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本版
帖子
用户
登录
注册
快捷登录
投稿
每日签到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写手之家
›
娱乐休闲区
›
文化新闻
›
对话科幻圈人士:先给观众看特效 再慢慢培育市场 ...
返回列表
对话科幻圈人士:先给观众看特效 再慢慢培育市场
[复制链接]
写手发布
发表于 2019-2-14 11: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流浪地球》火了。它的火爆,让很多人笃定,呼唤了多年的“中国科幻电影元年”,这次真的来了,科幻圈人士对此怎么看?南方日报特邀科学家、科幻作家、科幻创作研究者,展开了一场跨界对话。
本期嘉宾
李 淼:物理学家,中山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研究院院长
林天强: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副院长,科幻创作研究者
孙俊杰:科幻作家
拍科幻片缺的是信心吗
南方日报:国产科幻电影IP炒了几年,但基本没有作品激起水花,问题出在哪里?
李淼:其他作品都没有达到这个水平,《流浪地球》的视觉效果以及讲述故事的方式都是非常成功的。特别是视觉效果,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林天强:我认为国产科幻电影成为“爆款”的关键,是信心、生态、资源、制作、营销。没有收获很好反响,一定是这五个因素当中某个或某些因素没有做好。例如在硬核故事、制作工艺方面,影片没有科幻感;又如业内外没有建立中国科幻的信心,当东方脸以主角身份出现在科幻片中,大家会不适应。
孙俊杰:我们缺的不是技术、剧本,在《流浪地球》之前,我认为最缺的是信心。资本市场对于科幻作品,特别是重工业严肃题材的科幻电影能不能够得到市场的认可,有非常大的怀疑。不但投资方怀疑,一些科幻小说的创作者甚至普通观众都非常怀疑。没有这样一个成功的先例,以至于整个圈内人感觉都非常悲观,这就导致了恶性循环。
拍出来先满足中国观众
南方日报:大家谈到拍科幻片,经常会强调本土化,您怎么看?
林天强:科幻电影是基于科学想象之上的电影创作,科学是一个共同体,没有东方科学和西方科学之分,拍科幻片同样没有东西方差别。这次最大的区别就是主创不同,操盘手换了。
刘慈欣小说里所建构的世界,不分中国或西方科幻。郭帆导演改编后的故事,同样没有东西方差别,是灾难中成长的经典的英雄故事设置,电影也突出了拯救地球过程中的国际合作。希望今后科幻片也没必要强调这是中国的科幻片,中国人能够拍给世界看的科幻电影,当然还需要一个过程。
孙俊杰:郭帆导演受访时说,他拍出来的东西要先满足中国观众。想想很有道理。有很多美国大片为讨好中国市场,安排了中国人的角色,但多是没有情感的科学家形象,说着生硬的普通话,这样的“国际化”没有必要。在我们的科幻片当中,可以去大胆畅想,去呈现。至于人性,归根结底是共通的,所以我觉得不必太过计较国际化的问题。
打破类型题材的相对固化
南方日报:若从大环境角度分析,如何解读《流浪地球》的爆红,它对中国电影带来怎样的影响?
林天强:首先,提振了信心。之前鉴于没有成功先例,从投资方到制作者、观众,对中国科幻电影都相对谨慎,《流浪地球》之后,创作者可以挺直腰板说,中国可以做科幻电影,而且是硬科幻电影。第二,改变了产业生态。中国电影产业发展迅速,但不管类型题材还是利益结构都相对固化,没有给科幻留出足够的空间,《流浪地球》形成的效应是资本会认可中国的科幻类型,电影生态、利益结构、资源分配都将发生变化。这会进入一个良性循环。很多科幻圈朋友说,《流浪地球》至少给科幻领域带来五年的好年景,要抓紧这个机遇,多出作品,快出作品,要出好作品。我也说过,《流浪地球》是中国电影工业升级换代的一个仪式,重工业电影时代到来了。
南方日报:近年,科幻热兴起,就电影来说,也从以往的“回望过去”(古装武侠片),到现在的开始“面向未来”,您怎么看这样的变化?
孙俊杰:我觉得这与国家的经济和科技发展息息相关。我国在经济文化等领域都蒸蒸日上,大家充满了豪情壮志,才会在社会上产生一股对未来充满憧憬的“科幻热”。
拍科幻片切忌一拥而上
南方日报:“中国科幻电影元年”真的来了吗?
李淼:我非常肯定这点。我相信它会带来一批科幻大片的出现。影视圈和资本方看到《流浪地球》这么成功,很多人都跃跃欲试了。
林天强:“科幻电影元年”本应是史论概念,不管是电影史或者科幻史。在我看来,近年所谓“元年”是被当做一个营销手段或是吸引人眼球的方法。是不是“元年”,要看未来是否连续出现好作品,资方是否持续投资拍摄科幻。而当我们非常扎实地基于科学地关心未来、讨论未来,讲述面向未来的故事的时候,哪年是“科幻元年”也就不重要了。
孙俊杰:科幻小说是最难改编的题材。我们在历史、武侠、玄幻等题材有很多积累,但大家不知道怎么去做科幻。《流浪地球》给我们开了一个好头,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流浪地球》的成功,不仅在于影片本身,更在于培养了非常多的从业人员,也积累了很多的素材,从这个意义上,确实可以说是“中国科幻电影元年”。我担心的是,《流浪地球》让人产生不切实际、非常美好的幻想。万一在一两年内没有好的作品出来,大家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我希望尽量调低期望值,拍摄科幻大片真的不是那么简单的事。不要一窝蜂去拍科幻片,希望与热爱科幻、志同道合的人合作,潜心去想怎么把最精彩的东西呈现出来。
南方日报:如何进一步提升国产科幻片的品质?
李淼:除了《流浪地球》这样以视觉效果以及故事取胜的电影,我还希望出现像《黑客帝国》《2001太空漫游》这样更有思想深度的优秀科幻电影。我相信,像《流浪地球》这样的电影以后会出来好多部,但是要有一定的思想可能还需要一定时间去沉淀。
林天强:希望借着科幻电影的东风,更多国产科幻片能得到资本的支持,把《流浪地球》系列打造成功,同时推动中国故事、中国神话、中国传说的科幻化。
孙俊杰:科幻电影和小说的创作差别非常大。小说可能更多地探讨人内心的纠结,但对科幻电影,观众还是更想看到波澜壮阔的大特效、大场面。所以我觉得我们的创作者在目前这个阶段要尽量收敛一点自己内心的一些科幻想法,尽量把最好的画面,最火爆的东西提供给观众,再把这个市场慢慢培育起来。(记者 刘长欣 毕嘉琪 王腾腾)
■链接
广州一中校友是《流浪地球》的编剧之一
从中学起就迷恋“非现实”
《流浪地球》作为国产科幻电影,以现实世界作为入口,对未来展开了看似离奇而又合理的想象,不仅将科幻小说成功搬上荧幕,还以全新虚拟的“世界观”征服了观众。据悉,《流浪地球》由8人编剧团队完成,其中就有毕业于广州市第一中学的广州80后编剧严东旭。近日,南方日报独家采访严东旭,揭秘电影背后的创作过程。
《流浪地球》是一部目标明确的商业科幻大片,因此需要更多核心创意人员去确保整个故事的创意,保证每个剧情点都经得住市场考验。严东旭说,编剧团队在修改每一稿时,基本上每一句对白、每一个场景描写都会经历一次迭代。创作过程中也使用了“科技手段”,引入一个专门的编剧软件来支持线上协作,不仅能统计各个角色的对白、统计场景的数量和日夜场时间,给我们提供辅助工具去画出不同角色的情绪曲线,从而让剧本的最终呈现更加科学。
“科幻编剧”是如何炼成的?严东旭坦言,对年轻的一代来说,生活里本身就已经有了科幻的土壤,能从不同的动画片、电影中获得无穷的想象空间。在广州一中读书期间,严东旭把各种文学作品读了个遍,包括金庸所有的武侠小说、玛丽·雪莱的《科学怪人》等科幻小说。“在此之前,我的底子更多是从看希腊神话和中国神话得来的,我从很小就开始看这些跟现实脱钩的东西,被这种五彩斑斓的幻想世界吸引,所以一直钟情于非现实主义的领域。”来源:南方日报
标签:
对话
科幻
人士
观众
特效
TA的其他文章
只有一个刘慈欣,这一波中国科幻热可持续吗?
苏童:好电影是给原著作家的珍贵礼物
中国网络小说到底“走出去”了没有?走到哪儿去了?
女频玄幻文有何不同?“升级打怪都拖家带口”
邱华栋:文学写作只有写得非常好才能“出道”
生物学硕士做推理小说编辑的12年,不疯魔不成活
雪山白术:一部爆款16万稿费 写书五年的98年小伙开挂秘诀!
《鬼吹灯之巫峡棺山》开机,经典IP改编再出新招
相关帖子
•
200元/千字 | 「科幻文学」全国征文
•
70-100元/千字 |《科幻世界》杂志,长期征稿
•
《科普时报》“科幻微小说”栏目,全国征稿
•
第四届「贺财霖科幻文学奖」征文启事
•
《三体》带来的科幻春风,还能吹拂多久
•
《三体》何以成为国际顶流?科幻界资深编辑对谈剖析
•
誠招科幻小說寫手
•
IP选角矛盾:男频网文,为女性观众服务?
•
从《田耕纪》到《我的花园》,观众到底有多喜欢乡村田园
•
中国网络科幻文学创作扶持计划(2023年度)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网文收稿
写手发布
管理员
关注
粉丝
帖子
发送私信
收听TA
Ta的主页
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