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留言板
广播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业界
›
文化新闻
0
0
淘帖
0
返回列表
AI写诗已超过人类? 专家:生搬硬套一眼便能识别
[ 复制链接 ]
写手发布
管理员
好友
0
回帖
银子
管理员
积分
0
主页
发表于:2019-9-4 11:46:37
15863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因为我已经疲倦/外轮来了太阳的光景/就如此飞闪的梦幻中案头的花瓣飘落于寂寞/宇宙是你沦落的诗人。”这是机器人“小冰”
出版
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中的一篇,题目为《那寂寞的小园子》。时至今日,AI作诗已不是新鲜事。早在1959年,德国就出现了全世界第一首由机器人创作的诗歌。在国内,类似的诗词辅助创作软件或俗称的写诗机器人也有不少,以清华大学开发的作诗机器人“九歌”为例,从2017年诞生以来,累计为用户创作超过400万首诗词。
AI和人“同台竞技”并不公平
诗歌与文学被视为有关灵魂的叙事,由人类创造出的人工智能,却在以一种超乎想象的方式进入文学领域。频繁登场的作诗机器人,被放在诗人的角度重新审视,诗歌与创作引起新一轮的讨论、比较。有人甚至笑言:“古有曹植七步成诗,今有‘九歌’七秒成诗。”当AI与情感丰沛的诗歌碰撞,谁能写诗、谁会写诗,或许需要被重新定义。
从现阶段来看,让AI和人在作诗上“同台竞技”,其实并不算公平。
此前,央视的《机智过人》节目曾向上海诗词学会理事刘鲁宁发出邀请,但了解节目内容和规则后,他婉拒了该节目。“与电脑比赛,同样花一分钟写诗,估计它比我好。但我花一天写的一首诗,它再写一千首也比不过我。这就是人与电脑写诗的区别。”
拼速度,自然拼不过AI。AI的强项还在于海量的知识库储存,“九歌”系统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录入从唐朝到清朝数千名诗人的30多万首诗,这是正常人无法达到的学习和记诵能力。
格律工整、用词古雅,的确让AI打败一大批普通人。但AI对古诗词的“生搬硬套”在内行人眼中仍难以遁形。
诗词不像棋谱可通过计算破解
“AI写诗优点是有词汇储备,起点比普通人高,而诗词尤其是词带有不确定性,留有一定想象空间,也让许多作品有了浑水摸鱼的机会。但AI的作品仍然有较大的破绽。”上海诗词学会理事邓婉莹发现,AI作诗有个非常显著的特点,“有句无篇”。“好句子容易拼成,但要意脉连贯通顺,做好起承转合,才算一首成功的诗。”她认为,诗词不像棋谱可以通过强大的数据和计算来破解。
AI的诗作为了凑韵有时会把两个无关的词组合在一起,出现明显的逻辑不通,有可能在它的参照文本里其他诗人有过类似组合,比如杜甫的“香稻啄余鹦鹉粒”,但其中的玄妙是AI无法理解的,至于感情的微妙更无法企及。“譬如它写闺怨伤情,知道选取哪些典型意向,整体感觉也不错,但细节脉络经不起推敲,而且一首之内往往水平起伏很大。”
看了几首AI的诗作,上海诗词学会理事黄福海不禁想起一种饭店的装饰墙纸,上面汇集了不同的古人书法,联成似乎有意义的诗句,目的是让不懂书法的住客误以为是一幅古人作品,附庸风雅,但仔细看,就会发现它们的字体并不协调。“书法和诗词都要求内在的脉络畅通,这是目前AI做不到的。”“AI的学习很死板,看看这些诗,大部分存在基本逻辑不通的问题,更不用说意境的构建和思想的展现。如果AI也能写出‘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样具有时空穿透力的句子,我才认为它真的是诗人。”刘鲁宁说。
不过,也有不少人持相反看法。有观点认为,只要喂给AI大量数据,机器学习模仿甚至超过人都是必然的。“中国诗歌是高度技艺化、文体化的艺术。诗体、诗格、格律、意象、类型、题材、风格、语言模式等,都有套路可循。”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胡晓明曾表示,“如果根据大数据及其变量,同时根据它的自行参悟,从逻辑上说,在风格变化上,不难超过人类。”
AI作诗是自然语言处理的应用
从技术上来讲,AI作诗是自然语言处理(NLP,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中的一个具体应用。在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达观数据和乐言科技联合主办了《理解语言,拥抱智能》主题论坛,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同时联合达观数据推出AI新闻助手,该助手除了让文字工作者们在文章素材采集转写、自动摘要撰写、内容分类等方面体验人工智能的便捷外,还推出“趣味智能作诗”功能。输入四字短语,就可做出一首藏头诗绝句,而该功能的简介是,让文字工作者“在工作之余体验智能时代的文化乐趣”。
达观数据联合创始人高翔说,AI作诗在达观数据中更多是作为技术能力展现,并非主要研发方向。“我更看重AI作诗背后的NLP技术发展,并非每个人都有写诗需求,但自然语言生成技术可以服务各行各业。”
“诗歌是人们的一种自然表达,它没有门槛,每个人都可以创作。”去年,由艾耕AI人工智能团队开发的写诗小程序“人人都是徐志摩”上线,用户上传图片后,AI机器人“MO”就能根据图片所传达的信息,为使用者写一首现代诗。团队表示,小程序打造耗时近两年,目的是通过人工智能,赋予普通人用诗歌去表达的能力,“想到徐志摩,就会想到现代诗,诗歌并不是高深的、艰涩的,每个人都可以用诗歌去表达情感与想法”。
水乡即景
秋思漾漾入帘栊,何处飘来不定风。
老妪静看船上客,间闻隔水唤髫童。
水乡即景
水乡山色远相连,回首江南二十年。
今日故园归未得,东风吹落钓鱼船。
垂丝海棠
闲饮东风意自娇,醉中轻折小蛮腰。
天然一抹胭脂色,何必香家着意调。
垂丝海棠
海棠花下一枝红,杨柳青青映晚风。
芳草池塘春水阔,夕阳烟树暮云空。
来源:上观新闻(每组第一首为专家作品,第二首为AI作品)
#写诗
#超过
#人类
#专家
#生搬硬套
收藏
送赞
分享
相关推荐
文化新闻
元宇宙之我见——人类文明的希望之光还是潘多拉魔盒?
0
19527
写手发布
2022-01-20
文化新闻
剧本杀含密谋杀人等描写 专家:应引入内容分级制度
0
12100
写手发布
2022-06-13
文化新闻
莫言:有人用我名字写诗,结果我收到400元稿费
0
14065
写手发布
2022-07-12
文化新闻
“我们一起去尿尿”,专家称普通读者无法鉴赏贾浅浅的诗!央媒发声
0
12264
笑着去爱去拥有
2022-08-25
文化新闻
张慧君:写诗是一件纯粹的事
0
11007
写手发布
2022-12-23
文化新闻
人类的想象力疲软,科幻片还有未来吗?
0
10455
写手发布
2023-01-25
文化新闻
分账票房超过2000万,这部小成本网剧如何成功出海?
0
8889
写手发布
2023-04-04
文化新闻
我国网文作家超过2200万,90后已成创作中坚
5
37129
yinhuier
2023-04-12
文化新闻
莫言:文学只有反映人类的本质才能真正走向世界
0
4945
写手发布
2023-10-10
休闲分享
写诗,写字!
0
2270
Wo~
2024-05-20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作者推荐
关于重复、不按版块发帖的处理通知
连续9年保持中国悬疑小说最高畅销纪录,他是怎么做到的
《锦绣未央》的姊妹篇《锦绣南歌》上线后,连秦昊都翻车
小说拍成电视剧毁原著?此类“翻拍”因何遭吐槽
《人民的名义》再起抄袭风波
科幻文学市场能不能依靠一人独撑
马未都: 年轻时候,错以为文学是我一生的事
阎连科:文学可以存在于现实生活和想象之外
本届得主有多冷门?官网测试:95%的网友未读过他的作品
这五位获第十届茅奖的作家,都有着怎样的创作经历?
话题
行业IP衍生 网络小说折射新阅读习惯
诚聘 各科硕博
总奖池超百万!第五届七猫现实题材征文大赛颁奖在即
4
探索文化出海新范式,阅文在日本举办小说征文大赛
5
《绍宋》原作者:宋穿历史小说为何有一个“强宋梦”
6
【喜马拉雅】第2届悬疑征文大赛,火热征稿中!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