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本版
帖子
用户
登录
注册
快捷登录
投稿
每日签到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写手之家
›
写手服务区
›
百家争鸣
›
为何我们如此热捧“民国学人”?
返回列表
[文学观点]
为何我们如此热捧“民国学人”?
[复制链接]
写手发布
发表于 2020-11-14 08:43:21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民国学人热,掐指算来,应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一批“出土”的民国学人突然浮出尘世。随手拈来,就有王国维、陈寅恪、吴宓、傅斯年、辜鸿铭、章太炎、黄侃、刘师培、刘文典、赵元任、容庚、梁思成、潘光旦、钱钟书等。
最有标志性的民国学人“文本”,是陆键东写了一本《陈寅恪最后二十年》着实带动了民国学人热。于是乎,一堆民国学人“故事”被发掘。比如,章太炎到袁世凯大总统府门口骂骂咧咧,无所畏惧;钱钟书数学只得了15分也能考上清华,这在今天高考是不可想象的;时任安徽大学校长刘文典竟大胆妄为,狠踢蒋介石的裤裆,包括后来他脱离西南联大,到土司那里抽大烟过瘾。好在还有很多耳熟能详的段子和故事,于是,民国学人在上世90年代开始大大地“风光”起来。
新世纪后,独立学者、作家岳南关于民国学人的三大本《南渡北归》(后增补修订为6本,近200万字),一俟
出版
,引起知识界、读书界广泛关注。
为何上世纪90年代会产生民国学人热?现在看来,我以为有如下几点:
一、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加之上世纪80年代掀起的西方文化热“退烧”,一种手足无措的情绪普遍弥漫于知识界。知识人开始分化:一部分人颓废玩世,无心问学;一部分正好赶上市场经济大潮,“转型”下海;还有一部分则躲进小楼成一统,名其曰“为学术而学术”,以安妥自己的灵魂。
二、恰恰埋头“为学术而学术”的这批人,在故纸堆里突然发现和发掘了民国学人,而且首先被发掘的民国学人,是“国学大师”。恰逢此时大力倡导传统文化和“国学”,于是乎,一拍即合。甚至还有少数人抱有名利双收的期待,何不乐哉!
三、这批中青年学人先天不足,国学功底相对薄弱,突然发现陈寅恪、章太炎等“大师”“国宝”,当然自惭形秽,眼神放光,嗣后便为之竭力阐扬光大,想来也很符合情理。
就这样,民国学人甚至民国,便被热捧起来。有两个时期曾被我们“大书特写”。1927至1937年。这段时期,学人生活相对稳定优裕,少有外来干涉,学术相对自由,成果也最丰;另外,抗战时西南联大虽极度艰难困苦,但仍薪火相传,故事不断。今人浓墨“重写”“重构”这两段时期的学人和学术活动,无形中有“放大”和“想象”成分,甚至有选择地对此蒙上一层神奇色彩。
不可否认,陈寅恪、章太炎这样的民国学术巨星,学贯中西,他们打通古今,融贯中西,尤其是在新文化运动后这个历史大背景下,他们作出“范式”意义的学术开创工作,功不可没。
但我还是要说,今天的文学哲学社会科学总体成果已远远超过民国。原因很简单,今天的学人站在他们的肩膀上,经过40多年的“恶补”和努力,才有这样的蔚然景观。
当然,我理解今人热捧民国学人所表达的一种心情,他们很大程度是对今天学术界的现状表示不满,对一些学人丑陋行状表示不屑和鄙夷。比如,当下相当一部分学人在现实利益诱惑下,丧失起码的学术品格;还有,在体制、课题、考核、晋升等过于僵硬的大棒指挥下,学术研究成了定制“商品”,甚至仅具有交换意义的“速成品”“速销品”,甚至“速朽品”,以致学人的独立人格、自由精神和人文情怀荡然无存,至少大打折扣。
好在,如今我们有民国不可比拟的学人庞大基数,应该有这个信心,总有一些那怕是极少数的学人,由于他们坚守学术阵地,以学术为业,以学术托命,最终会创造出超越前人的学术成果。事实也是如此。
为何我们热捧民国学术和学人?我以为,更多的是我们有一种焦虑,由焦虑而期待,其表现即:对当下学术体制机制不满,对一些学人丑陋行为感到痛心。
来源:文旅中国
标签:
为何
我们
如此
民国
TA的其他文章
如何做到1秒进入写作状态?
《少年的你》大数据:票房口碑、抄袭争议和社会现实
90后女作家新作涉抄袭,道歉称法律意识淡薄摘录未注明来源
湖北首次将新文艺群体纳入职称评审范围,包含网络作家
邱华栋:拥有专业知识的人可以写出有趣的网文作品
首部中国版“星球大战”小说上线
因这道期末考题 作家毕飞宇被天津中学生"围攻"了
五大关键词描绘上半年图书市场态势
相关帖子
•
书业头部直播间为何从书展消失?
•
“九鹭非香”的启示:仙侠IP为何屡出爆款?
•
谁人都如此?
•
项静:“素人写作”出圈了,他们为何能被看到?
•
我们网文圈,有属于自己的年终狂欢节
•
那些年我们看过的网文都变成短剧了吗?
•
种田文改编,为何总要掺杂宅斗?
•
主编一人12篇获奖,如此征文谈何“风清气正”
•
我们的生命本自具足——《面纱》
•
天瑞说符《我们生活在南京》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写作交流
写手发布
管理员
关注
粉丝
帖子
发送私信
收听TA
Ta的主页
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