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揭秘] 冷兵器时代,求第一排士兵心理阴影面积,他们是如何忘却自我的?

[复制链接]
赖baobei 发表于 2020-4-6 08:58: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作者:寻找鹿人甲
冷兵器时代,求第一排士兵心理阴影面积,他们是如何忘却自我的?-1.jpg

《自私的基因》一书告诉我们,人生来基因里就含有“怕死”的成分,正是这种“怕死”的意识,使人类得以生存并延续后代。基因里这种自私的、自我复制的意识,是隐藏在人的潜意识里面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所以,要让一个人不顾生死,除非你让他忘却自我,完全沉浸在集体的意识当中。

同样的,在冷兵器时代也好,在现代战争当中也罢,冲锋陷阵的战士就算再勇敢,归根结底也是个肉体凡胎,也要受“自私的”基因的控制。所以,面对死亡,他们不可能完全做到不惧死亡。

那么问题来了,在古代,很多的战争都是统治阶级为争夺利益而发动的,谈不上完全的“正义之师”,那么整个军队也就自然做不到像20世纪的抗日战争那样同仇敌忾了。如此一来,统治阶级采用征兵、募兵等方式得来的将士,他们不可能完全心甘情愿地去赴死,尤其是军队里头第一排极为容易当炮灰的士兵。

假如你是第一排士兵当中的一员,由于自私的基因作祟,也许你会想着:凭什么要让我站在第一排当肉盾,给别人当炮灰,最后胜利的果实却由活着的人来分享?怎么做才得免一死?这时候你就更多地去思考如何保全自己的问题了。

可是这样如何能打胜仗?

所以,作为高级指挥官,首要的问题是,如何让站在第一排的将士甘心舍生赴死,英勇杀敌。

01 理性分析实际伤亡率,可不可取?

冷兵器时代,求第一排士兵心理阴影面积,他们是如何忘却自我的?-2.jpg

冷兵器时代的战争,无非两种:两军对垒,排阵攻杀;或者打造器械,攻城拔寨。
关于两军对垒的情况


冷兵器时代,求第一排士兵心理阴影面积,他们是如何忘却自我的?-3.jpg

其实古代的战争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交战双方一上来就正面对决拼刺刀,来个白刀子进红刀子出。其实在一场大的会战中,双方军队近战的机会并不多。

在战场上,一般都是先封锁、骚扰、试探对方,寻找对方的弱点所在。如果可以包围,则采取围而不攻的策略,让敌军粮草断绝,自乱阵脚。所以,交战的时候主要以弓弩作为远程武器。等到对方的士气崩溃了,再来一场硬碰硬的决战,打扫战场的时间是非常短暂的。在大部分情况下,双方士兵的主要伤害,都来自弓箭。

而弓箭在射击的时候,是呈抛物线状的,所以无论士兵站在哪个位置,只要他在弓箭射程之内,都难免要受到伤害,甚至阵亡。

但古代的排头兵,一般都会有最好的配备,如铠甲、盾牌等等,都是整个军队当中最好的配置。这么一来,在面对弓箭的射杀时,前排的士兵因为装备精良,反而存活率比后排的还高。

冷兵器时代,求第一排士兵心理阴影面积,他们是如何忘却自我的?-4.jpg

当然,如果面临的是敌军精锐骑兵部队冲击军阵,这就另当别论了,这时候前排的士兵无论如何,都是伤亡率最高的。因为骑兵攻杀,是处于一种高速撞击的状态,力道非同小可,受骑兵攻击的点,可能前几排的士兵都会阵亡。

这个时候,如果你是总指挥员,可能你就得这样解释:在作战的时候,军队是会经常变换阵型的,而不是永远让第一排的战士在前线冲杀。比如古罗马军团,就是分为三线横列,交替作战,而不是永远让一排的士兵打满全场。毕竟,就算第一排的士兵再英勇,作战久了,也会精疲力竭,需要得到适当休息。这个很容易理解,乔丹、科比球技再厉害,也需要几分钟时间休息,然后再重新登场。

这也就意味着,部队里面大家站第一排的几率是比较均匀的,只不过是时间先后的问题罢了。所以,站第一排的伤亡率并不会比其他排的高,因为只要熬过了第一轮攻击,存活下来的人就可以暂时撤下来,再由别的列队顶上去当第一排。
关于打造器械,攻城拔寨的战争类型

冷兵器时代,求第一排士兵心理阴影面积,他们是如何忘却自我的?-5.jpg

毫无疑问,在古代战争当中,最危险、伤亡率最高的,当属攻城战了。

《孙子兵法》有云:“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轒(fén)辒(wēn),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堙,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

军队常常死伤三分之一的人数,都还攻不下城池。如诸葛亮第二次北伐时曾围攻陈仓,十万人马,打了近一个月,在魏将郝昭的严防死守下,硬是打不下陈仓,还折了不少人马。

但以上说的应该是比较极端的、艰苦情况下的战争。

攻城战的死伤率虽然高,但又并非影视剧中表现出来的那么夸张。在影视剧中,战士们就扛着个简陋的竹梯子,冒着箭雨往前冲,而城上的人就安排滚木礌石伺候。这样一来,死的人当然就多了,只要城里的武器足够,多少人来送人头都不够。

实际上,古代攻城的时候,主要做两项任务。第一是要填平护城河,这样才能实施近战;第二是要登城,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占领城池。当然历史上也有围而不攻的情况,让城内的敌人断水断粮,但如果是对方兵精粮足,这种做法就不可取了。

先来说说填护城河的情况。

对古代战争一知半解的人,会以为士兵是直接顶着箭矢去填河的,这样肯定会带来很大的伤亡。实际上,据记载,古代士兵在填战壕或者护城河的时候,是用一种叫作轒辒车的工具作业的。

冷兵器时代,求第一排士兵心理阴影面积,他们是如何忘却自我的?-6.jpg

轒辒车以大木作周框,下有四轮,上架如屋顶,以生牛皮蒙之,车内可容十人,在内着地推车,直抵城下攻城作业,以避敌矢石。

北宋《武经总要》里面提到,在攻城时,士兵用以躲避矢石的工具,还有一种叫作木槾的东西:以版为之,制如屏,裹以生牛革,上施桔槔,载以四车轮,低昂,以绳挽之。凡攻城,欲蚁附者,则以幔御当面矢石也。

如此一来,有遮挡的靠谱工具,第一排的士兵去填护城河,伤亡的概率就大大降低了。

再来说说登城的情况。

众所周知,古代攻城战要用到云梯。但云梯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陋的长着两只脚的竹梯子。《孙子兵法》说到,真正造云梯,需要好几个月的工夫。春秋战国时期的云梯,底部就装有车轮,人藏在里面可以移动,云梯梯身可以上下俯仰活动,顶端有钩状物,钩住城墙边缘的话,敌人就不能轻易将梯子掀翻了。

《武经总要》记载:“云梯,以大木为床,下施大轮,上立二梯,各长二丈余,中施转轴。车四面以生牛皮为屏蔽,内以人推进及城,则起飞梯于云梯之上,以窥城中,故曰云梯。”

冷兵器时代,求第一排士兵心理阴影面积,他们是如何忘却自我的?-7.jpg

士兵在爬梯之前,后面会有队友配合,向城里的敌人投火石、箭矢,这样血洗了一波又一波,后面才有指挥员下令正式攻城。

也就是说,有厚实的云梯的屏蔽,有队友的掩护配合,登城的士兵的伤亡率其实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

以上,我们分析了两种作战情况,第一排士兵的伤亡情况,其伤亡率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大。答案来源于我们理性的案例分析。

但问题在于,这些情况,第一排的士兵会理性地去分析过吗?就算分析了,第一排作战的士兵,依然还是第一个面对死亡风险的人,而伤亡率再低,也只是针对前排的整体而言,并不代表个体就真的风险低了。这样又怎么能够克服恐惧呢?这就好比我们去旅游的时候坐缆车、过玻璃栈道,明知道是安全的,但看到万丈深渊,我们就不自觉害怕了。

所以说,理性分析第一排士兵的伤亡率,对他们克服恐惧,其实意义并不大。他们如果可以选择,估计是会这样回答:“是哦,在第一排伤亡率并不是最大。很好,那我还是选择站在最后一排吧。”

02 以物质利益来引诱,可不可取?

冷兵器时代,求第一排士兵心理阴影面积,他们是如何忘却自我的?-8.jpg

让人家为你打仗,肯定要有好处,否则谁会给你卖命呢。所以,古时候统治阶级在征兵或者募兵的时候,一定会有物质赏赐作为补偿。

如秦国以敌军首级论功,斩获敌军甲士首级一枚,爵位就晋升一级。著名的云梦秦简就有记载,一位普通士兵写书回家,询问家里是否已经被赐爵。此外还有斩将、夺旗、先登等军功。其中“先登”说的是第一个登城的人,《韩非子》一书记载,奖励是“仕之国大夫,赐之上田宅。”

类似的情况在明代也有。

《武备志》有记载:“宣德九年,定南方杀满贼例:凡斩贼首三颗以上及斩获首贼者,俱升一级;斩首二颗,俘获一二人,斩从贼首一颗以上及目兵兵款有功者,俱加赏不生。”

虽然马克思曾经说过,当利润达到300%的时候,人们便敢于冒绞刑的危险,去争取利益。但这种以强烈的物质诱惑去掩盖对“死”的惧怕的办法,还是会出问题的,因为第一排的士兵并没有真正解决“怕死”的问题。

如戚家军规定斩获首级一枚,赏银三十,这在当时算是一笔大财富,绝对是马克思眼中的300%利润了。而站在前排的士兵会怎样做呢?为了不让别人抢了军功,他们就在混战中杀人,砍了头,直接就退回到军队后面邀功去了。这样就导致了军队溃败,被敌人追着跑。

这个在戚继光的《纪效新书》有记载:“临阵的好汉,只有数人,每斩获首级,常是数十百人丛来报功,再不想你一起人退来报功,使众兵相望误认是败走,大家都走了。”

这个还不是最糟糕的情况。有些喜欢投机取巧的战士,往往就钻了这个漏洞,在混战中不杀敌,反而专门挑战场上的尸体来割首级;如果没有敌人的首级,那就割自己人的,只要邀功时不被发现即可。

冷兵器时代,求第一排士兵心理阴影面积,他们是如何忘却自我的?-9.jpg

虽然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况且这些士兵要么是社会下层的贫农,要么是一些亡命之徒,大家都有“搏一搏,单车变摩托”的赌博心理,但这些通常都是面对比自己弱小或者是实力不相上下的敌人时才有的现象。如果对面是比自己强大得多的敌人,第一排的战士便会预料到自己必死无疑,就算赏赐再多,自己恐怕也无福享受了,潜意识里面的“怕死”基因就会不自觉启动,那时候就有可能变成了逃兵,或者发生兵变了。

归根结底,这种依靠物质来支撑的战斗勇气,依然无法让人彻底忘掉“自我”的利益。

03 以军纪来约束,可不可取?

冷兵器时代,求第一排士兵心理阴影面积,他们是如何忘却自我的?-10.jpg

古代带兵打仗,动辄几万甚至是几十万人,如果没有军纪约束,那么庞大的队伍可能就会乱成一锅粥,这时候人数多反而是个累赘。

为将者,第一条就是要稳定军心,电视剧上也经常上演某将军为稳定军心而将某扰乱军心的将士斩杀的情节。管理这么庞大的队伍,就是要靠纪律来约束。

所以,古代打仗,也要靠军纪来约束第一排的士兵,让他们奋勇向前,而不是因为畏怯而当逃兵。因为军队就像多米诺骨牌,如果前方将士气馁了,那后面的人就会受感染,整个军队就会兵败如山倒。

宋朝军法规定:“临阵,非主将命,辄离队先入者,斩。”明朝戚家军军法规定得更为详细:“凡一人对敌先退,斩其甲长。若甲长不退而兵退,阵亡,甲长之家从厚优恤,余兵斩首。”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当逃兵,就会被督战的士兵砍死,倒不如往前杀敌,还有一丝活的希望,就算自己不幸战死了,家里人还能得到优待。

《明史纪事本末》记载明初平定滇缅的一次战役,明朝军队面对强悍的敌人,打得有点吃力,左翼军队稍微后退了些许。这时候站在山坡上观看的主帅,就对手下的人说:“去,把左军头目的人头拿来。”刚巧左军头目看到上坡上有人纵马提刀,往自己这边驰来,于是赶紧回过头,带领自己的弟兄往前厮杀。这一仗,明军扭转局面,大获全胜。

由此可见,这个方法是可行的,但有时候也会适得其反,太过严厉也可能会导致发生兵变。试想,如果前排战士觉得投降活下来的几率更大,那可咋办?

隋炀帝就是活脱脱的例子,自己穷兵黩武,最终就是被自己一直引以为傲的禁卫部队活活勒死的。

所以,以军纪来约束战士,是必要的,但却不是让前方战士“忘我”厮杀的本质。

04 忘我:场下动之以“情”,场上晓之以“乐”

冷兵器时代,求第一排士兵心理阴影面积,他们是如何忘却自我的?-11.jpg

要想让战场上的战士,特别是第一排的士兵达到“忘我”的状态,克服死亡的恐惧,需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让战士们心甘情愿奔赴战场;第二,面对敌人时,首先得战胜基因的“自私”本性,从而忘掉死亡的威胁。
如何让战士们心甘情愿上战场?

《三国演义》里孔明北伐的时候,因为祁山地带运粮不便,只能一次率领一半的士兵去打仗,过一段时间再轮换另一半。有一次即将轮到前方的将士回后方休息了,可是忽然飞马来报,司马懿发动雍凉几十万的兵马,杀过来了。有人建议孔明让士兵留下来应战,等打完仗了,再回后方休息。孔明回答:那怎么行?按照军法,他们应该回去了,何况他们的妻子在家倚门扉而望,日盼夜盼亲人归来。结果将士们听了很感动涕零,就自告奋勇留了下来,而且士气大振,“杀得那雍凉之兵尸横遍野”。

由此可见,要想战士们心甘情愿上战场,那在场下,就得把他们当人来看,给予一定的关心。作为一名普通士兵,很可能上级给一点阳光,他就能够“灿烂”了。

另外,对战争性质的宣传也很重要。如果说某场战争是为了保护家园,而不是统治阶级间的争权夺利,输了就要被对方屠城,士兵家人就绝对活不了了,那就绝对有人愿意奔赴沙场,守卫家园。

这里可以举一个反例。当年关羽攻取樊城的时候,被吕蒙背后突袭了荆州。于是关公就派人去跟吕蒙谈判,结果吕蒙故意让使者看到,虽然孙“取回”了荆州,但对刘的士兵家人是秋毫无犯的。这样就导致了关羽麾下的士兵无心恋战,最后打了败仗。
如何让赴战场的排头兵“忘我”杀敌?

冷兵器时代,求第一排士兵心理阴影面积,他们是如何忘却自我的?-12.jpg

行文至此,这里才是我们要讲的最核心的东西。无论如何,人怕死的本性都难以克服,除非人彻底忘了自己。

那怎么能够忘记自我?

勒庞的《乌合之众》里面提到,群体盲从意识会淹没个体的理性,个体一旦将自己归入该群体,其原本独立的理性就会被群体的无知疯狂所淹没。结群后,由于人多势众,个人会产生一种幻觉,感觉自己力大无穷,不可战胜,好像没有什么事情是办不到的。

由此可见,要让一个人失去自我意识,那你就得以群体意识去代替它。

那在战场上老辣的军事主帅是怎样做的呢?

首先,将帅得用尽九牛二虎之力,让每一位士兵,特别是看不到后排队友的排头兵,意识到自己身在一个无所不能的群体之中。而要让群体意识湮没他们,就得让他们有着和群体统一的步调。

这时候,乐器——鼓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

《孙子兵法》云:“金鼓者,所以一民之耳目也……使勇者不得独进,祛者不得独退,此用众之法也。”古代打仗,用鸣鼓的方式,当作军事指挥的信号,同时也是维持进攻秩序的有效方式。

冷兵器时代,求第一排士兵心理阴影面积,他们是如何忘却自我的?-13.jpg

古代军队是有一套完整的乐器指挥系统的。《周礼·大司马》提到“王执路鼓,诸侯执贲鼓,军将执晋鼓,师师执提,旅帅执鼓鼙,卒长执铙,两司马执铎,公司马执镯”。而在打仗的时候,也会对不同级别的指挥官使用的鼓进行严格区分:将鼓的声调是“商”,帅鼓的声调是“角”,中级军官使用小鼓。这样一来,整个军队从上往下,就成为了一个和谐的整体,只要鼓声一响,没有人能够置身事外。

《尉缭子》一书还指出,古代军队还通过鼓声的不同频率,表达不同的进攻速度:一步一鼓,是要求步伐整齐地缓步前进;十步一鼓,是要求快步前进;当鼓声连续不断时,就意味着要发起冲锋了。

只要音乐节奏配合得好,鼓声一响,人身在这样的环境之中,又怎么可能还会意识到自我的存在呢?这时候主帅只需要派一个英勇的战士在前线进行示范,就能轻而易举地带动全体奋勇厮杀了,而且是不要命的那种。难怪曹刿会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了。

另外,古代战争,群体的呐喊,也对个体“自我”的震慑起了很大的作用。身在这样的环境中,人就会有一种崇高感,人的盲从、残忍、偏执和狂热,就会显现无遗。正如网上有人说的,在这样的环境中,早就杀红了眼了,哪里还会想到“死”的事情?

冷兵器时代,求第一排士兵心理阴影面积,他们是如何忘却自我的?-14.jpg

所以,音乐、节奏是古代战争中不可或缺的武器,是用来杀掉士兵的“自我”的。这样,人就彻底成为了战争的机器。

当然,这种忘掉“自我”的时间是很短暂的,仅限在战场上。所以,要维持士兵的作战能力,还得有赏赐,还得有军规等进行辅助。

谈到这里,在冷兵器时代,第一排士兵心理阴影面积几何,而他们又是如何忘却自我的,相信你已经有了答案。
TA的其他文章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精彩评论18

正序浏览
釒修 发表于 2020-4-6 08:58:34 | 显示全部楼层
 
仅以步兵平川野战为例,古时候两军对阵,第一排为“盾排手”(注意不是盾牌),盾排高大坚固,一般高于士兵身高,主要是抵御敌方弩石火箭等远程攻击;第二排为弓弩火器手,向敌方发功远程攻击;第三排为长枪手,利于远战,第四排为短枪长刀手利于贴身肉搏……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Llosa 发表于 2020-4-6 08:58: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种方阵是用来抵抗骑兵的。士兵排成方块,第一排半跪,向上举五六米的长枪,抵抗骑兵。我就想知道,第一排半跪士兵看着高大的骑兵飞速冲来时的阴影。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爱海之恋 发表于 2020-4-6 08:59:18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第一排士兵的心理阴影面积最终是多少?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笨笨猫! 发表于 2020-4-6 09:00: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般打头阵的立战功最大的,古代人比较轴。没有现代人把生命看那么重,觉得有来世转生。所以荣誉比生命重,都是抢着打头阵的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最爱钱 发表于 2020-4-6 09:01:02 | 显示全部楼层
 
从骑兵从重甲步兵阵这点来看,作者是想当然的认为古代战争了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重金属盐 发表于 2020-4-6 09:0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弓箭射出去是弧形运动的还是直线运动的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先生174 发表于 2020-4-6 09:02:1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排士兵都是拿盾牌的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fangrongxi 发表于 2020-4-6 09:02:41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这样理解不?最开始的音乐不是用来陶冶情操的,而是用于战争的目的。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西湖四海 发表于 2020-4-6 09:0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对面是骑兵的时候弓箭射不了三轮,要么射程不够,要么太近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

APP下载

专业的编辑写手交流平台

写手之家

写手之家建立于2007年,是家有十余年的老牌网站

在国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居同类网站之首

是最具权威和专业的文化类兼职网站

Copyright   ©2007-2024  写手之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写手之家    ( 湘ICP备17024436号-3 )|网站地图|湘公网安备430802020002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