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十年生死两茫茫。”现在这句词常被用于表达生离死别的感叹,虽然距离苏轼写下这首《江城子》已近千年,但这种离别的心境却与现在一般无二。 我们不妨利用词句的字里行间,重新回到当时那个萧瑟之夜。 公元1075年,北宋熙宁八年,也即乙卯正月二十日,夜幕低垂,一位须发花白的老者拖着羸弱之躯从床榻醒来,此人正是苏轼。一阵寒风吹到,拍打着窗子簌簌作响,苏轼借着月色洒下的氤氲微光,点燃烛火。从窗户向外望去,四下墙角皆被夜色笼罩,庭院之中几只枯木投下斑驳的黑影,这些场景像极了方才的梦境。 在梦中,苏轼身在家乡,和妻子王弗同处新婚的屋檐下。就在这个窗前,她正自梳妆。 苏轼怔怔的看了半晌,王弗回头,两人对望,都没有说出只言片语,却都流下了热泪千行。 苏轼强忍悲伤,正想询问妻子这十年过得怎样,可梦境已碎,再看窗前并无人梳妆。 打破幻象,王弗已经逝去十年,如今葬在眉山(四川)冰冷的孤坟,而他此时身在密州(山东),远隔千里,如何能诉说心中的悲凉? 苏轼轻抚着窗台,苦笑一声说道:“如今我已灰尘满面,两鬓如霜,早已不是当年的摸样,即使相见,也应该不会认识了吧。”可他心中深知,却是再无相见的机会了。 将烛台移至桌案,铺开纸张,提笔蘸墨,可到落笔之时,却犹豫再三,双手止不住的颤抖,不禁老泪横流而下。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宋】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轼写完最后一字,像触电般扔掉了手中的笔,他看不清纸上的内容,用手去拭眼中泪水,却发现原来纸上也已全是泪水。 成婚之时苏轼十九岁,王弗十六岁,两人才情相当,志趣相投,是为夫妻,更为知己。 苏轼曾在《亡妻王氏墓志铭》记述了“妇从汝于艰难,不可忘也”的父训。而他与王弗的情感,却何只限于一句“依从父命。” 诗中有“纵使相逢应不识”的句子,可在相逢本就不可能的情况下,无不是透露着一种深沉,悲恸,又无比绝望的情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