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留言板
广播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签到
|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交流
›
写作交流
0
0
淘帖
0
返回列表
【岛读】今天,我们能从宋代的这场改革中学到什么?
[ 复制链接 ]
写手发布
管理员
好友
0
回帖
银子
管理员
积分
0
主页
发表于:2019-10-25 11:03:20
6560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侠客岛按】
中国人爱读历史:不为复古,而为鉴今。
严复曾说过:“中国之所以成为今日现象者,为善为恶,姑不具论,而为宋人之所造就,什八九可断言也。”大意是讲,中国当下的很多问题,都可在宋代找到源头。
今天岛上推送的这篇文章,即由宋代的王安石变法讲起,这一变法近乎可被视作中国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转变”的先声;相信大家读后,也会对今日不断深化改革的中国有更深的理解。
文章节选自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大习研院副院长韩毓海老师的新作《龙兴:五千年的长征》。有兴趣的朋友,也可翻看原书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一
杨万里有诗云:“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历史就是如此,克服了一个问题,则必然会带来另一个问题。
正因为求安稳,所以发挥治理者的能力并不是第一位的考量。我们大致可以说,宋以前的问题是一部分治理者(特别是大土地贵族)不受约束“胡为”的问题,而以后的问题则是作为治理者的士大夫较为普遍的“无为”,即不能干事、不敢干事、不想干事的问题。
用今天的话来说,这就是过度中央集权和追求稳定带来的“负外部性”。
而王安石最早看到了这种负外部性,所以他的观点可以说是与司马光完全相反的。他认为,对治理者来说,“能力”是第一位的,这种能力主要是指“财政能力”。
像宋代的许多宰相一样,王安石也是由“三司”这个主管财政的部门晋身的,这反映了一种情况,就是随着城市和商业的发展,国家的财富进一步增加了。
既然比起前代“经济基础”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那么,如何应对、驾驭这种经济基础的变化,从而使国家财力的增长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则从根本上体现了官员的能力,也必然需要充分发挥治理者的能力。
二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王安石自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年)起开始推动著名的变法改革,列宁称他为11世纪的伟大改革家。其实,早在宋仁宗赵祯时期,王安石就给仁宗皇帝写了《上仁宗皇帝言事书》这篇进行系统变法的万言书。
在这篇札子中,王安石认为,一切变革的主体都是人,变革成败的关键就在于怎样选人、用人,而选人、用人的基础则在“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
与柳宗元一样,在官员的各种能力中,王安石极为强调“理财”的能力。
王安石认识到,郡县制的完善,从经济方面说,乃是一个推动农耕的“劳役制国家”向比较注重商业、手工业发展的“财政国家”转变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王安石变法可谓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转变”的先声。
今天看来,王安石的对立面所反对的,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理财”,而是王安石的“为国理财”。在他们看来,“为国理财”就是“聚敛”,而放任个人发财则是“天理”。
国家发展经济会导致“与民争利”。这里的“民”,不是指平民,而是指“豪民”和豪门。
损害了豪民的利益,改革就变成了“多事”,而“顺乎天理”,就是自由放任,国家对于经济不应采取干预的态度,官僚不关心乃至不懂经济,这样反而最好。
三
《上仁宗皇帝言事书》说明,王安石变法绝不是一场单纯的经济改革,因为王安石的思考是从上层建筑入手的,即从教育改革和组织制度改革入手的。
他认为,教育改革是一切改革的基础,从这个角度说,如果仅仅盯住“青苗法”“市易法”等经济改革的具体措施,就不可能真正理解王安石变法的深刻性。
科举制度乃是宋之上层建筑的基石所系,科举是在宋代真正确立起来的,科考实际上类似今天的公务员考试。直至今天,高考所采取的如“糊名制度”即为宋代所发明,高考依旧还是中国最严密的制度之一。
不过,王安石这篇文章开篇却尖锐地批判了宋代的教育、组织、人事制度,深刻指出,宋代的上层建筑不能适应经济基础的变化与发展。
他认为,建立制度就是为了使人的能力得到更好的发挥,而宋代的制度非但不利于人的能力的发挥,更可谓是“教、养、取、任皆不得其法”。
所谓“教不得法”,是说学校教学内容无非课试文章,与办事、治国理政完全脱节。所谓“取不得法”,是说只是以书本知识取人,而缺乏对办事能力特别是理财能力的历练考量。加之文武二分,科举选拔出来的官员都不能承担边疆宿卫之任。
不能理财则国贫,不能打仗则国弱。国家没有真正的人才,因此积贫积弱。(王安石强调周制,尤其强调周的“辟雍”是教骑射的,而宋的学校却没有武备教育。)
至于“养不得法”,这是众所周知的。两宋320年间,共开科118次,仅拔出进士就达两万人以上。与唐代不同,宋代是考中即授官,如此一来,要使官不冗,便是不可能的。
既然官帽子满天飞,那么国家财政就难以养官,官俸自然就日益微薄,而在一个城市经济发达、盛行奢靡之风的时代,官俸微薄就等于纵容官员去贪腐。
所谓“任不得法”,一是考核、考绩流于形式,二是官不久任,这极不利于勇于任事的官员。
以上种种,可谓切中时弊,《上仁宗皇帝言事书》这篇文章的重点其实不是经济改革问题,而是上层建筑领域怎么选人、用人、培养人。
王安石变法所针对的,已不是柳宗元所论述的中唐以前制度太松导致的社会不稳定问题,而是有宋以来机制僵化对于治理能力的束缚问题。
科举制度在宋代真正确立起来
四
所以说,柳宗元的《封建论》结束了一个旧时代,而王安石则开创了一个新时代,新旧两个时代所面对的问题即使不是相反的,也是完全不同的。
《上仁宗皇帝言事书》这篇万言书深刻地表明,宋代社会,人、财、物都积累到一个新的高度,但宋代精心设计的人事制度压抑了人才,阻碍了生产力发展,因此改革必须从这里入手。
如果一个治理体系的目标不是发挥治理者的能力,而是消磨其能力,那么这个治理体系就是有问题的。
把权力关在制度的笼子里是对的,但是把“人才”关在笼子里,把“改革者”关在笼子里,进而把社会生产力发展关在了笼子里,这样的“笼子”本身就是有问题的。
尽管王安石的改革并不成功(他自己说,改革的目的本是要把学究变成人才,结果却是使秀才变成了学究),但他提出的问题是重要的:“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与“选拔什么样的人,如何选拔人”是密切结合在一起的。
从那时起,中国的改革者就坚信教育改革是政治改革的关键。“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而欲定国是,就必须先定教育方针,“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这句话说的就是,组织建设是政治建设的核心,而教育工作又是组织工作的基础。所以说,王安石的这篇文章非常重要,是人类政治史上一篇极为重要的哲学社会科学文献。
王安石塑像
五
同时,《上仁宗皇帝言事书》这篇文章不仅对中国重要,而且对人类历史也很重要。
王安石变法的宗旨是富国强兵。从欧亚大陆的视野看,特别重要的是,他致力于打通由西夏遏制的向西的道路,这其实就是要打通河西走廊,恢复汉唐的视野,而随着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北宋的灭亡,这种努力告一段落。世界历史的一个阶段宣告终结。
对中国而言,如果不能控制河西走廊,那么中原也就不能再面向西域,更不能北控蒙古高原,南控青藏高原。这样,对中国而言,中原就成了前哨,于是宋代只能退缩到江南去。
从此,中国就正式走上了“面向东南谋发展的道路”,即中亚不再是中国的“后院”,而我们对于欧亚大陆和世界其他地区的事情,总体来说,只有不闻不问的份儿了。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宋代中国,再也望不到玉门关了。
在一个人、财、物完全堆积在东南一隅的大势面前,宋代的制度设计当然就不是谋发展,而是如何以制度的形式消耗这种文明的堆积。由于大势已去,王安石的变法终归是没有前途的。
一些世界大变革的起点,都可以追溯到北宋的变法。因此,我们在读这篇文章的时候,便能够理解列宁的视野,就能更加理解严复先生的话。
中国所有的问题几乎都可以在宋代找到,一切改革的举措、灵感、失败的教训也都可以在宋代找到。
文/韩毓海(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大习研院副院长)
编辑/螺蛳道长
文章节选自《龙兴:五千年的长征》
#今天
#我们能
#宋代
#改革
#什么
收藏
送赞
分享
相关推荐
写作交流
新手写什么网文?来看看你的最近写作区
0
1571
gzh0762
2024-03-26
写作交流
番茄小说的算法是什么样的?给量又是什么样的?
0
2549
猪pp
2024-04-05
写作交流
什么是循环爽点、情绪爽点?如何运用并提升小说质量?
0
2144
547218
2024-04-16
写作交流
你为什么一直扑街?可能是这两点没有做好
0
2123
野爹
2024-04-28
写作交流
期待感到底是什么,一招简单学会
0
2194
洗白白等这
2024-05-07
文化新闻
网文影视化为什么都偏爱古装题材?
0
3234
写手发布
2024-05-08
写作交流
番茄小说的算法、给量又是什么样的?
0
3070
肖阳业
2024-05-22
文化新闻
这本小说回答了“什么是网感”——评大山头《低俗!订阅了》
0
4344
写手发布
2024-07-24
文化新闻
霸总小说火了10年,为什么还在闷声发财?
0
4786
写手发布
2024-07-25
写作交流
为什么很多人坚持不下去?网友:写了一百万,才挣了三万多
0
2795
写手发布
2024-07-26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作者推荐
关于重复、不按版块发帖的处理通知
连续9年保持中国悬疑小说最高畅销纪录,他是怎么做到的
《锦绣未央》的姊妹篇《锦绣南歌》上线后,连秦昊都翻车
小说拍成电视剧毁原著?此类“翻拍”因何遭吐槽
《人民的名义》再起抄袭风波
科幻文学市场能不能依靠一人独撑
马未都: 年轻时候,错以为文学是我一生的事
阎连科:文学可以存在于现实生活和想象之外
本届得主有多冷门?官网测试:95%的网友未读过他的作品
这五位获第十届茅奖的作家,都有着怎样的创作经历?
话题
网文大神“杀虫队队员”现场签名排长队:一场打破常规的网络文学
七猫征文大赛颁出112万奖金,非遗题材作品斩获金奖
112万元奖金投向现实题材,1.5亿元投入微短剧,上海头部网文平台
4
15年了,为何中国科幻,没有诞生下一个“刘慈欣”
5
管三建议作者别全职,现在还有哪个网站对底层作者好?
6
网络文学:加速迈进主流化精品化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帖子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