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留言板
广播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业界
›
文化新闻
0
0
淘帖
返回列表
当“爪机”阅读成为习惯:纸质书还有市场吗?
[ 复制链接 ]
写手发布
管理员
好友
0
回帖
银子
管理员
积分
0
主页
发表于:2019-4-18 15:08:32
37130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大街小巷、公交车、地铁站……无论来去匆匆的行人,还是坐在一隅的候车乘客,低头看看手机,似乎已经成了司空见惯的场景。
有人因此感叹,快节奏的互联网时代,“深度阅读”和纸书看上去越来越不吃香了。日前,#我国人均读4本纸质书#登上热搜,再一次引发了人们的关注和担忧。
确实,如果数字化的“爪机”阅读成为大众习惯,纸书还会有市场吗?
深度阅读是否仍受青睐?
16日,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主要数据公布。有一点颇为引人关注:成年人看手机的时间又增加了。
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手机接触时长为84.87分钟,比2017年增加4.44分钟;在传统纸质媒介中,成年国民人均每天读书时间为19.81分钟,比2017年却减少了0.57分钟。此外,2018年中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仅为4.67本。
纸质书历来被认为是深度阅读的重要载体。手机接触时长增加、纸质媒介阅读时间减少……有人产生了一种悲观的联想:这是否意味着深度阅读不再受青睐?
有业内人士指出,从数据来看,纸质图书阅读量是增加的,只不过比较微弱。加上统计可能存在一定偏差,整体来说与去年应该基本持平。并不能说明深度阅读不受青睐。
资深
出版
人王玉则透露,身边许多90后、00后依然重视阅读质量,“随着移动互联网发展,很大一部分读者不一定是放弃深度阅读,只是换了一种更为方便的阅读介质”。
“数字化”阅读的“包围圈”
如王玉所言,选择数字阅读的人似乎越来越多了。
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为76.2%,较2017年的73.0%上升了3.2个百分点。纸质图书阅读率为59.0%,与2017年(59.1%)基本持平。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读者的阅读方式在悄然改变。如今在地铁上、公交站、火车站等处,“爪机”阅读很常见,相对而言,捧着一本书认真阅读的人寥寥无几。纸书,还有多大市场?
对此,王玉亦透露,从出版角度看,数字阅读对象大致包括电子书、有声书等,目前它们的阅读数据均呈上升趋势。
“一方面,的确有一部分纸质书的市场被数字阅读抢走了,这源于后者的天然优势。”王玉说,“毕竟一个电纸书阅读器就能‘装下’几千本书,谁还愿意带着那么沉的实体书跑来跑去?而且有的类型小说、散文等,天然适合数字阅读”。
“但我们也得看到,数字阅读有时会反过来带动纸书销售。”王玉举了个例子,“看完一本电子书不过瘾,回头有不少会买一本纸书‘二刷’,便于对比、记录。毕竟纸书有自己的优势,更能给读者带来系统的、思考式的阅读。”
纸质书会“死”吗?
“纸质书永远不会消亡,压根没必要为此感到担心。”在70后翊轩看来,“纸质书会死”绝对是个伪命题。
他本人是阅读纸质书的坚决拥护者。在平时的生活中,每天总要留出一点时间来看看书;周末有时间会去书店逛一逛,看到好书一定要买下来……对他而言,读书更像是一种生活方式。
“有人跟我说,用手机阅读更方便,纸书又重又占地方。但我喜欢看,就乐意背着它到处走。”翊轩承认,“爪机”阅读已经成为一种潮流,但自己不想迁就,“说到底,是个喜好和习惯问题”。
手机、互联网主要是他联络亲友的一种工具。翊轩说,自己主要在手机上浏览新闻,但不会用它来看书、看期刊或者
杂志
,“纸书可以随时圈点、批注,阅读质感是不同的”。
“纸书有它的无可替代性。比如书页的设计、排版等,能给读者带来许多独特、珍贵的体验。”翊轩认为,不管数字阅读怎么发展,“网络都吃不掉传统”,说纸书会失去市场,实在有点自造焦虑。
“此涨彼涨”才是努力方向
事实上,虽然数字阅读发展很快,但据开卷公布的《全球背景下的中国图书零售市场》显示,2018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码洋规模达894亿,同比上升11.3%,继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
不过,一直有一种说法认为,由于数字阅读的迅速发展,导致“碎片化阅读”加剧,“抢走了”人们深度阅读纸书的时间。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出版研究所所长徐升国曾表示,数字化阅读方式中会有“碎片化”内容,但也有使用电子阅读器等读书的情况,“浅”与“深”的阅读同时存在。
传统的纸书阅读如何面对数字化时代的挑战?徐升国认为,可以朝“此长彼长”的方向努力,而不是把关注点一味放在“此消彼长”上。
他表示,首先可以促进读者数字化阅读和手机阅读,提升数字化阅读和手机阅读的深度内容;第二利用数字化的媒体和工具来提升纸质阅读,加大读书活动举办力度,保持传统纸质图书阅读的稳定乃至增长。
“不管是从情怀还是深度阅读需要来说,纸书不会失去市场,也不会缺乏读者。”王玉也表示,还是得专注优质的内容。只有富有生命力的作品,才能找到该有的立足之地。(来源: 中新网,上官云)
(应受访者要求,王玉为化名)
#阅读
#成为
#习惯
#纸质书
#还有
收藏
送赞
分享
相关推荐
写作交流
谁要了解豆瓣阅读?想听实话的过来
0
4727
猪pp
2024-02-25
媒体约稿
快点阅读重启,2000字极速审稿
0
3518
里边界
2024-02-28
文化新闻
网文与影视携手升级!微短剧成为改编新方向
0
3138
写手发布
2024-03-08
文化新闻
“爆梗”成为网络修仙文新密码!——评最白的乌鸦作品《谁让他修仙的》
0
3320
写手发布
2024-03-13
媒体约稿
2024造神计划开始,书路阅读男/女频长/短篇全类型收稿
0
1291
谭广存
2024-04-08
写作交流
干货 | 格非:你也有可能成为大作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禀赋
0
3133
萧盛
2024-04-28
媒体约稿
QQ阅读女频幻想言情中篇征文
0
2040
笑似心酸jyb
2024-04-28
文化新闻
当一个大三学生决定成为全职网文写手
0
2774
写手发布
2024-06-10
文化新闻
业界丨免费阅读的买量战争
0
2735
写手发布
2024-07-02
文化新闻
重庆女娃儿坚守11年成为全职网文作家
0
2353
写手发布
2024-07-19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评论列表
(1)
卡西魔多
来自手机
好书就是想收藏,而不仅仅存在于电子设备里
2019-4-18 19:07:10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作者推荐
关于重复、不按版块发帖的处理通知
连续9年保持中国悬疑小说最高畅销纪录,他是怎么做到的
《锦绣未央》的姊妹篇《锦绣南歌》上线后,连秦昊都翻车
小说拍成电视剧毁原著?此类“翻拍”因何遭吐槽
《人民的名义》再起抄袭风波
科幻文学市场能不能依靠一人独撑
马未都: 年轻时候,错以为文学是我一生的事
阎连科:文学可以存在于现实生活和想象之外
本届得主有多冷门?官网测试:95%的网友未读过他的作品
这五位获第十届茅奖的作家,都有着怎样的创作经历?
话题
封面新闻对话刘慈欣:《三体》之后,我一直耐心等待灵感的降临
告别肤浅阅读!原来我们都被“看”书骗了这么久?
《当代》揭晓2024年度长篇小说五佳
4
中国科幻小说,开始流行长篇历史题材?
5
招聘书画评论员
6
书画评论员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帖子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