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何方数字出版从业者显然到了思考业务发展路径的时候了。在赖青看来,电子书无法成为未来的数字出版主力是由其先天的缺陷造成的。但随着技术条件的发展,技术终究会在一个时间点以某种方式满足绝大部分用户的需求,使得“电”相对于“纸”形成更大的偏差,促使用户进一步分化,从而推动出版模式真正意义上的新革命。“从历史的发展来看,新模式替代旧模式需要长期的技术进步与用户习惯的养成。如果当前阶段的数字出版仍然是以移动终端为主要载体形式的话,其技术特性改良的空间非常有限,无论是电子书、有声书还是音频课、视频课,抑或是直播课、线上训练营、数据库等,均只能满足特定人群的部分需求,很难形成模式跃迁的合力,在这种情况下,用户的分化必然会出现停滞,‘电’大面积替代‘纸’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未来如何发展,我们无法下结论,但是事物发展的轨迹总是‘向好而生’,只要用户的需求动能还在,载体和技术特性提升之路还会继续。”正如邹积川在采访中强调的,数字出版不等于电子书,它是一个综合的概念,是内容通过文字、声音、视频等形态,通过各种屏幕与读者面对面的一种传播形态。只要用内容最擅长、用户最喜欢的形式展现在读者面前,就是很好的数字出版业务。实际上,过去几年里,随着技术的进步,有声书、知识服务乃至AR/VR、NFT数字藏品等产品形态正在逐渐成为出版乃至内容机构追逐的热点。于晓伦表示,从出版角度去想象数字出版产品的形态,其实空间是不大的。“还是要跳出出版,从互联网内容产业发展的角度去看待未来数字出版产品的形态可能更有借鉴意义。”对于书业的未来而言,数字出版的发展并不会因为Kindle的退出而停滞,但行业走向何方,或许还需要新的模式来引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