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留言板
广播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签到
|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业界
›
文化新闻
0
0
淘帖
0
返回列表
奋进,中国网络文学:码字织梦
[ 复制链接 ]
写手发布
管理员
好友
0
回帖
银子
管理员
积分
0
主页
发表于:2021-12-16 10:36:18
15374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中国作协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各文学网站的签约作者有约60万人,数以万计的职业作者中,已有1万多人加入了省级以上作协和网络作协。
作为一种商业化写作,网络文学创作常常要在市场流量与文学诉求上作出平衡。网络作家们需要关心读者爱看什么、不爱看什么,还要看市场上流行什么元素、出现了哪些新写法。
文以载道是中国文学的传统。随着网络作家人生阅历以及写作经验的增长,他们对题材、叙事方式、文学语言也会有着更高的审美诉求。
经历20多年的发展,网络作家最初以“70后”为创作主力,后来以“80后”为中坚,如今则以“90后”“95后”为生力军,不断迭代,薪火相传。这些网络作家,既是网络文学产业链上“文学工业化生产”的“码字人”,也是为数亿读者编织故事的造梦者。
在书写里复活
庹政1999年开始在网络上发表小说,那时他已近30岁。
当时,庹政的身份标签是创业成功的下岗工人,在老家四川内江经营着餐馆、书吧、广告公司和网吧。
有个网名叫颜晨晨的女孩经常到庹政经营的网吧上网。聊天时,她给庹政介绍了自己在文学网站榕树下发表的文章,文章不仅有很多读者留言,还在《知音》上刊载了。
听完这些,庹政从网吧回到家,掏出了床底箱子里几尺高的书稿。
那是庹政出于兴趣写的武侠小说。他一直喜欢文学,为此还曾在1993年到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上过夜大,但他从没期待过这些书稿会有机会发表。
而从那天开始,庹政的人生有了新目标。每晚,他坐在网吧二楼一台固定的电脑前,把书稿一页一页地贴到榕树下。“当一个个文字出现在屏幕上的时候,仿佛什么东西在我的生命中复活了。”
于是就有了《第八种武器》《新流星蝴蝶剑》,这些作品让庹政成了“大陆新武侠”川派作家的代表。
2001年,庹政决定全身心地投入写作。同年,在距内江1700多公里的杭州,攻读浙江大学建筑专业的沧月在榕树下发表了《星空战记》。
沧月和庹政因榕树下相识。沧月会在QQ上催促庹政更新小说,让庹政第一次知道被“追更”是什么感受:作品被重视,作者有了价值感和骄傲。
一晃过去20年,沧月和庹政都已著作等身,成了中国作协会员。在快速迭代的网络文学作家圈里,他们是元老级人物。
而有些东西已经改变。
榕树下不再运营,但网络文学成长为数百亿规模的大产业;“90后”和“95后”成为网络作家的主力军,网络作家不再是一种不被认可的职业。
在按章节付费的商业模式下,
网文
从当初普遍的30万字以下,变得越来越长,千万字作品也不罕见。庹政和沧月的创作起点——纯武侠,在超过200余种细分类型的网文内容里,已是小众题材。
但也有不变的东西。
1994年生的封七月并未经历过榕树下的时代。小时候,他喜欢读武侠,从金庸、古龙、梁羽生、黄易、温瑞安的纸质书开始,脑海中也有了自己的武侠世界。他抑制不住想象,就开始下笔写。
无论哪个代际,网络作家都几乎是为同一种冲动所驱使而开始创作:看得多了,自己也想写,然后在写作者和读者的反馈里,获得成就感。
2008年,封七月终于有了一台电脑。他开始在起点中文网读网文,几天就能看完一本书。接触起点中文网之前,封七月曾想过向
杂志
投稿
,但写得太稚嫩,没敢发出去。
“杂志投稿难度太高了,但网文注册一个账号,就能写了。”封七月说。
造梦人之路
封七月不是天赋型作者。在用“封七月”作为笔名之前,他写过一些“扑街”作品,“不像有的作者,第一本书就灵气十足、成绩也很好”。
从初中开始算起,他花了八九年的时间,到2017年才写出第一本受欢迎的书。写多了,技巧和经验也积累起来了,“只要作品写得好,基本上不存在熬不出头的情况”。封七月说。
1987年生的黑山老鬼和封七月的经历类似。他从2010年开始尝试写作,到2014年签约起点中文网,四年写作没有带来收入。
起点中文网在2002年创建订阅付费模式时,线上支付还没有全面普及,付费阅读仍是初生婴儿,作者能获得的稿费仅有千字两毛。2005年底,还在读大二的烽火戏诸侯开始在起点中文网写小说。2006年,他收到一笔1万多元的稿费。在对《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回忆时,他仍能记起当时的兴奋:“这起码是个证明,证明这个行业没有那么不堪。”
大学生活结束时,烽火戏诸侯打算全职写作,但父母仍希望他考公务员。在辅导员的协调下,父母最终默许,却仍有心结。即使他后来靠写小说获得了不菲收入,父母对网络作家这个职业仍没有完全认可——直到2014年,烽火戏诸侯加入了中国作协。
2017年,移动阅读全面爆发,网络文学产业在IP热的烘烤下增长迅猛。封七月的作品上架一个月,所获收入就超过了他当时一年的工资。随后,他签约起点中文网,辞掉了原来的工作——对于这个决定,父母都选择了支持。
环境虽然在变,但无论是元老级的“70后”、被封神的“80后”,还是正当年的“90后”,网络作家的职业特性未曾改变。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邵燕君曾比喻,网络作家是在用文字造梦,而读者是这些梦境的拥趸,付费去买梦。
沧月写过一部叫《织梦者》的小说,其中写道:“一位凡间的女作家萧音十年间创作着自己笔下的‘云荒’世界,结果因专注进入这个虚构的世界,成为了那儿的造世主。十年了,她无一日不笔耕于云荒,一旦停笔,世界就会崩塌消亡。”
网络作家在最初总是有着强烈的创作欲望,但笔耕不辍是艰辛的劳动。封七月总结自己在“码字”期间的日程:每天早上9点左右起床,早饭后做些运动,中午开始写作,晚饭后再继续,直到午夜。
每日更新4000字到1万字,是很多网络作家的常态,这需要投入固定的时间。如果对作品要求更高,就不仅仅是量的积累,还要精心打磨。
转型的抉择
“一些网络作家正放慢自己的创作速度,酝酿着转型,打磨技巧、沉淀思想。像唐家三少这样的成名网络作家,也开始尝试新的题材,比如现实题材。”杭州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院长夏烈说。
尝试现实题材创作,需要网络作家走出书斋,深入到现实生活的现场,积累和思考的过程会放缓创作的速度,甚至转变固有的创作模式。
在中宣部组织开展的“优秀网络文学原创作品推介活动”中,所推介的作品名单里出现了包括《网络英雄传》《写给鼹鼠先生的情书》等大量现实题材作品。这激励了一些网络作家投身于此。
网络文学从专注玄想到着眼现实,宏观来看,有着政策鼓励引导的因素。而就个体创作历程而言,这种转型有时是自然发生的。
早期痴迷于武侠的庹政,在写了六七年的武侠小说后,开始转向现实题材并一举成功——2008年,庹政创作的“新官场小说”《男人战争》引起了阅读热潮,后正式
出版
。
1986年生的志鸟村最初也创作过科幻和玄幻作品,但随着年龄增长,他发现自己的兴趣和创作习惯都更适合写现实题材——他注重知识的专业性和写实感,符合创作行业故事的需要,写《超级能源强国》时他去查阅石油领域的史料,写《大医凌然》时则去医院采风。
在参与现实题材创作的作者里,“90后”作者不乏其人。
1992年出生的懿小茹就专攻现实题材。她的祖父是一名村医,家里每一代人都会出一个医生,她把这些故事写到了《永不言弃的麦小姐》里,又以自己在牧区支教的经历为基础,写出了《我的草原星光璀璨》。
年轻人涌进行业的速度很快。根据阅文集团发布的《2021网络文学作家画像》,“95后”作者在当前网络作家中增长最迅速。网络文学像个巨大而动态的蓄水池,前代网络作家不断向蓄水池里注入自己的创作,后来者则从越来越大的蓄水池里汲取养分和经验,进一步扩充着网络文学的类型和体量。
除专职网络作家外,一些非专职网络作家也构成了现实题材创作的新景观。在2020年举办的全国现实题材网络文学征文大赛中,近90%的参赛作者为非专职写作者。在他们当中,有大学教授、国企骨干、扶贫干部,还有警察、现役军人、科研人员。
写出《大国重工》的齐橙就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博士,本职是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
齐橙有着把史料讲成故事的才能。有一次,他在课堂上讲新中国经济史,滔滔不绝地讲了两节课——由于他和学生们都太入神,把课间休息时间都忽略了。齐橙把这份才能用在了写小说上,用《大国重工》讲中国装备工业的历史,写作时研读史料,恰好和他的教学科研相辅相成。
苦修与攀登
“我现在每天最起码写出1000字到1万字,这还不算完,还需要再发给6个审稿员提前看稿,综合他们的意见进行修改,直到大家都满意。”黑山老鬼所说的“审稿员”,是他从自己的读者群里找来的。
黑山老鬼正在创作的《从红月开始》,是一个基于科幻设定和科技逻辑展开的怪物神话故事——“红月亮”出现后,都市中出现了各种“精神污染”,主角要不断打破困境,消除这些污染。
作品构思源自黑山老鬼自身经历。2020年,他经历了一段抑郁情绪期,走出来之后,他想以科幻去探讨人类的精神困境。这是一场创作转型。此前黑山老鬼擅长玄幻题材,这次转向科幻,主题也变得深邃,他想打磨出一部有价值的力作。
“付费买梦”的读者们,是网络作家们的亲密伙伴。和传统出版物不同的是,网络文学的读者们可以即时反馈自己的感受,甚至通过评论参与到作品的创作中去。黑山老鬼说:“据我所知,现在有很多作者都会请老读者来审稿,大家想写出更‘高级’、更精致的作品,这个过程里,也要听听读者的意见。”看到有读者说因为《从红月开始》而获得了安慰,黑山老鬼觉得,所有辛苦都是值得的。
即使猫腻的《庆余年》等作品因为文笔精致而被读者们调侃为“文青文”,但他也强调过,网络文学创作是一种商业小说创作,尊重读者是职业道德,不可以无限度地追求个性化写作。
不少受访者都表示了这样的观点:网络文学的成功与否是由读者决定的,这是网络文学的生命力所在。从读者反馈里,黑山老鬼感到了读者、市场似乎在慢慢发生变化:“大家希望能读到的是更有深度的东西,这就需要作者更多地思考技巧、剧情以及价值观。”
作者自身写作阅历的增长,也会让创作自然而然生长出野心。“在为广大读者服务的时候,你不能忘记写作之初的想法,你要写一个对得起自己审美水准的作品,绝对不能因为市场流行什么你就去写什么。”猫腻说。
2020年,完成了《大道朝天》之后,猫腻暂停了长篇创作。他对本刊记者透露,最近一年,除了修订《庆余年》,就是一边休息,一边构思。
“文章千古事,最费思量,需要自己跟自己较劲。这其中的艰辛,只会偷偷藏在字里行间。”烽火戏诸侯曾如此写道。
在烽火戏诸侯看来,商业和文学担当之间必然会出现一定的冲突和摩擦,但写作绝对不能只是为了赚钱:“试想一下,一部三四百万字的作品,如果读者看完之后,什么都没有留住,作者真的不会遗憾?肯定会的,没赚到钱的会,赚到再多的钱的,同样还是会。”
烽火戏诸侯心里的好作品,是为读者塑造出一个崭新的世界,哪怕这个世界所呈现的姿态再昏暗、再苦难,但道路的尽头会让读者看到一丝曙光,甚至会对现实生活生出一丝希望。仿佛是千年暗室,一灯即明。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 陈慧琦
#奋进
#中国
#中国网络
#网络
#网络文学
收藏
送赞
分享
相关推荐
文化新闻
中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5.5亿,一半的网民都在“追文”
0
3103
写手发布
2024-07-16
文化新闻
81部网络小说入藏国家版本馆,网络文学上大分!
0
3047
微笑的鱼1
2024-07-17
文化新闻
网络文学就一定要日更万字么?也可以越写越短
0
2706
写手发布
2024-07-17
文化新闻
网络文学的“流量玩法”与“免费逻辑”
0
4341
写手发布
2024-07-29
文化新闻
「番茄·网络文学爱心基金」更新公示,放宽帮扶标准
0
3419
写手发布
2024-08-01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作者推荐
关于重复、不按版块发帖的处理通知
连续9年保持中国悬疑小说最高畅销纪录,他是怎么做到的
《锦绣未央》的姊妹篇《锦绣南歌》上线后,连秦昊都翻车
小说拍成电视剧毁原著?此类“翻拍”因何遭吐槽
科幻文学市场能不能依靠一人独撑
《人民的名义》再起抄袭风波
马未都: 年轻时候,错以为文学是我一生的事
阎连科:文学可以存在于现实生活和想象之外
这五位获第十届茅奖的作家,都有着怎样的创作经历?
本届得主有多冷门?官网测试:95%的网友未读过他的作品
话题
本书<<浙东革命老区史记>>,原为<<侵略与反侵略>>
国家审计署:《中国作家》杂志社,违规刊文和评奖,向企业收费65
全新的征文大赛了,来了
4
300元/千字 | 「读者原创版」杂志7月主题征稿
5
专门的短剧投稿频道,已安排!
6
星耀计划|聚焦潜力佳作,现金奖励重磅加持,每月最高奖励5万元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