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古往今来,历代文人墨客对梅花不知倾注了多少情。南宋诗人陆游的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的佳句,把梅花推到了群芳之首。然而,梅终究有“花”。而竹呢?她既具有梅花笑迎风霜雪雨的坚强品格,更以文静、高雅、虚心进取、高风亮节、乐于奉献的美德而给人留下完美的形象。
我爱竹:记得小时候在外祖母家、家的四周,到处都是竹林。几户农家小院,掩映在青青翠翠的竹林之中,竹林深处,传来了孩子们的欢笑声,那是儿时的我,和小伙伴们在竹林中玩耍,竹林里穿梭着我的欢乐童年。
欣赏竹:竹子刚劲、清新,生机盎然,蓬勃向上。当春风还没有融尽残冬的余寒,新笋就悄悄从地下窜出来了,一场春雨过后,竹笋破土而出,直指云天,所谓“清明一尺,谷雨一丈”,便是对她青春活力和勃勃生机的写照。当春风吻去层层笋衣,她便象个活泼的小姑娘,婷婷玉立在明媚的春光里。到了盛夏,她舒展长臂,抖起一片浓郁的青纱,临风起舞,婀娜多姿。不管寒暑, 风霜雨雪,她仍绿荫葱葱。难怪白居易在《题窗竹》中留下这样的佳句:千花百草凋零尽,留向纷纷雪里看。竹, 拥有永不消失的春天。
崇拜竹:竹轻盈细巧,竹无花,却常绿于春夏秋冬。竹有节,节节为空, 尽管有百般柔情,但从不哗众取宠,更不盛气凌人,虚心劲节,朴实无华才是她的品格。
竹不开花,清淡高雅,一尘不染,她不图华丽,不求虚名的自然天性为世人所倾倒。
清代诗人郑板桥这样赞美道: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 免撩蜂与蝶。竹子心无杂念, 植根于或贫瘠或肥沃的山川旷野,不媚不妖,满目苍翠坦然的顶立于天地之间。甘于孤寂,她不求闻达于莽林,不慕热闹于山岭。千百年过去了,持空心看尘世间烟云琼梦,繁花惊艳,无求自是品高,大有我自独笑苍风中的清骨气节。
赞美竹:不仅是因为竹的万般风情给人以艺术的美感,而是因为竹的自然天情和独特品格,给了我哲理的启迪和人格的力量。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千古流传的佳句,可说把竹子坚贞不屈的精神品质写得淋漓尽致。竹在荒山野岭中默默生长,无论是峰峰岭岭,还是沟沟坎坎,她都能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在逆境中顽强生存。尽管长年累月守着无边的寂寞与凄凉,一年四季经受着风霜雪雨的抽打与折磨,但她始终“咬定青山”、专心致志、无怨无悔。千百年来,竹子精神、高风亮节的品格形象,为人师表、令人崇拜。
竹还有很美的神话传说,传说在遥远的古代,舜的两个妃子曾经为了舜逝,二人纷纷投江。最后泪洒清竹,成为至今仍津津乐道的“斑竹”。这是一段神奇的爱情传说。萧湘妃子的故事为竹很好的做了代言。
那怕是在条件艰苦的破岩中,竹子也能顽强生存;她不求索取,只有奉献。竹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竹笋做的佳肴,美味可口;竹子制品越来越多,制成的竹凉席、竹家具、竹胶板、竹筷、竹厅、竹工艺品等要有尽有,现代用竹子制成的布,穿在身上舒适,挺刮。在竹乡,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一说,道出了竹乡人与竹密不可分的关系。竹乡人打的是竹伞、戴的是竹笠、住的竹楼、坐的是竹椅、睡的是竹床、吃的是竹笋……竹子还以她残留的枝丫扎成扫帚,为人类清除污垢,就是竹沫、竹头等,也可作为燃料,发挥光和热。竹与人类结下不解之缘, 竹为人类奉献了自己的全部。这真是“出世予人惠,捐躯亦自豪。”
竹是一首无字的诗,竹是一曲奇妙的歌,竹笛一枝,吹尽人间春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