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本版
帖子
用户
登录
注册
快捷登录
投稿
每日签到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写手之家
›
娱乐休闲区
›
文化新闻
›
网文独家|养了眼,醉了心,择业研究到如今 ...
返回列表
网文独家|养了眼,醉了心,择业研究到如今
[复制链接]
萧盛
发表于 2022-2-6 12: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有一群人,他们日以继夜地在屏幕前码字,写出了一个个动人的中国故事。还有一群人,他们敏锐地观察到了这样一个写作生态。他们放下成见,接纳新事物,跨越代际,“破圈”走进网络文学的现场。过往,不曾畏惧案牍劳形;当下,以更为宏阔的研究视野,扎实的学术功底,帮助这样鲜活的当代文学样式一点点走进历史。2022年,更多反思与灼见,都将掷地有声。
漫长岁月,陪伴网络文学理论批评成为“显学”
欧阳友权(中南大学教授,中国作协网络文学委员会副主任)
2021年悠忽而过,这一年主要致力于网络文学评价体系研究,发了一些文章。主要观点可以参考专著《当代中国网络文学批评史》,文章《传统是网络文学的“精神血脉”》等。另外张罗并主持了两个学术活动,一是“网络文学评价体系和批评标准”全国研讨会,二是“中国网络文学三十年”国际高峰论坛,希望能推动网络文学研究的发展,推动网络文学理论批评建设。
2021年印象最深刻的网络文学现象有三:一是借助建党百年的历史契机,网络文学加速走向主流化,并不断向传统文学靠拢,建党精神为网络文学树立价值航标,网络文学已日益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有生力量和新时代文学的潮流坐标;二是国家出台文件治理文娱行业乱象,网络空间“规范化收紧”,促进了网络文学行业环境的净化与优化;三是创作队伍不断壮大,文学新人不断冒头,90后、95后成创作主力军,迭代加速彰显行业活力。
作家作品方面,越来越多的网络作家突破类型小说的套路叙事,打通题材叙事壁垒,在不同领域开启类型小说“破圈”之功。例如,会说话的肘子《夜的命名术》,在科幻外衣下包裹着赛博朋克、穿越、冒险等多重元素;卖报小郎君的《大奉打更人》以多元素融合开辟出反传统叙事新路径;天蚕土豆的《万相之王》在东方世界故事之上加入年轻化幻想;95后作家天瑞说符,将“硬科幻”与“Z世代”网感话语结合,创作的《我们生活在南京》完成了硬核科幻成就唯美故事的“新科幻”实验。
网络文学发展目前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网络文学的线上经营触达止增的天花板,短视频强大的吸睛能力让文学粉丝不断流失;网络文学产业链“下游倚重”趋势凸显了IP分发的重要性,但矫治作品“魔改”和实现“制作精良”仍然是任重而道远;行业治理十分必要,但网络屏蔽词过多、“禁区”设限过密已超过对传统文学的要求,给网络创作带来困惑。
2022年的个人科研拟做好两件事:一是完成国家重大项目系列成果结项,二是完成“中国网络文学三十年”文献数据库编撰工作。另外就是常规要做的,编撰《中国网络文学年鉴(2021)》。做网络文学研究很辛苦,也很有乐趣,
网文
作品量大篇长,新作品、好作品层出不穷,还有各种榜单需要评阅,时有阅读压力。但做网络文学研究是自己的专业之事,也是喜欢的事,可谓苦中有乐,乐在其中。我从1999年进入这一领域,见证了我国网络文学的风雨历程。现在,看到一大批青年才俊在网络文学研究中展露锋芒,看到网络文学理论批评日渐成为“显学”,感到十分欣慰。
十年学科化,深化网络文学史研究
邵燕君(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学文学讲习所副所长)
2021年主要工作有两个。一是做网文史的史料工作,这个工作做了四五年了,到了收官阶段。如果顺利,2022年应该可以
出版
《中国网络文学大事年表及重要网站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和《新中国文学史料研究·网络文学卷》(上下卷,120万字,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如果能顺利出来,真是一块石头落了地。熬的时间太长了,很多朋友在问,我自己也很期望出来,好做案头工具书。在做史料工作的基础上,我们对中国网络文学的起源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引发业内热烈讨论,欧阳友权、马季等学者都发表了回应文章,各抒己见。这一健康深入的争论有利于网络文学史研究的深化。
另一项工作是编选出版《中国网络文学双年选2020-2021》。这一工作自2015年开始,列入“漓江年选”,自2018-2019改为双年选。年选工作一直由我们团队的男频主编吉云飞和女频主编肖映萱负责。他们目前已经博士毕业到高校任教,所以此次双年选由他们二位青年学者领衔。
2021年最关注的是免费模式对付费模式的冲击已经达到融合的阶段,目前的态势是“双活”。免费读者构成网络文学庞大的基座,付费部分开始向“小众”方向发展,这有利于网络文学精品化。2022年的主要计划有两个,一是在史料研究的基础上,撰写《中国网络文学发展史》。另外编辑出版《“封神者”说:网文经典作家访谈录》,这个和《创始者说:网络文学网站创始人访谈录》(北京大学出版2020)是同一系列的深度访谈,也是陆续做了几年,希望能收官。为了督促自己,今年我们在《名作欣赏》开了专栏,先一篇一篇推出,敬请关注。从事网络文学研究是完全由兴趣引导的,十年工作下来,发现也已经可以建成一个独立学科了。个中滋味,且歌且行。
谈网络小说的“爽”,要更新文体理念和研究视野
周志强(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当代审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2021年,我主要关注当代的现实主义文体哲学问题,探讨和思考了典型论的哲学真实与历史真实、数字社会的内在文化逻辑、大众文化的剩余快感,与网络文学中YY小说(YY小说的内容多为幻想的现实中不可能发生的事,借此来释放年轻人压抑的情绪)的“爽感”机制。自这一年起,立足“现实”的哲学思考,开启虚拟现实叙事研究。
对于YY小说的“爽文”现象感兴趣,尝试将“爽”与“快感”“欲望”等分开,将之视为“处在痛苦中的享乐”(Jouissance);非常关注猫腻、常书欣、紫金陈、周浩晖、何常在、唐家三少、Priest、阿彩的作品,《间客》《余罪》《长夜难明》,个人认为是网络小说的典藏作品。
我觉得目前网络文学的发展处在“常态化”时段,但是,网络文学批评却处于“过去式”的状态。人们喜欢用已有的知识话语和观看方式来理解和阐释网络小说,如用快感理论或需求层次论等来理解“爽”、用人物性格或主题设置等来理解网络故事等等。对于网络文学批评,需要更新的不仅仅是理论话语与研究方法,更需要更新文体理念和研究视野。如果没有意外,这一年将会撰写1到3篇关于网络小说的“爽”、故事型与现实指涉方面的学术论文;完成《现实主义文本剩余物》的论著,并且主编网络文学理论研究读本。
在我看来,网络文学是一种“平民启蒙”、“症状享乐”、“寓体写作”的文学形式;它对日常生活理性的固着、化不爽为爽的偏执与隐藏剩余物真实的结构,令其成为当代中国社会文化的典型表征。阐释网络文学不在于要理解网络文学,而在于要通过网络文学理解当代中国的社会意识和文化机制。
与此同时,网络文学也到了“IP写作”的时段。每个作家应该改变过去那种随写随丢的意识,有意识地创生自己世界的“元宇宙”图景:人物类、故事型和人生态,期待这三点会在未来网络文学与新的数字感知技术相结合,构造新的文化风景。
日常生活的质感,带来崭新的审美表意经验
马季(中国作协网络文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新媒体文学委员会副主任)
2021年,我的研究重点是网络文学叙事研究,《网络文学叙事探究》一文发表于《中国文学批评》。网络文学叙事是一个宏大的课题,这篇文章只是个纲要,还将深入和细化。2022年,专题研究将侧重新时代网络文学影视改编的趋势与热点。
网络文学在经历了2015年IP热之后,回归到内容为王的新语境当中,新语境主要是指网络文学对现实的关注,互联网语境下的现实关怀,以及网络作家自身与现实的关系。网络文学不再是与传统文学相对立的异物,而在全面融入中国当代文学的洪流之中。
网络文学现实题材创作经过摸索,找到了一条创新之路,没有简单承袭或模仿传统文学对现实生活的表现方式,而是有所突破,捕捉到了互联网语境下的时代感和国家意识。如《长乐里:盛世如我愿》(骁骑校)、《大医凌然》(志鸟村)等作品,以及悬疑剧《开端》(祈祷君原著改编)充分展示了网络文艺作品表现生活的精神广度和个性化特色。我将上述作品归纳为“真实环境与虚构心理空间”相结合的叙事手法。
近年来优秀的网络文学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点,在“虚拟”中均被赋予了日常生活的质感。这些作品主题鲜明、故事精彩、情感饱满、暖心提神、精神丰盈,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崭新的审美表意经验,也开启了网络文学经典化之路。
随着国家文艺政策和文艺组织的不断深化,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加上产业化经验的积累,网络文学正在朝更加理性和规范的方向发展。在创作内容上,不同门类的艺术形式相互借鉴、相互融合,极大丰富了作品精神内涵,拓展了文学表现的疆域。此外,网络文学的多文本存在方式不仅仅是商业化的IP概念,也是实现传播有效性的重要手段。如何进一步扩大网络文学的对外传播力,实现国内和国际双循环,有可能是网络文学未来的主要突破口。
在生机与危机中热情饱满,不懈努力
周志雄(安徽大学网络文学研究中心主任)
2021年,中国网络文学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网络文学评价体系与批评标准的建立,6月份在合肥和9月份在长沙举行的网络文学会议都将其设置为重要论题,《中国社会科学报》等核心报刊对其进行专题讨论;网络文学的起源问题,引发了“事件影响起源说”“网站平台起源说”和“网生起源说”的学术论争;网络文学的主流化、经典化、发展境况问题,学界的探讨集中在概念厘定、价值评判和实践路径等方面。这三个方面的代表性成果有:《网络文学评价体系的“树状”结构》(欧阳友权)、《再论中国网络文学的源头是金庸客栈》(邵燕君)、《网络文学经典化与评价体系建构》(周志雄)、《网络文学的经典化是个伪命题》(黎杨全)、《使命与钳制:中国网络文学发展境况思考》(单小曦)。
2021年,一批年轻的90后、95后网络作家迅速成长、提升,印象比较深刻的有会说话的肘子、宅猪、我会修空调、横扫天涯等。印象较深刻的作品还有爱潜水的乌贼《诡秘之主》,言归正传的《我的师兄实在太稳健了》,卖报小郎君的《大奉打更人》。网络文学的精品化道路任重道远,好作品依然匮乏。
2022年,我将继续开展网络文学评价体系建构研究、重要网络作家作品研究、中国网络文学发展史料库建设。我国网络文学体量大,现象多,研究的空间广阔,生机与危机并存。网络文学研究对研究者的要求很高,需要饱满的热情,需要开放的文学文化视野,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
从现场出发,做好“苦差事”
桫椤(河北作协网络文学中心研究员)
2021年我关注的对象还是网络文学作家和作品,我认为做网络文学研究首先要从现场出发,从阅读、分析作品出发,对现象和趋势的观察也要落实到具体的作品上来。2021年结合各类优秀作品推选、评审、研讨等活动,阅读了不少作品;写了有十几篇论文,也说不上是成果,个人的一点看法吧。我比较关注的代表性作品有《北斗星辰》(匪迦)、《长乐里:盛世如我愿》(骁骑校)、《天圣令》(蒋胜男)、《三万里河东入海》(何常在)、《廊桥梦密码》(陈酿)等。
印象最深刻的网络文学现象,一是从外部看,网络文学的社会定位发生了变化,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网络文学必须要肩负起文化责任和历史使命来。过去我们讨论网络文学的时候多谈它的市场性、消遣性、娱乐性,实际上作为文学书写,它的首要功能还应该是价值表达和思想引领。二是从内部看,精品化、主流化和国际化程度进一步提升。作品负载的价值内涵使网络文学出现了非常明显的主流化趋势,精品化程度也有了提升,海外传播的步伐加快、影响力也拓展开来。三是从作家队伍方面,“Z世代”崛起,年轻作者入行,让这个行业充满朝气,未来希望无限。
2022年的研究有两个想法:第一还是要从现场出发,对作品、作家和现象进行研究和批评;第二个不太成熟的想法是,做一些网络文学理论知识的普及工作,网络文学读者以普通人居多,但是研究界、评论界关于网络文学学理化的知识在大众层面基本上是缺失的,普及得不够,所以我想系统性地研究一下这个问题。
入行网络文学评论和研究也有十多年了,感受复杂。首先是很快乐,如果不觉得有趣味,不是对网络文学感兴趣,恐怕也坚持不下来。其次,这是个非常苦的差事,网络小说基本上都是超长篇幅,阅读量巨大。第三点,研究容易评论难,用各种学科的理论来解析网络文学现象不是个难事,而在现场针对具体作品和现象的评论是不容易做好的。文学研究和文学批评不是一回事,但在网络文学领域中这两个层面非常不容易区分,希望能看到更多从现场出发、在文学框架内研究和批评的成果。
国人蓬勃的想象力,是民族文化生生不息的证明
李玮(扬子江网络文学评论中心执行副主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
2021年,我负责扬子江网络文学评论中心的微信公众号“扬子江网文评论”,对重要网络文学评论,网络文学的重要事件、热点进行推介。其中,围绕中国作协网络文学影响力榜(2020年)开展了系列访谈、评论,引发广泛关注。
同时,我也在思考网络文学评价标准问题。与何平老师一起主持中国作协理论支持项目《中国网络文学评价体系建设》,发表评论文章《中国网络文学评价的五个关键词》等;主持“网络文学青春榜”评选,组建以各高校大学生为主要成员的评审团队,在各大网络文学网站以及其他新媒体平台遴选网络文学经典,及时介绍、发布“青春榜”。
2021年涌现了诸多网络文学精品,今年完结的有黑山老鬼《从红月开始》,沉筱之的《青云台》,伪戒的《第九特区》等,除此之外豆瓣、知乎的作品也值得关注。明显感觉到网络文学正进入新的转型期,诸多创新性的作品已经、或必然将在这一段转型期内出现。2022年开年,《开端》的热播印证了这一判断。继猫腻的《庆余年》之后,祈祷君的《开端》影视改编的成功,意味着网络文学渐渐走出大玄幻鼎盛的时期,宏大背景的设定,奇谲的想象和绵长的文化隐喻是以猫腻为代表的网文做出的重要贡献。而近两年,短小精巧的故事、脑洞新奇的设定和贴近现实的情感,则成为带来惊喜的作品的共同特点。
2022年,我将继续关注新作品、新现象和新热点,及时跟踪评论,继续推进中国网络文学评价体系建设的研究。除此之外,将对剧本杀、新媒体文展开研究。
网络文学的发展非常有活力,通过大量阅读网络文学作品,我感受到新时代中国人蓬勃的想象力,这种想象力本身就是民族文化生生不息的证明。追踪和参与网络文学发展的热点,一直让我有参与文学发展进程之感。和网络文学作家和诸多同仁的合作,也让我感到非常开心。期待网络文学健康可持续发展,创造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精品佳作。
当代人做当代人的文学批评
吉云飞(中山大学中文系(珠海)助理教授)
2021年上半年在写博士论文《中国网络文学生产机制的生成》,第一章《制作起源:中国网络文学的五种起源叙事》用力较多,在答辩前顺利发表了出来,借此参与了关于网络文学“起源”问题的讨论。下半年,和邵燕君老师共同主编了《中国网络文学双年选(2020-2021)·男频卷》,是北大网文论坛两年追读后给出的一份“书单”,也算是当代人做当代人的文学批评。
对网络文学,我最关注的是它的文学性。只是要在这一“文学精灵”最新的转世之身中,重新辨认和确证它的文学性,需要经历一场漫长而艰苦的跋涉。我主动也是被迫选择从生产机制和作品年选开始,从最基础的物质生产和最即时的文学批评起步,希望最终能够走到它的光辉的顶点——像一切时代的当代文学一样,网络文学不仅会为它所处的社会留下专属的痕迹,也在尝试对永恒之物的重新捕捉——方生方逝的我们,或许借此得以见证自身在历史中的独特价值。
2022年最重要的计划是,与邵燕君老师及肖映萱和李强两位同门共同完成《中国网络文学发展史》的写作。于我而言,这是博士论文未竟工作的延续和再来,期望也会是对它的一次提升。在生产机制的研究告一段落后,我将开始为从类型角度进入网络文学做比较正式的准备工作。这会以三年或五年为期,足够幸运的话,最后的成果将是一本小书。虽然笔下尚无一字,倒是先拟好了书名:《现在的梦——中国网络小说类型谈》。
我很感激网络文学,也很幸运能走上网络文学研究之路。我是从小读网文长大的孩子,从初一算起已有16年,以字数计,大概看过十亿字以上吧。如今,我可以很确信地说,因为梦到过一个不同的世界,所以我成为了一个更好的人。还要感谢邵燕君老师的引领。她在我选择人生志业的关头,使我意识到,网络文学给了我很多,因此我也对它有责任,更手把手带我练好基本功。当然,说到底,网络文学研究给了我不断去满足、认识和更新自我的契机,使我对时代、文学和自我有了更整全的爱欲。这条从类型到整全的路上有真正的愉悦,让惫懒的我有力量走得再远一点,也让一贯不合群且悭吝的我,愿意将路上的些微所得分享给所有人。
本文来源:中国作家网
编辑:刘雅
二审:王杨
三审:陈涛
标签:
网文
独家
养了
醉了
择业
TA的其他文章
优化网络文学生态的几点思考
千年不敢挖的真相:秦始皇陵实存 “水银江河”
时代感与90后的写作
冷观自媒体出书热:“鸡汤”喝多影响消化吸收经典
重复出版愈演愈烈,一个“福尔摩斯”三年出了580种
小人书里藏着童年记忆 潘家园连环画开卖了
“荒野求生少年生存小说”简体中文版续新篇
阿里文学开放60部IP持续加码精品内容输出
相关帖子
•
从拒稿到热销:网文投稿全攻略,助你一跃成为人气作者月入十万!
•
AI入侵网文界,失业后写网文这条路也被AI堵死了?
•
一边写网文,一边签影视:阅文集团女频征稿
•
网文20年十大都市小说排行榜 网络文学已经走过了20个...
•
重庆女娃儿坚守11年成为全职网文作家
•
速通流程攻略,新人如何赚网文的第一桶金
•
网文热潮下,大学生写作真能实现文学梦?
•
网文的爽点有哪些?怎么写才能更爽?
•
百万收益网文大佬:新手小白如何利用AI开始创作第一本小说
•
网文快评 | 南山《寻找金福真》:女性如何在世界之窗中窥见自我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萧盛
管理员
29
关注
125
粉丝
2523
帖子
发送私信
收听TA
Ta的主页
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