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手之家

标题: 麦克尤恩:所有作家都是“小偷” [打印本页]

作者: 写手发布    时间: 2018-11-5 11:06
标题: 麦克尤恩:所有作家都是“小偷”
他是多部好莱坞大片的原著作者,他被誉为英语世界最会写作的人,他被余华高度评价为:“他的叙述似乎永远行走在边界上,那些分隔了希望和失望、恐怖和安慰、寒冷和温暖、荒诞和逼真、暴力和柔弱、理智和情感等等的边界上,然后他的叙述两者皆有。就像国王拥有幅员辽阔的疆土一样,他的边界叙述让他拥有了广袤的生活感受。”他就是英国国民作家、布克奖和耶路撒冷奖得主伊恩·麦克尤恩。
(, 下载次数: 45)
在北京刮过两场旋风,和格非等“交锋”后,本周初,70岁的麦克尤恩现身上海,与小白、孙甘露两位位作家进行了两场对谈。这三位作家的对话可谓是东方与西方、理论与实践、虚构与现实、先锋与日常的多角度碰撞,展现出文学的多样性与冲击现实的力量。

在思南文学之家的“骇俗者·梦想家·魔术师:伊恩·麦克尤恩的风格要素”的对谈里,面对主持人骆新的“麦克尤恩为什么这么能写”的发问,麦克尤恩像个老顽童一样,一面开玩笑说:“我并不愿意在这里分享我的秘籍”,一面对自己的创作理念侃侃而谈。

小说如何卖关子:找到信息释放的节奏与时间点

麦克尤恩认为,写小说最重要的是怎样把控小说信息的传达,不能一次性给出所有信息,而是要一步一步,找准对象、转折点,把握故事的结构,在关键之处释放信息。他以《赎罪》为例对释放信息的节奏进行了解释:在《赎罪》中他展现出一种文本交互式的元叙事技巧,

读者如果从头读起,会以为是本书是以第三人称视角构成的,讲述的是一个小姑娘犯的最大错误是拆散了一对情侣,事后女孩向情侣道歉,情侣原谅了她的故事,然而直到结尾留下的蛛丝马迹,才会揭露出这部小说是其实是以小女孩的视角叙述的,上述的情景是小女孩完成的小说。真实的情况是这对恋人真的被拆散,并在二战中去世,因此小女孩在现实生活中最终也没有得到真正的原谅。可以说,小女孩呈现给读者的小说是一种对事实的扭曲,她希望通过扭曲的版本,给读者、给自己带来一点回忆与安慰。麦克尤恩指出,如果是像这样比较缓慢地释放信息的话,就可以带来这样比较有戏剧性的效果,小说创作的一个重要的要素就是以缓慢的节奏一步一步地释放信息,让读者到最后才看到一部完整的故事。

小白虽然已经是非常擅长虚构与讲故事的作家,但他依然将麦克尤恩视为偶像,他指出麦克尤恩的小说的秘诀就在于信息的隐藏,可以说全世界都知道他是魔术师,最擅长的就是把关键信息延宕在时间线之外。同时,他告诉听众,他印象最深、对他的写作最有启发的作品是《无辜者》,麦克尤恩把一些非常态的、非常变故、非常惨痛的事件嵌入到日常生活中去,日常生活场景反而使其更显离奇,如凶手将尸体分尸装箱,却在路上碰见遛狗老太太时的心理状态与行为方式都描写的非常准确。

虚构文学的主题:不仅仅是阴暗,更宽领域探索人性

在麦克尤恩的诸多小说,包括《赎罪》在内,都描写到了人格的缺损,呈现出卡夫卡式的“身体有点残疾、心理有点孤独”的模式。这与当代的其他作家略有不同。麦克尤恩表示这样创作并非自己感到孤独,如果他真的孤独就会去酒吧聊天,然后就会打消念头。他解释了自己选择这样的主题的原因:生活在现当代社会,人类的隐私空间存在缺失,在互联网时代,人们都有智能手机以便随时翻阅、获得最新信息,但自己可以独处、静思的空间反而减少了。因特网已经侵占了私人空间,因此在现代生活里面,回到一种本真、静默、孤独反而是一种奢侈,有的时候就要自己主动去完成这样一种抗争。

很多人指出麦克尤恩的作品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了改变,早先的“恐怖伊恩”的称号在他创作的后期渐渐地被淡化,麦克尤恩针对这一问题作出了自己的回应:当然,他创作的很多小说都是阴暗的,有些人会很喜欢这种文风,但相对应的有些人就会很讨厌。然而随着他的写作生涯的发展,他的主题的选择是主动发生了改变。当然他还是会继续对人性的探索,但是他的目光逐渐向更多方面拓宽:爱情、政治、音乐、科技、历史、法律等以往不会出现的风格。“我四十五年来的写作不可能总是写阴暗的,不然我可能现在在精神病院里。”他开玩笑地说道。

小白对这一点进行了补充,他认为《梦想家彼得》这部作品很好地体现出了他对人类精神探索的另一个面向。一方面,他写这本书是为了哄孩子入睡,并希望能够让小孩子能多做白日梦,多一点奇思妙想,这是对通常情况下认为白日梦与开小差是错误行为的有力反击。另一方面,麦克尤恩的其他的说的语言都是复杂、多义的,但他却能够写这样一篇看上去非常简单的作品,这不仅说明作家作为一个叙事者的复杂性,进行多种的尝试的勇气,也表示面对进入童话话语的困难而毫不露怯,足见其语言控制能力之强。

麦克尤恩在探讨虚拟文学创作的最后,提醒在场听众:所有的作家都是小偷,且都是从读者开始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他成为作家前其实已经有很多作家发明了各种写作的方法。旧时代的写作大师们留下了许多写作的途径,这对于新晋的小说家而言,就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既是一种优势,又有一种危险性。因此,老作家也不要去压抑新作家,要给新作家留一点空间,反过来说,作为新作家也要试着把身上的巨人给去掉,否则会造成很多障碍。

(, 下载次数: 49)

面对如今高速变化着的现实环境,对于小说创作而言,可能既是最好的时代,又是最坏的时代,因为一方面作家可以有更多的写作素材,但另一方面现实本身的精彩程度又超过小说本身。对于这一点,麦克尤恩认为,“写小说其实也是在与现实搏斗,你要找到更有意思的素材写进小说里。现在是一个很有挑战的时代,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时代,有很多有意思的素材可以写。”而更重要的是,对于读者来说,小说融入了对现实的思考,有助于你理解现实状况。“因特网在刚刚兴起的时候,大家对它充满信心,认为它提供了更多的传播渠道,让每个人都可以发声。但是发展到现在,大家发现,最坏的东西也通过网络传播开来。” 麦克尤恩认为,面对这个高速变化着的现实,小说让你有力量去与现实抗衡,找到内心的平衡。

不是我们实验现实,而是现实对我们做实验

从麦克尤恩与孙甘露一开始进行先锋写作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几十年的时间,不论是现实环境还是写作本身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先锋式的文体实验如今能否进行下去?麦克尤恩首先承认,“如今要寻找新的讲故事的方式变得很困难,先锋的文体实验到底能够走多远,谁也不知道。”但是他建议反过来理解这个问题,未来我们以什么样的方式写作,并不在于我们的写作本身,而是受到现实环境影响。

“有时候不是我们的写作对现实进行实验,而是现实对我们做实验。作家的创作其实是到受现实环境的影响,而现实环境又以非常高的速度发展着。”麦克尤恩借此话题感慨了演讲所在地建投书局玻璃幕墙外的陆家嘴夜景,“我刚刚得知这里几十年前还是一片农田,而现在已经是一幅非常摩登的后现代主义的景象。”

诺奖只是写作副产品,好奇心是写作驱动力

一年一度的诺贝尔文学奖在今年停摆,引发了很大的关注,主持人也借此机会询问曾是热门候选人的麦克尤恩的看法。

麦克尤恩笑称,“每年一到秋天,作家们都会失望,因为每年只能有一两个作家得奖,但今年大家都不用失望了。”他同时表示,得奖是好事,自己也希望得奖,但不用太过于关注得奖。“陀思妥耶夫斯基大家不记得他得了哪些奖项,大家只记得他的作品。文学奖是锦上添花的一件事,是写作的副产品,真正应该关注的是写作本身。奖杯可以做装饰,而作为作家,让大家记住的是你的作品。”

“以往每次出版作品时出版社都要邀请我进行一些推广活动,但我曾经做过一个实验,我在出版我的一本小说之后,不做任何的推广活动,也不对小说的创作进行任何的解释,结果这本小说成为我最畅销的一本小说。”这当然是麦克尤恩的一句玩笑话,但无意中却表明了,麦克尤恩对写作有着一种更纯粹的态度,“写作最重要的驱动力是好奇心,只有好奇心才能激发写作的热情。我喜欢写作的日子,也喜欢不写作的日子,而且可以长时间不写作,去全世界各地到处游历,有时候也可以把写作当成一种职业。”

文学在高科技、电影盛产下依旧无法替代

谈及电影与小说的关系,麦克尤恩认为,对于学文学创作的人来说,文本本身有他不可取代的意义与优越性。首先是阅读文本时的交互式体验更足。电影中无法完全体现元叙事,在表达人物心境与心路历程、内心纠葛等方面,文本的表达更直接有力。但电影也有自己的好处,比如电影拍摄赋予观众身临其境感,而演员与导演会把自己的风格代入到叙事中,演员对于角色的诠释会代入自己的理解,与文本碰撞出新的火花。除此以外,他还指出电影会切断作家作品的脉络。例如,《床笫之间》是他24-27岁时创作的,在他写《甜牙》时就对《床笫之间》的重新创作,因此这两部作品间便打开了一条通道,可以说是现在的自己与以前的自己发起的一场对话,但是在改写《甜牙》的电影剧本时,却不得不删去了这个链接,因为电影观众对这些瓜葛是不感兴趣的。

AI会替代部分写作,但人体感受部分无法替代

对“人工智能可以写小说这一天会到来吗”,小白表示,这一天很快就会到来,有一大部分的写作会被代替,如网络文学中对数量要求超出人类极限的、标准化、模板化的作品完全可能被替代,算法完全可以创造出畅销故事。但是他认为如今文学的社区化也可能会导致人与机器的对抗,一个人可能写不过机器人,但是集团化、社区化的写作可以与之抗衡,更不用说向麦克尤恩这样更高级的写作,在可见的未来内是人工智能无法达到的境界。麦克尤恩的观点更为积极,他指出,对人来说,我们最大的优势在于我们是有意识的、有思想的,更重要的是我们是有自己的肉身的,AI可以写作品但是却没有身体感知的能力,它最终还是要依靠人体来完成创作,因为这些最源头的感觉如疼痛、喜悦、性感的情绪、怀旧的理念等等一切都是肉身带来的,同时我们也不要忘记,在我们的大脑中有一千亿的神经元,每个神经元又有七千个接口与其他神经元联系,整个人脑的连接性是非常高的,目前也没有任何AI可以替代。

上海对话中,对于人为什么要写作,作为当红作家的麦克尤恩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写作的最终目标是探索人性,所有我们这些从事文艺活动的人和科学家一样也在探索这个世界,不过他们探索的是科学的边界,而我们探索的是人性的阴暗与找不到的角落,并使之通过我们的创作反应出来,所以对我来说,文学创作具有这样一个意义,他能够帮助我们去进一步了解我们自己,思考我们到底是谁?我们为什么要生活?”

同时,他也指出,作为小说家有义务去探索一些私人的空间,把这方面的窘境、困难与脆弱感,他们复杂的情绪通过文学表达出来,不能都像杂志一样粉饰太平,将一切都总结为幸福的生活。

正如小白所言,麦克尤恩的意义就在于他在作品中表现出了在我们这个时代对小说的信心,对阅读改变人生、改变世界、改变人的生活状态的力量抱有非常大的信心。他的文学理念与实践就是这样鼓舞着现今热爱文学、热爱阅读、热爱写作的所有人。来源:文汇报






欢迎光临 写手之家 (https://xs91.net/)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