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本版
帖子
用户
登录
注册
快捷登录
投稿
每日签到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写手之家
›
娱乐休闲区
›
文化新闻
›
莫言余华等北师大畅谈青年写作能力如何养成 ...
返回列表
莫言余华等北师大畅谈青年写作能力如何养成
[复制链接]
写手发布
发表于 2023-6-27 14:05:12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6月25日,一场超高规格的学生作品研讨会在北京举行。莫言、余华、苏童、欧阳江河、西川、李洱等著名作家、诗人、学者、文学编辑、
出版
人齐聚一堂,围绕北师大文学创作方向研究生的作品集《耘:每当有人醒来》,畅谈青年写作能力的养成。
据悉,集中展现北师大文学创作方向学生成果的系列文学作品集《耘》计划每年出版一册。在这部作品集里,读者不仅可以读到莫言、余华、苏童、欧阳江河、西川等著名作家导师对青年写作者的具体指导意见,也能看到“京师青年作家群”的文学风貌和自我成长,以及北师大优秀作家之间的代际传承,它对初学写作的年轻人具有一种风向标意义,也为当代文学现场提供了鲜活的文学生态版图。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余华谈到,在“发现学生”的时候,他往往不是从一个学生已有作品的完成度去考量,而是从一篇作品尚未完成的想法或细节开始,再逐渐引导学生去修改、完善。“培养学生最终是关乎他们将来能否在文学上真正取得成绩,我并不以发表作品来衡量这个作者,这是几年工作下来的一个体会。”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苏童打趣道:“我到北师大,原来一直以为自己是来当花瓶的,结果北师大不要花瓶,它真的需要园丁。”在他看来,文学创作方向的学生与导师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新的时代下的关系。在给年轻人建议、“剪枝”、“施肥”的过程中,他也对自己的园丁身份有了美好的期望。
在界定自我与学生的关系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欧阳江河要求自己不能把学生们都培养成“自己的门徒”。从文学教育的角度上看,小说写作含有手艺、技术的成分,而诗歌写作很难具体传授,他作为诗人也很鼓励学生把写诗的才能转化为创作小说的才能,希望他们朝着叙事文学的脉络转化,与此同时又保留诗人对世界的观看方式。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西川也表示,诗歌思维和小说思维非常不同,写作的类型非常多,每一个学生的才华的类型也不一样,一位好的老师能看出一名学生具有哪种类型的才华。写作一方面是修养,另一方面是创造力,前辈老师们创造性的表达和想象力依然值得年轻作者去学习。
作为北京师范大学驻珠海校区作家导师,北京大学教授李洱发现书中收录的作品与他最早参加改稿会时的初稿相比进步很大,更为完整、成熟。同时他也指出这些小说目前仍处在新文学传统的内部,如何在更广阔的背景下,与当前时代各种各样的文化进行对话进而重新面对我们的历史传统,这是青年写作下一步要思考的问题。
看见生活,看见世界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王立军回顾了北师大文学院的悠久文学传统和2014年以来开设文学创作与批评专业以来的丰硕培养成果。《耘:每当有人醒来》中的很多青年作者,获得了包括牛津京师文学之星、钟山文学之星、人民文学之星等多个文学奖项,作品入围了包括“中国好书”“收获排行榜”等多个文学榜单,他们已经开始成为90后作家中的佼佼者。
“在开始上创作课以后,我才真正接触到短篇小说的写法,学会如何慢下来写出一天的故事、一个小的场景,及至最后发表一篇完整的短篇小说”。文集作者代表、北京师范大学在读博士生李晓博表示,她完全是被北师大国际写作中心教出来的学生。
北京师范大学在读博士生叶昕昀谈到,当初来到北师大仅仅是因为不喜欢原来的工作,而这几年与导师余华的机缘和学习让她找到了另一种生活方式和写作的意义,也期望未来自己的小说能够提供看待世界、看待生活的不同方式。
北京师范大学在读博士生焦典从自己的童年经验和小说中的“目光”谈起,表示她一路收获了来自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与国际写作中心各位师长们及期刊编辑长辈的目光,正是在这些目光的鼓励下自己走上了写作的道路。
北京师范大学在读博士生武茳虹表达了对写作导师余华和苏童的感激,她感恩于自己青涩的作品得到了老师们认真的对待和详细的指导建议,让她更快地寻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写作道路。
活动现场,宗仁发、徐则臣、张菁、徐晨亮、李伟长、何同彬、李蔚超、曾攀、何平、马兵、刘大先、黄平、岳雯、张同道等批评家、文学编辑也对青年写作的现状与未来展开热议。
在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执行主任张清华看来,此次研讨会既是关于北师大文学创作方向研究生写作成长的一堂课,也是关于整个青年写作与世界、人生和一切传统关系的一堂文学教育课。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党委书记周云磊表示,将文学人才的培养、文学教育、文学创作、文学普及融合在一起,这是北师大历来的文学氛围和文学传统。本次作品研讨会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举办,系“新时代文学教育高峰论坛暨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成立十周年庆典系列活动”的分论坛。研讨会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耘:每当有人醒来》主编张莉主持。
澎湃新闻记者 罗昕
标签:
莫言
余华
北师大
畅谈
青年
TA的其他文章
鲁迅如何写出“薇”菜的多种做法
主题出版质量提升 少儿出版原创增量
九夜茴:一辈子没离开过我生长的那条胡同
想写作?那这些写作手法一定要知道!
从史诗英雄到武林英豪——金庸小说对民间文学的借用
快评10部男频网文:古典之后,科幻题材增长
图书促销:一场虚假的阅读狂欢?
王蒙激励文坛后辈:人生会老,文学不会迟暮
相关帖子
•
300-500元/千字 | 「青年文摘」彩版杂志长期征稿
•
挖掘优秀青年诗人,《青年诗词》2024征稿设置
•
余华《十八岁出门远行》经典再版
•
500-1000元/千字 | 「青年文学」杂志长期征稿
•
稿费500-1000元/千字|《青年文学》征稿
•
莫言与于和伟的第一次见面,撞出了什么样的火花?
•
莫言:《晚熟的人》的创作背景及其人物塑造
•
莫言:文学只有反映人类的本质才能真正走向世界
•
“大神”畅谈网络文学,为你揭秘网络作家背后的故事
•
青年写作三人谈:理想状态下的写作是自由的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写手发布
管理员
关注
粉丝
帖子
发送私信
收听TA
Ta的主页
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