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留言板
广播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业界
›
文化新闻
0
0
淘帖
0
返回列表
南科大发布《2018中国科幻产业报告》,创新是科幻的灵魂
[ 复制链接 ]
写手发布
管理员
好友
0
回帖
银子
管理员
积分
0
主页
发表于:2018-11-23 20:20:00
14977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2017年中国科幻产业产值超过140亿元人民币,较去年的100亿元有较大幅度增长。但主要增长点仍然来自引进外国电影的票房,整体发展的结构并不理想。这一状况在2018年上半年有了较大的改观。原创产业发展势头迅猛,产业结构也出现可喜变化。今年前六个月产值已经接近100亿元。
南科大发布《2018中国科幻产业报告》,创新是科幻的灵魂
这其中,科幻阅读市场2017年产值总和9.7亿元,与上年相比有所回落。2018年迅速反弹,半年总量已经接近9亿元。在传统
出版
物方面,2017年全年新出版和重版的科幻图书共232种,与上年基本持平,整体码洋为8.3亿元。其中新书占比约23.6%。期刊销售码洋2100万元,比上年稳中有升。2018年上半年,纸质书刊的销售增长。图书整体码洋7.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超过50%。读客、《科幻世界》等机构出版的科幻系列销售码洋已经追平甚至超过了2017年全年总额。期刊码洋近1300万元,较2017年同期增加16%。
2017年国内院线科幻电影市场总票房为129.59亿元,较上年增长61.6%,其中国产科幻电影票房为13.17亿元。2018年上半年,国内科幻电影整体票房为95.06亿元,其中国产影片为8.9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有20%左右的增长。
南科大发布《2018中国科幻产业报告》,创新是科幻的灵魂
过去18个月共有32部国产科幻网剧上线,其中单集平均播放量在500万以上的有9部,出现了《镇魂》《颤抖吧,阿部》《天意》《端脑》等社会影响力较大的作品,整体产值约为16亿元。同期网络大电影共上线 47部,总播放量2.7亿,用户付费约11亿元。
对上述数据做简单总结:从2017年到2018年,中国科幻产业从平稳增长过渡到快速增长,2018年超越2017年的势头已经明确。
从结构、质量和创新上看,我们总结出如下一些特点。
一、平台增加,作品数增加,质量提升
2017年,中国科幻小说发表平台继续增加,作品发表数量平稳上升,质量逐渐提高。在核心设定方面的创意创新,体现出三个特点。一是对当前发展的高度关注。作品创意与现实和技术广泛融合。如郝景芳的《你在哪里》,深入关注大数据和云计算。虚拟现实和物联网等也成为许多作品的关注热点之一。二是经典科幻题材继续作为热点被广泛书写。意识移植、时间旅行、人工智能等占据了大量题材空间,新颖构思时有出现。如刘洋《蜂巢》中的石墨烯飞船和以电子为载体的人类社会,王晋康《天图》中的框架化物理学体系,阿缺《云鲸记》中依靠反重力物质翱翔天际的云鲸,杨晚晴《墓碑》中榨取灵魂之熵的麦克斯韦妖发电机都表现出较强的创意性。三是展现出中国科幻的一种昂扬姿态。如刘慈欣在《黄金原野》提出了“人类文明只有走出地球才能彻底解决发展的困境”,刘洋在《开往月亮的列车》里详细计算和描绘了超过第一宇宙速度可以奔向月球的铁路列车等,都带积极昂扬的心态。
二、新媒体悄然兴起
新媒体科幻产业悄然兴起。《科幻世界》
杂志
社、未来事务管理局、八光分文化公司等创办的微博、微信公众号,通过“科幻春晚”“科幻经典作品解读”等吸引了大量读者。科幻音频作品也正在兴起,例如喜马拉雅邀请叶李华开设的讲座等都吸引了不少听众。网络综艺也正式开始涉足科幻题材。
三、影视发展在格局上稳中求变,“轻科幻”逐渐兴起
虽然国产影视状况没有革命性变化,增长点仍然在进口外国科幻电影,但自主摸索出的国产科幻网剧和网络大电影生存模式已经初步稳固。对IP的转化也出现了一批成功的案例。小制作且比较吸引人的“轻科幻”正在悄然兴起。
四、科幻活动方兴未艾
科幻活动,已在当前流行的学习、工作和休闲三项人的主要活动交叉点上,形成了一种具有新内容的社会活动类型。2017中国科幻大会和第四届中国(成都)国际科幻大会、由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主持的科普科幻青年之星计划、第八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颁奖典礼,以及上海科普作协下属苹果核小组的一些活动等,都给人们提供了一种不同于普通的学习、工作和休闲的另类体验。
南科大发布《2018中国科幻产业报告》,创新是科幻的灵魂
南科大发布《2018中国科幻产业报告》,创新是科幻的灵魂
五、科幻教育浮出水面
科幻教育,无论是一种事业还是产业,都有望成为下一个发展的增长点。去年,在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出现了大量以科幻为内容的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的教学课程。目前较具代表性的内容是科幻绘画、科幻名作欣赏、科幻写作、将科幻用于STEM/STEAM/STREAM等。这其中既有作为传统课内教学补充的校本课程,也有以培养想象力、科学素养和批判性思维为目的的课外培训。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等企业举办的夏令营、写作训练营也聚集了大量人气。2018年6月全国各地的高考出现多个跟科幻相关的作文或知识、能力考题,这些将对科幻教育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六、科幻研究机构开始产生
2017年12月,中国第一家专门以科幻和想象力的脑认知、科技前沿的探索为主的研究机构“科学与人类想象力中心”在深圳南方科技大学宣布成立。该机构目前正在有效追踪中国科幻产业的发展状态,进行有关全球科幻文化变迁趋势、科幻未来主义与科幻文学革命等方向的研究,期待这些研究能改进中国的科幻产业,提供改革支持。
在上述重要成绩和变化之外,有五个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发展中逐渐解决。首先是在政府、组织、企业纷纷参与科幻活动的过程中,要避免聚集起有限资源,但却无法令其充分发挥的现象产生。统一协调、集中优势力量共同拓展科幻影响力的问题应该提到议事日程。其次是影视机构对科幻片市场前景的又爱又怕心理,导致了这个领域雷声大雨点小的状况。第三,要面对阅读的多元化状态,更多关注网络和动漫阅读的繁荣。第四,科幻活动的质量需要提高。当前的活动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如何做出特色。第五,也是最重要的,继续要在作品原创方面下大力气。因为创意创新是科幻的灵魂,也是产业生生不息的源泉。
收藏
送赞
分享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作者推荐
关于重复、不按版块发帖的处理通知
连续9年保持中国悬疑小说最高畅销纪录,他是怎么做到的
《锦绣未央》的姊妹篇《锦绣南歌》上线后,连秦昊都翻车
小说拍成电视剧毁原著?此类“翻拍”因何遭吐槽
《人民的名义》再起抄袭风波
科幻文学市场能不能依靠一人独撑
马未都: 年轻时候,错以为文学是我一生的事
阎连科:文学可以存在于现实生活和想象之外
本届得主有多冷门?官网测试:95%的网友未读过他的作品
这五位获第十届茅奖的作家,都有着怎样的创作经历?
话题
图书市场艰难,二手书是“避风港”还是“重灾区”?
封面新闻对话刘慈欣:《三体》之后,我一直耐心等待灵感的降临
告别肤浅阅读!原来我们都被“看”书骗了这么久?
4
《当代》揭晓2024年度长篇小说五佳
5
中国科幻小说,开始流行长篇历史题材?
6
最高500元/篇丨「余生坊」最新约稿函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帖子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