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摘要]鸳鸯,现代人都把它视为爱情的象征,但在古代,鸳鸯的象征意义并不局限于此。它有时象征夫妻,有时象征兄弟、朋友,甚至有时是艳妓的代称。
西周 青铜鸳鸯尊
唐代 鸿雁鸳鸯镜
唐代 鸳鸯莲瓣纹金碗 鸳鸯,现代人都把它视为爱情的象征,但在古代,鸳鸯的象征意义并不局限于此。它有时象征夫妻,有时象征兄弟、朋友,甚至有时是艳妓的代称。而在两汉至魏晋期间,人们只把鸳鸯视为兄弟和好友的象征。 被现代人误读的鸳鸯 崇尚自然的中国人,喜欢以物喻人,托物言志,寄情于物,凡欲有所表达,皆以写物为手段,文学家如此,艺术家也是如此。于是诗词歌赋意象纷呈,艺术品上纹样无数,无论天地乾坤、山水木石、飞禽走兽……都有特定的象征意义,以意会之,方能领悟其中的奥妙。 文学、艺术作品中各种自然物的象征意义,有的是单一的,大部分是复杂的。有时因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人们对同一物象有不同的解读,如“南人喜鹊而恶乌,北人喜乌而恶鹊”等。有时因时代不同,物象的含义也不同,如果对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不了解,很容易产生误解,如本文要探讨的鸳鸯,其含义就经常被现代人“误读”。《诗经》中的《鸳鸯》是一首贺新婚诗 如果设一道问答题,内容是:古代文学、艺术作品中的鸳鸯象征什么?相信绝大多数人毫不犹豫作答:象征夫妻相亲相爱、白头偕老。乍一看,这答案似乎是正确的,但如果从“历史”的角度来考察这一问题,就会发现不能如此简单地回答。实际上,鸳鸯的象征意义是多方面的,不能在“鸳鸯”与“夫妻”之间画等号。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鸳鸯有不同的含义,有时比喻恩爱夫妻,有时代表兄弟手足之情,有时象征君子、贤者,有时甚至是艳妓的代称。魏晋以后,鸳鸯的象征意义才逐渐趋向单一,基本定格在“夫妻爱情”上。 有学者认为,鸳鸯作为爱情的象征只是一种晚出的文化意蕴,这种观点也有失偏颇。虽然鸳鸯的象征意义在魏晋以后才基本定格在“夫妻爱情”上,但并不意味着鸳鸯象征爱情是“晚出”的。恰恰相反,在文学史上鸳鸯最“原始”的意象就是夫妻。史上最早出现鸳鸯意象的文学作品是《诗经》,其中《诗经·小雅》中有两首诗都以鸳鸯比喻夫妻。第一首名为《鸳鸯》,是一首贺贵族新婚诗,此诗一、二章均以鸳鸯起兴(“鸳鸯于飞,毕之罗之”、“鸳鸯在梁,戢其左翼”),象征夫妇成双成对,相濡以沫,忠贞不渝。第二首名为《白华》,是一首贵族弃妇怨诗,诗中第七章用“鸳鸯在梁,戢其左翼”反兴“之子无良,二三其德”,也是以鸳鸯比喻恩爱夫妻。 鸳鸯一雄一雌 喻兄弟情让人费解 两汉以后,文学作品中的鸳鸯才转向比喻兄弟及贤者,从象征异性之爱变成代表同性之间的手足之情及互相倾慕、互相挂念之情。如《文选》中辑录的《苏武李陵赠答诗》,其中有“昔为鸳和鸯,今为参与商”两句,描写苏武与李陵之间的友情。三国魏曹植的《释思赋》,则以“乐鸳鸯之同池,羡比翼之共林”之句比喻兄弟之情;另一首《赠王粲》诗,用“中有孤鸳鸯,哀鸣求匹俦”比喻王粲怀才不遇,急求志同道合的朋友。三国魏嵇康的《四言赠兄秀才入军》诗开篇即曰:“鸳鸯于飞,肃肃其羽。朝游高原,夕宿兰渚。邕邕和鸣,顾眄俦侣。俛仰慷慨,优游容与。”用“鸳鸯于飞”比喻自己和兄长过去的优游生活,惜别之情溢于言表。晋人郑丰有《答陆士龙》诗四首,第一首名为《鸳鸯》,诗序说:“鸳鸯,美贤也。有贤乾二人,双飞东岳。”诗中的“鸳鸯”,是比喻陆云、陆机兄弟。这种“基情四射”的文化现象,从两汉一直持续到魏晋,达数百年之久。按常理,鸳鸯为雌雄形影不离的“匹鸟”,“人得其一,则一思而死”,用于比喻男女之情,十分恰当,而两汉魏晋人偏偏喜用鸳鸯表达同性之“恋”,个中原因,至今令许多人百思不得其解。 魏晋以后,风气又变,鸳鸯的意象,又重新回归到“传统”文化意蕴。促成这次回归的原因,《诗经》已有先例是其一,而更重要的是一些民间传说的广泛传播。晋人干宝的《搜神记》,有一篇名为《韩妻》,讲述了韩凭与妻子何氏至死不渝的爱情故事,他们死后,其“精魂”化为鸳鸯,栖息于墓旁两棵根枝交错的大树上,“晨夕不去,交颈悲鸣,音声感人”。类似的民间传说还有“怨哥”和“映妹”的故事等,其结局大抵都是双双化为鸳鸯。后来,很多文人又用诗歌来表达这些传说,使鸳鸯在人们心目中成为挥之不去的永恒爱情象征。至唐代,诗歌中的鸳鸯意象,几乎是清一色的“夫妻”。如卢照邻的“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李白的“七十紫鸳鸯,双双戏亭幽”;杜甫的“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等。诗人崔珏因三首《和友人鸳鸯之什》诗而名声大噪,被时人称为“崔鸳鸯”。此后,鸳鸯的象征意义,便基本固定下来,一直延续至今。 唐代艺术品大量涌现鸳鸯纹 艺术品中的鸳鸯纹,其象征意义的变化和文学的意象变化基本同步,但早期的脉络并不清晰。我国最早的鸳鸯纹,出现在西周时期。镇江博物馆藏有一件西周墓葬出土的青铜鸳鸯尊,造型写实逼真,形制十分罕见。春秋战国时的鸳鸯纹器物,有江陵雨台山427号墓出土的彩绘鸳鸯纹木雕漆豆等。两汉时期的鸳鸯纹器物,有云南省博物馆收藏的西汉鸳鸯形铜镇、西汉鸳鸯杖头铜饰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鸳鸯纹器物也不多见,但据诗文所述,当时已有鸳鸯纹卧具,如南朝梁简文帝《和徐录事见内人作卧具》一诗称:“衣裁合欢襵,文作鸳鸯连。”由于可资参考的实物太少,唐以前艺术品的鸳鸯纹的象征意义还有待研究。 鸳鸯纹的大量涌现是从唐代开始。唐代艺术品的鸳鸯纹,不仅出现在金银器上,还出现在铜器、丝织品等上面。西安何家村出土的唐代鸳鸯莲瓣纹刻花金碗,是迄今发现的唐代金银器中最富丽堂皇的作品。唐代还流行鸳鸯纹镜,大多制作精美,纹饰生动。宋以后,鸳鸯纹又大量出现在绘画、瓷器、玉器、家具等上面,成为百姓最喜爱的吉祥纹饰之一,鸳鸯被、鸳鸯枕等成为新婚必备的用品,反映了人们对幸福婚姻的追求。此外,年轻人常将绣有鸳鸯图案的物品,送给自己喜欢的人,以表达爱意。 明清时期以鸳鸯为题材的纹饰,形式多样,寓意丰富多彩。如鸳鸯和桂花的组合,称为“鸳鸯贵子”,用于祝贺新人婚姻美满,早生贵子;绘有鸳鸯和长春花的,称为“鸳鸯长乐”;绘鸳鸯在荷花池中顾盼游戏的,称为“鸳鸯戏荷”。绘有这些吉祥图的物品,多用于祝贺新婚。(文/钟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