封,但我们的电子邮箱里动辄提示未读邮件已逾千;2006年6月,章红老师调到我们社文学室后,新任主编沈飚老师带领我们开始一系列的改版,《少年文艺》由月刊变为周刊;商业意识、娱乐精神、消费心态和网络等新兴媒体,让少儿期刊面对空前的包围之势……”
田俊引用哈珀公司的传奇编辑厄苏拉在1956年10月1日写给画家桑达克的信里的话来表明自己的态度:“我正从事的童书出版行业宛如赛事。”田俊由此表示,任何时刻,成事必受煎熬。挑战来了,就面对吧。
“我非常喜欢我的工作,时代对于编辑的要求越来越高,我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汲取,从而为孩子奉献更美好的读物。”田俊说道。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欢迎光临 写手之家 (https://xs91.net/)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