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留言板
广播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业界
›
文化新闻
0
0
淘帖
0
返回列表
刘心武:李劼人的文学成就被严重低估了
[ 复制链接 ]
萧盛
管理员
TA还没有介绍自己~
72
好友
5241
回帖
3万
银子
管理员
积分
39827
主页
发表于:2017-4-7 09:00:43
17769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四川人才济济,单以鲁、郭、茅、巴、老、曹这样的“座次”,四川就占了前六席中的两席。
但有一位四川作家却似乎为大众所遗忘。巴金称他为“鲁迅、茅盾之后第一人”;同窗郭沫若盛赞他是“中国的左拉”;刘心武则说他是自己“最崇拜的中国作家”。他,就是李劼人。
近日,茅盾文学奖得主、《百家讲坛》讲者刘心武接受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专访,畅谈这位被遗忘的文学巨匠。
“他作品里的四川味棒极了!”
李劼人1891生于成都,原名李家祥,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翻译家。生前笔耕不辍,各种著译作品达600万字。
李劼人的小说代表作《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被称为“大河三部曲”。其中,创作于1935年的长篇小说《死水微澜》是其公认的最出色的作品。
小说讲述了主人公邓幺姑与三个男人爱恨情仇的一生,真实展现了1910年代四川普通百姓的生活画卷和时代风貌。通过写纷纷芸芸的市井小人,窥探时代的秘密和人类的情感。在文坛众多名家眼中,《死水微澜》的文学价值毋庸置疑。
在刘心武看来,小说文本具有魅力,比什么都重要,而《死水微澜》“文笔好极了”!
“真真是可以令人羡慕的笔!”郭沫若也曾高度评价这位昔日同窗的写作技艺,称赞其凭借着各种典型人物,把过去了的时代,活鲜鲜地形象化了出来。
李劼人作品中浓郁的巴蜀风情,是另一个独特之处。他对成都市井生活有着充分的了解,且将四川方言融入写作中,尤为生动,“他作品里的四川味棒极了!”刘心武接连称赞。
“曾凭借超高的文学造诣享誉文坛”
著名汉学家、瑞典学院院士马悦然曾说:“对能够阅读并欣赏中国文学的人而言,鲁迅、李劼人、沈从文……显然是足以登上世界文坛的。”
而如今,李劼人其人其文却鲜为人知。不仅学界和文坛对李劼人的研究和关注甚为稀少,近年来李劼人的代表作“大河三部曲”推出新版,各方反响亦颇为冷清,令人唏嘘。刘心武曾在一场读者交流会上向来宾力荐李劼人的《死水微澜》,结果有听众问:“作者名字是哪三个字?李杰仁?”
“李劼人曾凭借超高的文学造诣享誉文坛,但随着时间流逝却逐渐被边缘化,遭受冷遇。”刘心武为此惋惜不已。
曾与巴金、茅盾齐名的一代文学大师为何会被淡忘?有评论家认为,李劼人在1919年赴法留学,归国后偏安于巴山蜀水,是一位创作上的“离群索居者”,这是他被淡忘的重要原因之一。即便《死水微澜》在当时“甫一
出版
,轰动一时”,他后续发表的《大波》系列也没有像巴金、老舍和茅盾的作品一样广为流传。
“他不能再被埋没了!”
关于李劼人,曾有这样一段记载。上世纪30年代,日军飞机轰炸成都,李劼人携家人从城内疏散到郊外沙河堡乡间,在一菱角堰边修了一个以黄泥筑墙、麦草为顶的栖身之所,并在门楣匾额上题了“菱窠”二字。
据记载,这里曾掩护过许多“地下党员”。著名作家、电影《让子弹飞》的小说作者马识途被通缉时,就曾住在“菱窠”。
2014年,马识途著书《百岁拾忆》。书中写有这样怀念李劼人的句子——只窝在成都近郊他自己的草庐“菱窠”里,种他的自留地,即修改他的大作《大波》,悠然自得。闲时他也约作家沙汀等几位朋友去他那里喝小酒,烹茶清谈,不及国家大事。
“菱窠”廊柱上,曾悬挂着李劼人的两副对联:“历劫易翻沧海水,浓春难谢碧桃花。”“人尽其才,地尽其力,物尽其用;花愿长好,月愿长圆,人愿长寿。”
而今桃花仍在,斯人已去。
位于成都市郊的李劼人故居纪念馆,庭院中有溪水、曲径及屋主生前手植果树花木多株,已于1987年正式对外开放。但游人稀少,门可罗雀,刘心武直呼“太可惜”。
“李劼人的文学成就,长期以来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其价值和地位被严重低估了。是时候捡起来了,他不能再被埋没了!”刘心武言辞恳切。
人|物|名|片刘心武
1942年6月4日生于四川成都,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红学研究家。笔名刘浏、赵壮汉等。曾任中学教师、出版社编辑、《人民文学》主编、中国作协理事、全国青联委员等,并加入国际笔会中国中心。其作品以关注现实为特征,以《班主任》而闻名文坛,其长篇小说《钟鼓楼》曾获得茅盾文学奖。20世纪90年代后,成为《红楼梦》的积极研究者,曾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进行系列讲座,对红学在民间的普及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茅盾文学奖
#百家讲坛
#华西都市报
#新闻记者
#郭沫若
收藏
送赞
分享
相关推荐
文化新闻
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家梁晓声,为何主张读闲书?
0
17873
写手发布
2019-08-28
文化新闻
李敬泽和潘石屹谈茅盾文学奖
0
16482
写手发布
2019-09-24
文化新闻
第十届茅盾文学奖颁奖典礼在国家博物馆举行
0
16643
写手发布
2019-10-15
写作交流
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责任编辑手记
0
7422
写手发布
2019-10-17
文化新闻
茅盾文学奖作品《这边风景》将影视化改编
0
17037
写手发布
2019-11-28
休闲分享
《沉重的翅膀》大尺度官场小说,茅盾文学奖经典!看官场一本够了
12
37612
据善于思考
2020-02-27
文化新闻
茅盾文学奖评委张莉:“她”创作,行动比实验重要
0
16267
写手发布
2020-09-15
文化新闻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周大新宣布不再写长篇
0
15491
烈炎元素
2021-01-22
文化新闻
第11届茅盾文学奖公示参评作品,浙江作家占9席
0
8447
大红的世界
2023-05-20
文化新闻
茅盾文学奖十强名单公布
0
7848
云飘
2023-08-08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原创文学
作者推荐
清朝官员称呼对照表及官员品级说明
九周年你出运费我送书抢楼活动帖
祝凤凰和七七婚姻幸福,早生贵子
写手之家重建:有你们在家就不会散
写手之家2017年最新约稿函推荐
写手之家9周年庆【写作那些事儿】主题征稿
2016年中国网络小说排行榜半年榜揭晓
天下霸唱:受金庸小说影响大 不想过多涉足电影行业
粉丝经济掘金网络小说 小说成为中国娱乐界“香饽饽”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这个故事始于孤独终于温暖
话题
《2024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发布 网文作者规模首次突破300
对话新时代青年先锋获奖者疯丢子:重拾正能量题材创作
800元/篇 | 「零杂志」杂志5月主题征稿
4
机器人瓦力:成为作家只有一条路——写!
5
给短剧设计爽点的人,已经入账百万!
6
七猫短剧诚邀优质合作方共创精品短剧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