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留言板
广播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业界
›
文化新闻
0
0
淘帖
0
返回列表
IP改编,仍处“刚需时代”
[ 复制链接 ]
钟楼矛盾
初级写手
0
好友
0
回帖
12
银子
初级写手
初级写手, 积分 12, 距离下一级还需 38 积分
初级写手, 积分 12, 距离下一级还需 38 积分
积分
12
主页
发表于:2021-6-24 19:41:00
13402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作者:钛媒体APP
文 | 跃幕,作者 | 庞宏波
再度加更。
《赘婿》官宣2月28日起,VIP会员每周日更新8集。作为开年的爆款剧,《赘婿》曾在首周播毕爱奇艺站内成功突破10000热度值,而此后又两度加更。原本是男频IP,但开播后又因“男德班”迅速出圈;又本是古装剧,却因为“拼刀刀”和“苏宁毅购”剧梗成为热门话题。
此前,《赘婿》“同款班底”打造的《庆余年》成为了2019年末的“剧王”,而早早确立五年三季开发模式之后,第二季也在如火如荼的筹备中。
对于影视产业来说,IP泡沫早就在前两年破裂,但IP影视化改编1.0时代留下的教训如今开始体现出“正能量”。
前不久,《赘婿》的制片人和导演接受了多家媒体的采访,对于超大体量的
网文
IP如何在更快节奏和更高密度的“短视频时代”完成合格改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此同时,不得不承认是《赘婿》超脱出了男频和女频IP的“对立争论”,影视作品通过剧情和人物的“改造”,仍然对IP产生了极大的增值空间。
影视作品依然是IP最好的放大器,这某种程度上也是《赘婿》诞生的一次“播中总结”。
此前,由中国电影家协会指导,中国电影家协会编剧教育工作委员会与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编剧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0网络文学IP影视剧改编潜力评估报告》从多个维度表明了网络文学IP的价值。如今,随着网文IP爆款剧的频出,也从终端佐证IP储备的价值体现。
如今的IP改编仍然处于“刚需时代”。一方面,IP影视化改编不断通过“范本”增强了改编技能;另一方面,网文IP也早就不再是改编的“冰山一角”,随着题材和类型的丰富,成为了影视内容的“重要源泉”。
《赘婿》影视化“破圈”
破圈的根本在于不自我局限。
《赘婿》本是改编自男频同名小说作品,2011年首发于起点中文网的网络小说,但《赘婿》真正意义上第一次出圈恰恰是“男德班”。
斯是赘婿,以妇为纲引发了无数女性观众叫好。
在整部剧剧本的第一版,秦雯就加入了女性视角。制片人和导演在创作上都反对按照男频和女频对剧进行区分,制片人刘闻洋表示“我觉得它没有一个非常清晰的公式一样的(东西),男频剧要怎么做,女频剧就要怎么做,就要怎么去打观众所谓的痛点和嗨点,我觉得这个不是一个特别真诚创作的开端。”
同样,作为一部古装剧,《赘婿》最大的看点在于两种时代的“冲突”。在封建的古代社会,宁毅带着现代思维进行“逻辑碾压”。无论是“拼刀刀”还是“苏宁毅购”,无论是金融上的做空还是封建家族中的性别平等,这种“逆时代”的思维冲撞本身就是这部剧最大的价值体现。
《赘婿》的核心就是通过一种当代视角进行一种“文化讲述”,在一个封建社会里去满足现代观众对于性别观、商业观、文化观的“时代刚需”。
这和《庆余年》有着类似的影视化基因,主创团队从一开始就明确了“以一个文学青年的视角叙述古代故事,以当代价值观烛照虚构的古代时空”的主线。
这一方面,影视作品为IP原著带来了格局上的“增值”,另一方面也为影视作品的发挥提供了“空间”。
和传统IP改编“技法”不同,《赘婿》在剧本阶段,组织编剧成立“拆解小组”,把原著500多万字按照章节进行拆分,形成可供影视化改编的故事素材。
IP影视化改编技能的提升,某种程度上让影视作品逐渐摆脱了“二元对立”的无效争论。
而影视作品通过回归到故事本身进行“再创作”,也是为IP进行增值的最佳方式。尤其是《赘婿》原著小说目前仍在连载当中,电视剧的“出圈式传播”对于原著本身来说无疑是巨大利好。
据2021微信春节数据报告显示,春节期间《赘婿》原著小说成为微信读书阅读次数最多的图书,其次是《三体》《明朝那些事儿》《唐人街探案3》、《飞行家》(《刺杀小说家》原著小说)。
IP改编突破“流量怪圈”
从“流量本身”到“内容本身”。
此前,影视产业在最为粗放的阶段形成了“IP狂欢”,从结果来看无疑是一次惨败。这让IP泡沫迅速破裂,IP开发不仅没能打开更大产业空间,反而因为“失败案例”形成了自我局限。很多顶着大IP名号的影视作品,从一开始就陷入了舆论争议。
实际上,这本身是因为影视产业对于IP影视化技能不足所导致的“溃败”。
如何将体量巨大的“文字”改编成影视作品,往往会陷入到一种“流量怪圈”里。
比如在《赘婿》中,“拼刀刀”本身就是一种完全“逆时代”的产物。但如何让这种“逆时代”产生真实感,实际上就是影视改编中能否成功的细节呈现。在拍摄过程中,用于“拼刀刀”的所有道具均来自于苏氏布行的”古代工具”,虽然观众早已明知宁毅是现代穿越而来,但现代人仍然处于“古代情景”,通过古代工具进行了现代呈现。
所以,真正能够让原著IP成功影视化,核心在于“思维统一”,这种统一不仅仅是和原著作者在对于作品理解上的统一,还在于和观众在不断变化的“审美需求”上达成统一。
从曾经IP狂欢的高峰到后来的IP泡沫破裂,再到《庆余年》大火形成“聚集效应”,实际上整个影视产业也经历了一次自我革新,对于IP影视化改编完成了一次升级化改造。
《庆余年》和《赘婿》都是这两年大体量IP影视化的合格范本,这两部剧也均是腾讯影业、阅文影视、新丽传媒”三驾马车”的合力成果。从这两部剧最终的实际成绩来看,其实也是为IP影视化改编提供了借鉴的思路。
与此同时,《庆余年》采用的“五年三季”的开发模式,《藏地密码》则是电影+网剧进行“双线影视化开发”。对于大体量IP的长线开发模式的出现,同样有利于IP的“安全落地”。
网文IP成“富矿”
从“泉”到“海”。
原本改编自男频作者的《赘婿》加更的前两天,2月26日由阅文集团白金作家吱吱原著《庶女攻略》改编的影视剧《锦心似玉》正式上线。吱吱是阅文女频IP的“典型代表”,除了《锦心似玉》外,《慕南枝》也已杀青,有望在年内上线。
根据《2019-2020网络文学IP影视剧改编潜力评估报告》显示,中国网文产业拥有2590万部作品,1936万创作者以及4.67亿读者,网文IP实际上不仅仅是文学改编的“一角”。
2018年和2019年309个热播影视剧中又65个来自于网络文学改编,占比达到21%。在热度前100名的影视剧中,网络文学改编占到了42个。
从IP储备来看,每年具备影视开发潜力的IP在1000部以上。而且随着《庆余年》、《赘婿》等IP改编“破圈”作品的出现,实际上也在市场不断验证大体量IP影视化改编的可行性。
对于不断扩容的影视产业来说,“内容源头”一直以来都是最大的痛点。完全依靠原创内容来对影视产业“供血”是极为不现实的设定,IP改编仍然是产业的刚需所在。但因为中国的数字产业发展一直伴随着互联网工具革新的推动,所以“互联网化”的程度越来越高,这也让网文IP的重要性逐渐提升。
从网文产业自身的发展来看,网文的类型和题材也逐渐丰富,而且发展势头和影视产业需求存在着较高的耦合度。
所以,根据《2019-2020网络文学IP影视剧改编潜力评估报告》显示
女性题材
、
幻想类
以及
现实题材
是IP影视改编的三大趋势。这种趋势的得出,一方面是影视产业发展风向的结论,另一方面也需要网络文学在这些类型上完成自我成长。
此前,在新丽传媒·腾讯影业·阅文影视举办的2020年度发布会上,腾讯集团副总裁、阅文集团CEO、腾讯影业CEO、腾讯动漫董事长程武在发布会上表示,目前整个中国的网络版权产业市场规模已经突破9500亿元。
现如今,电影市场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单体市场,电视剧市场也有着极大的体量。随着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对优质内容依然处于一个极度饥渴的状态。随着IP影视化改编范本林立,网文平台自身IP储备的价值得到验证的同时影视产业和网文IP之间的产业联动,显然还有极大的空间。
收藏
送赞
分享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作者推荐
武侠:萧逸,柳残阳,云中岳,被金梁古边缘化的大家
写网络小说,如何才能写的长长长?(大长文如何去写)
2022网络电影市场前瞻(内附:重磅待播影片信息)
新人写小说要注意多看多研多写!你做到了吗?
新一年网络文学“封神榜”出炉,看网文作家“成神之路”
网络作家应警醒“文学性的迁移”
5本九月最火网文新书,文笔一流剧情佳,其中一定有你没看过的
网文39位白金作者,现在都在写什么小说?你是否还看他们的作品?
《青簪行》官宣男女主吴亦凡、杨紫
2000多本小说网文汇总,帮助大家解决书荒
话题
图书市场艰难,二手书是“避风港”还是“重灾区”?
封面新闻对话刘慈欣:《三体》之后,我一直耐心等待灵感的降临
告别肤浅阅读!原来我们都被“看”书骗了这么久?
4
《当代》揭晓2024年度长篇小说五佳
5
中国科幻小说,开始流行长篇历史题材?
6
最高500元/篇丨「余生坊」最新约稿函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帖子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