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想当网红作家,先从犀利评论开始!成大闵慧慈的独家写作攻略

[复制链接]
程颖 发表于 2022-8-25 07:57: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作者:知乎
2021年9月22日

成功大学外国语文学系闵慧慈教授研究认为,写作不幸卡关,可寻求老师、朋友建议,发挥一加一大于二的学习功效!

写作是一门功夫,唯有长期扎实的锻鍊,才能一点一滴累积实力。然而,相较于母语写作,外语或第二外语的写作往往更令人难以施展拳脚:陌生的海量词彙,多变的特殊文法,费解的篇章结构,总是越写越如陷入五里雾中。怎麽办呢?

成功大学外国语文学系特聘教授闵慧慈指出,这时候,与其耗费大把光阴“闭关修练”,不如向外寻求同侪、教师的协助,与他人互相“切磋砥砺”,发挥一加一大于二的学习功效!

小说家的背后,有出版社编辑;学术研究者的论文发表前,必须经过同侪审查的严谨程序;就算是脸书网红、部落客,写好文章后可能都会先请亲朋好友评阅一番。“表面上,成功的写作者身影看似孤独,但实际上,写作是一项需要面面俱到、超越自身观点侷限的工作。”闵慧慈从多年外语写作教学与研究经验出发,慎重提点:“每个人都需要借用旁人的眼睛,来审视自己文章的盲点。”

为何评论?评论者能帮你“突破盲点”

每个人可能都有过类似的经验:刚写完一篇文章,从头阅读一遍,深感是自己的呕心沥血之作,看不出有什麽地方需要修改,直到最后脑袋突然当机,“看不懂自己究竟写了些什麽”,就这样一直卡关在初稿的半成品状态,迟迟无法修改、润饰出最终成品。

闵慧慈点出,这是因为写作者已经深陷自身观点,无法抽离。一种常见的解方,是后退一步(stand back),把文章收进抽屉,去做点别的事情,让处在不同状态的自己重新检视文章。而另一种更有效率的做法,则是把初稿交付值得信赖的“评论者”来突破盲点。

当写作者被自己所写出来的文字给困住,就需要站在不同角度的评论者从旁协助,才能看出写作者的盲点(writer’s blind spots),然后拆解重组。

盲点从何而来?闵慧慈分析,外语写作的学习者通常同时也是外语本身的学习者,光是驾驭基本的词彙、文法便已稍嫌吃力。因此,外语写作的学习之路绝非一人所能独自走完,我们都需要和旁人携手同行,担任彼此的引路人。

实际进行研究,闵慧慈发现,好的评论确实足以点石成金。当学生的文章被评论者仔细分析,并且经过有意识的修改后,品质便能显著提升。从基本的措辞、文法,到更高层次的逻辑连贯性、文章结构铺排,都出现明显进步。可见聆听评论者的意见,能让写作者得以跳脱固有框架,从崭新读者的角度重新看待自己的作品,进一步修整出更完善的成品。

如果接受他人的评论那麽重要,应该由谁来担纲“评论者”的角色?

外语写作对许多人来说,光词彙、文法就让人吓到吃手手,更遑论通篇逻辑、架构、风格等调整,但找到对的人携手同行、组队打怪,将加速升级外语写作力!

谁来评论?教师、同侪比一比

就如同写作,“评论”也是一门功夫。理想而言,经验较多的写作教师,若拥有充裕时间、心力,固然能提供高品质的评论与建议。“但这是个现实的问题。”闵慧慈举例,一位老师如果只教一个20人的班级,每出一次作业就要细腻评论20篇文章,这已是沉重负担,更别提现实生活中写作教学师生比。

闵慧慈好奇的是:“毫无评论经验,处于新手阶段的学生,有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被训练成接近教师程度的评论者吗?”

“人们常误以为,评论者一定要比写作者具备更高的写作能力,但这并不是事实。”闵慧慈发现,只要经过一个学期严谨训练,超过半数学生所给予评论的内容特徵,就已经能趋近于有经验的教师,尤其在“指出问题”、“釐清问题本质”方面,学生评论者的表现,几乎和教师相当。

虽然,教师评论者仍相对善于捕捉写作者的意图,也更能提供细緻的建议,但研究结果破除了“学生无法评论学生”的迷思,更挑战“教师的评论必定优于学生”的传统观念。

闵慧慈的研究破除了“学生无法评论学生”的迷思,更挑战“教师的评论必定优于学生”的传统观念。

闵慧慈笑著说,“但其实教师就跟学生们一样,也只是一位读者呀。”评论之所以重要,并不在于评论者的能力或经验。评论者所做的,只是从一个相对清澈、客观的视角,引导写作者再次“阅读”自己的作品。

如何评论?不只是“改作文”

那麽,评论的技术、诀窍是什麽?闵慧慈提到,高中英文老师改作文,常常只是订正文法、拼字上的错误,这还不能算是“评论”。“真正的评论能力,奠基在对文章所属的‘文类’具备充分的背景知识,以及深入且具批判性的阅读训练。”

举例来说,“记叙文”如何运用五幕剧结构呈现一个“故事”?如何运用生动的修辞、细节的摹写,将人物与事件历历在目呈现在读者眼前?如果读到“论说文”,要怎麽分析一个段落内的论点、证据、反驳、反证,以及结论句?又该如何审视不同句子、段落间的逻辑连贯性?

另外,“学术论文”的基本架构与引用格式为何?专业程度较高的读者,会期待看到什麽样的论述铺陈?这些关于特定文类的基础知识,都必须先深入认识,并透过大量批判性阅读、观摩典范文本,累积评论与分析的经验历练。

“当然,知道是一回事,实践又是另一回事。”闵慧慈指出,拥有前述“宣告性知识”还只是评论训练的第一阶段。接下来,更要透过实作练习,转化为“操作性知识”,从字面上的认知,深化成为身体力行的写作习惯。

闵慧慈认为,当学生透过实际操作,内化这些评论技巧,建立自我标准,也就能身兼双职,成为一个有办法自我审视的写作者。
写作不是喃喃自语,而是一场“对话”

“写作的终极目的,在于与读者沟通。”闵慧慈说道。而写作者与评论者之间的沟通,最终而言,便是在促进写作者与其他众多读者的沟通。

不过,沟通要顺畅无碍,还是取决于双方能否在“写作意图与目的”的层次达到共识。闵慧慈提到,有次两名学生分别担任写作者、评论者,却因为对“男性须服义务役”的态度不同,写作方始终不愿接纳评论方的意见,评论方则坚决认定写作方的文章漏洞百出,两人于是陷入僵局。

想到写作与评论的课程训练,竟演变成一场辩论赛,闵慧慈略显无奈地说:“他们都忽略了论说文的写作目标是‘说服读者’,自己却先吵了起来。”如果他们都能正确意识到,这场沟通的目的并非争出输赢,而是完成一篇论述有理、足以服众的文章,两人截然相悖的立场反倒可能成为助力,能使完稿呈现出更加客观、全面的样貌。

从最基础的语言层次(文法、措辞),较专精的文类层次(篇章与段落结构、逻辑连贯性),到最深层的意图与目的层次(文章欲表达之想法、观点),一篇文章从初稿迈向完稿的过程中,评论者、写作者的沟通便是在这些层次间往返穿梭,持续进行。藉由不同层次的评论与反覆修改,处于半成品状态的初稿,才得以蜕变成为一篇更值得问世的文章。

一名好的评论者,既可以在最为基础的语言层次上给予建议,对于特定文类也握有充足的背景知识,能针对整体内容架构、连贯性进行分析。更重要的是,若能和写作者在较抽象的写作意图与目的层次上达到共识,双方便能维持良好且具建设性的沟通默契。

懂得评论的写作者,懂得写作的评论者

“写作”与“评论”可说一体两面,两者皆为写作者必备的功课。在成为一名优秀的写作者前,我们首先要成为一名犀利的读者,有能力针对一篇文章的初稿,提出精确有理的分析与评论。从文体、结构、逻辑、铺陈、修辞到文法变化,评论他人的文章时,同时也敦促学生反思自己的书写方式,恰好让 评论、写作的训练相得益彰。

“你在帮助别人的时候,事实上是在帮助你自己,从他人身上看见他人、自己的长处与不足。”无论程度为何,所有学生都可以在评论他人的过程中有所学习和反思。闵慧慈欣慰地说,这是将评论的环节融入写作教学,带来最珍贵的宝藏。
TA的其他文章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

APP下载

专业的编辑写手交流平台

写手之家

写手之家建立于2007年,是家有十余年的老牌网站

在国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居同类网站之首

是最具权威和专业的文化类兼职网站

Copyright   ©2007-2024  写手之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写手之家    ( 湘ICP备17024436号-3 )|网站地图|湘公网安备430802020002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