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中国大西北唯一的翡翠人——仇池.~常小建 写在前面的话: 由于长期经年累月行迹于缅、中各矿料场、市场、工坊,浑身都散发出沉浓的石土味、翠粉味,甚至连说话、文章都带有浓烈的石味和“透”性、“刚”性、“翠”性。 翡翠是所有宝、玉石中最具变化性的,且这种变化性又最无规律性可循,大到各矿场、各坑口,小到每一个翡翠原石体块的变化都是无常、各异的,品质都是不尽相同的,加之人们对翡翠知识的认知不一,表述各异,以及地域性语言表达的差别,常常会发生含混模糊甚至是自相矛盾的表述,但是,只要不出现逻辑上的错误和概念上的混淆,因此,对每一款翡翠人们的理解和表述的不同这都是可以理解的。 翡翠,由于其“地”、种、水、色的变化性极无规律,往往你看到的表象和你所期盼的结果相差甚远。“神仙难断寸玉”,这句话说明翡翠无专家。当然,这主要指翡翠原石。 不当之处,诚望指正。 翡翠知识简解 一、关于翡翠的传说1. 传说:传说而已 (1)名称来历的传说 “翡翠”,鸟也。栖南海,其羽毛呈红、绿,也间其它色,羽毛可制成饰品、翎羽,备受当地少数民族喜爱,后传于朝廷、皇宫,供达官贵人之用。随着缅甸玉石传入中国滇西腾冲一带,后作为贡品进入朝廷,因其色似翡翠之羽,故人们将其称作翡翠,缅甸玉的翡翠之称谓即流传开来。 (2)马夫捡石的传说 “马夫捡石”之说:相传,距今700多年前,往返于古丝绸之路的茶马古道段(滇西腾冲--缅甸勐拱--天竺)的驮队商贩,在经缅甸勐拱一带的途中为平衡马驮两边的重量,随手拾起路边的石头放在马驮上,经长途跋涉回到滇西腾冲,没想到石头的皮层经磨损后显露出盈绿美丽的颜色,这种石头就是现在人们所知的翡翠原石。后经工匠将其打制成手镯,其翠绿艳丽、清透水盈,很快,人们探知此事,即蜂拥前往勐拱一带寻找这种美丽的石头。这就是“马夫捡石”传说的来历。 (3)人养玉,玉养人之说 历来有一种说法,叫“人养玉,玉养人”,这种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人们在佩戴翡翠时会发现,经过一段时间的佩戴,翡翠的颜色发生了变化,原来翡翠或淡或暗、或隐或现的绿色慢慢的更加显现了出来,绿色和翠根扩散了,变得比原来更加明艳。针对这一现象,在这里我们简单的解析一下这一变化现象的基本原理。 翡翠绿色的致色成因是金属铬离子所致,这是一种高价态铬离子“Ge3+”。当处于高价态的铬离子因外因作用被激活,导致铬离子游离、扩散,绿色显像范围扩大。 我们知道,翡翠最怕的是强酸,最喜欢的是微酸。翡翠的B货、B+C货就是根据这一特性采用酸洗增白、碱洗增隙、负压注胶、微温结固的方法处理制作而成。 人体汗液中含无机盐、尿素、乳酸、脂肪酸。尿素中含氨基;乳酸、脂肪酸等有机分子中含有羧基。氨基和羧基离子能提供电子对,这些电子对具有与金属铬配位的能力。当这些有机物以汗液作为传导介质进入翡翠物体中,与配位活性强的高价态的铬离子结合,发生配位反应,形成稳定的有机铬化合物,由于铬离子的配位反应,加大了铬离子的扩散。 换句话说,人体自身所含微酸、微碱,人们长期佩戴翡翠,这就形成了人体中的微酸、微碱对翡翠长期、缓慢的优化处理过程,从而使翡翠更加显水、显色。这就是人们所说“人养玉”的原因。 科学分析发现,由于翡翠中含有一定人体所需的微量矿物元素,如:铬、铁、锰等。人们长期佩戴翡翠,这些有益的微量矿物元素逐渐被人体所吸收,以保持人体所需的某些微量元素的平衡。某些珠宝玉石所产生的光电效应衍射出的生物电,能起到调节人的生物磁场的作用,有助于人的新陈代谢。 加之心理暗示的作用,对人的思想情绪起到了调理作用。这就是人们所说“玉养人”的原因。 (4)免灾、辟邪、避凶、保平安、聚财之说+++ 2. 翡翠的主要产地 翡翠主要产于缅甸克钦邦密支那西南的勐拱一带,以雾露河中上游的帕敢地区为主。另外,日本本州、俄罗斯、墨西哥、美国加州、危地马拉、哈萨克斯坦等地均产有硬玉,但其品级、品质与储量远不如缅甸,以上国家的翡翠矿物硬玉品质低下、矿脉散乱,不具备开采价值。唯有缅甸翡翠矿物硬玉的品级、品质达宝石级别,储量相较于以上国家多得多,因而,缅甸是全世界翡翠唯一的产出国是有道理的。 3. 翡翠的形成 翡翠是由一种特殊的矿物硬玉和辉石类、闪石类、角石类、长石类、霓石类等多种、多类矿物及致色矿物离子所组成。 形成期:约需1.9亿年以上。 形成环境:在低温、高压等极为复杂的地质环境下而形成。 二、翡翠的矿物成分及理学特征1. 矿物成分: 翡翠是由特殊的矿物硬玉和绿辉石、钠铬辉石、钠质辉石、透辉石、钠质闪石、蓝闪石、透闪石、角闪石、角石、霓石、霓辉石、钠长石的多晶矿物结合体,以及少量蛇纹石、铬铁矿、褐铁矿、针铁矿、赤铁矿等所组成。 2. 理学特征: 化学成分:硅酸盐铝钠及少量其它微量矿物元素。 结晶特征:多晶结合体。 结构特征:纤维交织结构、纤维交织.柱粒结构(成柱状、粒状交织结合),其形呈单一块状和砾石状。 光学特征:非均质结合体。 硬度:(标准值)6.5--7.0 (理论值)6.0--7.5。 密度:(标准值3.2-3.4的中间值)3.33g/cm3 (理论值)3.0--3.6g/cm3。 折射率:理论范围1.65--1.67 标准值---点测1.66。 吸收光谱:可见437nm吸收线(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中,437nm吸收峰最为常见,各种颜色的翡翠都有437nm吸收峰。因此,宝石学中通常把437nm吸收线称为诊断线,有437nm吸收线表明是翡翠)。 解理性:由于是多矿物结合体,其整体表面无解理,但断面处可见解理面。即可见晶粒片状或丝状闪光特征,俗称“苍蝇翅”,也称“翠性”。 韧性:翡翠具韧性。 翡翠矿物成分的复杂性和理学性质的特殊性直接导致了翡翠“地”种、水、色的变化性、变异性及无规律变化性状。 三、翡翠的表象特征业内一直有“三十六水”、“七十二豆(绿)”、“一百零八蓝”之说,以此说明翡翠“地”种、“地”水、“地”色的多变性和复杂性以及无规律变化性。 下面就与大家一起来详解、讨论一下翡翠的“地”和色。 (一)翡翠“地”桩的表象特征 1.光泽度:玻璃光泽(即透性状),冰晶光泽(即冰性状),油脂光泽(即糯性状)。 2.透明度:透明,半透明,不透明(介于透明和半透明之间,有一个亚透明;介于半透明和不透明之间,有一个微透明。) 3.水饱和度:即水性和润性。水性指水的活性,水活不活,水满不满,水足不足,水长不长;润度指润性、糯性和油性。 4.水净度:即水的清纯度,净透度。水清则净,水净则纯,水清、水净则净透度越好。 5.发光性:翡翠“地桩”具发光性、光变性和晴光感、荧光感、荧雾感。 6.翡翠具“地”质变性和光感观的变异性:翡翠具有“地”质变性(即人们常说的变种)和不同光环境下的“地”感观的变化性。 7.吸光性:翡翠具吸光性,这种吸光性呈显出一种冷质感和冷色感。这种吸光性在特殊的情况下显冷光性状、莹光性状、莹雾性状。这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刚性、莹光、莹雾。这种性状通常出现在极高品级的翡翠中。给人以强烈幽冷、深遂的冷光质感。 莹光、莹雾是一种冷发光性像。当翡翠受某种波长的入射光(紫外线)照射,翡翠在吸收光能后处于激发状态,光在翡翠内部产生强烈的漫反射(内反射),当这种漫反射与矿物硬玉晶粒间的折射形成一种弥漫莹溢的显性,并产生出较入射光长的出射光,而这种莹溢的显性所产生的出射光,这种光就是人们所说的莹光。 8.翡翠“地桩”的净度和洁度。 根据以上表象特征,翡翠的“地桩”具活性(地活性)、阳性(地阳性)、透性、冰性、糯性、水性(水活性和水阳性,水净度)、润性、刚性、翠性、胶性、果冻感、莹光感、明艳感、光亮感、光通透感、光透散感、净度、洁度。 (二)翡翠“地”色的表象特征 1.色的属性:分有色和无色,指什么色。按中国文化彩虹现象分为赤、橙、黄、绿、青、蓝、紫;按国际三原色原理,由红、黄、蓝按照不同配比混合可得出256基色,进而在256基色基础上还可以生成世间万色。 2.色的性状和色的饱和度:指色满不满,色匀不匀,色的混组、过渡和层次感以及无规律变化性状。 3.色性:色的活性(色活不活),色的阳性(色艳不艳,闷不闷),色正不正,色老不老。 4.色变性:色的变化性、色的异变性。 5.光变性:不同光环境下色感观的变化性。 6.色的清纯性和清澈性:(如清水类,有的虽然色不浓、色不正,但清澈性好)。 7.色的莹光性(莹阳性):系长石高岭石化的一种显像。 8.色的晴光性(晴阳性):指“地”的种、水、色三者之间相互映衬所呈显出来的一种晴阳色相。 9.色的冷光性:翡翠的“地”种具吸光性(这种性状通常出现在极高品级的翡翠中),给人以强烈幽冷、深邃的冷光色感。注意,这里所指的是冷光色感,而“地”桩的刚性则指的是冷光质感。 10.色度:翡翠色度的最佳范围在70%-80%。 11.决定翡翠颜色的四要素: 色性:指色的活性和色的阳性; 色度:指色的浓淡和色的饱和度; 色艳度:指色的明艳度和明亮度; 色的匀和度:指色的纯和度、色匀度。 12.翡翠的颜色评判标准: 浓、艳、正、匀、和(飘混)或说浓、阳、正、匀。 13.由于翡翠颜色的物理性状及铬(Cr)、铁(Fe)、锰(Mn)、钴(Co)、钽(Ta)、镁(Mg)、铝(Al)、铜(Cu)、钒(V)、锗(Ge)、钛(Ti)、镍(Ni)、镥(Lu)、铈(Ce)、钕(Nd)、硅(Si)等参与致色,从而致使翡翠变得五颜六色、绚丽多彩。 个人对市场上常见颜色大致归纳为:绿为好,红为尊,紫为贵,蓝为稀,晴为珍,白为纯,无为空(或无为灵,灵空的意思),黑为神(神奇、神秘、神圣的意思),混为奇,飘为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