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同样是网络文学IP改编的影视剧,相对于女频IP,为何男频IP总是血扑?
哪怕同样遭遇魔改,为何女频IP血扑的总体比率要远低于男频IP?
最近对这类问题很感兴趣,也陆续看了一些相关的文章,发现大家更多的是从市场角度进行分析。
目前最普遍的观点认为,影视剧的最大观看群体由不同年龄层的女性组成,男频IP的题材不受主流收视群体欢迎,是造成其血扑的根本原因。
这些分析都各有道理,特别是关于受众群体的分析,还附带有精确的数据,似乎很有说服力。
我则想从一个老白网文读者兼女性观众的角度来八卦一下这个问题。
想谈网文IP改编剧,必须追本溯源,先从网文IP本身说起。
网文江湖排除由于版权问题处于灰色地带的同人类题材,大致三分天下。
男频,女频和耽美(百合受众较小)。
男频以起点为代表。
女频和耽美以晋江为代表。
耽美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内,略去不提。
男频作者重剧情而轻情感轻文笔。
女频作者重情感重文笔而轻剧情。
当然,男频、女频也有不少作者能力全面,在剧情、感情和文笔等方面都做得十分出色,但扩展到整个数量庞大的网络作者群体来说,是这么个大致的概况。
男频作者常常是文笔不够剧情凑。
女频作者常常是剧情不够文笔凑。
大家都有短版。
在女频文下时常会遇一种不知道是夸人还是骂人的夸奖方式,说一位女作者的剧情写得好,好得就像一位男作者。
其实造成短板的原因与作者本身的性别并没有直接联系,要知道当年鸳鸯蝴蝶派的代表作家可都是男性,单纯从性别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一种狭隘的歧视。
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题材和受众,也就是说,一切都由市场和经济效益所决定。
男、女频的题材决定了作者的精力更偏重于哪个方面。受众想看什么,作者就往哪个方向使劲。
换句话说,如果读者想看感情戏,男作者为了更高的订阅,也会认真琢磨感情线。琢磨不明白,那就被市场淘汰。
说过了网文分类和男、女频作者的各自特点,接下来我们再来详细说一下男、女频作品的剧情特点,不把这个问题说清说透,就很难从根本上理解我在开篇提到的两个问题,即:
1,同样是网络IP改编的影视剧,相对于女频IP,为何男频IP总是血扑?
2,哪怕同样遭遇魔改,为何女频IP血扑的总体比率要远低于男频IP?
首先来说男频。
男频作品的剧情线和感情线基本各自为战,两条线虽然会在故事的发展过程中有所交流互动,但总体上是泾渭分明,感情线对剧情线的推动作用较小。
泾渭分明到一些作者由于过于重剧情轻感情,把感情线单独抽离出来都不影响剧情线的发展。也就是说感情线在一些男频作品中只是起装饰作用,对剧情线的推动作用接近于无。
说得更直白一点,对于一些男频种马文来说,感情线只起“服务性”作用,就是为了让男读者看着高兴而存在。
也因此造成了不少男作者笔下的女性人物相对于男性人物来说,人设明显单薄,甚至非常的模板化。
说男频作者重剧情,重到什么程度呢?
如果说写一部男频作品需要一年的时间,那么作者会拿出三分之一,甚至更多的时间来制定大纲。
女频作者可以没有大纲直接开写,甚至还可以写得相当不错,在剧情上挑不出大的毛病。
但男频作者没有大纲那就等同于自杀。
男频作品的大纲最讲究结构和设定。
举例来说,男频的很多作品,主角就像是在玩闯关游戏(这种结构方式很大程度上借鉴于游戏,同时也是男频文更易于被改编成游戏,或者就是以卖游戏版权为目的进行写作的原因)。
主角每过一关就换一张地图。每一张地图都会遇到不同的队友,发生不同的故事。
闯关任务的目的是贯穿整个故事的主线。
每闯一关都是一个小故事。
每个小故事都要经过发生,发展,铺垫,高潮,结果这么几个发展阶段。
闯关的难度是递增的,也就是一峰更比一峰险,一浪更比一浪高,越来越刺激,越来越爽。
男频作品几百万字的长度就是靠这样层层推进,越来越爽的高潮设置和快感十足的节奏让读者获得持续追文的动力。
也由此可见,男频作者为什么尤其看重大纲的制定。
想要获得一关更比一关险的效果和爽度爆表的节奏就必须在故事背景设定,人设,故事架构,故事的发生、发展、小高潮、大高潮这一环环的复杂铺垫、推进、爆发的过程中,精确到每一个细节,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地把握住全文的节奏,达到想要获得的效果。
一部优秀的男频作品的大纲就像是一个构筑精巧的模型,逻辑严密,结构精细,设定精确,环环相扣。每一个部件的位置都不容半点错置,否则就容易产生整个模型结构崩塌的惨剧。
作者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脑力制定好大纲之后,接下来落实到具体的写作上就相对轻松了。
大纲是骨架,实际的写作就是往骨架上填充血肉。
因为连载的更新量大,作者的精力有限,一部分作者就干脆懒得在文笔上花费工夫,反正骨架在,掌握好节奏,不影响读者追文闯关的乐趣和爽感,再加点“服务性”的感情线,也不影响订阅。
这种被高更新量催逼出来的偷懒行为也是男频作品形成短板的重要原因之一。
说过了男频,再来看女频。
女频正好与男频相反。
女频作品的感情线和剧情线很多时候都紧密地纠缠在一起。对于纯言情文来说,它的感情线甚至很大程度上就等同于剧情线。也就是说,所有剧情上的起承转合都是为了“谈恋爱”而服务。
因为题材的原因,女频作品的长度相对于男频作品来说,要短得多。
长篇纯言情文一般在十几万字到三十万字左右。
宫斗、宅斗、修仙、种田等类题材要长一些,大多是五十万字至一百万字左右。
题材和长度的不同也导致了女频作品对大纲的重视程度要远低于男频。
也就是说,作者对大纲的重视程度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
1,题材。
2,长度。
宫斗、宅斗、女强等这样对剧情要求相对较强,感情线与剧情线并重的题材,对大纲的要求程度就较高。而像纯言情文和种田文就相对较低。
女频作品感情线与剧情线高度重合的结果就导致作者更看重文笔和人物塑造。
我曾经在原著粉有话要说:《微微一笑很倾城》的真假“亲妈”(上)一文中以《微微一笑很倾城》的影、剧两版对人设的改编为例谈过这个问题:
“谈恋爱的本质是两个不同性格的人在进行情感上的沟通。不同性格的人在恋爱的过程中会碰撞出不同的火花,产生不同的故事。所以才会有“两小无猜”、“欢喜冤家”、“默契天生”、“相爱相杀”等等各种不同的感情类型。”
也就是说,谈恋爱这件事归根结底是在谈“人”。
想要爱情故事足够打动人,就要重视人物塑造和情感刻画。想要人物丰满,情感细腻,就要求具有一定的文笔表达能力。
所以还是那句话,男、女频作者的长、短板与作者本身的性别没有根本性联系,一切都是题材和市场的需要。
你不行就要被淘汰。
介绍完了男、女频作品的特点,其实开篇的两个问题也就基本有了答案:
除了收视人群和题材方面的问题之外,男频IP改编比女频更易血扑的主要原因在于两者的改编难度不同。
具体如下:
一、剧情压缩的难度不同。
相对于女频作品十几万,几十万字的长度,男频作品一百万,甚至几百万的长度要改编成几十集的剧本,其剧情压缩的难度显然要高得多。
二、题材改编的难度不同。
男、女频作品题材上的不同也造成了改编难度的差异:
1,剧情改编要求不同。
如前文所述,女频作品重人物重情感,对剧情的要求相对较弱,感情线与剧情线高度重合方便改编。能够将人物塑造和感情线起承转合的重要节点把握清楚,剧情线差一些也没关系,只要总体逻辑能圆得上,就基本不会出大问题。
男频作品以剧情见长,轻人物轻情感,尤其强调剧情的逻辑和节奏,如同搭建精巧的模型,一个模块没放对位置,整个模型就全散了架,对剧情改编的要求无疑也更高。
因此,即便同样遭遇魔改,女频作品与男频作品相比血扑的机率也相对较低。
2,题材的先天缺陷。
女频题材导致作者重视人物塑造和情感刻画,在改编基础和市场受众上具有先天的优势。
相反,男频题材导致作者不重视人物,尤其是女性人物的塑造和情感刻画,在改编基础和市场受众上先天不足。
男频作品改编,制作方普遍容易出现这样两个错误:
一、对作品本身缺乏清晰的定位和了解。
这一点非常重要!
事实上,这是目前很多网络IP作品改编的制作方都在犯的错误。
制作方在对作品动手改编之前,一定要对作品本身的定位,题材的优、缺点、萌点和受众等问题有足够地掌握和深入地了解。
这就相当于写作文之前要认真审题,如果审题错误,哪怕你下笔千言,其结果也只是南辕北辙,离题万里。
现在一些网络IP改编剧的制作方自己对网络文学不了解,又找来了一群连网文都没读过且自视甚高又能力不足的编剧来进行自作聪明的改编,这就如同让一个不了解人体结构的人去做手术一样,其结果是非常可怕的。
还是以《微微一笑很倾城》为例,原著剥去“网游”、“校园”等等这些外在的元素和标签,其核心实质仍然是一篇总裁文。
而影版的改编却让总裁文的总裁创业失败,这是典型对原著和受众的定位错误。
不要拿反映现实当做改编失败的遮羞布。
现实题材是需要具有生活温度的细节来支撑的,而不是简简单单地打个“现实”的标签就叫反映现实。
如果我想看现实题材,我会去欣赏同样以青春、校园、梦想和创业为题材的《中国合伙人》,而不是选择去看纯言情网文《微微一笑很倾城》改编的电影。
制作方改编切入点的定位与目标观众群体的观看需求相背相左,是很多改编作品失败的重要原因。
二、在原著受众群体与普通收视群体的之间把握失衡
这个问题与第一个问题其实是紧密联系的。
比如,同样是仙侠题材。
男频作品的核心目标是变强,剧情主线以“变强”为核心贯穿始终,一路修仙一路打怪升级,感情线可有可无。
女频作品的核心目标是恋爱,女主虽然也在修仙,也在打怪升级,但她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变强,而是为了变强之后更好的谈恋爱。女频作品的剧情线本质是为感情线服务。也就是说,除了女强主题的修仙文外,大部分女频修仙文的本质依旧是言情文,以修仙为皮,以恋爱为骨。
对于女频作品,原著受众群体与普通收视群体的萌点基本是重合一致的,改编难度相对较低。
而男频作品就非常矛盾了,在制作方看来,原著男性受众群体的萌点与收视主流女观众的萌点之间基本没有重合点。
摆在他们面前的问题就是怎样既不丢失原著男性受众群体这个基本盘,又能讨好普通收视群体,吸引到更多的女性观众,继而提高收视率。
从这两年血扑的几部男频改编作品来看,制作方在剧情改编上既没有很好地保留原作的精髓,也没能凭借对人物的塑造和感情的刻画吸引到更多的女性观众,可谓两头不讨好,两边都挨骂,两面不是人。
有些制作方干脆破罐子破摔,直接放弃原著受众群体这个基本盘,弱化原著的剧情线,转而全力讨好女性观众,直接走起了女频作品的路子,极大地加重女性角色的作用,增加大量感情戏,使剧情线为感情线服务。
《莽荒纪》制片人林正豪就表示,整个团队花了两年时间,弱化了原著升级打怪的剧情线,将改编的重点放在男女情感纠葛上,放大了女主的存在价值,让感情线能够影响整个故事走向。
制片方费尽心机的改编,最终获得豆瓣3.1的评分,收视率更是仅有0.053%,直接创下安徽卫视的历史新低。
可见这种既想拥有原著的大IP号召力,又放弃原著受众基本盘的取巧态度注定无法取得成功。
在我这个老白网文读者兼女性观众的角度看来,制片方这种全盘放弃男频作品的优势,转而大搞感情戏的作法,得到这种鸡飞蛋打的结果真是再自然不过。
制作方的思路从根本上就是错的。
还是那句话,如果我真的单纯想看感情戏,我为什么不直接去看女频改编作品?
人家又有原著基础又有IP号召力,人物更丰满更立体,感情戏也更细腻更出色,更能抓得住女性观众的萌点。为什么要来看你这种悬浮魔改的男频作品?!
从这类对男频作品的魔改中可以看出,制片方对男频题材对于女性主流收视人群的吸引力明显信心不足。
其实很多制作方对网文受众市场普遍存在一个很大的认识误区。
在本文的“下篇”中,我们将进一步讨论制方片的这种认识误区,网文受众市场的真实情况以及个人对网络男频改编的一点建议。
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咱们“下篇”再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