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手之家

标题: 给经典粗暴贴标签,文学阅读耐心去哪儿了 [打印本页]

作者: 写手发布    时间: 2018-8-31 18:37
标题: 给经典粗暴贴标签,文学阅读耐心去哪儿了
《红与黑》是 “凤凰男的逆袭”、 《包法利夫人》是 “爱慕虚荣的白穷美”、 《英国病人》 《安娜·卡列尼娜》 “冠冕堂皇给婚外情公然洗白”、 《廊桥遗梦》 “教唆中年主妇抛弃家庭放飞自我”……最近,打开一些社交网站和视频平台弹幕,类似的“一句话”差评纷纷撞进视野,有网友以不符所谓 “道德标准”指摘经典名著和人物,但多流于简单的情绪宣泄或快餐式评价,这一现象引发了热议。

不难发现,许多内涵深刻、呈现复杂人性的中外经典名篇,被一种热搜话题、拼点赞式的短句口吻,给一言以蔽之了。是人们的阅读理解力降级了?还是读文学的耐心渐渐消退了?在学者看来,囫囵速食倾向的背后,许多网友习惯将经典置于“都市剧” “狗血文”等大众流行文化产品形成的话语场域中言说,但又止步于浅表的、标签式判定。

“种种误读或歪读,让那些本可引领审美与思想向更高层次迈进的经典作品,无奈陷入狭隘、嘈杂的尘嚣。一部小说,如果仅仅举起道德大棒粗暴挥向其中角色,却不能领略文本中人性之复杂、人生之参差百态,那这部小说就相当于什么都没有读懂。”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评论家王纪人告诉记者,作家艾略特有句 “纠正读者的鉴赏力”,这在当下仍显迫切——仅仅把经典 “拉下神坛”,并不意味着征服了经典的高度;重温经典,还请撕下标签,细细品读文学的肌理与质感。

人性欲望的复杂,远非一两句跟风短评所能涵盖

不少短评是当下快餐阅读和时代情绪的缩影,而真正的文学批评正应尽量远离“贴标签式”的惰性。前不久, 《英国病人》 《包法利夫人》 《廊桥遗梦》等经典小说,以令人意外的方式被推上风口浪尖——社交网站上网友的简单粗暴 “差评”,更接近茶余饭后的插科打诨,难觅有理有据的赏析评说。这引发了大量评论纷纷跟进,许多书评人 “哀嚎”:经典阅读、经典批评的浮躁之风下,不经推敲的文字越来越多,情绪化表达挤占批评空间。

北京大学大四学生钟灵瑶和同学观看1987年版 《红楼梦》电视剧时,多次飘过的弹幕 “贾宝玉真是渣男啊”让她十分惊诧。华东师范大学研二学子叶杨莉也认为,“经典文学作品里的人物无法用单一的道德评语去概括,知文论世,每个人物都应放在具体文本环境和时代背景里去讨论。”以法国19世纪现实主义大家福楼拜的代表作《包法利夫人》为例,当包法利夫人自杀时,福楼拜曾悲痛万分地说: “包法利夫人死了!生活的逻辑让她非死不可,没有办法呀!”正是作家笔下深切的同理心,才让他以细腻动人的笔触,把日常生活的平庸悲剧上升到社会批判的高度。然而,当网友用 “爱慕虚荣的白穷美倒贴男人”调侃戏谑时,完全忽略了对这部经典作品的深入探究。

“文学本身是丰富性的艺术,但缺乏阅读经验和耐心的读者,想方设法取消了丰富性,似乎这样就能让名著变得如同胶囊般一口吞下、容易把握。”评论家黄德海说,作家和批评家的任务,或许就是不断强调和反复确认丰富性,最好能指出更丰富复杂的部分,不断提升大众的审美鉴赏力,“但大部分时候,我不敢抱此奢望,文学走向深入,需要专业性的积累,而非一蹴而就。”

浅尝辄止的“理解力降级”背后,阅读耐心的削弱令人警醒

有学者分析,同质化碎片化的浅尝辄止,有其滋生土壤——当人们习惯了在等地铁、等红绿灯的间隙快速浏览一篇篇“10万+”文字时,当更多人盼望着把信息获取时间从十分钟压缩到一分钟、从一分钟精简到十秒,当“30天学会一门外语”“三节付费课洞悉经典奥妙”的广告满天飞时,慢阅读、深阅读的意愿和耐心极大弱化,难免引发认知的偏差,以及思考能力的匮乏。

“不少人选择关注15秒以内的短视频,或一目十行碎片化段子,这直接导致了恶性循环:深阅读耐心越差,内容越快餐化,然后进一步削减了阅读耐心,大量情绪攻击属性的扁平认知、无营养的观点在互联网空间里熙熙攘攘。”有书评人观察到,经典文学作品往往是对社会、人性的深度探寻与思索,如果只是固守既有认知,不问青红皂白地抵触、驱逐,不假思索地嗤之以“道德诋毁”,也就错过了经典作品中人情世故画卷的丰饶之美。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读《包法利夫人》,能看到人性的欲望与脆弱;读《英国病人》,能感受到现实情欲中挣扎的众生相……文学阅读的重要意义,正在于展现人性的丰富性,而不是提供标准答案或标签式判断。文学能够更细密、体量更庞大地帮助人们去了解那些没法经历的生活。在理解人性困境方面,文学艺术是重要出路。所以,青年批评家赵天成建议,对于那些暂时不能接受或武断评判某部经典的读者来说,不妨隔一段时间再重读打量,“因为每次阅读,实际上在我们与作品之间,都会形成一种崭新的关系。”来源:文汇报 | 许旸






欢迎光临 写手之家 (https://xs91.net/)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