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结构似乎是一种不言而喻的存在。早在中学,语文老师就教过基本的文章结构,例如并列式、总分式(分总,总分总)、对照式、递进式等。但这些是应试教育的产物,适合那些写在试卷上的作文,无法应对更为复杂、深刻的特稿。
在众多关于文章结构的定义中,我个人认为比较精确传神的是罗伯特·麦基在《故事》里的定义。
「结构是对人物生活故事中一系列事件的选择,这种选择将事件组合成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序列,以激发特定而具体的情感,并表达一种特定而具体的人生观。」
——罗伯特.麦基,《故事》
这个定义传递出以下内涵。
(1)创作不等于生活
生活是一种漫流,无处不在,浩如烟海,但创作是从里面挑选最精彩的时刻(瞬间、场景、片段、冲突等)组成故事。创作必须是一个再选择的过程。
(2)意义在「有序」里
选出事件后,如何「有战略意义地排序」就显得非常重要。就像王小波说过的,把那些白开水或裹脚布一样的文章打印成一沓纸,往空中一扔,随机捡起来,组合,可能都会得到一个不错的故事。这说明了有意识、有策略地对事件排序,能给故事带来质的飞跃。
(3)选择和排序,最终是为激发读者情感、达到共鸣
通过对事件选择和排序,制造出悬念、冲突、矛盾等效果,让故事像奔腾到海的大江大河,一路风光变幻,九曲十八弯,有平静,有激流,有险滩,有瀑布,刺激不已。
读者在途中情感被调动,思维被调动,泪腺被调动,情绪被调动,判断被调动,从而心甘情愿地跟着你,完成漫长的征程。最终你带着读者抵达大海,气喘吁吁,全身湿透,疲惫不堪,但成就感满满,因为整个世界都开阔了。
换句话说,通过文章结构的设计,为行文布局,搭建坚实的骨架,以实现和读者的共鸣,击中一些他们可能也意识不到的痛点。
四种常见的特稿结构
理解了文章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内涵后,在应用层面,有 4 种常用的文章结构值得推荐。当然,文章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也远不只这 4种。只是它们更为基础和常见,尤其在特稿写作中,针对新闻故事的特征,对号入座,能更为简单有效。
1. 模块式
模块式是并列展示相互关联或同一主题下几个并行版块的结构方式。它们虽然在细节上表现不一,但指向同一个中心,相互之间并不存在递进或相互隶属的关系。比较适合描写一个地方(例如城市)或群体等类型的选题。
模块式的重要特点是元素(细节、场景、故事片段等)可以拆解重组,且不会影响文章整体主旨和阅读效果。
时任《南方周末》记者的李海鹏和陈江的《灾后北川残酷一面》就是比较典型的模块式。当时已经震完了,救援进展也比较缓慢,可能明天和今天的情况都差不多,时间线是一条死路。当然,如果你要描写地震发生的过程,那时间线是不二之选,因为每一秒都变化剧烈,都惊天动地,都悲伤四起。
文章的小标题分别为:声音在消失、木头人、你们赶上了好时代、士兵们尽力了。全篇是密集的小场景、小故事通过合理的方式结合在一起,穷尽视觉、味觉、听觉进行全景式展示。从救援进展、幸存者、灾难中的人性等来呈现一个远超普通人想象的灾区景象。
我和其中一位作者陈江聊过他们的合作过程。他们将采访到的素材写成一个个简短的小段落,然后分类、合并同类项、排序,最后由李海鹏主笔写成。这和此前我们说的「世界线」整理资料的方法异曲同工。
还有《南方周末》记者范承刚的《深圳停电两小时的民间细节》,也是典型的模块式结构。
2. 时间线式
单时间线比较好理解,就是交代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但前提是事件足够重大,情节足够精彩,引发人们强烈的信息饥渴。比如,报道灾难、战争、大赛、丑闻等重大事件。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