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本版
帖子
用户
登录
注册
快捷登录
投稿
每日签到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写手之家
›
娱乐休闲区
›
文化新闻
›
同人文学为什么会打动人?
返回列表
同人文学为什么会打动人?
[复制链接]
写手发布
发表于 2020-3-10 11:33:45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近日,肖战事件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同人文学就此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而这些讨论中,有很大一部分公众的态度是“费解”、“迷惑”,好像一个小众文化突然就“出圈”了。但另外一面,我们需要看到,同人文学早就不是一个小众的文学形式,它在全世界都有大量的读者,同人小说数据库网站AO3的访问量就多次在文娱类网站里名列前茅。我们再难想象另一种文体,能在当代世界有如此多的拥趸。因此,在公众的理解层面,同人文学可能还属于小众和边缘,但从实际的阅读量来看,同人文学恰恰是非常大众的。
而在“漠视”、“费解”、“迷惑”,甚至谩骂的情绪的另一端,我们应当意识到同人文学必然有着独特的魅力,才能引起如此多的共情,它曾在不同时空打动着无数读者。这不该被忽视,也需要被理解。
因此,我们需要提出这样的问题,同人文学何以动人?
HY:
其实同人圈子内部有很大的差异,我只能说说我接触的这个圈子的情况。AO3和Lofter最重要的就是有一个tag的分类概念,不同的文会打上不同的tag,比如《哈利·波特》的同人就会打上#哈利波特这个tag,又或者这次事件的起因是王一博和肖战CP(指人物配对)的同人,他们的tag就叫#博君一肖。所以很多时候读者都是在tag里面看文,找文。因此,tag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作者的义务就是按照实际情况打好tag。
Lofter上的博君一肖tag
我一般常去的tag是#TSN,是一部欧美电影The Social Network(《社交网络》)的衍生。很奇怪的是,这部电影完全是一部现实主义的传记片,但是在欧美同人圈中,跟《哈利·波特》、《复仇者联盟》这样的系列大片可以媲美。而且它只有一部,已经十年了,还是有人在上船(我们把这个圈子叫做“幽灵船”,因为它没有任何后续,但一直有人喜欢)。
这个电影主要讲的就是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和爱德华多·萨维林的故事,而且它是由一部小说(《意外的亿万富翁》)改编的,所以我们看的其实是同人小说的同人电影的同人。
在电影故事里,马克和爱德华多本来是亲密无间的朋友,一同创立Facebook,但是却因为种种原因分道扬镳并且对峙于法庭。整个故事没有任何“爱情”的部分,但是导演和编剧留下一点点的暗示,就是这一点点的暗示,才让人有了种种联想。
很多时候,我们圈子写文遇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如何让他们再次相遇,由此可以想象出种种人生际遇,丰富多彩。而且这两个人物现实中是存在的,时常有新闻,就像Facebook的隐私泄露事件,就被“太太们”(“太太”指同人
写手
)写进了同人。
而且有一些“太太”会通过同人中的梗,对于现实发表一些看法。其实这也是一种表达自己想法的途径不是吗?现在这个环境下,找到表达自己的途径其实很难。同人也不失为一个载体。
有些时候就是“亦幻亦真”。
这是一部分原因,更多的时候被同人文打动是因为一种情感的共鸣吧。因为那部电影真的拍得太好了(当年奥斯卡提名一大堆),而且这个故事是“散伙人”故事原型的代表(微博上有一个“散伙人bot”,汇集各种各样“散伙人”的故事),两个最好的朋友并肩创业,可事业成功了,朋友却走散了。就像这个故事里,Facebook成为改变世界的社交网络,马克和爱德华多却是合伙人变陌路人。这样的故事生活中也会有啊,有一些朋友,就是这么慢慢疏远的,而且这是一种多么尖锐的“难两全”, 很多时候你选择了事业,选择你想要的东西,但是你得到了之后,可能会后悔离开那个人。同人文有时候就是这样一种“遗憾”的延续,或者说“意难平”的延续吧,在故事里实现未竟的梦想,让失去的遗憾圆满。“意难平”就是我们这个圈子成立的基础。所以大部分的创作也都是HE(Happy Ending,圆满结局)。
最后,同人圈子也是一个社交圈啦。同好们会形成一个小的社群,大家因为一个爱好相遇,然后分享彼此的人生。我们圈有一个“太太”,努力考上了哈佛(了不起),可以去故事发生场景中生活,大家都很羡慕,整个圈子也引以为豪,算是我的无聊生活中的一点慰藉和动力吧,确实像精神家园一样。
#The Social Network这个tag在AO3上有两千多篇文章,现在很难看到了。这个网站虽然是非盈利性的,全由志愿者运营,但是稳定、自由、有秩序,给全世界的同好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像乌托邦一样。中文创作在AO3占到很大一块,因此这个事件对于其他地区的同人爱好者也有一定影响。
Z1:
现在回想起来,接触同人其实是在对“同人”这个概念形成认知之前。小学时喜欢网络小说,读完仍觉得不满足,于是就开始在贴吧里找所有以小说里的世界观、人设为基础的文看。其中质量当然参差不齐,但因为有自己喜欢的人和世界做基础,也不会太挑剔文的质量,似乎总能找到一些写得称心意的片段。因而一直觉得同人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几乎可以触及所有圈子。也正是因其涵盖内容之广,读同人是一个自我选择的过程,各个圈子的人都能在这片广阔的土地上选择一片属于自己的风景。
比如我更喜欢历史向的文,那么就找到那些诗书在腹的写手,把一个时代几个人细细写来,甚至不必言明,其中幽微的情感只留给读者自取自赏。于我而言,读同人是在我的理想国之上添砖加瓦,为自己寻找一处缘于生活又脱离生活的更圆满的屋檐,低落时永远可以在这里寻求庇护。
月缠兽目:
我已经写了十年同人文,作为非盈利用爱发电的同人,别人赚的是钱,我们赚的是爱,不仅仅是自己对原著的爱,也是读者的爱。
对我来说,同人文本身不动人,我从来不是觉得同人文本身有趣而去创作,开始写东西的理由自始自终只有一个,就是对原著的爱,准确来说是对某个特定原著人物的爱。从延伸作品的角度来说,越是喜欢这个人,越是会对角色塑造有严格的要求,不ooc(Out Of Character,是指作者创作中的角色设定相比原著有明显变化)是不可能的,但变化应该合理,不能让人觉得你是套个皮写完全无关的故事,这就要求作者做相应的考据和丰富的想象。小到人物的动作细节,比如吃饭。所以自己吃饭的时候会想象人物喜欢吃什么、什么动作、什么场景下吃等等,怎么把这个过程写得有趣,能够表现人物的性格,和剧情是否有关联……往大了说,整个世界观的合理重新构造也都是必须考虑的事情,比如像我这种把低龄少女漫画写成重口猎奇正剧向的。
我写文章是基于自己对特定人物以及多多少少对原著的一种不满足,更确切的表达是“这种可能性能不能有”,比如男主角原著中是反派中的boss,剧情工具人,我会想更多人来发掘他的魅力。别人来看我的文章,也是因为喜欢原著作品,看了我的文章之后能喜欢上这些人物,或者发现他的这种可能性我会很开心。
创作同人也会对我产生影响,因为原著是写超能力的,所以会考虑很多超人类主义的问题,怎么把握世界观的平衡等等。此外,从高二开始一直在写一个关于先婚后恋的故事,逼我去思考了很多关于婚姻的事情。如何运用自己在现实世界的知识是极为重要的,为了精益求精不得不去寻求知识这一点,同人文和现实中的文学大概没有什么区别,写作本身就是这么一回事吧。
这个过程还是蛮有趣的,要说同人文自身的魅力可能就是指这点吧。
和读者的互动也常常带给我感动和惊喜。偶尔会收到同人图和千字文评,我好友“太太”上次我生日的时候送了我6000字文评,她们真的很认真地看,很认真地讨论,会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和故事中的人物共情,有时会控诉我“把狗骗进来杀”,因为我总是骗她们是甜文,其实是虐文——我是写不了甜文的体质。我觉得虐没什么,生活本来就是残酷的,我只希望虐和BE(Bad Ending,悲剧结局)都合理,合理的悲剧所产生的美是极其深刻的,这个大家兴趣不一样,很多人都会比较喜欢轻松小甜饼,我比较喜欢半夜睡不着会想起来感慨的文章吧。
粉丝的留言评论区是同人文写作者获得爱的地方
喜欢的同人文其实比较多,各有千秋,比如《OVERLORD不死者之王》有一篇同人文《属于我们的瓜达露佩》,巧妙地将宗教梗和人物形象结合在一起,因为我喜欢宗教元素所以很加分,而且这篇文章的文笔是让人印象深刻的绝赞。另外比如我的好友“太太”,她对于行政系统和世界观的考据真的很厉害,时常给我一种比原著还原著的感觉,不过这大概是圈内才能欣赏得了的……谢谢她一直和我在冷圈底部互相喂粮。作者们的联系其实对圈子的活力是很重要的,偶尔大家也会约好就某一个题材一起写文交流,也是让大家长久保持对某个作品兴趣的有效手段之一。
叶祁:
同人创作是任何人都可以参与的,水平必然参差不齐,思想立意深浅肯定也有差别。读者口味不同,偏好的创作就必然不同。许多公众号宣传同人是弥补缺憾,温暖人心,当然不可能这么美好,除了给BE的角色们HE,让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也有让HE的角色们BE的。与其刚才那样说,毋宁说同人是读者以某种方式参与进作者的创作,以不同的视角表达自己理解的角色,同时也表达自我,构建自身(这里创作同人以消费同人获利的就不算了)。同人的立足点是角色。
最早看的一篇同人是小学时候看过的《名侦探柯南》的“续作”,讲柯南消灭了黑衣组织,小兰却为他死去,柯南借助贝尔摩德的药物让小兰沉睡,之后苦苦等待十年让兰醒来,经历许多终于在一起的故事。这一篇我反复看了好几遍,很难说人物和原作有多相似,故事也很简单,文笔在我那时看来已经不算好,但原著中小兰为了柯南等待那么久,最后却为他而死,甚至在故事的最后想起他的真实身份又因为生病遗忘……一旦把原角色代入故事,不可能不感到心痛。
《名侦探柯南》同人图
原作的背景和人设,不可谓不重要。引起大部人注意的,必然是原作,但作者够优秀,种种创作达到部分文艺的要求时,读者便不会只是看过原作或者喜欢原角色的群体,而是作者本身的创作能力,也就是大家所说的“火出圈”,“反哺”原作——我看的大部分作品其实都属于这个。有时候会感叹“这么好的作者怎么不去写原创啊”,好的作品甚至可以颠倒和原作的依附关系,我是这么认为的。“正常”地喜欢好的创作,这当然很好理解了。同人为人诟病的很大一点是有性爱描写,甚至纯性爱描写——纯性爱也是建立在原作上的,可以认为纯性爱yy角色达到自我满足,和看色情电影差不多,但也必然有好的性爱描写让人感到心灵的震颤。
崔舒婷:
其实我没有在同人文寄托什么特别深厚情感,如果跳出爱好者的视角来看,阅读同人文也不过是一种娱乐消遣的方式。同人文和一般网络小说一样,质量有高有低,故事有好有坏,我不想把它拔高到什么层次,不过我更不会觉得它要比其它形式的作品低劣。不太了解的人可能会觉得这是个神秘的小众圈子,但我想说同人创作真的是很平常的事。
我自己阅读同人,一开始的出发点很多时候是“意难平”。有时候原著作者构建了一个完整的世界,塑造了十分有意思的次要人物,可故事是为主角和主线剧情服务的,配角在故事讲述里被牺牲掉了;有时候原作是以悲剧结尾,读者在惋惜的同时,会想着有没有挽回的可能;有时候读者会想这个故事发生在平行世界会是什么样的……我觉得同人文是读者(或者观众)“参与”原作的一种方式,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自己对作品和角色的理解补充了作品的缺憾或者留白的地方。
同人文最有名的侵权纠纷是江南《此间的少年》,他用金庸作品中的人物名字讲了个大学校园故事。法院判决结果表明,这并不构成侵权,我看新闻报道里判决书说“新作具备新的信息、新的审美,能与原作形成良性互动,亦可作为思想文化传播而丰富市场”。
神奇动物:
我印象中最早读同人文是在初二,跟追星也有关系,当时看的是EXO成员的同人文,那时候有个贴吧叫“exo王道吧”,里面都是EXO粉丝的创作,质量参差不齐,大部分比较小学生文笔,我记得当时公认的神文应该是《48小时》。不过我对《48小时》讲的什么已经比较模糊了,当时这篇文比较神的原因是偏现实一点以及作者文笔相对成熟。
我在Lofter上看文的契机是2015年《老炮儿》上映,有好多人在迷《老炮儿》里面的谭小飞和张晓波的CP,这种电影衍生CP的特点就是只有三个月的热度,除非出续集,不然“太太们”就没有写文章的动力了。
其实这个事之前我从来没想过同人文的“精神家园”这个属性,因为我看同人文只是为了消遣。所以平时看文也不太注重有没有内涵,只要人物人设不要崩塌就行。这几天我看到很多把同人文的意义抬得很高的微博,就觉得很迷茫,我看同人文简单来说就为了爽,只是因为看电影的时候觉得这两个人物的关系很有张力,所以看同人文满足一下想象,没想过从中能读出什么内涵。
Lofter上的热门影视榜
Astoria:
我从大概初一的时候开始看同人文,到现在已经有小十年,从一开始的纸片人CP到现在嗑RPS(Real Person Slash,指真人耽美同人),同人和我喜欢的每一部作品/每一个明星几乎都密不可分。
我觉得喜欢纸片人(我擅自把非真人的一切动漫书籍角色、影视剧角色等都归为纸片人)CP的朋友们会更加认同同人是精神家园这一点,毕竟纸片人的结局都是既定的,假若你对他的经历不满意,觉得他并没有在作品里找到自己的幸福,就可以来创作,给你喜欢的角色赋予新的生命。但是真人CP又和纸片人不一样,RPS往往和明星分不开,我个人觉得嗑RPS的CP粉应该有两种来源,其一是从未接触过同人文的追星一族,其二则是有嗑纸片人CP的经历。真人CP与纸片人CP最大的不同就是他们的糖是持续性的,不像纸片人CP,作品完结了就是完结了,RPS更加刺激,或许某一天两位正主老死不相往来,但或许他们的故事会变成真的。
对我而言,同人文除了可以带给我快乐、为他们的美好爱情落泪之外,看同人也可以了解别人对这对CP的理解(毕竟每个人的嗑法都不一样),从而补足自己对这个角色或者这个人的印象和感受,不过更多的还是着眼在CP双方的关系上。
同人作者为什么有这么多粉丝,其实很多还是蹭了原作/正主的热度,粉丝喜欢的不是你的文字,而是原作故事或正主真人。不过有粉丝吹捧就会有粉圈存在,同人圈“太太们”的爱恨情仇、粉丝们的互相掐架也很有趣,这都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后记
同人文学是一个包蕴广泛的概念,描写对象既可能是书中、电影中的角色,也可能是现实中的真人。固然存在着许多水平堪忧的作品,但也不乏精品。故事的类型也多种多样,风格更是形形色色。
受访者的构成中,我们也能明显看出这一特征,几位受访者中有资深的同人文创作者,有真人耽美同人的爱好者,也有非真人同人文的爱好者。同人文对于他们,有的是精神家园理想国度,有时候也只是日常消遣的读物。而这次小调查所涉及的,也必然无法包含同人文阅读群体的方方面面,但仅从这有限的描述中,已经能够看出同人圈的参差多态。
我们需知同人文本身是一个如此复杂的概念,太容易产生片面的印象,“一叶蔽目,不见泰山”,也因此学会不再轻易下断语,保持一份宽容的态度。我们在言论场上见到了太多撕裂的场景、偏执的言论,以及由此产生的伤害和失去,这时候仅仅谈论理解和包容或许显得无力,但理解将始终是一把钥匙,我们应当保留这一点希望。闫力元,来源:澎湃新闻
标签:
为什么
动人
TA的其他文章
文艺作品遭遇“三观审查”:还能不能好好读书了
唐玄宗“发明”国庆节?
用这样的方法提高写作能力准没错
有一种成功叫坚强!脑瘫女孩用鼻尖“书写”文学梦
鸡屎也能泡?几千年来,中国人都把什么泡进酒里?
《原生之罪》:剧本粗糙是现实推理剧的致命伤
杭州明年将举办中国国际网络文学周
2022优秀网络视听作品名单 《苍兰诀》《星汉灿烂》等入选
相关帖子
•
为什么很多人坚持不下去?网友:写了一百万,才挣了三万多
•
霸总小说火了10年,为什么还在闷声发财?
•
网文影视化为什么都偏爱古装题材?
•
你为什么一直扑街?可能是这两点没有做好
•
重生文的套路差不多,为什么读者就是喜欢?
•
为什么有些人随便怎么写都行,有些人却分文不挣?
•
宋朝为什么积弱?没有比这更准确、透彻的解释了!
•
为什么你的执行力如此薄弱,原因何在?
•
为什么首本小说要与番茄签约?
•
人们为什么爱看甜宠剧?平凡人生需要爱和理想“照亮”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杂志约稿
写手发布
管理员
关注
粉丝
帖子
发送私信
收听TA
Ta的主页
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