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本版
帖子
用户
登录
注册
快捷登录
投稿
每日签到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写手之家
›
娱乐休闲区
›
文化新闻
›
北京青年报:“孤芳”并非孤例
返回列表
北京青年报:“孤芳”并非孤例
[复制链接]
萧盛
发表于 2017-2-27 13:01:28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一年一度的SMG制播年会,因为举办时间和发言的含金量都牢牢扼住“要害”,逐渐成为电视剧行业承上启下的年度风向标。昨日一整天的大咖发言、行业论坛,虽然多是老问题变着花样的新说法,但至少能感到经过近两年瓶颈期的反思,“放炮”的少了,理性的多了。打击数据造假、解决演员高片酬、接受IP幻灭、追求精品内容这些必由之路大家已经看得很清楚……但是无独有偶,已经播毕的《孤芳不自赏》继开播前曝出天价片酬,播出中被批抠图,上周又被水军讨薪,简直成为国产剧丑闻的集大成者。一部剧将国剧当下所有最极端的问题一网打尽,大靶子最终成了筛子。
《孤芳不自赏》如何沦为“抠图不自赏”笑柄,各种讨论几乎弥漫了整个春节档,此处不再赘述。万万没想到此剧的槽点还能自破天花板:已经结束了,又冒出大批“水军”前来讨薪,称剧方花钱刷好评,最终却不付账。影视圈最后一股神秘力量“水军”自此彻底浮出水面,如果再加上之前的天价片酬和替身抠图拍摄,有了《孤芳不自赏》,这个圈里从此没有潜规则,全是明规则了。更可怕的是,“孤芳”并非“孤例”。在它被观众唾骂同时,数部电视剧接连被曝出了同样的问题,替身、抠图、配音、雇佣水军几乎是业内常态,真拍、实拍、同期声一夜之间成了清流、良心、奢侈品。
催生奇葩“孤芳”的正是这个市场不以为然的日常。在SMG制播年会上,各方提供的数字、论点,也都佐证了“孤芳”并非“孤例”。SMG影视剧中心主任王磊卿的主题演讲中提到,仅在2016一年时间内,一至二线演员的片酬增长了将近250%,在一些更为倚重流量偶像的IP大剧中,明星片酬在制作成本中的占比甚至升至75%!
在高片酬的压力下,国剧制作成本大幅度攀升,电视售价每集500万,网络售价每集1000万的价格天花板不断被刷新,销售市场节节高的数字背后,是平台的广告收入与采购价格倒挂,“卫视已经失血乃至卖血!” 更深入一层的真相是,IP孵化团队思维固化,转化率低下,只做表面功夫,“2016年,在东方卫视收到的电视剧项目PPT上,90%都标明该项目具有创新性,而在2016年中国电视剧年产1.5万集的成品队列里,实际创新程度不到10%。”一部2017年的开年大IP,如同恰到好处配合制播年会的PPT,告诉大家中国电视剧,说到跟做到,差得到底有多远。 来源:北京青年报,文/本报记者 杨文杰
标签:
北京青年报
TA的其他文章
一场恩怨,两种心思:这个少年,我爱他
侯鸿亮团队打造精绝古城,靳东陈乔恩能否还原IP
光明日报:给网络作家营造一个“家”
2016年度“中国好书”揭晓
尼罗:大IP作家也可以是小众的
张炜:写作献给那些倔强的心灵
《中关村笔记》为中国的硅谷立传,为创新和创新者立言
只有烂IP全扑街,原创剧才有希望
相关帖子
•
北京青年报:更应重视惩治文学抄袭的法律困境
•
《新华字典》APP每天免费查两个字?
•
没被修饰过的生活——学习范雨素文章的体会
•
全集遭泄露 谁来守护《人民的名义》版权?
•
扩容 改版 涨稿酬 《北京文学》稿酬实现千字千元
•
琼瑶身体很好 要求尊严死想法早已有之
•
历史正剧 “黄金时代”难免沦为历史
•
北京青年报:2017电视剧 开年的姿态太难看
•
记者体验写作软件,3分钟完成3000字小说
•
北京青年报:从扎钱拍戏到拍戏扎钱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萧盛
管理员
29
关注
125
粉丝
2523
帖子
发送私信
收听TA
Ta的主页
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