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本版
帖子
用户
登录
注册
快捷登录
投稿
每日签到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写手之家
›
写手服务区
›
历史文化
›
三更造饭、午时斩首……这都是几点的事儿? ...
返回列表
[风俗]
三更造饭、午时斩首……这都是几点的事儿?
[复制链接]
¢渐行、渐远
发表于 2017-2-20 20: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假如穿越剧看多了,一不小心穿越去了古代,那又该如何分辨时间呢?今天我们就和大家聊一聊古代的计时单位。现在我们依据时、分、秒就把一天24小时分清楚了,虽是“舶来品”,但也实用。不过我们还是有必要好好了解一下我们自己的计时单位:时、刻、更、点。
三更造饭、午时斩首……这都是几点的事儿?
打更是古代民间夜间的一种定时报时的做法,类似于现在巡夜的工作。更夫通常两人一组,一人手中拿锣,一人手中拿梆,打更时两人一搭一档,边走边敲。打更人一夜要敲五次,每隔一个时辰敲一次。
时
时亦指时辰,古时一天分12个时辰,采用地支作为时辰名称,兼有古代的习惯称法。依次是: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
顾炎武《日知录》载:“自汉以下。历法渐密,于是以一日分为十二时,盖不知始于何人,而至今遵而不废……曰夜半者即今之所谓子时也,鸡鸣者丑也,平旦者寅也,日出者卯也,食时者辰也,隅中者巳也,日中者午也,日昳者未也,哺时者申也,日入者酉也,黄昏者戌也,人定者亥也。一日分为十二,始见于此。”
三更造饭、午时斩首……这都是几点的事儿?
自北宋始,每个时辰分为“初”、“正”两部分,将十二个时辰为二十四部分。接下来给大家分别列出十二时称的对应时间表:
子时
23:00 – 01:00
子初
23:00
夜半
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
子正
00:00
丑时
01:00 – 03:00
丑初
01:00
鸡鸣
又名荒鸡
丑正
02:00
寅时
03:00 – 05:00
寅初
03:00
平旦
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夜与日
的交替之际
寅正
04:00
卯时
05:00 – 07:00
卯初
05:00
日出
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
升起的时间
卯正
06:00
辰时
07:00 – 09:00
辰初
07:00
食时
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
即吃早饭时间
辰正
08:00
巳时
09:00 – 11:00
巳初
09:00
隅中
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
巳正
10:00
午时
11:00 – 13:00
午初
11:00
日中
又名日正、中午等
午正
12:00
未时
13:00 – 15:00
未初
13:00
日昳
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
未正
14:00
申时
15:00 – 17:00
申初
15:00
哺时
又名日铺、夕食等
申正
16:00
酉时
17:00 – 19:00
酉初
17:00
日入
又名日落、日沉、傍晚
;太阳落山的时候
酉正
18:00
戌时
19:00 – 21:00
戌初
19:00
黄昏
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
,此时太阳已落山,天将黑未黑,
又称黄昏
戌正
20:00
亥时
21:00 – 23:00
亥初
21:00
人定
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
,人定即人静
亥正
22:00
刻
三更造饭、午时斩首……这都是几点的事儿?
漏刻是古代最重要的计时工具。漏,指漏壶;刻,指箭刻,即由漏壶水面的高低,通过箭刻的标度米标来标示时间。
古代使用漏壶计时。最初,人们发现陶器中的水会从裂缝中一滴一滴地漏出来,于是专门制造出一种留有小孔的漏壶,把水注入漏壶内,水便从壶孔中流出来,另外再用一个容器收集漏下来的水,在这个容器内有一根刻有标记的箭杆,用一个竹片或木块托着箭杆浮在水面上,容器盖的中心开一个小孔,箭杆从盖孔中穿出,这个容器叫做“箭壶”。随着箭壶内收集的水逐渐增多,木块托着箭杆也慢慢地往上浮,古人从盖孔处看箭杆上的标记,就能知道具体的时刻。
漏刻的计时方法可分为两类:泄水型和受水型。漏刻是一种独立的计时系统,只借助水的运动。后来古人发现漏壶内的水多时,流水较快,水少时流水就慢,显然会影响计量时间的精度。于是在漏壶上再加一只漏壶,水从下面漏壶流出去的同时,上面漏壶的水即源源不断地补充给下面的漏壶,使下面漏壶内的水均匀地流入箭壶,从而取得比较精确的时刻。
大约西周之前,古人就把一昼夜均分为100刻,在漏壶箭杆上刻100格。折合成现代计时单位,则1刻等于14分24秒。“百刻制”是我国最古老、使用时间最长的计时制。
三更造饭、午时斩首……这都是几点的事儿?
圭表是中国最古老、结构最简单的一种测量日影长度的仪器。
到了汉代,在使用“百刻制”的同时,又采用以圭表测量太阳射影长短来判断时间的“太阳方位计时”法。
圭表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直立于平地上的测日影的标杆或石柱,叫做表;一为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测定表影长度的刻板,叫做圭。既然日影可以用长度单位计量。圭表所测得的每一太阳方位,渐渐有了一个固定的名称,这就是时辰的来历。
到了隋唐,“太阳方位计时”正式演变为“十二时辰计时”。“百刻制”与“十二时辰计时”并用,使得我国古代的计时制趋于完善。
明末清初,西方机械钟表传入中国,在采用十二时辰的同时,也兼用一天二十四小时的计时法。由于百刻制不能与十二个时辰整除,不好计算,又先后改为96刻、108刻和120刻。到了清代才正式规定一昼夜为96刻,每个时辰八刻,又区分为上四刻和下四刻。
三更造饭、午时斩首……这都是几点的事儿?
日晷通常由铜制的指针和石制的圆盘组成。铜制的指针叫做“晷针”,垂直地穿过圆盘中心,起着圭表中立竿的作用,因此,晷针又叫“表”;石制的圆盘叫做“晷面”,安放在石台上,呈南高北低,使晷面平行于天赤道面,这样,晷针的上端正好指向北天极,下端正好指向南天极。晷面两面刻有十二时辰,每个时辰又等分为“时初”、“时正”,这正是一日24小时。
常常看电视剧里面经常说:午时三刻处斩。为什么呢?午时:按上文提到的,是十一点开始;一刻等于14分24秒,三刻就等于43分12秒。午时三刻,按现在的计时方法,说的也就是11点43分左右。按阴阳家的说法,此时是一天之中阳气最盛之时。午时三刻开刀问斩,因阳气最盛,人死后的阴气会立刻消散,罪大恶极的犯人,被斩后“连鬼都不得做”。罪刑轻者,可在正午或其他时辰开刀行刑,让其有鬼做。
更
三更造饭、午时斩首……这都是几点的事儿?
《晋书·天文志》记载东汉张衡(公元78~139)制造浑天仪,在密室中用漏水驱动,仪器指示的星辰出没时间与天文观察的结果相符。仪器上分别装有日、月两个轮环,用水轮驱动浑象。浑象每天转一周,日环转1/365周,仪器还装有两个木偶,分别击鼓报刻。
“更”按现在的说法,可以理解成夜班时间表。汉代皇宫中值班人员分五个班次,按时更换,叫“五更”,也叫作五鼓或五夜。
由此便把一夜分为五更,每更为一个时辰。戌时为一更,亥时为二更,子时为三更,丑时为四更,寅时为五更,其对应如下:
一更天:戌时 19:00–21:00
二更天:亥时 21:00–23:00
三更天:子时 23:00–01:00
四更天:丑时 01:00–03:00
五更天:寅时 03:00–05:00
由于古代报更使用击鼓方式,故又以鼓指代更。如杜甫《阁夜》: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霄。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又如,白居易的《长恨歌》中: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其中的“鼓角”、“钟鼓”都是古时用来打更的器具。《孔雀东南飞》里面也有:“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之句。
不仅如此,我们电视里常常看到打更人拉着个嗓子喊“三更已到,小心火烛”;太监们常常跟皇帝老儿说:“已经三更天了,该歇息了,皇上。”说的便是这个。
点
三更造饭、午时斩首……这都是几点的事儿?
古代计时器—水运仪象台
上面说了,古代使用滴漏来计时,以下漏击点为名。一更分为五点,这里的“点”和我们平常所说的八点钟、九点钟含义不同。“一更”是现在的2个小时,也就是古代的“五点”,所以,古代“一点”的时间长度合现在的24分钟。
如《西游记》第九回里说:“早已至五鼓三点,太宗设朝,聚集两班文武官员。”,“五鼓三点”就是指凌晨04:12。
所以,如果熟悉了这些时间转换,即使穿越去古代我们也不用担心看不明白时间了。
标签:
穿越剧
舶来品
民间
如何
TA的其他文章
三更造饭、午时斩首……这都是几点的事儿?
相关帖子
•
速通流程攻略,新人如何赚网文的第一桶金
•
如何做透一个小众书市场?这个品牌用10年来回答
•
如何“头脑风暴”情节和点子?
•
《庆余年》爆火背后的“猫腻”:如何成就网文界“大宗师”?
•
余秋雨:如何训练语言表述能力?
•
什么是循环爽点、情绪爽点?如何运用并提升小说质量?
•
如何设计出好剧情,以及怎样判断细纲的好坏?
•
如何描写“隐忍又自虐”的桥段
•
如何给读者放钩子?增强期待感!
•
如何描写男女主一眼万年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散文舍
¢渐行、渐远
入门写手
关注
粉丝
帖子
发送私信
收听TA
Ta的主页
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