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在成为小说家之前,施益坚一直在研究中国的思想和文化。1972年出生于黑森州的小镇比登科普夫(Biedenkopf an der Lahn)的他曾就读于柏林自由大学,主攻哲学、宗教学和汉学专业,期间赴南京、东京和台北交流。2004年,他以跨文化阐释学和儒学思想为题获博士学位。之后,他长居台湾,先后在台湾“中研院”和台大等机构做访问学者,从事学术研究和教学工作。
施益坚的象牙塔生涯是被他2009年出版的第一部小说《边境行走》(Grenzgang)打断的。这部以他的家乡为蓝本的小说一炮而红,一时之间洛阳纸贵,更被翻拍成电影。于是,2011年开始,他从一位学者、哲学家、汉学家转变为一名德国文坛备受瞩目的小说家。紧接着,他出版了《离心旋转》(Fliehkräfte)和《对立面》(Gegenspiel),并在最新出版的第四部小说《蛮夷的上帝》(Gott der Barbaren)中,终于写了他一直想写的中国。
施益坚:2012年,我在香港的一家英文书店翻到一本书,美国历史学家裴士锋(Stephen R. Platt)写的《太平天国之秋》(Autumn in the Heavenly Kingdom),里面主要写了太平天国运动晚期的历史,生动描绘了曾国藩、洪秀全和额尔金伯爵等人物。我读了一部分就马上感觉到,这是我下部小说要写的。这对我来说也是第一次,一本书给了我写小说最直接而具体的灵感。
第三个人物是来自德国的传教士菲利普·纽卡普(Philipp Johann Neukamp) ,一个推崇现代化的热血年轻人。1848年革命失败后,他加入总部位于瑞士巴塞尔的新教差会崇真会(Basler Missionsgesellschaft),被派往中国地区。在香港,他结识了洪秀全的族弟洪仁玕(后来太平天国的干王),继而跟着他去了南京,成为太平天国内部的一员。
施益坚:我阅读了非常多相关文献,参考文献列一下大概有250种。其中对我最重要的研究文献是两部英文经典作品,除了裴士锋的《天国之秋》和史景迁的《上帝的中国儿子》(God's Chinese Son: The Taiping Heavenly Kingdom of Hong Xiuquan),还有比较重要的是德国汉学家孔正滔(Thoralf Klein)关于崇真会在广东的一本著作(Die Basler Mission in Guangdong [Südchina] 1859–1931),还有很多传记。历史文献中,我读了大量的日记、书信,还有报纸(例如当时在中国出版的最有影响力的英文报纸North China Herald)。另外,我也去了巴塞尔的崇真会档案馆,阅读了当年赴华传教士的一些简历和报告等等。有些历史文献片段我直接放进了小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