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处于一种用「直觉」来写小说的阶段时,想法和情节往往很模糊,让人不知如何下笔。
这个时候,我建议可以从「写」人物开始,将你脑海中的人物设定写下来,并且不断丰富他的人设,追究他的想法。
之后,以人物的冲突作为主要矛盾,找到自己小说的主题。这样就可以明确核心的故事情节。在此基础上,展开具体的情节,将脑中的情节铺陈纸上。
人物的刻画方法
美国知名写作教练拉里·布鲁克斯告诉我们:故事里的人物是可以设计的,通过掌握人物刻画的七大变量,并将它们置于三维空间里,你就能得到一个立体、丰富的人物。
很多时候,我们是凭感觉来创作人物的,这样的「直觉型人物」通常是模糊的。
第一部分:人物刻画的七大变量
一、形象和个性
你的人物外貌是怎样的?她的头发长还是短?喜欢化妆还是素颜?他有什么习惯或怪癖吗?她经常去哪里?喜欢什么食物?等等。
你可以试着给你的人物画一幅肖像图,并由此展开对它的个性的联想,然后记录下来。
二、故事背景
想想你的人物从哪里来?他身上曾经发生过什么事?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你要通过去想象人物的经历来把人物立起来。
三、人物弧线
一个好的故事,人物必然是变化的、发展的。而人物弧线就是由人物变化的关键节点组成的。
简单来说,从塑造人物的心魔开始,到主人公最后征服心魔为止,整个过程就构成了人物弧线。从温顺变得大胆,从懦弱变得勇敢......
当然,这个变化不是一下子发生的。
因此,人物弧线的主要内容就是人物处事方式的改变。
比如《夏目友人帐》中,夏目由一开始见到妖怪就跑,到后来可以倾听妖怪的故事,甚至不断帮助妖怪完成心愿,一步一步,突破了人与妖两个世界之间的界限。
当你为人物设置了一系列障碍,并促使他行动,经历了种种事件后,人物有所改变、成长,这时候,你的人物弧线就形成了。而这部分又包括了四个小方面。
1、心魔:
每一个好故事都会呈现两个层次的冲突,一种是阻碍主人公前进的外部障碍,另一种是主人公的内心障碍。
主人公的内心障碍就是心魔。
从外人看来,这个内心障碍也许很微不足道,但它却成为阻碍主人公行动,构成主人公价值观的重要部分。
心魔可大可小,比如夏目的「不想让人知道自己看得见妖怪」是一种心魔,而从天而降的一笔遗产也有可能成为心魔。
只要是在故事中阻碍主人公前进的障碍,都可以成为主人公的心魔。
这一点很关键,因为在关键时刻,阻止人物采取行动的,往往就是他的心魔。而人物最终是否战胜了心魔,是推动故事发展的主要动力。
2、世界观:你的人物有着怎样的世界观?或者说,他认可和接受的信仰体系和道德指南是什么?
3、目标和动机:想想是什么驱使你的人物作出决定并开展行动,他的欲望是什么?
4、决定、行动、行为:你塑造的人物的所有一切都取决于这个最终的变量,同时,人物的行动、行为和决定也是其它变量产生合力的结果。
对于任何一个写作者来说,以上七点都是非常有价值的工具。
在实际创作中,你不一定会把这七大变量都体现在故事里,但当你在构思人物的阶段,对人物思考的越全面,你的写作就越容易展开。
你可以对照着七大变量去给人物画像,写人物小传,甚至以人物的口吻记日记,这些都是帮助你深入思考人物的方法,从而让人物从纸面上活起来。
除了这七个具体的可参照方面之外,「活」的人物往往是立体的,三维的。
第二部分:人物的三维空间
人物的一维空间就是外表特征、怪癖和习惯,它展示了人物的外貌和行为。
实际上,一维空间要表现的是人物如何看待自己以及希望别人如何看待自己。
人物的二维空间对应的七大变量就是故事背景和心魔。
当人物开始行动时,就进入了二维空间。读者会了解到人物为何要做出这样的选择,有这样的行动。
二维空间是故事讲述的真正内容,因为他通过展现人物的故事背景和心魔,播下了让读者产生共鸣的种子。
在二维空间里,作者应该尽力展现故事背景,展现事件发生的过程,揭示隐藏在一维空间背后的意义。
人物的三维空间对应的七大变量是行动、行为和世界观。
在三维空间里,人物做出了行动,他攻克了心魔、战胜了自己,并发生了改变。完成了对于「人物到底是谁」的回答。
塑造人物的关键词是融合。
无论是人物的七大变量,还是人物的三维空间刻画,都不是僵硬的公式。
人物的七大变量提供给你的是思考人物、让人物活起来的七个维度,你可以通过给人物画像、写人物小传的方式构思人物。
而人物的三维空间是帮助你构思人物与情节,去思考人物在故事中如何行动起来的方法。
如何突出主题
电影制片人萨姆·戈尔德温曾经说过:如果你想传达信息,发个电报看看。
这句话,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主题这个话题。
主题其实只是一个总体思路。你的主题可以开门见山,也可以含蓄隐晦,但当故事结尾时,人们总能感觉到这个故事要传递的信息。
根据主题可以将故事分为两类:一类是主题先行,你的主题无处不在,体现在人物和整个故事架构中。
比如,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人可以给毁灭,但永远不能被打败」,老人的形象就是主题的化身。
另一类故事是叙事先行,作家精心雕琢人物的生活经历并由此表达出特定的主题。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