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与未来从剧本杀的火热再转向看图书市场,值得思考的地方或许还有很多。这两年中,无论是剧本杀还是精品剧的大受欢迎,都向我们证明了无论形式如何流变,市场永远需要好的故事与新的消费形式。值得出版人们反思的是,为何好故事的源头已经不在出版,而编辑们也不再能准确地号住年轻人的脉。事实上,可以看到的是,图书市场尤其是文学市场更多地在追逐确定性,数据、带货量、知名度等指标成为考量一本文学书是否值得出版的关键因素。这从企业经营的角度来看无可厚非,但是放到市场上,久而久之就会陷入“新人作品出不来、卖不好”的恶性循环。反观剧本杀这一更市场化的领域当中,大量网生的年轻作者并未经受过系统性训练,作品的文学性较弱,也存在着文笔上的诸多问题,但是其创意和逻辑已经展现了新的活力,这无疑值得行业关注。在惊人院创始人杨天意看来,尽管文学出版看似市场下行,出版业还是能够辨别“好故事”,但是缺乏操盘“好故事的能力”。实际上,相较于发现故事的能力,出版企业在运营推广、营销发行、跨界联动与感知市场上需要补的课则更多,而决定一本书卖得好不好,除了本身内容过硬,还要看操盘手的耐心与能力。更进一步说,随着内容消费形式越来越丰富,出版也需要打开自己去发现更多可能性。近两年来,在图书市场异军突起的解谜书品类或许就是例证。与剧本杀相似的是,这一类的产品强调互动性、游戏性,部分产品也能在年轻人当中兴起风潮。这或许会对出版机构的运营能力、创新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但一个行业要想有前途,就必须不断创新勇往直前。“内容行业只有一个永恒不变的精髓——真诚”,段洁说,从这一点来看,出版业还有机会。
END
出版人原创文章 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转载请联系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