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手之家

标题: 两度迭代,出版机构掘金网络文学何去何从? [打印本页]

作者: 写手发布    时间: 2018-6-15 11:39
标题: 两度迭代,出版机构掘金网络文学何去何从?

导读:网络文学与传统出版的缘分自其诞生之日起就已经结下了。1999年,知识出版社斥巨资甚至贷款签下痞子蔡的系列作品,并为其量身打造营销方案。《第一次的亲密接触》面世后立刻引起轰动,由此拉开了出版机构的网络文学掘金之路。在形态初显的几年里,“网文”二字在众多传统出版人眼中,一度等同于“不入流”“不健康”的“非正常读物”,而出版机构出版一部网络文学作品,需要的不仅是能力和财力,更是“莫大的勇气”。然而,经过20年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网络文学实体书登上各大书店排行榜,印数动辄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册。在网络文学的一派繁荣景象中,曾经态度微妙的传统出版机构早已转变了观念和看法,并且在网络文学的“掘金”之路上不断进化。

(, 下载次数: 241)

1.0时代,从平台获取内容,以点击率为王

在网络文学风云初起时,一些较早关注类型文学的出版机构开始对大众且通俗化的网络文学进行尝试性的探索,但并未规模化、体系化。例如,1999年,上海三联书店出版了《进进出出:在网与络、情与爱之间》,一书囊括当时网络文学界的五大高手:邢育森、宁财神、俞白眉、李寻欢、安妮宝贝。此后,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安徽文艺出版社等都相继出版了系列网络小说。但在庞大的传统图书市场上并未引起波澜。

不久后,潇湘书院、起点中文网、晋江文学网等网络文学平台相继成立,网络文学规模化地走进出版机构的视野,传统出版与网络文学的关系正式迈入1.0时代。主要表现为:大批聚焦现当代通俗文学等领域的大众类出版机构以点击率为标准,主动“搭讪”网络文学作品,虽未进行产业化经营,但对网络文学从容走下网络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2007年,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了萧鼎的《诛仙》,上市4年累计销量突破千万册;2008年,重庆出版社出版《藏地密码1》,上市不到一周,首印20万册被抢购一空。

近几年,被称为“主流文学基地”的人民文学出版社也相继推出了《九州缥缈录》、“哑舍”系列、《择天记》等网文作品。其中,《择天记》入选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中国作家协会联合发布的2017年优秀网络文学原创作品推介名单。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则陆续推出了《微微一笑很倾城》、“秦淮故事”系列“明朝四部曲”、《翻译官》等热门网络文学作品,其中,《翻译官》的首印达到20万册。2010年作为网络文学“浙江模式”参与者的浙江文艺出版社不惜重金签下《甄嬛传》版权,还将该书版权输出到日本、新加坡、泰国等地。此后,浙江文艺出版社开辟了一条网络文学产品线,先后出版了《芈月传》《沥川往事》《将军在上》等小说。其中,《沥川往事》销量达16万册。

也有不少少儿出版机构通过网络文学平台挖掘出了优质内容,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拿下了《斗罗大陆》的版权,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简称“川少社”)签下了“原创竞技小说第一人”林海听涛的足球题材小说《冠军之心》版权。

可观的利润回报与新的出版思路,是这一阶段传统出版机构开发网络文学的重要目的。在1.0网络文学出版时代,点击率是出版机构筛选网络文学的重要标准。但川少社社长常青也特别强调,社会价值和市场价值应当同时成为出版机构评判一部网络文学作品的标准,“内容品质是否过关,是否有受众基础,是否适合本社的渠道推广特性等,是我们评判一部作品能否出版的主要指标。”

2.0时代,用平台创造内容,踏上“造血”之路

网络文学的实体化,让传统出版焕发了新的活力,与影视、游戏改编联动的作品,为传统出版提供了更多畅销的机会和流量。但不可否认,出版机构在选择网络文学作品时,存在迎合市场,忽视价值导向等弊端。

因此,带着将网络文学“精品化”以及提升抗风险能力的诉求,陆续有出版机构踏上了网络文学的“造血”之路,开启了网络文学出版的2.0时代。

一方面,是抓住IP红利期,全版权运营网络文学。如2014年成立的北京白马时光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简称“白马时光”)成立之初便从网络文学中大浪淘沙,出版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累计销量突破300万册;“和你在一起才是全世界”系列销量已突破100万册,持续霸占新浪读书榜榜首36周。2018年,为了更好地服务公司的签约作家,白马时光成立了作家经纪部。白马时光副总经理何亚娟表示:“我们在筛选合作方的阶段,就会重点评判作者自身的长线合作价值,与作者洽谈除出版以外其他方面合作的可能性。”浙江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柳明晔也表示:贯彻IP运营的概念,以“影视和图书共生共荣”的思路,尝试全版权运营,这为传统出版打开了一个新世界。

另一方面,是自建平台,培养和打造优秀的网络文学作家。2016年,浙江文艺出版社提出了“网络文学精品入岛工程”:以蒋胜男、流潋紫、施定柔等作家为重点,通过3-5年推出50部以上的网络文学精品在台湾出版。2017年,该社又成功举办了“两岸青年网络文学大赛”,两岸赛区共收到投稿540部,其中很多作品具有较好的创作水准和进一步开发的潜力。

国内首屈一指的民营书企北京磨铁图书有限公司(简称“磨铁图书”)则是2.0时代的典型代表。依托旗下5个风格不同的网络文学平台通过品牌赛事孵化来生产更多的优质作品,挖掘新的作者,并以此开发优秀的纸质图书;与此同时,磨铁图书还不断拓展网络文学变现衍生的方式,将优酷作为其内容分发平台,打造文娱产业发展基金,进而打造“泛娱乐”全产业链。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总编辑汪修荣表示,该社也在陆续储备一些有潜力的网络文学作者,为出版可持续发展储备创作人才。他提出:“当前,出版机构要努力做到服务前移、创意前移,充分发挥出版机构熟悉市场了解市场的特点和策划能力,加强策划引导,提供更多创意,引导网络作家为我所用,真正发挥出版机构的策划引导能力。”

但值得业界深思的是,与阅文集团等网络文学巨头相比,传统出版机构存在缺乏平台、资金以及IP全版权运营能力等条件,难以深度介入网络文学的全版权IP开发。正如人民文学出版社社办主任兼策划部主任宋强所言,目前来看,网络文学内容创作和作家培育是一件极其专业的事,如何把网络文学的巨大传播优势导入纸质图书生产流程,仍需长期探索。

延伸阅读:从SWOT模型看出版机构介入网络文学的可能

20余年来,借助与出版机构的联姻,网络文学成功走进了“主流”出版物阵营;但在数字出版趋势不可逆的当下,实体化已不再是网络文学的唯一归宿。特别是面对阅文集团等以网络文学运营著称的强势企业,传统出版机构又该何去何从?

笔者尝试通过SWOT分析法梳理传统出版在全新网络文学时代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于传统出版机构而言,精品出版、网络观念等始终是站稳和拓展市场的关键要素。但未来,机构要想在网络文学市场上获得更大的话语权,实现更大的商业价值,任重道远。







欢迎光临 写手之家 (https://xs91.net/)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