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本版
帖子
用户
登录
注册
快捷登录
投稿
每日签到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写手之家
›
娱乐休闲区
›
文化新闻
›
格非、李洱:作家30岁以后必须面对传统 ...
返回列表
格非、李洱:作家30岁以后必须面对传统
[复制链接]
萧盛
发表于 2017-10-23 10:08:08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第二届“北京十月文学月”重点活动之一、“格非、李洱对谈:现代写作和中国传统”论坛上周末在十月文学院举办。作家、十月文学院顾问、清华大学教授格非与十月文艺
出版
社签约作家、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助理李洱围绕“传统”与“创新”两个维度在“现代写作与中国传统”的问题上展开讨论。这场对谈从英国诗人、剧作家和文学批评家,诗歌现代派运动领袖艾略特的一个观点入手,作家在30岁之后必须要了解历史、面对传统。
30岁后与传统的联系更紧密
谈到传统与现代写作,格非称自己第一个想到的是艾略特,“艾略特的主要观点是,一个年轻作家在年轻的时候怎么写都可以,但是到了30岁,如果你还要继续写作的话,那你就必须去了解历史。”格非说自己快30岁的时候这个话曾对他产生很大压力,他当时在上海有一个非常好的朋友名叫胡河清,他当时跟格非谈到,他们这一代作家如果想成为大作家,需要立刻开始关注对传统的研究,如果再迟了就来不及了。“他给我的警告是非常直接的,他说,你们不要认为学一点西方的东西,就觉得怎么了不得,就可以写一辈子。这个对于我的刺激也很大。所以我还不到30岁就开始慢慢地研究传统。”李洱以自己为例,称他在35岁之前完全无法接受《红楼梦》,而后突然爱上这部名著,“这个转变并不是别人告诉你一定要读《红楼梦》,而是35岁之后你发现和传统之间那种自然联系变得比以前更紧密了。”
写作不要拒绝外来传统
“我们原来所使用的语言跟物之间关系是非常直接的,而自从有了外来语言翻译成汉语之后,词和物之间的关系变得复杂起来了,然后形成了现代汉语。”李洱称,作家们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在词与物之间建立一种最直接、同时能够说明问题,又能够阐释这种逻辑关系的语言,目前来看这种语言还不是太成熟。“这种所谓的传统与现代写作所面临的困难不是只有我们中国小说家遇到的问题,国外也有。在中国作家努力的同时,所有西方的杰出伟大诗人,跟中国作家所努力的方向是一致的。他一方面要继承欧洲的传统,另外一方面又必须吸取中国传统。”李洱继而强调,写作永远不要拒绝外来传统。他以墨西哥诗人奥克塔维欧·帕斯翻译的杜甫《春望》为例,称帕斯将“城春草木深”中的“城”译成“广场和街道”。“我觉得最好的唐诗就是从汉语翻译成英文,再从英文翻译成汉语,这种语言就是我们现在所要的语言。”
基于现实的改造才是传承
“为什么有一些人写《红楼梦》仿写还写得好,但让他处理当代社会经验他根本没有能力?中国传统文化我们怎么继承?”格非认为,传承绝不是直接搬用,他以司马迁继承《春秋》写《史记》为例,“如果把《史记》的文章跟《春秋》《左传》相比,变化太大了,都是创造性的概念。很多话司马迁当时不敢说,所以通过特殊的笔法说出来,这确实是继承《春秋》的方式,但是整个形式有巨大的变化,这才是继承,不是简单搬用。”格非指出,现代很多人在继承传统文化时出发点就是学几个古文词吓吓人、写信让别人看不懂,“这不对。首先要解决的还是当代文化。所以我个人有一个观点,创作如果要继承传统,就一定要基于今天的现实,要对它整个进行改造。只有创造性的工作才称得上是继承传统。要理解杜甫为什么写作,了解他最重要的核心,这个时候才有资格跟杜甫对话。我没有模仿谁,我是小说,杜甫写的是诗,我跟他构成真正的关系,这是对传统的继承。”
TA的其他文章
严歌苓:我是“文学的吉普赛人”
IP剧盛行:刺激原著与衍生品双赢
出版界年终盘点看花眼,图书榜单说不清理还乱?
马伯庸:在历史缝隙间闪转腾挪
读书人别把头脑外包给机器
《乘风破浪》:只有三张明星脸 名字热血剧情乏味
写手之家重建:有你们在家就不会散
现象级”玄幻剧:“神仙们”上天入地谈恋爱何时休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萧盛
管理员
29
关注
125
粉丝
2523
帖子
发送私信
收听TA
Ta的主页
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