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留言板
广播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业界
›
文化新闻
0
0
淘帖
返回列表
这些绍兴籍写手用勤奋码出未来
[ 复制链接 ]
萧盛
管理员
TA还没有介绍自己~
72
好友
5241
回帖
3万
银子
管理员
积分
39845
主页
发表于:2018-1-5 16:10:42
41636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莲青漪:用《狼毫小笔》连接山水玄幻与越地文化
墙壁斑驳的老房子里,烟香缭绕,一位身着粉色外套的长发女子踏着青石板缓缓走来。记者与莲青漪见面,约在一个冬日早晨,地点是越城区书圣故里西街117号,这里便是她在绍兴的文学创作工作室。地方很好找,门口有两棵高大的香樟树,与王羲之故宅戒珠讲寺仅百步之遥。
窗外,可以一眼瞥见邻居家晒着的硕大青鱼干在阳光下闪着银光,室内,一袭沉香一壶大红袍,采访就在这样的惬意中慢慢展开。
第一部长篇小说就得了全国网络小说最高奖
“热烈祝贺《狼毫小笔》荣获全国网络小说最高奖——第二届网络文学双年奖”,青漪工作室的门口挂着这样的横幅,记者与莲青漪的对话也从这部获优秀奖的长篇奇幻小说开始。
“确实没想到会获奖,这还是我写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莲青漪告诉记者,她的这部《狼毫小笔》开始于2015年10月,日更新2000多字,到现在已经完成了50多万字。上架一个月点击量就达到200多万,并获得读者及业界的一致好评,得到了罕有的4.9分(总分5分)总评高分。“当时正是古装电视连续剧《花千骨》热播的时候,我的一个表姐来我家做客,嚷着要看,我就陪着看了几集。看了以后,我觉得这样的故事我也可以写。正好,有一个网络文学大赛在举办,我就参加了。”
对于这部获奖作品,专家是这样评价的:把古代绍兴的民间风情、人文掌故融入故事情节,用大量清丽自然、言物明志的古典诗词修饰人物,匠心独运。作者对古典文化的追思,对美丽乡愁的描画,不仅将一部通俗的类型化小说,写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富丽,其文字本身的古朴细腻,更是一反穿越小说的常态,给读者制造了一种新的文学口味。
平水镇、宋家店、日铸岭……记者翻看了一下,发现这部小说中有好多熟悉的绍兴地名。虽然故事是虚构的,但是许多地名与人物却是真实存在的:年轻的插画家宋思源,由于父母离世,回到绍兴老家平水镇宋家店,无意间发掘出宋氏家族一支祖先传下来的狼毫小笔。然后,他用这支笔穿越时空,遇到南宋的陆游、北宋的晏殊、唐代的独孤及、元末明初的刘伯温及更多的文人墨客,进入了一个不一样的仙幻世界。
“刚开始的时候,我并没有打算写一部长篇小说,故事中的地名,我也没打算用真实的地名。但后来一想,为什么不用真实的呢?正好也为绍兴做点宣传嘛!”莲青漪说,虽然她从初中开始就跟随父母离开了绍兴,但在绍兴出生的她,对于这片滋养她生命的土地一直有着一份特别的牵挂。所以,她不仅创作了以家乡风情为背景的小说,还将自己的工作室也放在了绍兴书圣故里的老街上。
这间工作室目前不对外营业,仅作为小说中的场景还原地。“楼下是会客的,有朋自远方来,可以一起喝茶、聊天、看书。楼上的小隔楼闹中取静,一个人时可以用来写作。”莲青漪说,在绍兴的大部分时间,她都喜欢窝在那里。
写作天赋+国际眼光,让她找到了传统文化的现代输出方式
莲青漪是笔名,她的真实姓名是傅蓁。“我这个笔名来自我的另一部小说《花间清和》,这部小说的其中一个主人公名字就是莲清漪。”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莲青漪的这种写作天赋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显现出来了。“我的记性特别好,听我爸爸说,我在读幼儿园的时候就可以一次背出70多首古诗。”莲青漪说,父亲是他的第一位伯乐,也是她写作上的领路人。“记得上小学五六年级的时候,我的每一篇周记,爸爸都是逐字逐句地帮我分析、讲解,那段时间的训练,让我对文字有了很好的感觉。后来,他还帮我把我初中阶段写的文章收集起来,
出版
了散文集《窗边读雨》。”
小学和初中一二年级是在绍兴念的,初三和高中是在杭州读的,上大学去了新西兰留学,工作地也是从上海到了中国香港,莲青漪的求学经历还比较丰富。在她看来,正是这样的辗转,让她的人生经历也跟着丰富起来,有了更加国际化的眼光。“如果我一直待在绍兴,就不一定能写出这样的作品来。去外面走了一圈后才发现,绍兴的传统文化是多么的深厚,只是这种传统文化缺少一种现代的输出方式。幸运的是,我找到了。”莲青漪在大学里读的专业是社会科学,后来在香港城市大学读的硕士专业则是亚洲及国际研究,这两者看似与写作不太有关系,但也同样给了她更宽广的视野。
现在的莲青漪,在香港一家出版社工作。这两年的状态,一直是一边工作一边写作,香港与绍兴两地跑,很辛苦。为了专心写作,她打算辞去香港的工作。“想要写出好的作品,必须要花大量的精力,《狼毫小笔》的第一部《云门香雪》已经结束了,接下来还有第二部《上古遗音》、第三部《中医世家》、第四部《徽墨砚青》,整部小说的总文字量预计在300万字以上。我希望能将山阴会稽的山水名胜、人文地脉、历史故事及风土人情都写进去,所以除了写作、阅读,还要进行大量的实地采风。”
与此同时,更多与小说有关的想法已经在莲青漪的脑海中成形,比如小说的衍生品IP开发,周边产品的开发,包括纸书出版和影视开发,以及《狼毫小笔》旅游路线的规划,等等。
在网络作家这个圈子里,“大神”的定义并没有严格的标准。那些成绩特别好的,比如作品点击量突破百万,或者仅靠在网络上码字就可以月入10万元的,常常被尊称为“大神”。
少封:日更7500字的钻石级大神作家 第一个月只得了137元稿费,如今月入已达10万 日更7500字的钻石级大神作家
“这是我的新书,请多指教。”一见面,少封就递给记者一本《疯不语》。与想象当中的钻石级作家不同的是,这位戴着黑框眼镜、举止儒雅的白面书生,看上去更像是一位邻家的暖男,有点自来熟。
而从小喜欢写作的他,也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能把它当作自己的职业,更没有想过因此让他获得现在的成功与财富。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在成绩与荣誉面前的不骄不躁。“每天上午写作,下午看书,晚上陪伴家人、娱乐。”这就是他日常的节奏。
第一个月只得了137元稿费,如今月入已达10万
“说实话,写网络小说的初衷,就是因为想赚钱。”少封,本名于太封,他写网络小说的时间开始于2009年。那时,他还只是一个大一的学生。“我家在柯桥区,我高中是在柯桥中学读的,大学是在南京财经大学上的,学的是经济学。”
虽然学的是经济学,但作文向来都是少封的强项。“特别是高中的时候,偏科特别厉害,语文考试中的作文拿过几个满分,但理科的所有科目曾全部不及格。”少封说,他的文章算不上词藻华丽,但是往往角度特别刁钻,或者说自我意识特别强。也许,就是这种与众不同的文风,让他在众多网络
写手
中脱颖而出。
但万事开头难。少封坦言,刚开始写作的时候,别说赚钱了,连稿子都没地方发。“记得第一个月的时候,我好不容易拿到的第一笔稿费只有137元。但是,网络小说的这种增长是爆发式的,第二个月我就拿到了3000多元,第三个月就破万了。到现在,好的月份可以达到10万了,但年入百万,还需要努力。”对于码字所得,少封并不保密。他告诉记者,网络作家的收入,其实并不稳定,不写就收入骤减,同时直面的是市场,读者爱看,收入就跟着涨。“从一开始千字一二十元的价格,涨到了如今的千字几百元。”
因为这种不稳定,虽然在大学期间就已经月收入过万,毕业后的少封并没有成为一个全职的网络作家。他选择用大学里学的经济学知识,与人合伙在绍兴市越城区迪荡开了一家培训机构。当然,一边创业,一边也没有停下手中的笔。
疯狂写书,梦想赚大钱,这几乎是所有网络写手都经历过的一个阶段,少封也经历过那么一个时间段。“最多的时候,一天写过15000字。”但现在他已经调整好了,每天三次更新,写7500字左右。速度降下来了,小说的质量也得到了提升,收入也稳定了。“当我的年收入稳定在50万以上后,我就全职写网络小说了。我希望我的速度能再降下来,每天4000字,应该是理想状态。”
特别是成了家,有了孩子之后,他的生活节奏更加健康了。同时,因为那段时间的历练,少封的打字速度实在惊人。“一个小时可以打5000字吧!我还不算最多的,多的人可以打8000字。”
从“套路文”向“精品文”转型,今年计划拍悬疑网剧
总计600多万字!从2009年至今,少封写过的网络小说已经有10多部了,总点击量也有5000多万。但他坦言,这其中能拿得出手的大概也就5部吧。《晚唐谜案》《鬼话》《从仙界归来的厨神》,正在每日更新中的《豪门弃少》,以及他在一见面时就送给记者的那本纸质书《疯不语》。
“说实话,写网络小说是有套路可寻的。要么就是扮猪吃老虎,追求的是一种爽感,还有就是拉仇恨,为反叛设置打脸的情节,显示一种张力。其实,金庸的小说里,也有很多这样的套路。”少封告诉记者,作为一个网络作家,对于这种套路的运用是极为普遍的,关键是要掌握一个度,如果过了,一定会被喷。“网络读者的容忍度其实还是挺高的,比如有几个错别字,甚至有些语病,他们都不在乎的。当然,这和他们的阅读习惯有关,一目十行,没人跟你深究细节。他们最在乎的是剧情,如果剧情狗血,一定会被骂。”
不过,精通“套路文”的少封,并不希望一直套路下去,他希望今后能向“精品文”转变。这部《疯不语》就属于“精品文”系列,没有套路,没有口水。“这是悬疑小说,写的是12个精神病人的诡异生活和烧脑世界。虽然从目前来看,这样的精品文收益无法与
网文
相比,但从长远来看,这绝对是未来的主流。精品化的文学,生命力肯定会更强。”少封说,希望他的作品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这是他目前正在努力的方向。
实际上,这也是许多网络作家共同努力的方向。2017年12月9日,首个“中国网络作家村”在杭州市滨江区落户,唐家三少任“村长”。作为首批签约入驻的“村民”,少封已经将工作室安在了那里。“大家聚集在一起,可以碰撞出更多的火花,也能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和尝试资本运作。”
少封告诉记者,建立工作室的目的就是让自己能空出来专心写作,让团队的小伙伴去负责粉丝维护等运营上的问题。而他今年的主力计划,是联合资本做一部类似《白夜追凶》的悬疑网剧。目前,已经在前期准备阶段了。
记者:手记“大神”是这样炼成的
仔细算来,网络文学在中国的兴起,已经快20年了。
这些年来,从痞子蔡、安妮宝贝、慕容雪村、宁财神到当年明月、天下霸唱,每一年,都有大量的作者在网络中成长,大批的畅销书在网络中诞生。
可以说,网络文学的兴盛,得益于这个时代。据相关报道,高产量的网络作家,最多一天可以码出3万字,而且可以随时发表。而传统作家的30万字,要经过无数次
投稿
,最后能发出来的凤毛麟角。
同时,作家与读者之间的高互动性,也是这种文学模式的迷人之处。在这种高频互动中,作家与读者之间其实就是一个共同陪伴、共同成长的过程。
但是,想要从无数的网络写手中脱颖而出,成为一方“大神”,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套用一句老话,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天才也需要勤奋的汗水浇灌。在一定程度上,“大神”们的成功,就是因为坚持。据说,从2012年至2016年五度蝉联“中国网络作家富豪榜”榜首的唐家三少,从2004年开始创作至今,从来没有中断更新。
记者在采访绍兴的这两位网络文学“大神”时,也深切地感受到了这一点。莲青漪说,虽然她每天的更新只有2000字,但是为了写这2000字,她至少要花费5个小时的时间去阅读与积累。而少封也说,网络小说的前20万字一般是免费看的,读者会不会花钱去看那20万字以后的内容,那就得看作者的功力了。
因此,只有坚持,没有捷径!实际上,每一个细小的成功中无不隐藏着作者的诚意和心血,而“大神”就是这样炼成的。
(绍兴晚报,原标题《网络作家中的绍兴“大神”》。原作者徐霞鸿。编辑金汉青。)
收藏
送赞
分享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评论列表
(1)
小光头
来自手机
好文
2018-1-5 21:20:17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作者推荐
清朝官员称呼对照表及官员品级说明
九周年你出运费我送书抢楼活动帖
祝凤凰和七七婚姻幸福,早生贵子
写手之家重建:有你们在家就不会散
写手之家2017年最新约稿函推荐
写手之家9周年庆【写作那些事儿】主题征稿
2016年中国网络小说排行榜半年榜揭晓
天下霸唱:受金庸小说影响大 不想过多涉足电影行业
粉丝经济掘金网络小说 小说成为中国娱乐界“香饽饽”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这个故事始于孤独终于温暖
话题
图书市场艰难,二手书是“避风港”还是“重灾区”?
封面新闻对话刘慈欣:《三体》之后,我一直耐心等待灵感的降临
告别肤浅阅读!原来我们都被“看”书骗了这么久?
4
《当代》揭晓2024年度长篇小说五佳
5
中国科幻小说,开始流行长篇历史题材?
6
最高500元/篇丨「余生坊」最新约稿函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帖子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