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手之家

标题: 在帮孩子选专业时,“中国式功利”是最大的障碍 [打印本页]

作者: 写手发布    时间: 2018-6-14 22:37
标题: 在帮孩子选专业时,“中国式功利”是最大的障碍
[摘要]许多行业都会消亡,但只要人类存在,对世界的探索就不会停止。掌握了基础学科,意味着掌握着人类文明的走向。
(, 下载次数: 247)

许多行业都会消亡,但只要人类存在,对世界的探索就不会停止。掌握了基础学科,意味着掌握着人类文明的走向。

昨天,冰川思想库刊发了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刘国华撰写的文章《再不拥抱新零售趋势,商学院的专业十年后大多会被消灭》。
此前不久,宋金波老师也在腾讯·大家发表了一篇文章《今天高考你选的专业,十年后大多都会被消灭》。
他们所预言的,算不算是危言耸听?

不算。
这几年来,许多行业的消亡趋势已经显现,比如超市收银员,比如道路收费站人员……以技术的进步趋势,行业消亡速度只会更快。
也有一些行业注定不会消亡,但门槛大大提高。比如银行系统,985和211院校的金融专业毕业生,进银行仍有前途,但其他学校毕业的往往要做柜台,甚至一直做柜台。未来被抛弃的那部分人,肯定不是前者,而是后者。最吃香的财会专业,大多数基础工作终究会由机器完成,人类只需要提供审核者和分析者,而这部分人自然来自原本的行业精英层……
如何选中一个未来不会消亡的专业?这当然是个技术活,但不仅仅是孩子的技术活,也是父母的。如果真有“别输在起跑线上”的说法,那说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
没错,父母不输在起跑线上,孩子才有机会选择不会消亡的行业。
“中国式功利”是选择专业的最大障碍
其实我并不反对功利性,严格来说是我根本无法反对,因为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选择专业,更是一种趋利行为,谁不想选个好专业?
在我看来,问题出在“中国式功利”上。
美国人选专业有没有功利心?当然有。但美国有哪些专业吃香呢?很多人的推荐足以让中国人大跌眼镜,比如物理学和化学。

▲图:东方IC

物理学专业的学生,除了可以钻研学术之外,还有很多其他出路,比如兼修金融,然后去金融机构做高大上的量化分析。化学专业更靠谱,制药公司、仪器公司等都是好选择。
最让中国人无法理解的也许是数学专业。前些年我曾见过一对广东父母,他们对孩子的专业唉声叹气,认为毫无出路,“学数学!以后能做什么!难道去做数学老师吗?”
可是,数学专业在美国的就业前景相当不错,除了在高校担任教职、搞搞学术研究外,金融、地产等行业都需要大量数学专业的毕业生。
再看看欧洲,号称欧洲最强的德国人,选专业有没有功利心?当然也有。德国工业的根基,除了强大的研发能力外,便是庞大的技术工人群体。
尽管经济发达,工业化程度极高,但德国并没有强调高校“大跃进”,也没有提出大学生普及化,高校录取率和毕业率都不算太高,目前也有60%的年轻人没有进入大学,他们的去向是职业教育。

▲柏林洪堡大学

在德国,普通技工的收入已在德国人均收入之上,如果是高级技工,收入可以倍增。所以,人们无需追求所谓的高学历,也不会鄙薄工人身份。据说,在德国的就业市场上,雇主看重的并非学历高低,而是学历和专业与自身需求的契合,所以职业教育反而更受企业青睐。甚至有一种说法:在德国,除了如保洁等技术要求不高的职业外,德国企业不会招聘没有相关专业培训背景的员工。
换言之,德国在大学招生之前,已经非常“功利”地剔除了相当一部分人。至于大学教育,德国又有大量强调实用的理工类专科学校,综合性大学反而较少。但最顶级的专业,依然是哲学、数学、物理、化学和历史等。
基础学科,才是欧美发达国家的首选专业。
在中国,基础学科一直被嫌弃。这些年略有改观,但往往也仅限于一线城市的知识分子家庭。而这些家长对数学、物理等学科的重视,一方面来自自身的知识素养,另一方面也因为一线城市的经济发达,产业趋向与国际接轨更快,因此也像发达国家一样,对这些专业有着大量需求。
在大多数地方,父母们仍然会有“学历史只能去山里考古”、“学数学只能做数学老师”、“学哲学会变傻”的固有观念。
因此,中国家长看中的往往是“有用专业”,即毕业就能马上找工作的专业。这种心态原本跟欧美发达国家没有本质区别,但限于知识素养和对社会发展的不了解,他们的选择依据往往是当下的热度。比如银行专业热门,就一窝蜂去选银行专业,计算机专业热门,就选计算机专业……
在扩招和行业变化的大背景下,往往行业还没到消亡的地步,先遭遇了一窝蜂导致的“毕业就失业”。
你认为“无用”的专业,也许代表着人类文明
许多中国家长习惯以“有用”和“无用”来区分专业乃至各种事情。比如阅读,他们会认为读课外书无用,读教辅书有用,而在课外书里,小说最没用,反倒是心灵鸡汤相对有用。至于乐器,考级才有用,弹吉他玩贝斯组乐队就是浪费时间。哪怕是看个电视,那也是新闻联播有用,卡通片没用。
原因很简单,除了升学和就业压力之外,更重要的是,当下的大多数中国父母都没有真正完整的童年,没有及格线以上的审美培养。老一辈自不必说,即使是80后父母,童年时的物质也不是特别丰富。电视普及了,可是电视台不多,报刊杂志不少,可有意思的不多,能买到书了,但选择面极窄。在最该培养审美的年纪里,大多数中国人都只能埋头做作业。

▲图:东方IC

也正因此,大多数中国家长很难相信“潜移默化”的作用,很难相信一个人的能力和素养往往要通过长期的滋养来提高,他们更相信眼前的东西。
以写作为例,作文关乎语文成绩,没有几个家长会不重视。但大多数家长都不明白,写作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观察力、逻辑思维、归纳能力、语感,还有对文字的运用,缺一不可。而这所有的能力都需要长期积累,通过大量阅读和对世界的感知而实现,或者说,要通过大量看似无用的积累去实现。
读多少书,去多少地方旅行,也许都无法让你的作文第二天就拿到高分,但你一定走在了前行的路上。即使你没有天赋(其实天赋才是最重要的),起码能够做到把一件事情表达清楚——别以为这个要求很低,现在不少大学生甚至博士生,连一段完整无语病的话都写不出来。
当然,许多家长会选择捷径,比如买大量作文选,进行模仿式的套路练习。这确实可以应付眼下的考试,但无法应付所有考试,更别说人生了。
何况,在人生所要面对的各种学习领域里,把文字写通顺简直是最简单最初级的了。

▲图:东方IC

为什么在欧美发达国家,许多中国家长认为无用的基础学科往往最热门?因为基础学科虽不会马上见到效果,却能起到潜移默化作用。无论哲学、历史,还是数学、物理,它们都没有多少直接相关的对口行业,但只要学通,可以面对的行业领域就会大大拓宽。
或者说,这些基础学科代表着人类对世界的探索。许多行业都会消亡,但只要人类存在,对世界的探索就不会停止。掌握了基础学科,意味着掌握着人类文明的走向。
如果我们能摒弃“有用”和“无用”的思维,再来审视各种专业,就很容易判断出它们的未来走向。
人工智能确实会取代许多行业的人力岗位,即使不会完全取代,剩余的人力岗位必然也是竞争极大的高端岗位。但人工智能无法取代的是什么?是人心和创造力。
除了基础学科外,需要人心和创造力的专业和行业还有许多,比如艺术和独立设计——没错,还是一些以往看起来“无用”的专业和领域。
为什么父母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回到开头那个问题:为什么说父母不输在起跑线上,孩子才有机会选择不会消亡的行业?因为那些未来不会消亡的专业,需要就读者拥有足够丰富的精神世界,足够充裕的时间,足够从容的空间。
记得我读中学时,曾陆续有同学选择离开。比如初中毕业时,有几个同学选择了中专(多半是家庭困难的女生)。家庭迫切需要她们出来工作,中专就成了最好的选择,哪怕她们成绩相当不错。相对富庶的珠三角尚且如此,其他地方的例子只会更多。

▲图:东方IC

也有许多家境并不如意的同学,坚持读完高中,考上了很好的大学,如今拥有了一份体面的工作。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仍或多或少会有“奋斗了十八年,才有机会和你喝一杯咖啡”式的困扰,这种影响甚至是全方位的。
有个朋友就曾说过,当年他认识了一个女孩,请对方吃饭。当时他已毕业一段时间,薪水足以应付生活并反哺父母,也吃过几次西餐,自信已经通晓了各种礼仪。但在点单时,却见到了对面女孩的一闪而过的不屑目光。后来他才知道,牛排没有对应的偶数熟度,他口中的“八成熟”很是外行。这当然是小事,但对于当事人来说,往往意味着一种无从努力的困扰,无法摆脱的刺。
如果把以上所述视为给阶层固化辩护,就多少歪曲了我的本意。我想说的是,一个孩子面对的生活越窘迫,改变自身阶层的愿望越迫切,他所关注的世界就会越狭窄,这很无奈,却是事实。
作为父母,尽量为孩子提供充裕的空间,其实是日后专业选择的基础。所谓父母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并非单纯指经济能力,还有知识素养与正确的三观。只有具备足够素质,才能明白潜移默化的作用,才能让孩子多读无用之书,走无用之路,有许多无用的爱好,然后,在各种专业消亡的大趋势中,选择那些看似无用的专业。(文/叶克飞)
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新闻的观点和立场。




欢迎光临 写手之家 (https://xs91.net/)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