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留言板
广播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业界
›
文化新闻
0
0
淘帖
0
返回列表
李德南vs王哲珠:城市里的个人和个人的城市
[ 复制链接 ]
写手发布
管理员
好友
0
回帖
银子
管理员
积分
0
主页
发表于:2019-10-16 11:08:58
15936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李德南:你的写作取材广泛,风格多样,而且乡土文学、城市文学、科幻文学都有涉及。对你来说,走这样的写作道路的动力主要来自哪里?
王哲珠:我是一个好奇心很强的人,在写作上这种好奇表现为各种尝试、各种题材、各种表现手法,针对不同内容,营造不一样的语言氛围,在我的创作过程中,这种尝试与探索从未停止过,对我来说,这是写作乐趣里很重要的一部分。但不管怎么尝试与改变,有一点是没有改变的,也可以说是我写作中“固定的点”,那就是对这个时代的敏感,对时代的关注和自己的思考,这时代中心灵的震荡与寻找,这个时代人价值观甚至是人本身意义的重新定位。对这个“固定的点”的执着也是我写作最大的野心与动力。在这个“固定的点”的前提下,取材、表现形式等尝试既是写作乐趣,也是写作的勇气和坚持,是为“固定的点”尽可能寻找合适的路径。
李德南:写作确实应该保持一种探索的精神。你的小说《非典型创业》,也强调要有一种变化的意识。它着重写了周六月的创业过程,周六月在谈到城市和乡下的不同时,认为“城市是跑的,车在跑,楼在跑,人在跑,日子在跑,在城里要跑着才能站稳脚,要是立住不动反而会晃”。她强调在城市里一切都是变化着的。小说里也一直在呈现各种各样的变化,比如消费观念的变化和审美趣味的变化,也包括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技术的变化。在写这篇小说时,你个人最关切的是什么问题?
王哲珠:变化是城市的常态,这是《非典型创业》里很重要的“点”。我关切这样一群年轻人,既无法当白领,又不甘心打工,梦想奋斗出属于自己的事业,他们是创业的一群,但没有资本,没有门路,没有人脉,靠开一家小店或摆个摊点,算不上真正像样的创业。周六月、刘俏、吴昂他们靠打工积累一点小钱和一点经验后,开始经营自己的店面,梦想着能开成连锁店,做成品牌,起起落落,一次次失败重来,同行的竞争、城市的发展、经济环境的变化、政策的变动等,环境的每一次变化对他们的生存乃至命运都是无声的地震,给他们的身心与信念带去巨大的影响。城市带给他们越来越大的压力,也教会他们越来越多东西,不管怎样,他们追赶着城市,从未停止。最终,他们的理想将落在何处,或许追赶的过程已经成就了梦想本身。《非典型创业》另一个关切的是人与城市的关系,城市打击了这些年轻人或让这些年轻人成长,这些年轻人也成为城市生态很重要的一部分,他们参与了城市精神空间的构筑,并且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李德南:谈到城市文学,能否谈谈你的城市观和城市文学观?
王哲珠:对城市我其实是陌生的,虽然我十多岁时就举家搬往小县城,但那不算真正的城市,只是一个较大型的镇子,至今为止,我在真正的大城市都是短暂停留,没有长时间居住。但我的弟妹皆早早奔往大城市拼搏,经历无数曲折迷茫,也经历无数欣喜与奋进,加上我对乡村变化的敏感与关注,乡村与城市的关系对我有触动,所以城市于我又是如此接近。对于城市,我的感情是复杂的,我害怕城市,在城市里不停迷路,不管去哪儿,楼和路构成了迷宫,车和人都在不停寻找出口,带着惊慌失措的慌乱感。我也向往城市,在我看来,城市是个巨大的海洋,象征着无数的可能性和难以预料的生活,象征着各种奇迹的发生,这于我有极大吸引力,虽然我很清楚这种想象带着浓重的浪漫色彩。总的来说,我的概念里,城市是难以把握的,有多大的自由就有多大的束缚,有多大的奇迹就有多沉的命运重担。但不管多碎片化,城市与城市之间多么同质化,我个人认为,真正的城市应该是有其独特气质的。就我而言,提到北京,会感觉其厚重大气,还带着那么点傲气;对于广州,印象竟然是古朴,隐含着韧性极强的烟火味;深圳给我的感觉是明亮年轻的,有种朝气蓬勃的活力;上海是风情的,从骨子透出的时尚妩媚,既现代又古典。于我看来,真正的城市文学应该是能触及城市内里,能叙写出城市气质的——就算这种内里和气质是个人化的也好——写出城与人的关系,城市与心灵是有所联结的。当下某些城市文学事实上只是城市背景的故事,或者生活于城市的人物,或者只是添了城市符号,故事悬浮于城市表面,人物与城市呈现剥离状态,符号很多时候成了装饰品。心灵应该参与城市,城市对心灵有所影响,真正的城市文学该写出城市的人与人的城市。城市文学的内里与特色,归根结底来自于城市的内里与特色。
李德南:你谈到真正的城市文学应该写出城市的人与人的城市,这种表达不应该是游离的,不应该是符号化的,这我很认同。我还想进一步指出的是,真正好的城市文学应该关注城市里的个人和个人的城市,对此进行辩证的书写。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很多作家的城市观其实是二元对立式的——城市要么是天堂,要么是地狱。这样一种思维构成一种认识装置,不管作家在写作的时候,面对的是怎样的城市,面对的是怎样的人群,面对是怎样的处境,这种“要么……要么……”的思维都已经先在地主宰作家的写作。说到这一点,我觉得《非典型创业》这篇小说里,写到周六月和吴昂这一对“奋斗时期”的青年时,他们对城市的态度是健康的、复杂的、积极的,他们在城市的快速发展中求生存,更多的是选择如何适应城市,虽然有挫折、有迷惘,但是不怨恨、不消极,尤其周六月这个城市新女性的形象,对她的塑造是很有意义的。二〇一二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意在向世界表达中国人致力于构建美好城市的愿望。周六月的心中,就始终抱有这样的美好愿望。现在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充满简化主义的天真,依然流行,也是许多作家在书写城市时难以觉察的认识装置。不管是乡村还是城市,其实都有美好的一面,也有糟糕的一面。而在城市写作当中,诸如此类的本质主义的、整体主义的城市观又是没有得到反思的。它支配了中国城市文学写作的想象力,想象力贫乏的、对现实缺乏洞察力的文本由此被生产出来。今天的和未来的城市写作,如果想要有所突破,我觉得必须打破这一认识装置。重构城市观,可以说是城市文学再出发的一个起点。城市其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克鲁帕特有一段话,我觉得说得特别好,他说对于城市,“不是在好对坏的意义上来理解它,而是在好和坏的意义上来理解它。城市会分离人们,也会凝聚人们,会产生压力,也会创造机会……城市对某些人是天堂,对有些人却是地狱;有时更好些,有时糟糕些;对某些目标有益,对另一些却不十分有利。两种极端——以及某些灰色地带——比肩而立”。这段话,考虑到了城市的复杂性,克鲁帕特对城市的认知是辩证的。除了城市,人本身其实也是非常复杂的所在。城市中的每个个体,都有他们非常具体的诉求,有他们的喜怒哀乐,有他们具体的、不断变化的境况。因此,当人与城市相遇,是复杂与复杂的相遇。各种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在处理这种复杂性时,其实是有局限的。对复杂性的打量和呈现,正是文学的优长所在。它能够宏观地记录时代的变迁,也能够深入个体的内在世界,能够以细致的笔墨呈现作为个体的人在具体情境中的所思所想。因此,我特别看重文学。在今天,文学也许不是最受关注的表达方式,但是它的存在,可以说是无可替代的。另外,如果要推荐一部城市文学作品的话,你会推荐哪一部?为什么会选择推荐它?
王哲珠:如果要推荐的话,中国的小说我印象比较深的是张爱玲的小说,国外的会想到爱德华多·门多萨的《奇迹之城》,我个人感觉,它们书写出某个城市的气质,文字里氤氲着那座城市的氛围和味道,城与人是联结在一起、互相成就互相影响的,在其中,我读到人的命运,也读到城的命运。我还想特别提一下奈保尔的《米格尔街》,严格来说,它并没有真正意义的城市书写,但我认为他以看似碎片的书写把握住西班牙港某种整体性的东西,将零碎的东西整合起来,这对我的城市书写有很大的启发。或许这是我对完整的执念,总奢望能把握住某些东西,事实上,城市之复杂之丰饶之碎片化是无法把握无法整合的。
李德南:你谈到的“对完整的执念”,这其实是人的一种形而上学的本性,也就是渴求从总体上抽象地理解整个世界,进而把握住整个世界。但人又是一种有限性的存在,生命有限,认知能力和认知范围也有限,只能从有限眺望无限。包括对城市的认识也是如此,很多时候只能从感知开始,从碎片化的认识开始,然后逐渐扩大、深化。从某种意义上说,小说是一种过程诗学。它的意义,主要不在于最终呈现了什么,而在于对事情的过程的呈现,包括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呈现。小说免不了要对很多事情提出追问,追问的结果,不能说丝毫不重要,但过程总是要重要得多。当然,借助写作的过程而想明白一些什么,这个对作家本人是有益的,对生活世界本身可能也是有益的。还有一个问题,也是我想和你聊一下的,现在电影对人类情感结构的塑造作用正在变得越来越大,在电影中,我们也会经常看到对城市生活的关注和表达。有不少人正是通过电影而对远方的城市有了向往。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你有没有特别想去的,甚至想在那里生活的城市?
王哲珠:这应该是很多人会有的经历,我也不例外,电影语言对城市的表达比文字更直接、更有画面感、更具象,也更容易将人带进去。看了大量的谍战片之后,我有段时间特别想去上海,想象中是老上海的样子,着一身旗袍,在充满风情的街道上走走,这完全是想象中的上海,有种幼稚的浪漫,电影往往就是会带给人这种浪漫,这与电影的表达有关系。但这种向往仅限于走一走,待一段时间,很少有城市让我产生想在那里生活的冲动,我更钟情的是小城,带着独特风情的,不闭塞又没有急哄哄的慌乱感的,烟火味仍然浓重的小城。
李德南:文学博士,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专业作家,兼任中国现代文学馆特邀研究员。著有《“我”与“世界”的现象学——史铁生及其生命哲学》《小说:问题与方法》《有风自南》《途中之镜》等。曾获《南方文坛》年度优秀论文奖、广东省鲁迅文学艺术奖等奖项。
王哲珠: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文学院第四、五届签约作家。在各类文学刊物发表小说一百多万字,有小说被选刊转载。
出版
有长篇小说《老寨》《长河》《琉璃夏》《尘埃闪烁》,小说集《琴声落地》。曾获广东省有为奖·第二届“大沥杯”小说奖。现居广东省揭阳市。
#王哲
#个人
#个人的
#城市
收藏
送赞
分享
相关推荐
文化新闻
“40岁以上”“三线城市”已成为短剧公司投放的目标受众
0
3887
1083543010
2023-12-14
文化新闻
蒋方舟:我始终相信一个人超越时代的可能性
0
3945
写手发布
2023-12-16
写作交流
说说我个人理解的“矛盾”,与”延长地图寿命“等问题
0
2537
折叠式爱情
2023-12-21
休闲分享
打造个人品牌IP,这是个长期的铁饭碗
0
2056
heneica
2024-01-19
媒体约稿
个人代写出高质量价格便宜
0
2120
6446
2024-02-08
交易招聘
个人写作便宜,任何写作不在话下,本人出高质量不满意不要钱
0
3951
6446
2024-02-08
写作交流
写作视角:只是换个人称这么简单?
0
1778
136980561
2024-03-21
交易招聘
招全科目写手,欢迎个人兼职写手,或有写作团队可以联系.
0
3476
招写手9527
2024-04-25
交易招聘
找机构个人写手合作
0
2556
1招写手
2024-06-01
交易招聘
个人写手诚寻医学社编、一手代理合作
0
2562
jqf2024
2024-06-25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作者推荐
关于重复、不按版块发帖的处理通知
连续9年保持中国悬疑小说最高畅销纪录,他是怎么做到的
《锦绣未央》的姊妹篇《锦绣南歌》上线后,连秦昊都翻车
小说拍成电视剧毁原著?此类“翻拍”因何遭吐槽
《人民的名义》再起抄袭风波
科幻文学市场能不能依靠一人独撑
马未都: 年轻时候,错以为文学是我一生的事
阎连科:文学可以存在于现实生活和想象之外
本届得主有多冷门?官网测试:95%的网友未读过他的作品
这五位获第十届茅奖的作家,都有着怎样的创作经历?
话题
轻侯《草原牧医》:一曲治愈系的现实主义牧歌
奖金池39W!书旗中文网男频「同人征文」来袭
第5季·海狸故事——短篇小说征文大赛,全国征稿!
4
诚求小红书种草文案
5
行业IP衍生 网络小说折射新阅读习惯
6
诚聘 各科硕博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