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张翎:文学是永远不会枯竭的

[复制链接]
写手发布官方 手机认证 发表于 2018-10-23 17:06: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新华网北京10月23日电(记者 刘佳佳)近日,作家张翎的中篇小说精选集——“生命力”三部曲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因为在我的作品中塑造了许多在大动荡大起伏的年代里,靠着坚韧的力量活下去的女性角色。所以,出版社把它称为‘生命力’三部曲。”张翎这样解释新书名字的由来。
129977368_15402568134871n.jpg
  “生命力”三部曲由《余震》、《胭脂》、《死着》三本书构成,其中《胭脂》为其最新创作的小说集,《余震》是作者同名小说热销近十年之后的首次再版,《死着》则是对当下题材崭新、细致而大胆的尝试。

  作为常年旅居国外的华文作家,张翎第一次引发公众的集体关注,还要追溯到2010年电影《唐山大地震》上映时。《唐山大地震》是根据其小说《余震》改编的灾难片。在此之前,出于对文学的热爱和儿时就想成为作家的梦想,张翎一直坚持在做听力康复师的业余时间里进行文学创作,她的小说也曾多次获得两岸三地的一些文学奖项。然而,最终让更多人知道她却还是因为《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

  影视作为一种传播方式更为广泛的艺术形式,在人们的文化生活中开始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一部好的文学作品有时候是通过影视改编才让更多人知晓。关于文学与影视及其他艺术形式的关系,张翎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她认为,文学是一切文创产品的源头,无论是话剧、音乐剧或是影视剧集,它的根都是在文学创作上。出版社依然对纯文学的作家感兴趣,依然关注原创作者,是因为大家心里都明白一个道理:文学是不会死的。“阅读市场萎缩,纸质书的市场越来越小是一个全球范围内的现象,这也是因为现在可供人们娱乐的东西越来越多。尽管文学的受众可能在很长的一个时间段里都没有影视作品火热,但是我觉得,文学是永远不会枯竭的。”张翎说。

  回忆起《余震》的创作过程,张翎说这其实是一次飞机延误促成的美丽意外。在机场候机时,她看到一本有关唐山大地震亲历者记的书,其中的一些故事和小孩的回忆,给了她灵感,促使她提笔写下了这个故事。虽说灵感来了挡也挡不住,但张翎认为,并不是所有的偶然灵感最后都会成为成品。在调研的过程中,很多时候可能就慢慢失去了兴趣。总体来说,写作是一件耗费时间耗费心力的事情,能否专注下去也是成功的关键所在。而一个作家是需要想象力的,因为“一个人写作的技巧可以学习,想象力却没有办法学习。”

  多年的听力康复师工作让她接触过许多上过战场的退役老兵。尽管听过许多悲伤的故事,张翎却依然可以从容写作,并没有将太多的悲伤情绪带入自己的生活。张翎说:“我会常常用医学的角度来看待写作。一个医生如果把太多的个人同情心带到医学判断里面,他就无法成为一个好医生。我觉得作家也一样,创作的这一部分跟你的个人生活要有适当的切割。”

  在张翎的众多作品中,“战争”和“灾难”一直是她钟爱的主题,确切的说,她更喜欢探究人在绝境中的韧性和力量。“在小说中,我塑造了许多坚韧的女性形象。虽然生活的本质是严酷的,是冷的,但是它中间又有很多温暖的点。我特别同意罗曼罗兰的那句话: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旧热爱生活。”张翎说。

TA的其他文章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

APP下载

专业的编辑写手交流平台

写手之家

写手之家建立于2007年,是家有十余年的老牌网站

在国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居同类网站之首

是最具权威和专业的文化类兼职网站

Copyright   ©2007-2024  写手之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写手之家    ( 湘ICP备17024436号-3 )|网站地图|湘公网安备430802020002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