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人物] 生活中的李清照,和“凄凄惨惨戚戚”相去甚远

[复制链接]
萧盛实名认证 手机认证 官方 发表于 2017-4-6 19: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timg.jpg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是李清照笔下的易安词,也是这位女词人在不少后人眼中的形象:多愁善感。
李清照的真实面貌远比这更丰富,也更难以捉摸。这是一位经历千回百转、跌宕起伏人生的传奇女性,她有自己的爱情理想,也有独立见解———在第一任丈夫赵明诚去世后,她不顾世俗的眼光,再嫁张汝舟,但发现此人品行不端后毅然离婚,甚至不惜身陷牢笼。在一连串的打击下,她并未消沉,而是凭借非凡的创作,重塑自信而有持守的女性形象。面对家国不幸,她也勇敢发声,写下了“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的豪言壮语。
易安词,并非李清照的个人传记
李清照的作品,尤其是易安词,常被解读成个人传记。人们将词中女子与历史上的李清照一一对号入座,进而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李清照和赵明诚27年的婚姻中,赵明诚经常离家远游,李清照长期独处,因此她的多首易安词叙写了孤寂或思念之情。斯坦福大学教授艾朗诺在《才女之累———李清照及其接受史》一书中指出,这样的推论与文献记载不符。
以易安词名作《凤凰台上忆吹箫》为例,学界普遍认为这首词写于1109年赵明诚出游灵岩寺期间,如果词中描述的女子果真是李清照的本人,那显然她正经受着一次长时间的别离,致使她因思念而消瘦,妆奁也久已蒙尘。然而,根据赵明诚在《金石录》中的记载,那次他在寺里留宿了两夜,之后便起程回家。
事实上,根据《金石录》留下的相关线索,从1108年到1121年夫妻屏居青州的14年间,赵明诚一共出行了七次或八次,最远的一次也就离家170多公里。他造访次数最多的地方是青州南部的仰天山,那里的罗汉洞最为出名,每逢中秋,月光会从洞顶的一处罅缝中穿透而过,仰天山也因此得名。此山距青州64公里,赵明诚总共去了四次。此外,他还记有一段碑铭,但没有系年,附在1108年的条目后,这可能来自他的第五次出游。除了仰天山,赵明诚还去过长清县的灵岩寺,总共去了三次。由此可知,赵明诚并非经常远游。
艾朗诺认为,想要客观地研究李清照,必须打破自传体解读易安词的思维定式,承认李清照与同时代的男作家一样,有能力虚构文学形象和情节。“男词人常以代言体填词,李清照为什么不可以呢?”
离异后的几年,是她文学创作的丰收期
关于李清照,另一个长盛不衰的话题是她的第二段婚姻。金兵南下侵宋,丈夫赵明诚不幸在南渡途中去世。战火纷飞的年代,李清照只身带着家藏四处逃难,孤苦无依的她选择了再嫁,然而,这段婚姻持续了不到“十旬”,李清照便将丈夫张汝舟告上公堂,为此她也坐了九天牢。尽管历经坎坷,但离异后的几年是李清照文学创作的丰收期,并几乎成为她一生中最高产、最具创造力的阶段,她写下了若干篇重要作品。比如,1133年夏天,听闻韩肖胄与胡松年即将出使金,代表宋进行和谈,李清照写下两首诗献给两位使臣,表达了对主和派的异议。在金兵侵占宋北方半壁江山、主和派在朝廷占据上风的时局下,一位女子竟也投身于宋金关系的激烈争论中,这在历史上也是鲜见的。
而在《金石录后序》中,她大胆地将个人遭遇公之于众,赢得了世人的尊重。她还积极参与各类社会活动,给皇帝和宫廷嫔妃献诗,向朝廷进呈赵明诚关于古代石刻的学术札记。1152年,李清照在临安造访了米友仁的家,并随身带来两幅米芾的书法作品。米芾是米友仁的父亲,李清照请米友仁验明书法作品的真伪,并请他在卷轴上题跋。艾朗诺指出,依据现有的文献,难以清晰勾勒出她的晚年生活,但可以肯定的是,她并不像早期评论所描述的那样———以漂泊乡里、贫穷艰辛的状态度过余生。

标签:李清照
TA的其他文章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9关注

125粉丝

2524帖子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

APP下载

专业的编辑写手交流平台

写手之家

写手之家建立于2007年,是家有十余年的老牌网站

在国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居同类网站之首

是最具权威和专业的文化类兼职网站

Copyright   ©2007-2024  写手之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写手之家    ( 湘ICP备17024436号-3 )|网站地图|湘公网安备430802020002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