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本版
帖子
用户
登录
注册
快捷登录
投稿
每日签到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写手之家
›
娱乐休闲区
›
文化新闻
›
传统出版业拥抱知识付费:瞄准细分领域,满足小众需求 ...
返回列表
传统出版业拥抱知识付费:瞄准细分领域,满足小众需求
[复制链接]
写手发布
发表于 2019-1-24 10:57:02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近些年,知识付费逐渐成为互联网的新风口,传统
出版
行业也主动加入浪潮。中读、豆瓣时间、知更社区……一批出版社探索从内容生产者到知识服务商的转型,并取得了亮眼的成绩。
对出版业而言,知识服务带来的不仅是新的经济增长点,更是出版业自身升级的契机。通过深耕细分领域,瞄准小众需求,出版业在融合发展中看到了更多希望;而随着出版业的加入,知识付费用户的选择也更加多元。
在杭州一家公司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张照姗有一次逛博物馆时,萌生了一个问题:“中国人从何而来?”为了寻求答案,她想去看看考古方面的书,但专业书籍太艰深,恰好此时她发现中读APP上有一堂音频课“了不起的文明现场——跟着一线考古队长穿越历史”,于是花99元购买了这堂课。与张照姗一样购买了该课程的全国用户超过2.5万人。
考古、哲学、诗歌、古典音乐、名画欣赏……这些看似小众甚至冷门的在线课程,正聚集起越来越多的用户,他们的到来使知识付费热潮中的迟到者——出版业,看到了融合发展的希望。
入局
从姗姗来迟到“爆款”频出
自2016年以来,知识付费服务发展迅猛,涌现出喜马拉雅FM、知乎、得到、千聊、知识星球等平台,一些热门课程的订阅用户数高达上千万。然而市场中的绝大多数平台由互联网创业公司创办,出版业姗姗来迟,所占份额微小,许多“爆款”课程的主讲人还是出版社相熟的作者。
局面正在变化。两年前,中国出版集团旗下《三联生活周刊》曾推出两期封面报道“我们为什么爱宋朝”,读者反响不错。于是,2018年7月,周刊策划推出中读APP,以“我们为什么爱宋朝”为主题,约请了10位学者围绕宋朝的社会风尚、生活习俗等推出10堂音频课。仅一个月,这门课就卖掉了2.8万份,收入近300万元,在当月全国知识付费课程排行榜上进入了前三名。“这就是互联网在渠道、用户、市场等方面给我们带来的机会。”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科技与数字出版部主任赖雪梅说。
课程成了“爆款”后,6家出版社找上门来联系出书,其中一家出版社引进版权推出同名图书,发行1.8万册。一家视频网站引进版权摄制了同名付费视频节目,版权费250万元。杭州一家房地产企业也希望合作打造宋朝主题房地产项目。《三联生活周刊》主编、中读APP负责人李鸿谷说,粗略统计,这一堂课创造了近800万元的产值。
目前中读APP的下载量刚刚超过50万,但一些课程的付费用户已达到一两万人,“转化率是很高的,说明读者对高质量内容的需求很强烈。”李鸿谷说。
豆瓣副总裁、豆瓣时间总制片人姚文坛认为,出版业对优质内容的精准把握,是其他内容生产者所难以相比的,在豆瓣时间上卖出了数万份的“爆款”课程,都是与出版机构合作推出的。目前,豆瓣时间上的知识付费产品约24%来自于出版机构。
布局
从技能培训向终身学习转型
知更社区是广西师大出版社旗下知识服务品牌,在知更社区负责人汪毓楠看来,人们精神需求的高涨正在使知识付费进入“下半场”——小众需求浮出水面,创造出更大的市场价值。
与希望通过知识付费来掌握具体技能的群体不同,中读、知更社区和豆瓣时间的用户有着鲜明的特点。汪毓楠用“高级外行”来形容:在某一领域上,他们是外行人,又希望深度了解。这批用户的特点是青春期延长,一生都在追求成长,也更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因此,以往认为无法大众化、批量化、商业化的东西,现在就可以做了。”汪毓楠说。
李鸿谷认为,以往知识付费更多强调“知识改变命运”,用户希望有针对性地弥补某种技能的缺失,是带有教育培训性质的知识服务。但现在许多用户,更期待实现自我成长。
进入2018年,知识付费市场热度有所下降,用户的付费意愿不像以往那样强烈了。各大平台急需优质的差异化的内容,传统的内容生产者出版业因而看到了机遇。在荔枝微课课程总监王孟看来,出版社是知识服务的沃土,有很好的作者资源,有很好的内容,“只不过现在以图书的形式来呈现,其实完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带动更多的人加入知识服务。”
破局
生产流程、思维观念待升级
知识服务对于出版业而言不仅仅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更是出版业自身的一次升级。
知更社区曾约请了一位学者在10所大学讲10堂课。按照以往,完全可以使用同样的讲稿讲10次。但知更社区要求他每堂课讲不同的内容,组成一部10万字左右的书稿;同时对演讲内容进一步提炼,同步录制10堂音频课,打造知识付费课程。
汪毓楠认为,这样的流程带来3个好处:第一,以前作者写书就是闷头写,但现在作者每次讲课都会得到听众的现场反馈,直接反映到作者的书稿里;第二,建立粉丝群,通过网络报名收集用户,为社群营销打下基础;第三,拉长图书宣传推广期和销售期,解决以往一过3个月推广期热度就下降的难题。
但大多数出版社尚未开展这样的流程改革。广西师大出版社总编辑汤文辉认为,“分析其原因,一是行为的惯性,出版社习惯做纸质产品,融合发展的动力不足;二是思维的惰性,死守媒体分工,对融合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此外,传统出版社的组织结构、奖励机制与新媒体的要求差距甚大。”
目前,《三联生活周刊》关闭了除今日头条之外的所有版权授权。过去有一家期刊网以每年36万元的价格购买了周刊的内容版权,放到网上供读者付费阅览。“这样的收益对我们意义不大,每期周刊成本100万元,仅靠卖文字版权收不回来。”李鸿谷说,现在通过知识付费产品,文字内容的价值真正开发出来了。但不能直接把文字内容平行搬到知识服务产品之中,“必须从稿件中继续提炼IP,围绕IP做产品开发,本质上是知识的一次升级。”李鸿谷说。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山认为,知识服务的内容开始细分,一类是心灵鸡汤和人生指导,水平参差不齐,用户疲劳感已显现;另一类是以出版机构、科研机构为主制作的产品,在细分领域深耕,逐渐成为市场刚需,盈利能力强。但是,如果传统出版机构不能转变其固有理念和机制,未来知识服务领域的成功者就可能只有数字资源整合商,而没有传统出版机构。
不论怎样,随着传统出版业的加入,知识付费用户的选择更多了。张照姗说,看书时更专注,而听音频课能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因此即使听了课,她仍然会去买书看。张贺/人民日报
标签:
传统
出版业
拥抱
知识
付费
TA的其他文章
《哈利波特》作者J.K.罗琳也收到死亡威胁!警方已介入
藤萍荣获茅盾新人奖 作品影视化《莲花楼》
“大女主”“大男主”光环不灵了,如今流行追配角?
《经济半小时》对话阅文作家希行、曲小兮
官员“奇书”被吹捧 这到底是“平安经”还是“马屁经”?
梦想在文字里开花——访网络文学作家随侯珠
从《如懿传》的得失看当下古装剧创作路径
海外网文女频:一本书养活一家公司,国内网文能否借鉴
相关帖子
•
传统玄幻怎么月入10w+?《武道丹帝》作者告诉你怎么做到的
•
现在流行的付费短篇是怎么赚钱的?
•
脑洞文和传统文的单价区别!
•
网络作家尚启元:90后网络作家的传统文化新尝试
•
100元/千字丨《知识窗》2024年最新约稿函
•
唐四方:从相声到中医,传统文艺写进网文也很精彩
•
抖音宣布涉足付费领域,或助番茄成为最大的稿费平台。
•
传统一点的题材,怎么操作才能“香”?
•
写网文月入三十万?读者在给什么样的网文付费
•
环保知识竞赛,培育环保意识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自媒体约稿
写手发布
管理员
关注
粉丝
帖子
发送私信
收听TA
Ta的主页
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