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本版
帖子
用户
登录
注册
快捷登录
投稿
每日签到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写手之家
›
娱乐休闲区
›
文化新闻
›
发行10w+,豆瓣9分,这本新人新作一开始也被拒绝过 ...
返回列表
发行10w+,豆瓣9分,这本新人新作一开始也被拒绝过
[复制链接]
写手发布
发表于 2024-10-18 18:50:10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截至2024年10月,《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累计印数已达10万册。对于一位新人作家撰写的原创纪实类文学作品而言,在当下市场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瞩目,堪称2024年
出版
新书中的一匹黑马。该书真实记录了陕西高校教师杨素秋挂职期间建设区图书馆的曲折经历,自2024年1月由上海译文出版社“译文纪实”系列出版以来,便常居豆瓣社会纪实图书热门榜,并于今年4月获得新周刊刀锋图书奖·年度好书奖,同时输出了韩语版版权。然而这样一本书,也曾被出版社拒绝过。在累计印数达到10万册的节点上,回顾编辑初见这本书的惊艳和作者五易其稿的出版历程,或许取得的所有成绩,都绝非偶然。
《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上市后,豆瓣评分一度高达9.5分,这意味着第一批读者基本都打了5星。作者杨素秋说:“读者热情远超我预期。也许这和题材有关,他们读到那些‘抗争’的部分,那些我欲说还休反复删减的部分……我知道,溢出来的分数,是他们为正义投的票。”
《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是一本什么题材的书呢?它讲述了陕西科技大学的一名文学老师杨素秋,到西安市碑林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挂职任副局长这一年的经历,重点记录了碑林区图书馆从无到有的建设过程。
作为一个书生,这是杨素秋第一次踏出象牙塔。她说:“(我)不是想做官,是想了解社会。我这个人太书呆子了。”这辈子除了教书,还能为社会做点什么?作为文旅局的副局长,她分管四个科室:文化科、文化馆、旅游科和规划中的图书馆。挂职前,杨素秋料想不到,建一座区图书馆居然会遇到那么多困难,她也没想到,为百姓实实在在选一些好书,居然也会遇到阻碍。
杨素秋在碑林区图书馆(图/宋璐 摄)
杨老师把这些写进了这本书里,引发了读者广泛的共鸣,才有了豆瓣9分的高分。然而这部作品,最开始也不是家家出版社都想出版的。
新人作者的第一本书就是开盲盒
《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是杨素秋老师的第一本书,也就是说,对出版社和读者来说,她都是一位新人作者。没有知名度,没有以往数据可以参考,判断这个选题能不能做,只能依靠手上现有的资料。
发现这个选题公共价值的,是行距版权代理公司的毛晓秋老师。我看了简单的资料,有内容介绍和十篇左右的样章,没有目录,内容大致是这样的:
作者简介
杨素秋,80后,文学博士,陕西某高校教师,2020年挂职西安碑林区文旅局副局长期间,受命筹建该区图书馆,精选一万种最受大众读者欢迎的图书,获得央视新闻周刊、腾讯谷雨工作室的关注和报道,被誉为“公共选书人”。
内容简介
一个文学博士到政府挂职,如何一砖一瓦搭建公共图书馆?遇到了什么样的误解、阻力,并如何对抗腐败?一万本精挑细选的书目背后,汇聚了多少爱书人的阅读史?数十名知识分子和专家,如何浓缩和筛选自己的阅读经验,为图书馆贡献诚意?一座小小的图书馆,会为群众的阅读生活带来怎样的改变?他们还对公共文化机构怀有什么样的期待?
如今的内容简介与最初想写的内容之间还是有差别的,写作质量也没有现在这么高。但对我判断这个选题来说,也基本足够了。我翻看了当时的聊天记录,我说:“晓秋,我喜欢这个老师的文章,看看能不能放进译文纪实。”
有趣的是,译文社和同集团另一家兄弟出版社同一天开选题会讨论这本书,译文社通过了这个选题,而兄弟单位放弃了。对方放弃的理由我不知道,但我们通过的理由非常明确:1)为人民选书是一件正能量的事情,值得出;2)丰富“译文纪实”产品类型,好的原创作品太少了。
而促使我当下就决定做这本书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杨老师的文字太美了!做书这么多年,我见过很多书名听起来很有意思但整本书的质量差强人意的选题。但阅读杨老师的文字是一种享受,我判断,最后的成品不会太差。
半年后拿到书稿,果不其然,“成了!”
上市后读者们的反响也持续证明了这个选题的价值。
好书稿是一遍一遍修改出来的
数次改稿,这点对于出版工作而言似乎完全不值得拿来说,毕竟连余华的作品都有半本书被修改的经历,何况一个新人作者呢?但《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不太一样的是,这个修改完全是作者自发的。她在后记里说:“这本书在初稿之后一共删改五次。”删改,既有话题稍嫌敏感,要把握尺寸的原因,也有杨素秋老师对文字要求过高的原因。
杨素秋在西安碑林区文旅局挂职时的办公室
2023年5月,杨老师把她的第五稿交给我,我开始动手处理。9月,我新建了名为“最后一次修改”的文件夹。这才算正式进入编校阶段。
到校样阶段,每一个校次杨老师都要过目。我再三提醒她,硬伤可以改,觉得写得不好的地方就不要大动了。杨老师做了一遍非常细致的修改,这里加一个字、那里减一个字,做到了不动版的“全文修改”。
书出版后,杨老师说:“书拿到手后我几乎都没看,你知道为什么吗?不是因为看自己的文字看吐了。”我完全猜不到,她公布答案:“因为我每看一页都觉得有几段可以写得更好……实在受不了就干脆不看了。”
封面不是用来“撒狗粮”的
《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上市之后,有熟悉我们社的读者晒出了版权页,曰:“有人撒狗粮了。”因为上面印着:
责任编辑:刘宇婷
摄影:杨铭宇
我回:“这是撒狗粮吗?这明明是贫穷的编辑在发挥主观能力性啊。”
说起来,似乎每本书都有自己的“卡点”,《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的选题过得顺,书名也没有被强硬要求修改,文字的编辑工作也顺得不得了,但,封面环节却卡住了。
“译文纪实”书系有统一的风格,封面必须是一张真实的照片。最初我想得简单,既然建设西安碑林区图书馆,那拍一张图书馆的照片就好了嘛。我原以为这本书的封面是最容易的。事实证明,越觉得简单的事情,往往越难。碑林区图书馆建在地下,地上只有一个招牌,只用这个招牌的话,看起来跟一张随手拍的旅游照没区别,用来做封面,吸引力不够。
换思路,我开始寻找大家心目中的“理想图书馆”的照片。翻图库的时候,我惊觉,书店比图书馆美多了,这几年各地如雨后春笋般的“最美书店”没有白建。起初,我看中一张杭州图书馆的照片,透明的玻璃,远处的桃花,近处的看书人,构成了一幅对图书馆的绝美想象。主任看了后说:“与事实不符,你别忘了,你的图书馆是建在地下的。”
碑林区图书馆入口处(图/宋璐 摄)
再换思路,我开始思考图书馆的意义是什么。是公共性,是知识在不同读者之间的流动,我能想到体现图书馆这个特性的,是一种古老的物件——借书卡。但是,现代化建设的车轮滚滚碾过,借书卡已经被时代抛弃了,现在的年轻人未必见过这个东西。我甚至在图库里找了一圈,都没有找到合适的照片。所以,到底要不要用这个元素呢?如果要用,还有一个问题:既然不多见,我去哪里找?
我把这一想法告诉杨素秋老师,也说了我面临的困难。杨老师当下就觉得这个想法非常好,她说她来帮我解决困难。珍贵的4本资料书被层层包裹后,从西安快递到了上海。她再三叮嘱,可不能丢啊,这都是珍贵的历史资料。
东西有了,摄影师在哪里?摄影师在隔壁科室。同事兼老公杨铭宇日常喜欢拍照,我没有预算请专业摄影师,那就他吧。前后一共用了两天,在世纪出版集团园区里到处找地方拍,好在,总算拍出了可以用的照片。
两个封面设计,一张是主任和杨老师喜欢的,照片上有四本书;一张是我喜欢的,出镜的是我的肥手。杨老师给40多位朋友和同事看了之后,令人惊讶的是,全部投票都给了现在这张。显然,大家都接收到了封面想要传达的信息。
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杨素秋老师的博导王尧教授在推荐序中写道:图书馆一旦被建造出来,便照亮了热爱阅读的心,这样的光芒不会轻易消失。一本书一旦写出来,就有无数的读者去解读。书中并没有回答“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这个问题,它留待各位读者通过阅读后自行思考。
营销为好内容赋能
《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能在当下的图书市场环境取得不错的成绩,不仅得益于优秀的文本内容,及时的营销动作也助力良多。
苏州诚品书店活动现场
围绕本书和作者杨素秋的特点,译文社策划了丰富的营销活动,与上海图书馆、中科院格致论道讲坛、澎湃新闻、三联生活周刊行读沙龙、知乎盐club新知青年大会、南京先锋书店、茑屋书店、诚品书店、中图网、中国盲文图书馆等合作了不同形式的读书沙龙、讲座活动。《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以及杨素秋的个人故事被新华社、央视《新闻周刊》、人物、新周刊、南方人物周刊、第一财经、三联生活周刊等众多媒体报道,入选多个好书榜单,广获好评。同时,在视频号、小红书、B站、微博、播客、公众号等多个平台均有爆款内容产出,直播带货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本书的故事也引发了图书馆从业人员的关注和讨论,各地图书馆人不仅热情地阅读和讨论本书,还为本书撰写书评,在公众号发布相关文章,作者杨素秋曾与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苏州图书馆等地的同仁做讲座交流,引发了关于图书馆的选书、馆配等问题的积极讨论和正向推动。
西安碑林区图书馆碑帖专区(图/宋璐 摄)
可喜的是,9月25日,爱奇艺发布2024—2025年度片单预告,《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将改编为原创短剧集《决战!图书馆的夏天和秋天》(暂名),由爱奇艺灵犀工作室制作,走轻喜剧路线。目前该剧作处在编剧阶段,计划拍摄12集,于2025年开机。
行距经纪人毛晓秋说:“杨素秋以鲜活生动的挂职实践和文字表达,极具现实感和公共责任感的创作议题,使文学与阅读重新回归大众视野,使心怀百姓、众生平等的士大夫传统得到有力流传。”
刀锋图书奖的获奖词这样写道:“当爱书人的梦想遭遇现实,守住‘最后的阵地’,就是守护对阅读的信念。”读者被杨素秋的真诚和做事的热情所打动和激励,在书中,“理想主义竟然赢了一次”!而在现实中,这样一部作品获得市场广泛的认可,何尝不是另一种理想主义的胜利?
一审:谭睆予二审:张艾宁三审:黄 璜
END
-出版人原创文章 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TA的其他文章
夜读丨永远不要抱怨没有时间读书
周晓枫:生活中我挺怯懦的,但我写作挺无畏的
雷达:长篇小说具备这四条,才够得上茅奖水准
写手圈的注册会员可以直接登陆
疫情期间数字文化“逆势起飞”,网文迈入“出海”新时代
一线IP全失灵?影视改编市场开启从“星”定制时代
用饭圈心态追作家,你注定会失望
一文看懂短剧产业链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写手发布
管理员
关注
粉丝
帖子
发送私信
收听TA
Ta的主页
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