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留言板
广播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业界
›
文化新闻
0
0
淘帖
0
返回列表
有“新”缺“锐”?青年写作何以摆脱面目模糊的尴尬
[ 复制链接 ]
写手发布
管理员
好友
0
回帖
银子
管理员
积分
0
主页
发表于:2019-12-6 13:35:17
16894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近年来,不少文学刊物纷纷开设青年作家专辑专栏,热衷于推荐新面孔;借助各类奖项、征文以及新媒体平台,一批批85后、90后写作者持续涌入大众视野。新人新作虽多,有“新”缺“锐”的现象也无法回避,难怪有学者打趣说:这是一个“媚少”的时代,新人似乎获得了某种天然的豁免权。当下文坛对新鲜血液的极度渴求和赞许,会否在某种程度上遮蔽了新手的不足与尴尬困境?
“文学的新锐力量令人期待,但光有‘新’是不够的,还要有锐气和锐度。”创刊60年的《西湖》
杂志
前不久举办“中国新锐文学论坛”,评论家南帆的观点引发热议:在艺术规律和审美语境面前,有 “新”缺“锐”是没有说服力的。归根到底,文学应嘉奖好作家和好作品,而不是过多权衡作者的年龄、资历。对于新人来说,“可持续发展”的生长性,恰恰需要不断“绕开”自己曾经获得的掌声或是别人的成功。
众声喧哗中,如何发出独特的“音调”
盘点翻阅多期青年作家专号后,《江南》主编钟求是道出自己的不满足——部分新人作者的叙述能力弱,小说基本功不到位。“有时我还纳闷这个作家是怎么红起来的?是不是名不副实?”尤其当不同地域人们的生活图景正变得趋同,生活经验可供“榨取”的文学素材差异度有限,对青年作者能否写出新意的考验愈发严峻。
有资深编辑观察到,一个题材或话题流行“上热搜”后,不少新人作品就会蜂拥而上,跟风复制陷入套路,比如动不动写百年家族史,但“往往看不出是谁写的,笼统概念之下,少了细节血肉,就容易沦为潦草的编年线性罗列,缺了小说的把玩乐趣”。
“看不出是谁写的”,不光光指题材上的雷同,还有叙事风格的面目模糊。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评论家翟业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余华、莫言、苏童和王安忆等作家,即便拿掉名字,文学爱好者依然能看出他们笔下迥异的美学风格,但当下一些青年写作的辨识度并不高,相似的笔法、相近的语言节奏、模式化的角色,很难给予读者新鲜的震惊感,缺少了‘冒犯’的劲头。”
对此,作家群体也有深切的思考,在70后作家张楚看来,一些年轻作家的优势在于受教育程度和专业训练,视野开拓,语言多接近优雅整洁规范的书面语;但“不解渴”之处在于,很大比例的新人作品更倾向于写波澜不惊的日常生活,在挖掘生活水面之下的暗流涌动、表现不可勘探的未知部分时扎得不够深,容易“露怯”。
新人靠什么超越“老师傅”
新锐力量容易让人激动,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文学本身就是在追求价值的争辩、交锋和新变,是对新的可能性的发现和唤醒。“当我们在面对文本时,并不因年轻就包容其缺陷弱点。”《收获》杂志主编程永新以刚摘得第七届“西湖·中国新锐文学奖”的获奖作品之一为例,赵挺《上海动物园》有着一贯的反讽荒诞语调,体察了一代青年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困境。“处女作成功了,不代表就能一路高歌猛进,反而意味着更大的挑战——有没有定力重新出发?下一部能不能写得更好?”他曾当面对新人作者直言不讳,“近期创作风格上有一些相似性,你如果还按着老路这么写的话,下一篇我可能就不喜欢看了。”
初啼之后,怎么办?是许多新手逃不掉的拷问。《十月》主编陈东捷长期观察发现,一些新人作家如果心态失衡或重复自我,以相对轻松平庸的方式惯性滑行,很快就会消磨斗志,或销声匿迹,或中途“夭折”。他谈到,作家阿来今年推出长篇新作《云中记》,突破了以往的“舒适区”,丰富了当代灾难书写的图谱。“这位60岁作家还在持续成长,重新发现生活,创新表达,新人又有什么理由拒绝成长呢?”
那么,真正的新锐靠什么超越“老师傅”?《当代》社长助理、作家石一枫提出三个问号,勉励自己与同行:能不能看到前人所不能看到的生活细节?能不能写出之前想不到的写法?能不能说出老师傅们不敢说的话?《中篇小说选刊》主编林那北尤其看重“自我更新的能力”——能得奖是一回事,能不能持续输出是另一回事,“如果很早就关闭自己对外界的触角,思维上暮气沉沉,就无法唤醒激发未来的自我”。
“换句话说,新锐文学奖的意义,更多是文学马拉松途中友善的人们递来的毛巾和水。但坚持跑到终点,跑向下一个起点,就必须不断回到写作的初心。”青年作家、第二届“西湖·中国新锐文学奖”得主之一文珍认为,写一本新书,是为了对抗已经出的书,要警惕陈词滥调,不重复前人的发现或是玩过的技巧,躺在功劳簿上,只会消磨了新锐的精气神。来源:文汇报 | 许旸
#青年
#写作
#何以
#摆脱
#面目
收藏
送赞
分享
相关推荐
交易招聘
诚聘兼职写作老师,全职写手,硕士,博士,优先!长期有效!
0
2589
akhr
2024-05-31
写作交流
近期拆书心得,以及一些写作技巧总结
0
1799
nana831025
2024-06-12
写作交流
写作干货:终于有人把言情小说的爽点说清楚了
0
2254
heneica
2024-06-23
写作交流
写作素材:暗恋的10种表现,言情小说必备
0
1711
玲儿1234
2024-06-26
媒体约稿
挖掘优秀青年诗人,《青年诗词》2024征稿设置
0
1358
骗子xz徐
2024-06-30
交易招聘
不限专业,本、硕写作老师,可长期合作+q397377934
0
2378
林皇
2024-07-01
交易招聘
不限专业,本、硕写作老师,可长期合作+q397377934
0
2314
林皇
2024-07-01
休闲分享
想要快速通过写作变现的看过来
1
1949
弄墨
2024-07-06
写作交流
适合新人的小说大纲写作思路
0
1776
iiMessi
2024-07-07
媒体约稿
300-500元/千字 | 「青年文摘」彩版杂志长期征稿
0
2239
进群看激情
2024-07-08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作者推荐
关于重复、不按版块发帖的处理通知
连续9年保持中国悬疑小说最高畅销纪录,他是怎么做到的
《锦绣未央》的姊妹篇《锦绣南歌》上线后,连秦昊都翻车
小说拍成电视剧毁原著?此类“翻拍”因何遭吐槽
《人民的名义》再起抄袭风波
科幻文学市场能不能依靠一人独撑
马未都: 年轻时候,错以为文学是我一生的事
阎连科:文学可以存在于现实生活和想象之外
本届得主有多冷门?官网测试:95%的网友未读过他的作品
这五位获第十届茅奖的作家,都有着怎样的创作经历?
话题
招聘有经验兼职写手,单稿结 V:lwieun
山东少年救人错失春季高考获得考试机会—春季高考真有那么大的意
图书市场艰难,二手书是“避风港”还是“重灾区”?
4
封面新闻对话刘慈欣:《三体》之后,我一直耐心等待灵感的降临
5
告别肤浅阅读!原来我们都被“看”书骗了这么久?
6
《当代》揭晓2024年度长篇小说五佳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帖子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